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天山志留系、石炭系和东昆仑—西秦岭三叠系浊积岩系中,发现和系统描述遗迹化石23类,它们是:Acanthorhapheisp. (?)、Arthrophycus isp.、Aulichnites parkerensis、Chondrites isp.、C. intricatus、C. targionii、Cochlichnus anguieus、coprolite、Dendrotichnium haentzscheli. Helminthopsis isp.. Helminthopsis abeli. H. hieroglyphica. H. cf. Irregularis、Imbrichnus isp.、Kunlunichnus qinghaiensis、Laevicyclus rotaeformis、Lophoctenium tianshanensis、Megagrapton isp.、Micatuba verso?、Muensteriaisp.、Neonereites. Palaeophycus和Zoophycos caudagalli,其中新种两个(青海昆仑迹Kunlunichnus qinghaiensis,天山发梳迹  相似文献   

2.
邱雅惠  刘健  刘斌  宁亮  严蜜 《第四纪研究》2019,39(4):1055-1067
全新世冷事件期间的气候格局及其成因是过去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利用基于通用气候系统模式开展的TraCE-21ka气候模拟试验资料,在定义和提取典型冷事件的基础上,分析了全强迫试验模拟的全新世北半球多次冷事件的规模及冷事件发生时温度与降水的空间特征,并结合全强迫试验中使用的4个外强迫序列(淡水注入、轨道强迫、大气温室气体、大陆冰盖)及其对应的单因子敏感性试验,初步探讨了部分典型冷事件的成因.结果表明: TraCE-21ka模拟的冷事件年份与重建/集成序列的冷事件年份对应较好,模式较好地模拟出了全新世北半球的冷事件;全新世期间,北半球共发生了 10 次典型冷事件( 9. 7 ka B. P.、 8. 3 ka B. P.、 7. 3 ka B. P.、6. 2 ka B. P.、 5. 2 ka B. P.、 4. 2 ka B. P.、 3. 4 ka B. P.、 2. 1 ka B. P.、 1. 0 ka B. P.和 0. 2 ka B. P.);每次冷事件发生时,北半球大范围降温和变干,温度变化呈现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差异,中高纬地区降温最显著,低纬10°N附近降水减少最显著;在 8. 3 ka B. P.、 7. 3 ka B. P.、 6. 2 ka B. P.、 5. 2 ka B. P.、 4. 2 ka B. P.、 3. 4 ka B. P.、 2. 1 ka B. P.和1. 0 ka B. P.共8次冷事件中,北半球温度和降水的空间变化较为相似,北大西洋经圈翻转流( 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简称 AMOC)变弱导致了冷事件,格陵兰岛南部的北大西洋海域降温和变干尤为显著;9. 7 ka B. P.和3. 4 ka B. P.的冷事件可能与轨道强迫有关,淡水注入造成了8. 3 ka B. P.和7. 3 ka B. P.的冷事件, 0. 2 ka B. P.冷事件可能与大气温室气体波动有关.地球系统内部变率对于冷事件的发生可能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贵州鹿部关和雷公山酸雨化学特征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贵州是我国喀斯特面积分布最大的省份,同时又是我国酸雨的重灾区。通过对贵阳喀斯特地区鹿冲关和非喀斯特地区雷公山的酸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两地的酸雨都是典型的硫酸型酸雨,而且鹿冲关的SO2-4 和Ca2+ 含量很高,其降水、树冠水、穿落水、土壤表层水、土壤表层以下15cm、30cm 的水和地表水中SO2-4 的质量浓度平均值分别为20. 9mg / L、66. 2mg /L、56. 6mg / L、175mg /L、62. 2mg /L、63. 3mg /L、52. 8mg / L; Ca2+ 的质量浓度平均值分别为5. 84mg /L、19. 1mg / L、16. 4mg / L、45. 9mg /L、23. 7mg /L、27. 1mg /L、18. 8mg /L; pH 值分别为3. 76~ 6. 83、3. 37~ 7. 51、3. 60~ 8. 01、3. 76~ 5. 42、3. 94~ 8. 10、4. 16~ 8. 29、4. 10~ 8. 36,但小于4. 50的并不多,其原因与所处的喀斯特环境缓冲能力很强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实测黄河共和-贵德段4个河流阶地剖面,并对采自4个剖面的20个砂样进行了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测年(ESR)。结果显示,T3~T9的形成时代分别为:0.134Ma B.P.、 0.176Ma B.P.、 0.228.1Ma B.P.、 0.41Ma B.P.、 0.82Ma B.P.、 0.93Ma B.P.、 1.32 Ma B.P., T11~T20阶地的形成时代分别为1.71Ma B.P.、 1.75Ma B.P.、 1.88Ma B.P.、 1.94Ma B.P.、 2.01Ma B.P.、 2.12Ma B.P.、 2.23Ma B.P.、 2.31Ma B.P.、 2.36Ma B.P.、 2.47 Ma B.P.。结合各级阶地拔河,综合分析共和-贵德河流阶地下蚀速率,探讨青藏高原东北缘第四纪以来隆升过程。认为青藏高原东北缘2.47Ma以来以阶段性隆升的模式隆升至现今高度,总隆升量为647m,平均隆升速率为0.26 mm/a,其中2.47~1.71 Ma期间,隆升速率约为0.51mm/a;1.71~0.41 Ma期间,构造隆升活动减缓,速率下降至约0.09mm/a;而0.41Ma之后隆升又开始加速至0.35mm/a。推断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山地区在中新世中期之前海拔较低(小于2000m),中新世中晚期以来快速隆升了2000多米。  相似文献   

5.
法国的学术交流,可以说是频繁而不铺张,热烈而又实惠.法国国内是这样.与其他国的国际间交往亦是这样.法国每年经常召开各种形式的国际学术交流会,或是由一个或几个大学联合发起.或是由某个科学协会发起,邀请法国附近的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英国、荷兰、摩洛哥、丹麦、奥地利、瑞典、瑞士、南斯拉夫等国的科技界同行参加.各国代表大都带上一两名助手,或乘飞机.或乘火车,或自己驱车前往.西欧各国之间简单的过境手续.极为方便的电报电话,以及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给这种国际间学术活动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这样的国际会议.没有迎送场面.没有宴会招待.也没有游山玩水的安排,就是连会议期间的后勤服务人员也很少.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石柱县冷水溪剖面上二叠统吴家坪阶下部为粉砂岩、泥岩,局部夹煤线,上部为灰岩(含白云岩),夹硅质岩和页岩.对上部灰岩研究发现:下段(第161~181层)由灰泥岩、粒泥灰岩、白云岩化灰泥岩和白云岩组成,未发现牙形石;上段(第182~189层)以灰泥岩、粒泥灰岩为主,仅局部夹少量白云岩,牙形石含量极其丰富,共发现1属11种,包括C. guangyuanensis,C.orientalis、C.liangshanensis,C.bizarrensis,C.longicuspidata,C.inflecta,C.renewalpostbitteri,C protowangi.C.n.sp.A,C. n.sp.B和C. n.sp.C,其中C. renewalpostbitteri,C.protowangi,C.n.sp.A,C.n.sp.B和C.n.sp.C为新种.碳、氧同位素分析显示:下段岩层同位素值由下至上逐渐增高,向正向偏移,曲线呈锯齿状;上段岩层同位素值向上略变小,曲线平直,反映沉积环境变化较大.综合分析认为:下段岩层属于近岸局限环境,受淡水混合影响,海水盐度异常,不利于牙形石生存;上段岩层属于正常浅海环境,适合牙形石生活,牙形石含量极其丰富.根据C. renewalpostbitteri的首现位置可将吴家坪阶分为上亚阶和下亚阶.  相似文献   

7.
青藏高原处于东亚季风、印度季风和西风环流交互作用区.末次冰消期以来,太阳辐射对该地区的古气候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湖泊随着季风系统的变化发生了明显的水位升降,对湖岸阶地的形成起到了直接作用.本项研究重建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冬给错纳湖湖岸阶地记录的湖面波动历史,试图了解青藏高原季风系统演变过程.通过湖泊北岸265 cm厚湖岸阶地沉积物粒度、碳酸盐、矿物、元素和介形虫古环境指标,结合OSL年代模式,分析表明在约10. 2 ka B. P.之前水体较浅;约10. 2~9. 0 ka B. P.湖面开始上升,气候凉湿;9. 0~8. 5 ka B. P.为印度季风强盛期,湖面明显上升,降雨量增高、温度上升;8. 5~7. 9 ka B. P.湖面降低与气候变冷有关;7. 9~7. 0 ka B. P.印度季风开始减弱,气温、降雨下降,但有效湿度较大,湖面降低;7. 0~6. 1 ka B. P.湖面上升可能与低蒸发作用有关,印度季风仍然影响该地区;6. 1~5. 2 ka B. P.,印度季风衰退,气候逐渐变冷、降雨量减小、水体变浅;5. 2~4. 6 ka B. P.气候冷干,有效湿度减小,湖面进一步下降;4. 6 ka B. P.至今气候干冷,东亚季风衰退,湖面下降,期间也可能受西风环流影响而有短暂的降雨增加时期.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长江口北支XL1、XL2和CY孔有孔虫组合进行对比分析,综合沉积物粒度特征和环境磁学特征,探讨了长江口北支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演变特点.揭示了长江口北支各沉积相所对应的有孔虫组合,即潮流沙脊以E. naraensis、E. magellanicum和F. decorus组合为主;潮汐水道以A. convexidorsa、E. naraensis、E. magellanicum 和A. beccarii vars.组合为主;潮滩有孔虫组合则以A. beccarii vars.、E. magellanicum、E. naraensis和滨海沼泽特征种T. inflata及J. macrescens组合为主;河口沙坝则以A.beccarii vars.、E.naraensis等组合为主的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9.
距今40ka年来东北地区大型食草动物记录显示,该区末次冰期极盛期前后,在冻土苔原大背景下可能经历了40ka B.P.森林草原、34.3ka B.P.疏林草原、30ka B.P.森林草原、22ka B.P.疏林草原、18ka B.P.森林草原、17ka B.P.疏林草原、14ka B.P.无树干草原及11ka B.P.疏林草原的演变过程,环境最恶劣最干冷的时段似乎在14ka B.P.前后.同时,该哺乳动物组合曲线与气候变化、冰川波动及海面升降等研究结果具有很好的可比性.整个环境演变过程还可与陕西关中渭河流域的3个哺乳动物群(咸阳动物群、蒲城动物群和大荔动物群)所反映的环境演变过程相对比,只是关中地区进入最干冷的无树干草原环境较早.研究认为,之所以产生这种差异是由于地区地理位置的差别,导致受东亚季风影响的强度不同,因而进入盛冰期的时间也有或早或晚的差别.  相似文献   

10.
孙大鹏 《地质论评》1964,22(4):276-288
至今,油页岩与石油的成因联系问题,仍存在着不同的见解。大多数学者认为,油页岩是可燃有机矿产一部分,应从化学观点进行研究。如А.Д.阿尔汉格尔斯基(1927年)、Г.Д.斯塔德尼科夫(1932—1937年)、В.П.巴士林、И.О.布罗德及В.С.维谢洛斯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