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海岛是捍卫国家权益、保障国防安全的战略前沿。在我国海权建设和军民融合建设的大背景下,面对我国海岛治理"赤字",探究海岛管理与军民融合制度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我国海岛管理军民融合内涵及意义的分析,在对其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着重剖析了海岛管理军民融合所面临的挑战,试图探索建立与丰富海岛管理制度,切实推进习近平强军思想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2.
康婧  李方  王娜  齐玥  李晴  包吉明  吴楠  林雪萍 《海洋通报》2020,39(3):300-308
对申请海岛使用权的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活动进行分类,是制定无居民海岛使用金最低标准定价的基础。2010年《无居民海岛使用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中的海岛分类体系存在与国家和地方分类体系衔接不够、用岛类型与用岛方式概念混杂、对生态用岛引导作用不明显等问题。本文对无居民海岛各类分类体系现状及关联性进行了梳理,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继承《全国海岛保护规划》关于适度开发利用海岛的主导用途分类的基础上,充分体现资源有价、生态有价的原则,将原有的10类无居民用岛类型通过合并、新增、保留,调整为9类。根据用岛活动对海岛自然岸线、表面积、岛体和植被等的改变程度,将无居民海岛用岛方式划分为6种。初步构建了基于用岛类型和用岛方式的无居民海岛使用分类体系,为无居民海岛使用金最低价标准调整、分类施策和精细化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海洋经济战略的实施,无居民海岛作为我国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海上陆地,其开发完善程度直接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考虑到现阶段无居民海岛备受台风等自然灾害的侵袭、海岛资源利用率低下,因此制定完善的海岛防灾减灾预案,做好灾害避险工作,显得格外迫切。文章依据无居民海岛现阶段开发状况以及台风对无居民海岛的影响,分析了无居民海岛防灾避险场所规划的必要性,制定出无居民海岛防灾避险场所的位置选择以及防灾避险场所的规划设计,为后期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揭示我国无居民海岛自身特征蕴含的对开发顺序的客观要求,文章基于海岛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分析,从地理学、生态学、环境学和国土安全学的角度阐述无居民海岛开发的影响因子,通过深入研究无居民海岛开发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用加权的方法确定无居民海岛开发的适宜度,并得出无居民海岛应当由远及近开发,远岸岛开发优先于近岸岛,对沿岸岛施行保护的结论。通过探讨无居民海岛开发时空顺序,以期为我国无居民海岛可持续开发利用,维护国家权益和保护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无居民海岛的资源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无居民海岛的综合性海岛资源调查,从土地资源、生态资源、环境资源、航运资源、淡水资源、风能资源和战略资源等方面对上海市无居民海岛的资源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其资源特征.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海岛管理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和规范化的阶段,但法前历史遗留问题的妥善处理是横亘在我国海岛管理工作面前的重要课题,其中无居民海岛林权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是关键和难点。无居民海岛林权问题的解决难点表现在:法律依据不足;无居民海岛属于国家所有与岛上集体所有林权的矛盾,以及无居民海岛集体所有林权与海岛使用权的权属重叠矛盾;无居民海岛纳入林地用途管制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和总结地方管理部门对无居民海岛林权问题的处理经验,发现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政府征收集体林地法律依据不足、林地补偿成本偏高、不动产权利类型登记不明确、用地类型变更不适用于无居民海岛、林权问题对用岛项目影响较大等。针对以上问题,通过构建无居民海岛林权问题处理路径,以期完善我国的无居民海岛管理制度。从法律层面,针对无居民海岛的特殊性,修订完善法律法规;从管理层面,建立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项目占用林地预审制度和无居民海岛集体林地征收制度,确定合理的征收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并将无居民海岛林地使用权按无居民海岛使用权处理,加强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项目的全过程监管,构建无居民海岛森林资源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从技术层面,做好无居民海岛本底调查,在单岛规划中开展无居民海岛生态适宜性评价,加强无居民海岛主导用途和用岛类型分类研究。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无居民海岛开发的进展和面临的问题,对无居民海岛开发管理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分析,一是研究我国无居民海岛开发的管理机制,建议引进协调机制并形成以海洋主管部门为主的综合管理机制,实现无居民海岛开发最为有效的管理;二是从规划的角度,通过加强国家、省、地方和单岛规划的规划体系的建立,鼓励区域用岛规划,重新审视单岛规划的要求,来统筹规划无居民海岛的保护和开发,做好无居民海岛的保护性开发;三是探讨我国无居民海岛开发管理在市场化方面所做的尝试以及对新的融资机制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无居民海岛为研究对象,将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引入无居民海岛管理领域,介绍了无居民海岛有偿使用制度的内涵和特点,阐述了构建无居民海岛有偿使用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了我国无居民海岛有偿使用制度的主要内容,为我国无居民海岛的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无居民海岛开发正迎来热潮。但是鉴于海岛生态环境的独特性和脆弱性,如何更好地在开发与保护中寻找平衡,已经成为海岛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文章引入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概念,初步分析了我国无居民海岛开发亟须引入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期推动区域生态风险评价在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以及管理中的应用,为用岛者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资源和管理者科学规范地管理无居民海岛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对无居民海岛开发一系列控制性要求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对无居民海岛业主而言,海岛开发控制指标一度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为规范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国家颁布了不少相关的规范性文件,提出对无居民海岛开发的种种定量、定性要求,但对于这些控制性指标与陆地规划相比究竟该如何选择、如何量化等问题,虽然已开展了一定的探索,但尚不能满足海岛开发越来越高的要求。基于此,文章结合并分析借鉴陆地有关规划及相关指标,尝试建立无居民海岛开发控制性指标体系及量化参考,以期为海岛开发管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我国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最早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超过6000年的历史。无居民海岛在自然资源、领海基点、国防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具备重要的价值,但其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用以规范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但总体上偏远区域无居民海岛开发无人问津,部分区域无居民海岛无序与无度开发利用的现象长期存在。因此,文章旨在通过文献综述,梳理我国无居民海岛使用的现状。主要内容包括:国内外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主要研究现状,包含环境承载力、使用权属以及价值评估等方面;我国无居民海岛开发与保护的法律、政策支撑;我国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的实践情况等。从而为无居民海岛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料,服务于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与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12.
厦门市无居民海岛植被生态保护方案与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厦门市无居民海岛植被生态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海岛生态功能定位,提出3种海岛生态保护方案,拟定了海岛生态保护措施及植被绿化规划,并得到当地政府的采纳.  相似文献   

13.
文章概述福建省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现状,从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办法逐步完善的角度分析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的契机,同时指出面临的海岛开发利用投资成本高和回报周期长、开发利用同质化和低质化、海岛生态环境资源遭到破坏、历史遗留问题仍未解决以及不同类型海岛未能区别管理等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探索海岛开发利用新模式、加快区域用岛规划编制、理顺海岛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和海岛分等级管理审批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海岛是我国国土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具有特殊性质的独立地理单元。海岛进行分类评价对海岛的开发和保护意义重大。文章选择30个海岛,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3个方面建立16个指标,通过聚类分析、主坐标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海岛进行分类,同时研究海岛不同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海岛可以分为经济发展型、环境发展型和传统发展型...  相似文献   

15.
无居民海岛是舟山市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的重要资源支撑。为促进舟山市无居民海岛的精细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舟山市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和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无居民海岛分类保护原则,基于国家权益类、自然保护区类、海洋特别保护区类、其他重要保护类、限制开发类和保留类的单岛功能定位分别制定管理方案,基于旅游娱乐用岛等9种用岛...  相似文献   

16.
A review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caused by land-based activities in the West and Central African region is presented. Action at national or regional levels being taken or contemplated about the priority environmental issues are identified. Finally, the extent of integrated pollution prevention, or control strategy, arrangements and extent of integrated coastal area management arrangements in plac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为推动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新视角下的海洋空间规划实践,提升我国海洋综合管理水平,文章概述基于生态系统的挪威海海洋环境综合管理计划的主要内容,并重点分析挪威海的海洋环境空间管理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挪威海海洋环境综合管理计划是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空间规划,建立在良好的海洋环境状况和海洋生物多样性与其栖息地的保护基础之上,以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来实现海洋产业的价值创造与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该管理计划制定一系列海洋环境保护措施和人类活动空间管理措施,以实现挪威海海洋环境的有效保护和海洋经济产业的有效管理;挪威海海洋空间规划的发展可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涉海内容的编制、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海洋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海洋资源管理》一书立足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求,以改善海洋环境、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建设海洋强国为目标,系统地阐述了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等问题,重点把握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内容涵盖海域使用管理、海岛保护与利用、海岸带综合管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权益维护和深海海底区域与极地等,为推动新时期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提供基本的理论和政策支撑。该书系统性、实用性强,还配套丰富的视频课程,读者群不仅包括全国自然资源系统的干部和职工,还包括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和事业单位研究人员,重点是地方基层人员。同时,也可供相关院校师生、企业人员学习参考。可帮助读者群更深层次地了解改革方向,理解管理内容,形成发展共识,齐心协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海洋资源管理场景变为美好现实。  相似文献   

19.
周鲁闽  卢昌义 《台湾海峡》2006,25(3):452-458
本文阐述了东亚海区海岸带综合管理实践如何从地方性的示范发展到区域性的合作管理框架,如何实现海洋和海岸带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文中着重突出了厦门市政府在维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启动和实施海岸带综合管理,以及与沿海国在国际合作方面的经验,总结了厦门实施海岸带综合管理的主要经验,包括多部门间综合协调机制、海岸带综合管理法律框架、科技支撑体系的建立,海洋功能区划、环境剖面和战略环境管理计划的制定,以及实现海上联合执法等等.同时阐述了东亚海域环境管理区域合作计划(PEMSEA)与澳大利亚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在推动沿海城市的国际合作中将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生态文明建设顶层制度设计逐步完善,生态环保法制不断健全,环保执法监管力度空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呈现加速发展新局面。山东省作为海洋大省,坚决扛起海洋生态环保责任,在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为海洋环境保护事业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