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蓝牙”技术与数字地震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牙”技术是一种无线数据与语音通信的开放性全球规范 ,它以低成本的近距离无线连接为基础 ,为固定与移动设备通信环境建立一个特别连接。它将给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通讯技术带来一场新的革命。本文通过介绍“蓝牙”技术的基本原理 ,分析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通讯要求 ,展望“蓝牙”技术在地震台网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舒大兴  陈章勤等 《水文》2001,21(1):37-39
通过Internet网络传送信息,各种不同的传送协议产生了许多种传送方法。探讨了如何在2台计算机之间用有线电话和移动电话传送水文数据和各种格式,颜色数不同的气象云图。从FTP传送、Winsock控件及拷贝通信方法中,优选出一种适合256色卫星云图的传送方法,使移动中心站计算机快捷地接收到中心站计算机中的云图信息。  相似文献   

3.
《中国勘察设计》2004,(9):F002-F002
1984年年初,巾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视察广东等地后指出:“中国发展经济从何着手?第一点,先把交通、通讯搞起来,这是经济发展的起点”。伟人目光如炬,一语中的。为了解决通信能力滞后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形成的瓶颁,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于  相似文献   

4.
综合信息     
德国煤矿安全新技术“数字眼镜”替人查机器“超越现实”是一种高安全性的通讯技术。矿工通过“数字眼镜”(检测机器故障的装置)查看出现故障的机器。电脑会给出非常详细的、有动画演示的维修步骤。矿工不需要亲自去检查机器,完全由电脑来检查并处理数据。电脑能自动识别物体,并提供相关信息。无线局域网系统减少危险“井下WLAN无线局域网系统”由德国石煤股份公司、德国矿冶技术有限公司及多家科研机构共同研制而成。这种技术利用安装在矿工头盔上的摄像头传送地下煤矿实时图像,并通过手机、耳麦等移动通讯设备,借助微型电脑进行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5.
崩塌灾害智能化监测预警的终端前置模式及其应用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多数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工作模式都是“前端”采集地灾异常信息,再通过网络将数据发回后台的“终端”进行分析处理。联系系统“前端”与“终端”的网络系统出现问题时,其功能和作用必将受到影响。将系统终端前置并创建不完全依赖通讯网络的新工作模式,是提高地灾监测预警系统功效的有效途径。四川省荣县“9·1”中型地质灾害中,因前置终端对地灾判断准确可靠、预警及时有效,使崩塌危害区域内的180多人成功避险,堪称崩塌灾害智能化监测预警终端“前置”的一个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6.
高性能实时数据库系统组件设计,可以解决电力、通讯、石油、化工、冶金、制造业等产业型企业,进行信息化与自动化系统建设时,所面临的管理信息系统与SCADA(Super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统怎样进行实时信息交换的问题,以及在网络环境下怎样实现不同平台的应用系统的信息共享问题,怎样提供标准和开放的访问实时信息的方法问题,以及如何提供方便的在线维护实时数据信息点的手段问题。建立在基于TCP/IP协议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和“查询”、“Push”和点对点(Peer To Peer)主动数据传递方式的数据通信技术的层次化网络SCADA(Super Controland Data Acquisition)模型上的实时数据库系统组件(Real Time Database,简称RT-DB),完全满足产业型企业高速数据通信、高可用性、系统稳定性、可维护性等高性能指标的需要,可以充分解决上述问题。实践证明,应用高性能实时数据库组件提升产业性企业的信息化与自动化系统的性能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国勘察设计》2006,(10):15-15
从载波通信到微波通信、到光纤通信、再到卫星通信,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我国管道建设中的通信专业从容地完成了数次大幅度的跨越。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通信室主任工程师邬俊华,正是伴随着管道通信事业的发展成长起来的一名“管道局专业技术带头人”、“管道局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8.
余德清 《湖南地质》2001,20(2):157-160
“数字湖南”是在“数字地球”背景下产生的一种能嵌入海量数据、多分辨率和三维的湖南自然与人文信息的数字化描述方式,是以湖南为对象的真实地球的数字经再现,是湖南信息高度富集的统一体。湖南信息基础设施和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是“数字湖南”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数字湖南”的研究为湖南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机遇,将极大地推进湖南的科技发展,并在湖南可持续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简评《地质辞典》中的“煤层气”词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评述了《地质辞典》中“煤层气”词条释义方面存在的谬误;指出该词条作者不仅没有给读者任何正确、有用的信息,更为严重的是对煤层气资源工业价值的否定性评价阻碍了我国煤层气的研究、勘探开发进程。因此《地质辞典》再版时,应对煤层气词条进行全面修订,以免继续误导读者。  相似文献   

10.
《煤田地质与勘探》2006,34(3):39-39
“超越现实”是一种高安全性的通讯技术。矿工通过“数字眼镜”(检测机器故障的装置)查看出现故障的机器。电脑会给出非常详细的、有动画演示的维修步骤。矿工不需要亲自去检查机器,完全由电脑来检查并处理数据。电脑能自动识别物体,并提供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1.
矿产资源勘查活动是不是商品生产过程?其所获矿产储量能否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回答这两个问题必然涉及矿产勘查工作“风险”问题.从经济学角度考虑,“风险”可认为是“一个投资者面临赢利或亏损可能性”(引自《现代经济词典》1981年版).对矿产勘查工作来说,“风险”应是找不到可利用矿产地的可能性,或是经过地质勘查获得的矿产资源信息的价值不能在商品交换中获得补偿,地勘单位面临亏损.这种情况是否存在,其存在的范围如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论述、分析全国地质图书馆自动化方面的成绩和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只有实现计算机网络化、地质图书馆才能建成信息资源丰富、信息传递迅速、信息流平缓而流畅,经济而高效的现代化“无墙图书馆”。而信息纷杂的计算机通讯网络又须依靠图书馆这种专职信息处理机构来开发其资源,作者认为,我们可在分布广泛的计算机设备和现有数据通讯线路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和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建立一个全国性并通达世界各国地  相似文献   

13.
井下无缆通信中谐变电偶极子的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通信是地下工程如煤矿开采中重要的通信方式之一.特别是在灾害发生,其他通讯方式失效时,无线通信往往成为应急情况下唯一的联系方式.井下通信机采用偶极式发射与接收,但在有耗大地媒质中,使得井下通信的偶极场与通常经由空中发-收的无线电通信不同.本文利用全空间有耗媒质中谐变场的推迟位,在准静态条件下导出了电偶板子场的闭合解析公式,分析了谐变偶板子天线的方向性和场区以及无线通讯中场区与大地电阻率、通讯频率、通信距离等之间的关系.井下实验结果表明,有耗媒质中的电偶极源无缆通信是可行的,在适当的条件下,通信距离可达到880 m.  相似文献   

14.
针对单一角度采集的图像检测样本存在的高误检率、错误率等问题,文章提出一种特殊的打光方案及相机安装方案,实现对胶囊360°全方位的缺陷检测,利用彩色相机填补了胶囊异色点、黑点,印字、小切口以及混批等缺陷不能检测的空白。在胶囊有序传送的前提下,提出“隔组间排”原理,以更多时间和空间使电磁铁伸缩杆完成踢废动作,平衡“传送效率”“检测效率”“踢废效率”三者之间的矛盾,提高设备的处理能力,实现胶囊的缺陷检测。  相似文献   

15.
淄博市国土资源局临淄分局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把“二维条码”与短信服务成功应用于土地登记工作中。一是从“为民、便民、利民”出发,利用二维条码存储量大、能及时提供土地相关信息,实现土地信息准确查询,有效实现土地证防伪的作用,利用短信通知、查询服务,方便快捷地为权利人及相关人提供土地登记相关信息,及时进行研发。二是强化土地登记发证新功能。  相似文献   

16.
信息论是研究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熵农的《通讯的数学理论》(1948)确定了信息在量上的度量,为这门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标志着信息论的诞生。信息论在通讯、计算机语言、控制论、化学、遗传学、植物生态学以及气象学等学科和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近代信息概念在科学上有高度的概括性和通用性,找矿过程实际上可以与信息的接  相似文献   

17.
王家跃 《铀矿地质》2022,(6):1197-1202
为了在测井作业过程中提高深度测量的精度及可靠性,增加电缆拉力监测功能,设计了一种小巧轻便的无线深度-拉力测井滑轮装置,其将光脉冲编码器、拉力传感器和WIFI通信模块等集成在测井天滑轮上,使其集测井深度测量、电缆拉力监测和测井天滑轮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并在深度测量系统标定中应用了一种相比传统的“钢卷尺丈量法”更加精准科学的标定方法——“光栅尺标定法”,使测井深度测量的可靠性和精度更高。通过在诸广地区铀矿勘查测井作业中的应用测试证明,该装置在测井作业过程中,测井电缆与深度测量轮之间基本无打滑现象出现,测井回程差数值明显好于传统模式,测井深度信息、速度信息和电缆拉力值等可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及时准确地传输至自动化测井控制器端,保障了测井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8.
现场总线是用于自动化系统最底层的现场设备或仪表互联的通信网络。CAN是现场总线中的一种,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和较强的实时处理能力。文章以采用CAN总线的通讯网络结构的校园消费系统为例,介绍在CAN总线通信中如何采用基于多线程的通信程序实现实时的接收、处理和发送数据的功能,对多个线程之问的协作关系进行了分析,以及对采用信号量实现线程的互斥和同步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最后给出了利用Delphi编写的线程的框架。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地质矿产、土地资源等重要政策法规的基础上,结合南通工作实际,全面梳理了两者之间的“互通”与“隔阂”。认为推进矿地融合,应出台南通国土资源管理方面的矿地融合工作文件,建立矿地融合的国土资源环境综合监测体系;完善现行的南通市国土资源“一张图”,打通信息壁垒;建设南通市地质资料馆,开展社会化服务。  相似文献   

20.
东北地区野外地质工作地点分散,通讯不畅;进入陌生区危险性大;流动性大,管理不便。将北斗卫星技术引入东北地区野外地质调查,建立基于北斗卫星系统的野外-驻地-中心三级网络,不仅可以实现无人区和无通讯信号工作区野外地质调查人员与外界的通讯,还可以进行有策略的多路线业务互动。存放于北斗卫星服务系统中的安全预警预案数据库,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有安全诉求的终端所在区域推送安全须知和突发事件处置方案。野外作业人员通过北斗卫星蓝牙接入模块,在通讯信号覆盖不到的区域也可以第一时间获取到重要的通知、公告等信息。系统在东北地区的示范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