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 1∶5万地形图现势性差 ,介绍利用遥感影像更新 1∶5万核心矢量地形数据的技术方案 ,并针对实施中遇到的如遥感更新资料源的选取、区域的划分、影像融合处理和影像地物判读等问题进行探讨 ,总结出一些实践经验 ,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李为民 《河南测绘》2007,(1):12-13,17
像片调绘是根据地物在像片上的构像规律,在室内或野外对像片进行判读调查,识别影像的实质内容,并将影像显示的信息按照用图的需要综合取舍后用规定图式的符号加上注记内容在像片上表示出来。对于像片上没有显示而地形图又需要的地物,要用适当的方法补测描绘到像片上(通称补调),最终获得能够表示地面地理要素的调绘片。更新调绘是在原有成图信息的基础上,为适应新时期用图需要,依据新近获取的像片资料,对成图要素进行更新、补调,使其具有更强现势性的调查与描绘。  相似文献   

3.
刘云峰 《测绘通报》2003,(11):26-28
针对l:5万地形图现势性差,介绍利用遥感影像更新l:5万核心矢量地形数据的技术方案,并针对实施中遇到的如遥感更新资料源的选取、区域的划分、影像融合处理和影像地物判读等问题进行探讨,总结出一些实践经验,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现势测绘资料是指反映社会经济和自然地理要素最新变化的各种图件、像片、磁带或文字材料等。一般可分为四类:即1、新测、新编的各种比例尺地形图、海图、省、地、县地图和地图集(册)等;2、最新出版的有关专题图;3、地名、人口资料及有关信息报导等文字资料;4、最新摄制的航空像片、卫星像片、磁带等。收集现势资料,在过去,主要作用是经综合分析后,标绘现势资料地图。而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搞好现势资料的收集、管理与分析,还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国家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发展变化的速度更快,首先就要求地图作为信息载体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满足  相似文献   

5.
我国西部部分地区1: 5万地形图数据尚未完成,给区域和国家经济发展带来极大不便.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遥感技术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高分辨率影像获取能力的提高为大比例尺地物特征的提取提供了数据可能.本文采用SPOT 5遥感影像,以1: 5万地形图图式标准为依据,进行青藏高原其香错地区地物判读,结果表明SPOT 5能基本满足1: 5万地形图制图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判读结果,可采用多时相、多分辨率影像进行1: 5万地形图地物判读.  相似文献   

6.
地形图变化检测一直是地理信息更新保持地形图现势性的难点之一。针对地形图面状要素的变化检测问题,在分析了目前常用的面状要素变化检测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目标快照差和缓冲区分析的地形图面状要素变化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对配准后的地形图面状要素建立缓冲区;然后对于部分落在缓冲区、完全不在缓冲区的影像面状要素,计算其目标快照差;最后依据目标快照差的三元组值判定地物变化类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能够有效地检测变化地物,而且能够明确给出地物的变化类型,降低了虚检率,检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农村建设日新月异,各种地物地貌不断地发生变化.原来测制的地形图显然已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从1996年开始,河南省启动了1:1万地形图的更新测绘工作。如何保证1:1万地形图更新成果质量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下面谈谈采用室内外综合判调法进行1:1万地形图调绘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地形图图式是测制、出版地形图的基本依据之一,是表示自然地理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的符号标准,也是识别和使用地形图的重要工具。在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编绘时,如何正确地运用地图符号来表示地物、地貌,是测绘工作者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尤其在进行地图更新工作中,对地表自然地理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进行修测、更新和补充,更需要准确、完善的地形图图式。由于地表各要素的变化日新月异,新的地物、地貌类型不断产生和“消失”,编绘工作中也发现原有的1:5千至1:10万地形图图式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新增地物没有相应的符号系统(如地下街道、特区境界、重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特别是铁路公路两侧、黄河两岸、经济开发区及城镇周围发展更快。全省1∶1万地形图大多是七八十年代施测的,其中约30%是60年代施测的,这些年代久远的地形图所表示的地物地貌与现实相比变化很大,现势性很差,大部分已失去使用价值。同时,原测制的1∶1万地形图坐标系统采用的是以原苏联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为基础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以下简称54北京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的是“1956年黄海高程系”。而近10年来,全国已普遍采用了由我国自行研制建立的1980年西安坐标系(以下称80西安坐标系)和19…  相似文献   

10.
国家测绘局重点工程项目——“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全国1:25万地形数据库”数据采集任务已基本完成。作为1:25万地形数据库的基础数据源——1:25万地形图来说,遇到的首要问题是现势资料的更新问题。我们现有的1:25万地形图是80年代中前期的根据更早的地形图编制的,如果仅仅对行政境界、道路网作修改,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利用航空影像和快鸟卫星影像相结合的方法更新1:10000地形图的方法。由于生产区域的航空影像是2002年航摄的,现势性较差,随着当地经济的飞速发展,部分地区变化较大,新增地物较多。因此,确定了利用航空影像和0.61m的OuickBird影像相结合的方法更新该区域的1:10000地形图,经过实践证明,该方法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西部部分地区1∶5万地形图数据尚未完成,给区域和国家经济发展带来极大不便。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遥感技术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高分辨率影像获取能力的提高为大比例尺地物特征的提取提供了数据可能。本文采用SPOT5遥感影像,以1∶5万地形图图式标准为依据,进行青藏高原其香错地区地物判读,结果表明SPOT5能基本满足1∶5万地形图制图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判读结果,可采用多时相、多分辨率影像进行1∶5万地形图地物判读。  相似文献   

13.
全国以县为单位开展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又叫土地资源调查,或称土地详查。已开展数年。从浙江省看,做法一般有二种。一种是利用放大的航空摄影像片,进行全野外调绘作业。然后,把航片上所调绘的各种土地利用现状内容,转绘到现势性较好的1:1万地形图上。  相似文献   

14.
地物矢量数据的检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地物矢量数据的质量检查问题。采用数据结构逐项匹配的方法对地物属性进行自动检查 ,用地物与最新的数字调绘片叠加显示的方式来检查地物采集的位置精度、属性精度、数据的完整性以及数据的现势性 ,错误或遗漏将直接标注在调绘片上。实验表明 ,用文中提出的方法检查地物数据比用传统方法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地物矢量数据的质量检查问题.采用数据结构逐项匹配的方法对地物属性进行自动检查,用地物与最新的数字调绘片叠加显示的方式来检查地物采集的位置精度、属性精度、数据的完整性以及数据的现势性,错误或遗漏将直接标注在调绘片上.实验表明,用文中提出的方法检查地物数据比用传统方法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地物矢量数据的质量检查问题。采用数据结构逐项匹配的方法对地物属性进行自动检查,用地物与最新的数字调绘片叠加显示的方式来 检查地物采集的位置精度、属性精度、数据的完整性以及数据的现势性,错误或遗漏将直接标注在调绘片上。实验表明,用文中提出的方法检查地物数据比用传统方法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17.
利用Quick Bird全色遥感影像更新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现势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经过精确的多项式变换正射几何纠正后,得到正射影像(DOM)与原有的数字线划图(DLG)叠加,经判读识别地物的变化,实现对原有地形图的快速更新.通过对地面控制点和检查点纠正的精度分析说明,利用Quick Bird遥感影像数据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城区更新1:2000比例尺的地形图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库中地物变化的自动发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基于地形图数据库、地面巡视、地形图修测对原始数据和修测数据比对进行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库地物变化自动识别的方法。这种方法效率高,准确性强,已成功用于北京市1∶500地形图数据库更新前地物变化的自动发现。  相似文献   

19.
探讨采用高光谱遥感影像自动检测地形图变化的技术途径。针对地形图变化检测特点,利用经过辐射和几何处理的高光谱影像,结合已有地面资料确定地物样区,建立地形图要素的光谱特征。在建立地物要素光谱特征过程中,提出结合地形图资料,采用迭代光谱特征重建方法,利用训练样本和初始分析结果作为新的样本进行特征提取,克服高光谱影像处理中存在的训练样本数量要求大的难点,提高地物光谱特征建立的可靠性,从而有效提高分析精度。采用EO-1数据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实现地物要素信息的自动提取,是变化检测与自动更新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利用航摄像片测制地形图,地物地貌要素的表示必须通过像片调绘来解决,因而像片调绘在整个航测生产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要多出图出好图,必须努力提高像片调绘的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