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世界上最早的一条地震记载,是《太平御览》上记载的公元前23世纪山西永济西南蒲州地震,距今已有420O多年.公元前132年,东汉杰出的科学家张衡,创造了世界有史以来的第一台地震仪(后人称候风地动仪),当时此地震仪测到陇西地震,众人皆服其妙.中国地震资料最丰富,地震记载时间长.明朝全国地方志盛行以来,我国地震记载遍及于各县,积累了一大批宝贵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各国地震最早记载及其背景性证据的分析;用时间差分序列的双对数法,进行了地震记载资料丰富程度的探讨;研究了3700年前的全球地震活跃期;给出了公元前2221年至公元1900年105个国家(地区)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历史地震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一、我国的地震历史资料 我国历史悠久,地震活动频繁。墨子记有:“三苗欲灭时,地震泉涌”。禹征三苗,当在帝舜35年,约在公元前23世纪。当时我国尚无文字记载,故老相传未必可靠,但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条地震记载。殷代(公元前13—11世纪)设史官以后,不仅记载政治事件,对天文、气象、地震等自然现象都有记述。宋、元以来,盛行地方志书,地震资料的数量大为增加,内容更为详细、具体。  相似文献   

4.
历史有感地震目录及其在地震预报和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史有感地震是指M=3.5—4.5的历史地震,这些地震都是有感地震,从而在历史文献中都有一个场所以上的记载。我们在1994年已经编辑完成了中国历史有感地震目录,共编入历史有感地震8556条,最早的地震是公元前618年山东曲阜的一次有感地震。其中  相似文献   

5.
中国强烈地震等震线图的编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 引言中国是一个地震较多的国家,历史上从很早以来就有关于地震的记载。据吕氏春秋制乐篇记“周文王立国八年(公元前1189年)岁六月,文王寝疾五日,而地动东西南北,不出国郊”。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一次的地震记载。根据“中国地震资料年表”所  相似文献   

6.
夏发七年“泰山地震”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泰山地震"的由来 "泰山地震"首见于地质出版社20世纪70年代出版的<地震问答>83问:"我国最早的地震记载是在什么时候?"答为:"我国历史上有关地震的记载,最早见于<今本竹书纪年>,其中一处提到夏‘帝发'‘七年陟泰山震',陟(音治)作登临解,就是说:夏朝有一个名叫‘发'的帝王,在他即位的第七年(约公元前1831年)登临山东泰山时,正好泰山发生了地震.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查阅公元前1767年河南偃师地震相关的历史记载,讨论了资料的可信性,并确定了该地震确实存在。同时通过对资料的分析,确定了该震的发震时间为夏桀末年(公元前1767年);震中位于河南偃师南(夏代国都斟鄩);地震震级为6级;给出的震中定位精度为Ⅲ。  相似文献   

8.
1.世界上记载最早的一次地震是《太平御览》上记载的公元前23世纪山西永济西南的蒲州地震,距今已有4200多年.2.第一台地震仪是公元132年(后汉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当时他已54岁,系采用水平摆的基本原理来记录地震的,近代的地震仪在1880年才制成,它的原理与张衡的地动仪基本相似,但时间却晚了1700多年.3.全世界地震最多的国家是日本,全国平均每天约发生4次地震,有“地震国”之称.4.最强烈的一次海中地震是发生在1906年1月31日厄瓜多尔—哥伦比亚边界附近海域的8.6级地震.其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震动的振幅达10米之多,震时释放出的能  相似文献   

9.
中国最早的地震记载产生于公元前23世纪,4千多年来积累的浩如烟海的地震资料,成为研究地震问题的金库。地震工作者多次对这些资料进行大规模系统整理,先后编辑了《中国地震资料年表》(以下简称《年表》)、《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以下简称《汇编》)以及  相似文献   

10.
袁立明 《地球》2013,(3):33-36
正陨石,在古代人们就明白其是从天上落下来的物体。我国史料中有700多次陨星记录,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133年。同时我国还是最早利用陨铁制造武器和农具的国家。战国时代的史籍《竹书记年》记载:"帝癸十年(公元前1809年,夏代),五星错行,夜中陨星如雨。"这是世界上有关石陨石雨的第一次记载。《中国通史》记载,秦始皇三十六  相似文献   

11.
自公元前1177年开始的中国地震目录经Allen等人修订,揭示了地震活动的周期性.本文用公元1350—1949年的地震目录分析了破坏性地震发生的概率,检验了用于预测破坏性地震概率的地震活动性平稳模型的准确性.中国地震资料本文所研究的中国北部五省及其邻近省份(北纬29.5°—44°,东经104°—125°)的1230条地震记录记载了公元前1177年至公元1949年期间所发生的地震.其震中位置如图1所示,根据震级将其分为四类.较早年代发生的地震,特别是较小的地震,记载不完整,所以只使用了1350年以后烈度≥Ⅶ的地震资料.  相似文献   

12.
吴清  高孟潭 《中国地震》2013,29(4):411-423
以1995 年出版的《中国历史强震目录(公元前23 世纪~ 公元1911 年)》为基础,首先统计了中国历史强震烈度点数量的总体分布情况,然后对历史强震烈度点数量在时间、空间和强度上的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历史强震的烈度点资料普遍偏少。在时间和强度上,公元1500 年以前,受条件所限很多历史大震没有记载或者有些记载没能流传至今,而流传下来的历史地震也仅有少数烈度点;公元元年以前,史料记载过于简单且有缺漏,导致估定的最大震级记录不超过7 级;公元1500 年以后才开始出现8 级以上大震记录。在空间上,中国东部地区地震记载点明显较西部地区更为翔实。本文对单烈度记载点历史强震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将既有仪器记录又有宏观考察的现代地震按照历史地震参数获取方法进行处理,以讨论烈度点稀缺对确定历史地震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吸收历史地震研究、历史政区地理研究等多方面成果基础上,基于历史有感地震记载特点,探索了历史有感地震目录的编制原则,给出了地震日期、震中位置、震级的确定方法。以《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等为依据,编制了公元前618年-公元1949年期间中国境内3≤M<443/4级历史有感地震目录9 121条。目录数量为中国同期文字记载的43/4级以上破坏性地震的7倍多,比全球其他国家或地区最早的同类目录早1 695年,约占全球同期M≤4.5级有感地震目录的2/3。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地震资料汇编将于1990年8月由地震出版社出版。本书详尽收录了历史文献中有关河北省地震的历史资料和宏观调查及仪器记录资料,最早始于公元前231年,止于1985年。全书按时间顺序排列,为便于研究者分析使用资料,1949年以前的地震不作地震学分析,保持资料原貌。为适应建设中低烈度的需要,1949年以后的地震,震级下限取至Ms4.0级,并附地震参数和宏观调查资料摘要。  相似文献   

15.
夏帝发七年“泰山震”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对今本《竹书纪年》夏帝发"七年,陟。泰山震"这条记载的各种见解和涉及的今本《竹书纪年》的争鸣等;分析了这条史料的关键字"陟"、"震"在古文中的字义和在《竹书纪年》中的特定含义,结合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成果等,认为对夏帝发"七年,陟。泰山震"的确切解读是:夏帝发于在位的第七年(约公元前1652年)崩亡;这一年泰山发生地震或受到地震的影响,地震发生的时间比此前推算的公元前1831年推后了179年,但无法确定这次地震的震中位置和震级。  相似文献   

16.
喇家遗址史前灾害与黄河大洪水无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不同地区的古史传说中普遍有关于史前大洪水的记载,其对古代人类社会演化的影响是广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史前大洪水和大禹治水的传说由来已久,被认为与夏朝的建立有紧密关联,但缺乏确凿的科学依据支持.针对此问题,有学者提出公元前1 9 2 0年左右黄河上游官亭盆地的大地震导致其上游积石峡形成堰塞湖,其溃决导致黄河流域出现特大洪水,为中国古史传说提供了科学依据的新颖观点.本文通过对喇家遗址地震喷砂裹挟的骨骼测年,对地震、洪水等地质灾害遗迹和考古遗存的综合分析,以及对积石峡堰塞湖沉积测年工作的对比,认为多学科的证据并不支持上述观点,喇家遗址地震发生的时间不早于公元前1 8 0 0年,而积石峡堰塞湖在公元前3 6 0 0年已经消亡.积石峡堰塞湖的形成与溃决、喇家遗址古人类的突然死亡和古地震是不同时间独立发生的事件,不存在公元前1 9 2 0年左右黄河上游的特大洪水,将其与大禹治水和夏朝建立进行联系的基础是不成立的.  相似文献   

17.
地震与旱涝之间的关系,在我国地震史料中有很多记载。自六十年代以来,人们对这一关系的研究日益引起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大多数研究表明,少雨干旱的气候背景利于地震发生,而且震级越大,与干旱的关系越明显。例如,华北地震区,自公元前281年到  相似文献   

18.
1556年华县地震历史记载是中国历史记载最为丰富的地震之一,本文从这些历史地震记载中提取研究了对地震科学的价值,包括:(1)从“地旋运”记载启迪在大震前人感地旋可作为临震预警的指标;(2)从历史地震记载中综合得出大震前地震动由小到大的时间;(3)大震前旱震关系的中期前兆;(4)大震前汾河地堑中的中强地震活跃;(5)渭河盆地地震发生时间的600年周期;(6)历史地震发生时间的“三性法”分布指征;(7)华县大地震指征的烈度区划观点的验证,华县大地震揭示的烈度不对称性等。以及对秦可大《地震记》的科学意义及历史地位做了肯定性的研究与讨论。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位于华北地震区的中部,是一个多地震的省份,全省十五万六千多平方公里,有地震活动的地区约占十四万平方公里,即百分之九十的地区有地震活动,但绝大部分地震集中发生在斜贯山西隆起区轴部、由一系列地堑型盆地组成的地震带中。山西自公元前23卫年开始有地震记载,至今共记载Ms≥5级地震64次,最大地震为8级。山西历史上发生的许多强震,都相间密集分布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盆地内,且震源浅、灾害严重。  相似文献   

20.
李立平 《地震研究》1991,14(4):397-400
通过对《易经》六十四卦中的震卦辨析,证明成书于公元前十二世纪的《易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描述地震的文献。中华民族研究地震的历史至少可追朔到商朝末年。震卦的自然科学内容是地震。震卦六爻隐含了商代四级烈度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