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氧化铁黄颜料耐热性较差,因此限制了其在塑料加工和卷材涂料中的应用。本文以氧化铁黄为前驱体,采用磷酸钙液相沉淀包覆氧化铁黄提高其耐热性能。通过改变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确定了最佳包覆反应条件。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XRD)、热重-差热分析(TG-DTA)、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合成的包覆颜料进行微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在氧化铁黄表面包覆1层磷酸钙无机膜,包覆层呈无定形态;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50℃,搅拌时间为5h。磷酸钙包覆型氧化铁黄颜料与磷酸铁混合后,通过磷酸铁受热补黄机制,根据加热理论色差公式推导得到,得到最佳的磷酸铁混合比例,可有效地改善包覆型氧化铁黄颜料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2.
氧化物及复合添加剂对硫酸钙高温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硫酸钙高温分解行为的研究基础上,探讨了氧化物SiO_2、Fe_2O_3、ZnO和SiO_2_Fe_2O_3、CaCO_3-Al_2O_3复合添加剂对硫酸钙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ZnO、SiO_2、SiO_2-Fe_2O_3均有利于固硫,这分别与反应过程中形成能起包覆作用的Ca_2SiO_4和耐热含硫物相Ca2Fe2S2O3有关;复合添加剂CaCO3_Al2O3固硫效果更佳,当CaCO3∶Al2O3∶CaSO4摩尔比为3∶3∶1时,固硫作用最理想,1400℃时CaSO4的分解率从87.5%降低到21.2%,这与形成大量高温耐热物相硫铝酸钙有关。  相似文献   

3.
尖晶石型CoAl2O4纳米粉体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铝酸钴(CoAl2O4)是目前世界上最耐候、耐光、耐热、耐化学品的尖晶石型钴蓝颜料,为了解决传统钴蓝制备方法存在的能耗高、产品粒径分布不均匀、易团聚等问题,尝试采用柠檬酸盐凝胶法合成了尖晶石型CoAl2O4纳米粉体,对样品进行了TG-DSC、XRD、SEM等分析,考察了前驱体凝胶的热分解过程,以及煅烧温度对CoAl204晶化程度和粒度的影响.确定了钴蓝最佳合成条件为:n(Co^2 )/n(Al^3 )=1:3,柠檬酸与金属离子摩尔比为1:1,pH值约为6.5,煅烧温度为800℃.结果表明,采用柠檬酸盐凝胶法成功合成了平均粒径为60nm,粒度分布均匀的尖晶石型CoAl2O4纳米粉体,该法具有合成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天然勃姆石热相变体(γ-Al_2O_3)对阴离子交换-吸附序列为:OH~-、S_~(2-)、PO_4~(3-)、F~-、Cr_2O_7~(2-)、NO_3~-、HCO_3~-,Cl~-,SO_4~(2-)。它表明γ-Al_2O_3对这些阴离子交换-吸附的相对能力。γ-Al_2O_3吸附或交换溶液中阴离子时,也对阳离子发生吸附或交换作用。溶液的pH值是影响阴离子交换-吸附作用的重要因素。γ-Al_2O_3对阴离子的交换-吸附及其可解脱性,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煅烧温度对高岭石相转变过程及Si、Al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吉林通化煤系高岭石和美国Georgia高岭石在200~1300℃热处理产物的MASNMR谱和XRD,IR,DTA等的研究,主要获得如下结论:①煅烧高岭石的相转变经历了四个阶段——脱羟阶段(约550℃),偏高岭石阶段(550~850℃),SiO2分凝(850~1100℃)及Al2O3分凝阶段(950~1100℃),莫来石、方英石形成阶段(1100℃以上);②偏高岭石-莫来石的相转变过程中存在SiO2和Al2O3的分凝,其中SiO2的分凝温度是850℃,而Al2O3的分凝温度是950℃;③1100℃开始,由偏高岭石分凝形成的非晶质SiO2一部分和Al2O3-γ发生反应生成了莫来石,一部分结晶为方英石;④煅烧高岭石Si、Al活性总体上随着煅烧温度的增高逐渐增强,其中Al的活性在900℃时达到最高,Si在1100℃时达到最高,当温度超过这两个临界点时,Si、Al活性将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6.
以氧化铁红粉末为载体,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无水乙醇为溶剂,制备了Fe2O3-TiO2光催化剂。用XRD、TEM等对催化剂的物相、形貌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对酸性大红GR染料废水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研究了催化剂的投加量、光照时间以及起始浓度、pH值、回收方法及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对酸性大红染料废水光降解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氧化铁红粉末负载TiO2催化剂有很好的吸附和光催化性能,并可以多次回收重复使用,在投加量为0.4g/L的条件下,光催化效果最好,1h后的脱色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电气石复合光催化剂,通过光降解甲基橙实验考察复合光催化剂的活性,发现复合物中2%电气石的制备比例就可以显著提升TiO2降解有机物活性,降解率(0.5h)达99.87%,明显优于纯TiO2(0.5h)83.64%,提高了约20%。经XRD、BET、SEM等手段对样品进行分析得知:经800℃以下长时间热处理,电气石的结晶构造不变;900℃热处理使电气石结构破坏。SEM分析显示复合物中TiO2颗粒呈球簇状,均匀包覆在电气石表面形成颗粒膜层。  相似文献   

8.
利用粉煤灰制备高纯氧化铝纳米粉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惠明  吴萍  张周  徐明霞 《地学前缘》2005,12(1):220-224
地球资源的充分利用已成为当今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采用苏打(Na2CO3)焙烧沥滤工艺从粉煤灰烧结料浸出液中制取了高纯超细氢氧化铝,进而通过控制煅烧制得氧化铝纳米粉体。对制备氧化铝的活化过程、浸出过程和煅烧过程的化学原理与工艺控制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确定了制备高纯氧化铝纳米粉体的较佳实验条件和工艺参数。应用XRD、TEM、BET和ICP等微观分析手段对所得Al2O3 的形态、结构和纯度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焙烧、水煮粉煤灰和Na2CO3,并精确调节溶出液的pH值,可使超细的氢氧化铝沉淀析出。在85 ℃充分干燥后,分别于800 ℃、1 100 ℃煅烧2 h,得到晶型结构分别为γAl2O3 和αAl2O3 的氧化铝纳米粉体,其形态为纤维状和球状,比表面积分别为238.9 m2/g和16.82 m2/g,平均粒径为20~40 nm,纯度大于99.9%。  相似文献   

9.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用于常温常压下催化Fenton法的负载型Fe2O3/凹凸棒石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处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废水.采用BET,SEM,FT-IR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Fe2O3/凹凸棒石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对于初始浓度为40 mg/L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模拟废水,当Fe2O3/凹凸棒石催化剂和H2O2氧化剂的投加量分别为20 g/L和0.392 mol/L时,pH为5时,反应温度为80℃时,处理1h时染料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去除率可达到99.99%.与传统Fenton试剂法相比,以Fe2O3/凹凸棒石为催化剂的Fenton法,具有pH范围广(2~10),降解程度高和催化剂易回收再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天然凹凸棒石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_2/凹凸棒石复合光催化剂,并用XRD、TEM对其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染料为模拟污染物,采用300 W汞灯为紫外光源,以光催化实验来评价该催化剂的活性,并研究了H_2O_2的引入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_2O_2能显著提高染料的脱色效率:亚甲基蓝的初始浓度为50 mg/L,催化体系为2 mmol/L H_2O_2+0.5 g/L TiO_2/凹凸棒石+UV(紫外线),光催化10 min后其脱色率为95%,相对于单独的0.5 g/L TiO_2/凹凸棒石+UV催化体系,其脱色率提高了约50%.全波段扫描显示,加入H_2O_2后,亚甲基蓝在290 nm对应的苯环吸收蜂急剧下降,665 nm对应的最大吸收峰则近乎消失,且没有新的吸收峰产生.  相似文献   

11.
张如柏  钟仲良 《矿物学报》1999,19(3):257-261
Fe-Ti氧化物矿物产于新疆阿尔泰伟晶岩中.与之共生的有铌-钽铁矿、细晶石、锆石、白云母、长石等。Fe-Ti氧化物是不规则粒状,黑褐色.条痕浅褐红色.金属光泽,无解理,硬度5.5~6.0.比重5.30~5.50。在反光镜下矿物的反射色为灰白色,反射多色性弱,在MPV-3型裂隙光度计上其反射率为27.37~22.65(400~700nm)。化学分析结果是:Fe2O362.23,MgO0.22.Mno1.24.FeO13.98,TiO217.96,SiO23.87,CaO0.20,总计9970.扣除杂质后:Fe2O364.87,MgO0.24.MnO1.29.FeO14.58.TiO218.73,总计99.70,其化学式为FeFeTiO9。矿物的强X射线值:2.72(10,014).2.52(10.110).1.85(8.115),1.70(9,008).1.457(8,027),三方晶系a=0.504,c=1.355nm.Z=2.空间群P63/m(?)。  相似文献   

12.
在1*10^5Pa,1400℃条件下实验合成了不同成分的Ni(1-x)ZnxFe2O4尖晶石,并将部分尖晶石在1100℃和1610℃条件下重新平衡。采用粉晶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尖晶石的晶胞参数。将实测的尖晶石晶胞参数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在温度小于1400℃时Ni(1-x)ZnxFe2O4尖晶石中的四面体主要由Zn^2+、Fe^3+占据,而八面体主要由Ni^2+、Fe^3+占据,但至少当温  相似文献   

13.
榴辉岩富铝单斜辉石中出溶石榴子石现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江苏孟中榴辉岩富铝单斜辉石中出溶石榴子石现象,建立了出溶母体辉石成分,提出了出溶石榴子石的矿物反应。结果表明,富铝单斜辉石首先出溶富镁石榴子石,并形成绿辉石。后二者正是榴辉岩的典型矿物组合,因此,母体辉石可能正代表了榴辉岩的母体。本文中变质成因榴辉宕中出溶现象的研究尚属少见。  相似文献   

14.
We calculated thermo-elastic properties of pyrope(Mg3Al2Si3O12) at mantle pressures and temperatures using Ab initio molecular dynamic simulation.A third-order Birch-Murnaghan equation at a reference temperature of 2 000 K fits the calculations with bulk modulus,K0=159.5 GPa,K0'=4.3,V0=785.89 A3,Grüneisen parameter,γ0=1.15,q=0.80,Anderson Grüneisen parameter δT=3.76 and thermal expansion,α0=2.93×10-5 K-1.Referenced to room temperature,where V0=750.80 A3,γ0 and α0 become 1.11 and 2.47×10-5 K-1.The elastic pr...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斜发沸石、丝光沸石的阳离子类型和硅铝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大量样品数据,提出划分沸石离子类型的主、次阳离子原则和单离子类型原则。进而对我国几十个矿点的大量随机样品进行分类,结果形成Ca、K、Na三个系列,K-Ca.Ca-K等12种离子类型。同时弄清了我国沸石的特点是以各种Ca型为主,以各种K型居其次。  相似文献   

16.
用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钨砂中WO3和铬铁矿中Cr2O3,通过高倍稀释熔融玻璃片制样法,采用高纯WO3或Cr2O3作单一标准样测量X射线荧光强度计数,然后同未知样品测量所得X射线荧光强度计数相比,即可计算出WO3和Cr2O3的测量值.方法用于钨砂矿和铬铁矿中WO3和Cr2O3的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  相似文献   

17.
傅德彬  卢焱 《吉林地质》1991,10(3):70-73
由于多种原因,往往造成岩石化学全分析数据中部分FeO由于化验中处理而转变为Fe_2O_3,使岩石中原有铁的氧化态发生变化。如不加以调整,会在岩石化学全分析结果使用上出现严重不良后果,甚至在判别岩石化学性质及岩石形成条件等方面会得出错误结论。在此提醒对这一问题的注意,并介绍如何具体调整铁氧化态的方法及其微机程序。  相似文献   

18.
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荧光粉中硅铁锌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海  李宝军 《岩矿测试》2004,23(4):317-318
采用溶液法配制标准,粉末直接制备样饼,用SRS300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彩色荧光粉中的SiO2、Fe2O3、Co、Zn组分含量,取得较满意的结果,与已知含量样品比较,所测组分的结果基本相符。精密度检验SiO2、Fe2O3、Co、Zn的RSD均<3%(n=10)。  相似文献   

19.
周学粹  毛水和 《矿物学报》1989,9(3):257-261
未定名矿物(Ru,Fe)_2O_3产自我国西藏东巧超基性岩铬铂矿中。呈粒状、柱状、粒径8—42μm。具弱电磁性。与硫钌矿和等轴铁铂矿连生。反光下星灰黄色-灰白带棕色。双反射明显,强非均质性,有的呈3—10μm的微晶集合体。3个颗粒15个点的电子探针分析平均值(%):Ru 58.32,Fe 16.21,Os 2.71,Ir 1.78,O 20.97,矿物的化学式为(Ru,Fe)_2O_3。由于未能获X射线结构资料,暂未定名。  相似文献   

20.
用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EPMA)方法来测定矿物岩石的微区成分已经是当前岩矿分析的常用方法,但EPMA不能直接测定矿物中的FeO和Fe2O3.通过探讨电子探针分析中影响氧和铁峰位的一些主要因素,结合计算机蜂形拟合软件的应用,提出了峰形拟合直接测铁法测定FeO和Fe2O3质量分数的方法.本方法适用于硅酸盐矿物中Fe2+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