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断层体系分维与油田分布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将分形几何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东营凹陷T2,T6和TR3个不同构造层的断层体系的二维平面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在研究的标度范围内(l=0.5-4km)不仅具有统计自相似性,并且同一构造层不同子区域不同的分维值D.分维值分布特征为南区分维值略低于北区分维值,东区分维值略高于西区分维值,将本区断层体系的这种分维值布特征与油田分布特征对比,可发现分维值越高,油田规模越大。  相似文献   

2.
湘中断裂体系分维与锑矿分布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卢新卫  马东升 《地质论评》1998,44(5):542-546
笔者将分形几何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湘中地区断裂体系的二维平面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在研究的标度范围内(r约2~80km)不仅具有统计自相似性,并且同一地区,不同分区具有不同的分维值D,分维值分布特征为东南区分维值高于西北区分维值,将本区断裂体系的这种分维值分布特征与锑矿床分布特征对比,可发现锑矿床(点)产出较多,矿床规模较大的地区,其分维值较大。  相似文献   

3.
仙女山断裂带断层泥分维值与断裂活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断裂带内的断层泥是断层新活动的产物,它记录了断层新活动的多种信息。依据分形理论对仙女山断裂带内断层泥粒度分维值与断裂活动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仙女山断丢以粘滑为主,兼有蠕滑。结合其它研究成果,对仙女山断裂活动及其对水电工程的影响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5.
油田断裂封闭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中着重阐述了断裂封闭性的研究方法。定性研究以断裂的力学性质和断裂两侧岩性对置情况为重点,同时结合断裂几何学特征、断裂活动强度、断裂形成时期与油气成藏期匹配关系以及断裂与构造应力场关系分析方法。半定量-定量研究新引入排驱压力分析、油藏描述技术-断层封堵量计算和断层泥涂抹计算以及断层封闭性模糊综合评判等新技术,将断裂评判为不封闭、封闭较好和封闭最好三种类型。不封闭的断裂为油气运移的通道,封闭较好和封闭最好的断裂遮挡油气,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6.
断裂分维值对矿产资源预测的指示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分形几何的原理,采用数盒维法计算了西藏地区(D=1.784)及其内部羌塘(D=1.217)、比如盆地西部(D=1.227)、措勤(D=1.297)三个油气勘探区和三江金属矿产勘探区(D=1.820)的断裂分维值。分别与四川盆地含油气区,江西德兴和湘中金属矿产区的断裂分维值比较,发现含油气区的断裂分维值大致介于1〈D〈1.24,明显低于整个区域断裂分维值,D值越小,越有利于油气成藏;金属矿产区D;D>l 80左右,大于整十区域分维质,D值越大,矿床规模越大。此预测了羌塘、比如盆地西部具备含油气区的构造条件.三江地区的构造情况利于形成大规模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康托集理论对美国纽约州西部阿巴拉契亚平原地区27个野外点上发育的天然裂缝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主要新发现如下:①天然裂缝间距具有多分维的特点。在相对小尺度范围内,平均分维数为0.15,反映出裂缝在小尺度上的不规则性和丛集性;在相对大尺度范围内,平均分维数为0.52,表明裂缝在大尺度上倾向于规则性和均匀性;②分维数随裂缝优势方向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一现象可解释为是先存裂缝与后期裂缝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可解释为裂缝形成时由应力强度不同所致;③本项研究提出的裂缝多分维分析方法可有效地开展构造复杂区(尤其是对野外观察不到多期裂缝交  相似文献   

8.
碎屑岩储层渗透率分布分维计算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程 《地质论评》1995,41(1):15-19
碎屑岩储层渗透率分布非均性是直接影响油气开采效果的客观因素。笔者认为储层渗透率分布具有分形特征,其分维值介于2与3之间,实例研究表明,分维能描述透率分布的非均匀性,其值随非均匀程度增加而增加。分维还能反映沉积能量分布和成岩作用对渗透率分布的影响。分维将是一个研究碎屑岩层渗透率分布的数学和成因特征的重要参数。研究分维与石油工程参数的关系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卢新卫  马东升 《矿床地质》1999,18(2):168-174
根据分形理论计算了湘中各锑矿带断裂体系的计盒维数和信息维数。通过对各矿带断裂体系分维特征与锑矿分布之间关系的分析,发现断裂体系的分维高值区与锑矿分布密集区相对应,这不仅表明断裂是成矿流体运移的主要通道,同时也表明断裂体系分维特征是定量描述锑矿床定位及成矿流体运移,聚集条件的一个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断裂分析及构造演化,并结合油气地化指标,综合研究认为,哈得逊油气的总体运移特征为“多期充注,晚期成藏”,即有垂向又有横向。海西末期-喜山期主干断层继承性活动,形成断穿石炭系底部的复活断层及伴生断层,沟通寒武系、奥陶系油源。晚加里东期、晚海西期来自寒武-奥陶系的油气沿羊屋2 井区深大断裂纵向运移,哈得逊石炭系整体南倾,未发育有效圈闭,两期油气均未有效成藏。晚喜山期受南北向造山运动影响,石炭系地层发生翘倾作用,形成有效圈闭。同时,古生界的深大油源断裂复活,聚集在奥陶系古油藏中的油气沿断裂垂向调整至石炭系东河砂岩,并在北倾斜坡的背景下,油气自北向南短距离侧向运移,聚集于哈得逊石炭系圈闭中,形成现今哈得逊油藏。  相似文献   

11.
银川平原位于宁夏北部,夹持于贺兰山与灵盐台地之间。大地构造隶属于鄂尔多斯西缘冲断带,为一新生代断陷盆地(五级构造单元)。区域上,受阿拉善微陆块NE向的挤压及鄂尔多斯西缘EW向的拉张作用,银川盆地构造活动性较强烈,地震灾害威胁严重。针对第四系厚覆盖区断层难以定位及划分的难题,本研究在地质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边界识别技术,分析处理1∶20万区域重力数据,相互比对、印证,共划定断裂43条,确立了银川平原断裂体系,并针对黄河断裂、贺兰山东麓断裂等6条主要断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银川平原断裂活动性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华南地区断裂构造进行了统计,通过断裂构造等值线图的绘制找出了断裂构造频率,特别是断裂构造交叉点频率与温泉及内生铀矿分布的一些关系。一、统计研究断裂构造的意义华南地区内生金属矿产丰富。这是由于在漫长的区域地质发展过程中,经过各种地质作用的综合结果,区内岩层经历了加(?)东褶皱和海西——印支运动,塑性减少。在中生代太平  相似文献   

13.
辽河科尔康油田断裂分形特征与油气关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运用分形理论对张强凹陷科尔康油田沙海组下段顶(T1)、九佛堂组顶(T2)和义县组顶(T3)3个反射层断裂系统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标尺范围(8-0.5cm)内断裂系统具有良好的统计自相似性,不同的研究对象具有不同的分维值(D),而分维值的大小体现了断裂系展布的复杂性。断裂的规模、数目及在相同标尺下的面密度直接影响数盒子数法计算的分维值,不同子区域断裂系统的分维值D与其断裂所占断裂总数的百分比呈良好的正相关关系。不同储集类型的子区域对比表明,东区沙海组下段顶(T1)分维值高于西区,而西区义县组顶(T3)分维值高于东区。与油田已知油气分布特征对比后,发现并证实油田内子区域分维值大,油田丰度(含油面积或流体产能)就大。含油气盆地这种内在对应关系,为研究油气聚集和分布规律、评价和预测油气田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应用航磁数据分维计算推断火成岩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巴彦浩特盆地航磁异常的分维数, 对计算出的分维数绘制等值线图, 并根据分形特征对该地区的火成岩进行划分, 得到了以往直接对航磁异常图进行推断解释所不能得到的良好地质效果。最后讨论如何选取最佳窗口和最佳网格来计算分维数, 并对此提出了2个经验。  相似文献   

15.
断裂对辽河西部凹陷大洼油田油气成藏和分布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位于辽河西部凹陷的大洼油田属于多断块油田,受大洼断裂带的影响,不同断块不同油层的原油性质和化学组成有较大差异,并且浅层原油成熟度高于深层原油的成熟度。这些差异反映断层在不同时期的活动对油气运移和分布产生的作用不同。大洼主干断裂是一个基底断裂,是一个古近纪长期活动的生长断裂,它控制着清水洼陷的沉积;在始新世形成的断层成为沙三段烃源岩向东营组地层供烃的油源断层;在东营组末以来形成的断层为控制东营组油气分布的控藏断层。断层多期活动以及烃源岩排烃动力的幕式变化导致大洼油田不同深度油层的油气成熟度垂向分布“颠倒”。不同时期烃源岩排烃动力的变化与东营组地层内不同砂体孔渗性的差异,导致油气进入储层时的动力和阻力的差异也是大洼油田油气水分布复杂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6.
根据在乌拉尔和哈萨克斯坦的研究成果,系统论述了近断裂变作用形成时的大地构造环境和构造条件,及其在地壳和上地幔各深度段中的发育特点和表现形式,近断裂变带中金属矿化的特点,并讨论了研究近断理解变质作用对非传统型金属矿床成矿预测和找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渤海湾盆地构造体系与油田地质灾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渤海湾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基地。渤海湾盆地发育雁列、帚状和网状等多种类型不同级序的构造体系。根据灾害发生的动力学环境、灾害的特征、灾害的危害及灾害的分布规律,将油田地质灾害分为油水井套管损坏、诱发地震、地表冒砂喷水油等多种类型,并论述了各类的特征及分布。研究认为,渤海湾盆地油田地质灾害的形成、分布及演化受不同级序构造体系及构造应力场的控制,在帚状构造体系的收敛端等现今应力场的转化区、转折带等常是油田地质灾害发生频率高、强度大的地区。  相似文献   

18.
19.
20.
杨蒙蒙 《地下水》2014,(5):81-81
鄂尔多斯盆地的基底构造及断裂与地热资源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盆地周缘晚期断裂发育,而盆地内早期断裂发育,是稳定的古地块,这种地质构造的差异导致了块体内的地温梯度低于周缘地区,此次利用航磁和重力数据的测量结果,绘制了盆地的深大断裂走向,这些断裂早期是火山上涌的通道,现今是重要的热源通道。地热开发应立足于这些深大断裂,才能获得优质的地热资源,降低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