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地震学会和国家地震局于1980年11月28日至12月4日在上海联合召开地震学专业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的150余名地震工作者.这次会议收到了203篇学术论文,会上宣读了113篇.大家认为,这些论文反映出我国地震工作又有了一些新的进展,为今后的地震预报工作提供了某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震学会前兆专业委员会于1985年12月18日至22日在武汉召开了“重力学术讨论会”。由于中国地震学会和武汉地震所的积极筹备,广大地震工作者的热情支持,会议圆满结束。来自地震战线20个单位的5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文章摘要48篇,会上宣读了32篇,包括流动重力观测研究、固体潮观测研究、计算机处理、震例总结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国家地震局和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于1982年2月16日至21日在上海联合召开地震活动图象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地震局和研究机构的代表共96人.会议共收到120余篇学术论文.经会议组织委员会审定收入论文摘要汇编的有106篇.在大会上宣读71篇,其中包括与地震预报有关的基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于1982年2月7日至11日,在上海召开“地震观测技术学术讨论会”。专委会委员和来自全国二十几个单位的数十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地震学会理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奕麟主持了会议. 这次会议是自专委会成立以来第一次召开这种较大型的综合性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交流和检阅近几年来在地震观测技术方面的科研成果.会议共收到了30余篇学术论文和工作报告,其内容包括测震、地磁、地电、地应力、地下水、重力等领域在观  相似文献   

5.
《地震》1984,(3)
1984年3月13日至19日,在江苏省镇江市召开了“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前兆学术讨论会暨地震前兆专业委员会全体会议”。与会代表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34个单位,共117人。此次会议是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前兆专业委员会近二年多来召开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前兆专业委员会于1981年1月16日在北京成立.地震学家梅世蓉当选为该委员会主任委员.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各省、市、自治区及有关单位的代表共138人,特邀代表17人.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于1981年12月6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大陆地震构造及地壳动力学学术讨论会”.24名委员和来自全国的104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共收到119篇学术论文或论文摘要,全部在会上进行了宣讲.主任委员丁国瑜主持会议,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马杏垣在会上讲了话. 马杏垣指出,这次专题学术讨论会是邢台地震以来的一次盛会,众多的学术论文反映  相似文献   

8.
1981年12月7日至10日,中国地震学会前兆专业委员会在苏州召开全体委员会议.会上交流了论文40余篇,反映了我国近几年地震前兆研究的一批成果,为我国参加明年将在北京召开的“大陆地震活动和地震预报国际讨论会”的准备工作推荐了部  相似文献   

9.
《国际地震动态》2009,(12):37-38
根据中国地震学会学术会议计划,经过精心准备,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讨论会于2009年9月11—15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  相似文献   

10.
《国际地震动态》2012,(7):46-48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和河北省地震局于2012年5月15-20日在河北石家庄市联合举办了"中国地震监测预报论坛暨地震观测与预报新技术新方法"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地震小区划学术讨论会于三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七日在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水电、铁道、交通、化工、冶金、机械、地震、高等院校等科研、工程、和教学单位的地震工程科技工作者八十余人。会议交流了论文报告五十余篇。内容涉及到地震烈度区划,烈度异常、震害予测,场地与土质条件的影响,沙土液化以及地面运动分析与实验研究等方面。并结合我国多次大地震的震害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于2007年10月15—22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第四届委员会换届暨学术讨论会。本次会议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鸿基国际旅行社协办,主管部门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和挂靠单位地震预测研究所对会议的筹备和组织工作给予了很大关注,对会议的召开提供了大力支持。四川省地震局王力副局长到会祝贺,监测处杜斌副处长、监测中心杨贤和副主任出席了会议;地震预测研究所科技发展处杨林章处长参加会议,和与会代表一起进行研讨。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壳应力研究所、防灾科技…  相似文献   

13.
《国际地震动态》2009,(5):48-48
作为与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最密切的学科之一,经过“十五”数字地震网络工程项目的实施,地下流体台网在数字化技术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遇到技术上的极大挑战。为了使本学科能够全面科学地不断发展,在我国地震监测预报和科学研究中发挥更大作用,需要就当前学科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和广泛交流。为此,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拟召开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欢迎各界同仁积极参加,探讨学术思想,交流科研成果,共商流体学科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14.
1983年6月13日至18日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和甘肃省地震学会在兰州联合召开大震对策学术讨论会。来自西北五省区和四川、云南、贵州、天津、江苏、山东各省地震局、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分析预报中心、有关大专院校、设计院以及甘肃省各地  相似文献   

15.
扼要地报道了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前兆专业委员会于1984年3月12~17日在江苏省镇江市召开的“地震前兆学术讨论会”的简况。  相似文献   

16.
孙天林  魏家珍 《地震学报》1995,17(4):533-533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成立暨首届学术交流会在贵阳召开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成立暨首届学术交流会于1995年9月22-26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丁国瑜教授,国家地震局副局长葛治州,国家地震局原副局长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和贵州省地震局于2013年10月25—27日在贵州贵阳市联合举办了“历史地震与地震预报论坛——2013贵阳学术交流会议”。来自中国地震局及其直属单位以及各省、市地震局等30多个单位的10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8.
经中国地震学会批准,中国地震学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于11月3日在昆明宣告成立,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历史地震研究者,以及相邻有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共50多人参加了成立大会.大会收到了中国地震学会及其理事长陈运泰研究员发给大会的贺电.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云南省天文学会、地理物理学会、地震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  相似文献   

19.
为了广泛开展学术活动,交流科研成果,中国地震学会拟于1980年第四季度召开地震学学术讨论会。内容包括地震观测及仪器、地震予报的地震学方法(以震报震)、震源物理、一般地震学问题等。由地震学、地震仪器、地震前兆等三个专业筹备组负责筹备,届时还将正式成立专业委员会。会议予计八天左右,具体时间及地点另行通知。此次会议将与国家地震局地震学专业会议联合举行。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于1985年5月7日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第一次会议。会上首先由本届委员会主任马宗晋宣布了由35人组成的委员会名单。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讨论地震地质工作近年来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当前国内的地震工作任务,安排今后四年内本届委员会的学术活动。与会同志认为:①学会要在国家经济建设的对策中和科研组织选题中发挥参谋咨询作用;②学会是会员之家,学会活动要贯彻“双百”方针,自由交流学术思想,有计划地组织一些不同观点的争鸣,促进本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