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促进我国新兴游艇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文章总结游艇旅游业的概念和特征,分析世界游艇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基于此提出对我国的启示。研究结果表明:游艇旅游业是包含多种产业活动的全产业链,具有产业集聚、租赁船队垄断、利基市场、商业模式多样和时节性等特征;目前世界游艇旅游业的发展呈欧美地区占主导、游艇租赁业蓬勃发展、游艇港口经营本地化以及跨区域管理制度待改进等状况,且具有集群化、本地化、多元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未来我国应推进游艇租赁合法化,建设多层次游艇基础设施,加强游艇政策创新力度,丰富游艇旅游产品和培养游艇旅游业人才。  相似文献   

2.
滨海旅游业是重要海洋产业之一。近十年我国滨海旅游业有了一定的发展。本文综合介绍了我国滨海旅游业开发现状,对目前我国滨海旅游业开发中存在的多种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滨海旅游业开发的区域性布局和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梳理滨海旅游业效率在旅游产业发展中驱动作用的基础上,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全局Malmquist模型结合标准差椭圆分析方法,对中国53个沿海城市的滨海旅游业效率进行时空演变分析。结果发现:1滨海旅游业是以"人"的高效率发展为原动力、以具有协同性的"陆-人-海"系统为依托,在旅游产业中具有特殊资源性质、在海洋产业中占主导地位的绿色经济产业,其发展受人类经济活动效率的制约。2滨海旅游业对外部经济环境变化敏感性较强、脆弱性明显,政府投资对滨海旅游业发展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投资规模与规模效率不具指数效应;滨海旅游业规模效率与综合效率时空发展规律相吻合,纯技术效率是推动综合效率发展的主导因素,政策效率是目前中国滨海旅游业发展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我国滨海旅游业效率空间整体呈现南高北低分布,但区域差距呈逐步缩小态势。3影响滨海旅游业效率的驱动因素具有相互制约、协同发展的特点,滨海旅游业发展应注重从业人员素质及专业化培养,逐步引导旅游者向文明游、生态游方向发展,完善区域旅游业发展配套政策措施,提高滨海旅游业各效率综合发展水平,结合区域发展差异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效率提升措施。  相似文献   

4.
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促进我国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海洋产业经济的提升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的作用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滨海旅游业在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对沿海地区的环境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文章以我国滨海旅游开发的进程为切入点,分析了滨海旅游业的现状,提倡生态旅游,并提出了滨海旅游业走可持续发展路线的战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董玉明  李平  盛红 《海岸工程》2001,20(2):8-13
海洋旅游是世界旅游的热点。海洋旅游业在海洋产业中具有先导地位 ,发展潜力很大。为了促进我省海洋旅游业的发展 ,必须加强有关问题的研究 ,使其更快地与国际海洋旅游业接轨 ,缩短跻身于世界海洋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滨海旅游业经济韧性对促进沿海地区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抵御力、恢复力、重构力、更新力维度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TOPSIS模型对2010—2019年滨海旅游业经济韧性进行评价,在评价基础上采用自然断裂点分级法将滨海旅游业韧性划分为5个等级,刻画了滨海旅游业经济韧性的空间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2010—2019年我国滨海旅游业韧性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但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2)旅游业整体经济韧性较高,并不意味着该地区旅游业每个维度的韧性都高;(3)抵御力和恢复力是提升滨海旅游业经济韧性的关键,旅游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旅游地创利水平、旅游者规模、旅游资源丰富度越来越成为影响滨海旅游业经济韧性水平的因素;(4)从空间格局看,我国滨海旅游业经济韧性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现象,各维度韧性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维度构建我国滨海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2005—2020年我国滨海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分析其演进趋势,同时借助Dagum基尼系数分解方法测度其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滨海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态势,其中东部海洋经济圈最高、南部海洋经济圈次之、北部海洋经济圈最低,共享维度的高质量发展水平最高。滨海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内差异明显,其中南部海洋经济圈最高、北部海洋经济圈次之、东部海洋经济圈最低;滨海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区域间差异,但差异呈趋同态势;开放维度具有最高的总体差异、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滨海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间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其次为区域内差异,超变密度的贡献率最低但呈逐年上升态势。研究结论对我国科学规划滨海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翰  陈忠  颜文  王淑红  颜彬 《海洋科学》2011,35(6):90-95
天然气水合物是21世纪最具开发潜力的新型能源。它在低温、高压条件下稳定存在,主要分布于大陆边缘、深水盆地及冻土带,在环境和灾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目前,人们已发展了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种天然气水合物的识别方法和指标,但不同的方法或指标具有各自的局限性和适用范围,同时天然气水合物是否存在也需要多种识别技术的集成...  相似文献   

9.
山东沿海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盛红  董玉明 《海岸工程》2001,20(4):63-68
滨海旅游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在讨论了山东沿海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 ,指出发展滨海旅游与滨海和海洋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 ,探讨了使山东沿海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休闲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享受生活、开拓视野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中滨海旅游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威海市拥有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十分适合发展滨海旅游业。随着近年来旅游标准和需求的不断提高,旅游业的发展规划必须与时俱进,文章通过SWOT分析法对威海滨海旅游业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威海滨海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包括:开发独具特色的滨海旅游项目及相关产品;完善滨海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引进及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加强政府的引导和宣传力度。以此来提高威海市滨海旅游业的知名度和赞誉度,推动威海市的滨海旅游业走向更高层次。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平潭县的主体海潭岛为全国第五大岛,福建第一大岛,全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 发展旅游业的资源条件和客源市场 1.1 平潭县发展旅游业具有突出的资源优势。其主要表现为: (1)海滨沙滩数量超群,条件优越,开发利用潜力十分可观。全县岸线长500米以上、宽  相似文献   

12.
辽宁滨海旅游资源区划与开发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曲丽梅  李晶 《海洋科学》2004,28(11):67-71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和中国加入WTO的有利形势下,旅游业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作为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旅游资源,尤其是滨海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自然倍受关注。因为滨海地区自然风光秀丽,气候宜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经济基础雄厚,同时作为中国开放的前沿阵地,其旅游经济的大力发展,不仅可以牵动其他各行业和促进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是海洋大省,发挥海洋旅游资源优势,加快滨海旅游业发展对于振兴全省经济乃至东北地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重点分析了辽宁省滨海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和区域划分,并在滨海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论海洋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外部性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对旅游业认识的提高,加之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视,旅游业尤其是滨海旅游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全国共有海洋和海岛旅游区300余处,沿海旅游景点1 500余个。2001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达8 901.29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177.92 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7%和9.7%。其中,在接待外国入境旅游人数前十名的地区中,沿海地区有6个,接待总人数为7 037 188人次,占接待外国入境总人数的43%;在接待外国入境旅游人数前十名的主要城市中,沿海城市有8个;在旅游外汇收入前十名的地区中,沿海地区有7个,旅游外汇收入总和为95…  相似文献   

15.
有人预测,未来最大的行业是旅游业,这是有道理的,但还应该加以限定的是,在经济发达、交通便捷和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旅游业才有可能发展成为最大的行业。根据这一未来的假说,我们分析连云港的旅游业,不难看出,旅游业将成为连云港市未来最大的行业,连云港市旅游业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因为,连云港市是十四个沿海开  相似文献   

16.
张瑞安 《海岸工程》1999,18(2):117-118
简棕了烟台具有广阔的滨海沙滩,绚丽多彩的海岛景色,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丰富的海产品等滨海旅游业的区位、资源优势。论证了烟台旅游业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17.
中国海洋旅游业的发展与地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的海上旅行活动历史悠久,经过几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现代的海洋旅游已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海洋旅游业在海洋产业中具有先导地位,发展潜力很大。为了促进中国海洋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其发展条件和对策进行分析、研究,使中国早日跻身于世界海洋旅游业发达国家的行列。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外的观光旅游业,为适应旅客们想观赏水下世界的需要,又开发了颇有吸引力的水下观光旅游业,在沿海的游览胜地,用各种类型的观光潜艇供人们到水下去旅游。由于这种旅游业既新鲜又有利可图,所以当前正方兴未艾。水下观光潜艇的发展历史,始自在瑞士情人湖的水下观光潜艇“奥古斯特皮卡尔”号。这艘可以乘载40人的潜艇长30米、潜水深度约80米、乘客可以由每人的专用观测窗眺望湖底的美丽景色。从1964年开始大约一年的时间内,共有1112位旅客到湖底观赏淡  相似文献   

19.
滨海旅游开发与保护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滨海旅游业在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对沿海地区的环境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区域海岸带综合管理规划是解决滨海旅游业的开发与环境保护矛盾的有效方法。按照综合管理的原则在对海岸带地区资源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做出估计后确定其环境容量及旅游容量,在保证国家宏观调控和地区优先发展方向的大前提下,做出滨海旅游可能的最优发展规划,最终应在地区性法规体现以保证实施。同时旅游业行业管理条例中同样应做出规定,提倡生态旅游,真正地实现海岸带和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滨海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冬雁  刘兰 《海岸工程》2002,21(2):21-25
滨海旅游业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滨海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是否合理,关系到滨海旅游业的兴衰存亡.在滨海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维护滨海地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滨海旅游业向可持续旅游业转变,是我们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滨海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