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河南省栾川南泥湖斑岩型钼钨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1,他引:9  
杨永飞  李诺  杨艳 《岩石学报》2009,25(10):2550-2562
河南省栾川县南泥湖超大型钼钨矿床形成于秦岭造山带的燕山期大陆碰撞体制,流体成矿过程包括早、中、晚3个阶段,分别以石英+钾长石±辉钼矿±黄铁矿、石英+多金属硫化物±碳酸盐和石英+碳酸盐+萤石组合为标志,矿石矿物主要沉淀于中阶段.早、中阶段石英中可见纯CO_2包裹体、CO_2-H_2O型包裹体、水溶液包裹体和含子晶多相包裹体,但晚阶段萤石中只发育水溶液包裹体.早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350~460℃,盐度为5.68 wt%~17.87 wt% NaCl.eqv.中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250~380℃,盐度为3.00 wt%~38.16 wt% NaCl.eqv;中阶段多相包裹体中常见石盐、黄铜矿和未知种类的子矿物,指示流体具有沸腾所致的还原性、过饱和特征;盐度相差悬殊的含子晶多相包裹体、富气相水溶液包裹体和富液相水溶液包裹体共存,在相近温度下异相均一,表明流体沸腾的存在.晚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115~265℃,盐度介于0.53 wt%~1.23 wt%NaCl.eqv之间.估算早、中阶段流体捕获压力分别为70~300MPa和30~150MPa,推测成矿深度约为3km.总之,成矿流体具高温、高盐度、高氧逸度、富CO_2的特征;流体沸腾导致CO_2逃逸,氧化性降低,成矿物质沉淀.  相似文献   

2.
河南嵩县纸房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18,自引:11,他引:7  
邓小华  李文博  李诺  糜梅  张颖 《岩石学报》2008,24(9):2133-2148
河南嵩县纸房钼矿床位于秦岭造山带北部的熊耳地体,矿体以石英脉形式产于熊耳群火山岩,并受熊耳地体南边界断裂马超营断裂的次级断裂构造控制。成矿过程包括早、中、晚三个阶段,分别以石英-黄铁矿、石英-多金属硫化物和石英-碳酸盐组合为标志,早阶段石英脉或矿物组合遭受了构造变形和角砾岩化。早、中阶段的石英中可见CO2-H2O型、NaCl-H2O型及含子晶型等3类流体包裹体,而晚阶段碳酸盐只发育NaCl-H2O型包裹体。早、中、晚阶段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别为467—380℃、360—250℃和240~137℃,从早到晚逐渐降低;早、中、晚3个阶段流体包裹体盐度分别为0.18%~13.13%NaCl.eqv、0.01%~20.70%NaCl.eqv和0.35%~12.85%NaCl.eqv,早、中阶段含子晶包裹体的盐度为28.04%~31.35%NaCl.eqv。早阶段含子晶包裹体系捕获的不饱和溶液,中阶段含子晶包裹体既捕获自过饱和溶液,也捕获自不饱和溶液。早、中阶段的流体包裹体均一压力集中在180—220MPa和40~80MPa两个范围,表明成矿流体是在6km~8km深处交替于静岩和静水压力体系之间的流体系统;晚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压力为50~80MPa,代表张性构造内充填的静水压力流体。静岩和静水压体系之间的振荡性交替现象,与针对造山型金矿建立的断层阀模型吻合,是振荡性流体沸腾或同震愈合-破裂的结果。沸腾导致的CO2等挥发组分的逃逸使流体浓缩甚至过饱和,增高了流体的pH值和还原性,促进辉钼矿等成矿物质快速沉淀。总之,纸房钼矿床是陆陆碰撞体制发育的造山型成矿系统。考虑到早、中阶段石英中多数流体包裹体均一至气相,预测现行勘探深度之下具有较大的寻找高品位钼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三矿沟矽卡岩型铁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刘军  武广  钟伟  朱明田 《岩石学报》2009,25(10):2631-2641
对黑龙江省三矿沟矽卡岩型铁铜矿床内花岗闪长岩中石英斑晶、硫化物阶段及石英-碳酸盐阶段的石英、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显微测温学和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等的研究结果表明,流体包裹体有富液相、富气相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3种类型;花岗闪长岩石英斑晶中的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均一温度均值为4320C,盐度在30.92 wt%~63.91 wt%NaCl eqv.之间,平均为52.96 wt%NaCl eqv.,代表了高温、高盐度岩浆流体;硫化物阶段形成的黄铜矿磁铁矿矿石中流体温度主要介于323~424℃之间,盐度介于8.95 wt%~62.51 wt%NaCl eqv.之间;硫化物阶段形成的黄铜矿矿石中流体温度主要介于333~441℃之间,盐度介于8.28 wt%~65.32 wt%NaCl eqv.之间;石英-碳酸盐阶段流体温度主要介于124~140℃之间,盐度介于1.65 wt%~4.34 wt%NaCl eqv.之间.铁铜矿石均形成于高温、高盐度阶段,以岩浆热液为主,在成矿晚期,由于大气降水的混合,形成了少量低温、低盐度流体,成矿流体以富Na、K、Ca、Cl-和CO~2_3-的高盐度流体为特征,主体属于NaCl-H_2O-CO_2-H_2S-CH_4体系.成矿流体在300~400℃区间内发生了强烈的沸腾作用,导致大量金属硫化物和少量金属氧化物沉淀,沸腾作用对三矿沟铁铜矿床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乌奴格吐山大型铜钼矿床位于得尔布干成矿带西南段。矿体产于燕山早期二长花岗斑岩、流纹斑岩等构成的火山通道相与外围黑云母花岗岩接触带内外。矿床从中心向外发育典型的热液蚀变分带: 钾化带、绢英岩化带和伊利石—水白云母化带。根据矿物组合不同,将热液成矿期分为早、中、晚3 个阶段,其矿物组合分别为石英+钾长石+黄铁矿±辉钼矿、石英+绢云母+ 黄铜矿± 辉钼矿+黄铁矿、石英+碳酸盐矿物+黄铁矿±闪锌矿。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乌山斑岩铜钼矿床发育L 型富液相包裹体、V 型富气相包裹体、S 型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以及PG 型纯气相包裹体。激光拉曼探针分析表明,石英斑晶和早阶段石英内水溶液包裹体除H2O 外,多数含CO2,少数还含有 CH4,C4H6 等,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中子矿物主要有赤铁矿和黄铜矿; 中阶段石英内只有少量V 型包裹体含CO2,多数只有H2O,S 型包裹体中子矿物有黄铜矿和黄铁矿,不再含有赤铁矿; 而晚阶段石英内包裹体只含H2O。成矿流体由H2O--CO2 --NaCl 体系逐渐演化为H2O--NaCl 体系。成矿早、中、晚3 个阶段均一温度分别集中在340℃ ~ 460℃,240℃ ~ 360℃和120℃ ~ 240℃; 盐度变化范围分别为 5. 32 ~ 53. 26 wt% NaCl. eqv,1. 65 ~ 41. 58 wt% NaCl. eqv 和0. 66 ~ 14. 05 wt% NaCl. eqv。初始流体是直接从浅部结晶冷凝的岩浆熔体中出熔的高温、高盐度和高氧逸度的成矿流体。富气相包裹体、富液相包裹体和含矿物的多相包裹体普遍共生,流体的沸腾可能是早期金属硫化物大量沉淀的重要机制。结合氢、氧同位素研究,认为中--晚阶段天水的混入导致的流体混合及降温作用在成矿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青海赛什塘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青海赛什塘铜矿床内与成矿有关的矽卡岩中石榴子石、透辉石及硫化物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显微测温学和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等的研究结果表明,流体包裹体有富液相、富气相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3种类型;早期矽卡岩阶段均一温度436~562℃,盐度为34 wt %~45wt%NaCl eqv.,代表了高温、高盐度岩浆流体;退变质阶段均一温度322~419℃,盐度为15wt %~39 wt%NaCl eqv.;硫化物阶段均一温度235~366℃,盐度5wt%~36wt%NaCl eqv..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包裹体中气相成分以CH4、H2S、CO2和H2O为主.成矿流体属于中高温、高盐度的NaCl-H2O-CO2-CH4体系,在290~360℃之间发生了强烈的流体沸腾作用,导致大量的金属硫化物沉淀,成矿流体的沸腾作用是导致铜矿床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扎拉格阿木铜矿床位于锡林浩特地块北部边缘,矿体赋存于二叠纪砂质板岩和角砾岩中,受NE向断裂控制,为中温热液脉型铜矿床。本文通过流体包裹体和C?H?O?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手段,来探讨扎拉格阿木铜矿成矿机制。成矿热液期存在5个成矿阶段:钾长石阶段、石英?绢云母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石英?方解石阶段。其中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为主成矿阶段,本阶段主要发育富液相、富气相、含子矿物包裹体;富液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与盐度分别为:138~289℃和2.06%~16.11% NaCl eqv;含子矿物包裹体均一温度与盐度分别为:320~374℃和32.68%~39.81% NaCl eqv,包裹体气体成分除少量CO2以外,均为H2O。H?O同位素分析表现为,石英中的〖δO〗^18值变化范围-8.5‰~7.5‰,流体的δD值变化范围为-116‰~-98‰,暗示早阶段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热液,晚期伴有大气降水混入。C?O同位素分析表明,δ13C值为-6.9‰~ -10.1‰,δ18OSMOW介于2.5‰~11.7‰,在δ18O?δ13C 图上数据点落在岩浆水与大气水的中间区域。矿石硫化物的δ34S值介于-4.5‰~1.5‰,指示具有幔源岩浆硫的特征。矿石硫化物Pb同位素的208Pb/204Pb、207Pb/204Pb和206Pb/204Pb比值分别为38.034~38.609、15.497~15.655和18.141~18.446,推测Pb具有地幔来源的特点并伴有地壳或造山带Pb混入。成矿过程中伴随着流体沸腾作用,成矿物质沉淀受早期形成的岩浆热液与后加入大气降水混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小伊诺盖沟金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北部额尔古纳地块,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产于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地区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具有明显区别。本文通过矿床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学和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研究成矿流体性质,探讨矿床成因类型。研究结果表明,流体包裹体有气液两相、含CO2三相和纯CO2包裹体3种类型。气相成分以CO2为主,其次是H2O,总体属NaCl-H2O-CO2体系;流体包裹体的盐度低,介于2.1%~8.5% NaCl eqv之间;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169~493℃之间,平均为295℃,属中温热液矿床。其成矿压力为38~172MPa,平均93MPa,对应的成矿深度为4~11km,平均8km。小伊诺盖沟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世界造山型金矿类似,应属造山型金矿,其形成于蒙古-中朝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陆-陆碰撞造山环境。  相似文献   

8.
浙江建德铜矿(原名岭后铜矿)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探明的中型铜矿,位于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结合带(即钦杭结合带)北东段。文中系统研究了建德铜矿主成矿期块状矿石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研究表明主要发育三类包裹体:包括富液相包裹体(I型),富气相包裹体(II型),以及含子晶包裹体(III型);显微测温结果显示:I类富液相包裹体加热后均一到液相,均一温度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280~340℃,流体包裹体盐度0.63~8.00 wt.%Na Cl eqv,II类富气相包裹体加热均一到气相,均一温度296~334℃,盐度1.22~2.00 wt.%Na Cl eqv的低盐度范围,III类含子晶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与II类包裹体基本相同,介于290~326℃,盐度则较高,介于31.87~38.16 wt.%Na Cl eqv。激光拉曼探针分析揭示,流体挥发分主要为水蒸气,同时部分包裹体气相组分中含有CO2、CH4、N2。II类与III类流体包裹体在视域内共存,且两者均一温度相似,盐度相差很大,表明强烈的流体沸腾作用发生。流体强烈沸腾作用是造成建德铜矿成矿物质沉淀富集的原因。成矿流体研究结合地质特征表明,建德铜矿是燕山期的矽卡岩型矿床而不是海西期的喷流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铜山斑岩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武广  刘军  钟伟  朱明田  糜梅  万秋 《岩石学报》2009,25(11):2995-3006
铜山大型铜矿床位于小兴安岭西北部,是中亚-兴蒙造山带北东段最著名的斑岩型铜矿床之一,矿体产于加里东期花岗闪长岩和中奥陶世多宝山组安山岩、凝灰岩中,铜矿化与硅化-绢云母化关系密切.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铜山铜矿床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含CO_2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成矿流体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早、中、晚3个阶段的演化.成矿早阶段发育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和少量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420℃~>5500C之间,流体盐度介于13.72 wt%~59.76 wt%NaCl eqv之间;中阶段为铜山矿床的主成矿阶段,发育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和含CO_2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41℃~417℃,流体盐度介于2.96 wt%~14.04 wt%NaCl eqv之间,主成矿期成矿流体总体上属H_2O-CO_2-NaCl体系;晚阶段仅发育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22℃~218℃,盐度介于3.71 wt%~15.96 wt%NaCl eqv之间,表明晚阶段有大气降水的混入.成矿早、中阶段的流体均为不混溶流体,流体沸腾作用是金属硫化物大量沉淀的主要机制.铜山矿床形成于陆缘弧环境.  相似文献   

10.
山西灵丘县刁泉银铜矿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矿流体演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牛斯达  李胜荣  张聚全  王志华 《岩石学报》2014,30(11):3432-3442
刁泉银铜矿位于华北克拉通中北部,燕山造山带与太行山造山带的交切部位,为一矽卡岩型银铜矿,其成矿作用从早到晚划分为矽卡岩期、石英-硫化物期、碳酸盐期3个成矿期,并可进一步划分为5个成矿阶段.本文对石榴子石矽卡岩,含石英脉花岗岩、蚀变斑状花岗岩、黑云母石英二长岩等岩石以及矿石中的石榴子石、石英、方解石开展了详细的流体包裹体特征观察、测温及激光拉曼光谱研究.该矿床流体包裹体类型丰富,主要类型有富气相包裹体、富液相包裹体和含子晶包裹体.石榴子石和石英中的流体由高温高盐度流体和较低温中低盐度流体两种组分构成,方解石中主要为低温低盐度流体.石英流体气液两相包裹体均一温度峰值出现于200~220℃区间.石榴子石中不同类型包裹体有近似的均一温度(380~420℃),表明矽卡岩期流体的沸腾及其在矿液沉淀和矿质卸载上的重要性.该矿床流体包裹体的盐度(%NaCleqv)整体变化范围很大,介于0.2%~64.0%,从早期到晚期均一温度和盐度均呈下降趋势.石榴子石中流体包裹体密度分布于两个区间,而其在石英中的密度分布范围较广,在方解石中的密度分布则最为集中.估算矽卡岩期流体包裹体最低捕获压力为23~66MPa,按照静岩压力计算对应的流体深度为0.9~2.6km;石英-硫化物期5~46MPa,按照静水压力计算的流体深度为0.5~4.6km,Mo矿化主要发生在1~3km,而Cu-Ag矿化主要发生在0.5~1.5km.刁泉银铜矿为一与浅成低温热液有关的矽卡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