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朝山金矿的主要矿石类型为含金硫铁矿石,矿石中富含铋矿物,且作为主要载金矿物,是该矿床的标型特征和重要找矿标志.矿石多呈结晶粒状结构、各种充填-交代结构,块状、浸染状、细脉状构造.金矿物以形态复杂的微粒、细粒自然金、银金矿、金银矿为主,赋存形式有晶隙金、包体金、连生金、裂隙金,载金矿物为石英、自然铋、辉铋矿、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毒砂等.综合分析认为:该矿床是典型的夕卡岩型独立金矿,成矿流体的不混溶是金富集成矿的主因.  相似文献   

2.
喜迎金矿床是新疆东南天山发现的一种新类型金矿,矿床产于下石炭统甘草湖组碳酸盐岩地层中.容矿岩石为含陆屑砂屑白云岩,矿石中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多呈微细粒包裹金.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呈细脉浸染状分布.成矿期分为4个阶段:黄铁矿石英白云岩阶段(Ⅰ)、金.黄铁矿一石英一碳酸盐脉阶段(Ⅱ)、黄铜矿一黄铁矿一石英阶段(Ⅲ)、石英-碳酸盐阶段(Ⅳ),通过矿区成矿地质特征、矿石矿物特征及成矿物理、化学特征综合分析,初步认为喜迎金矿床为卡林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3.
本溪县杨家堡子金矿赋存于早古生代奥陶系马家沟组及寒武系凤山组内,矿体主要围岩为变质程度轻微的碎屑沉积岩及碳酸盐岩,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金矿物及载金矿物——黄(褐)铁矿均呈稀疏浸染状分布,金成矿与燕山期二长花岗岩关系密切,具有"卡林型"金矿床地质特征。认为杨家堡子金矿是与早古生代寒武系、奥陶系地层、岩性、岩相(变质相)、断裂构造及燕山期岩浆活动有成因联系的金矿床,对矿体的矿物组合进行分析,初步确定矿化成因应属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4.
川西北微细浸染型金矿成矿特点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川西北地区是微细浸染型金矿集中分布区之一。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主要分布于川西北拗陷区的边部,海相细碎屑岩建造和基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建造是微细浸染型金矿的主要赋矿岩系,矿化明显受构造控制。围岩蚀变以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等低温蚀变为主,其矿物、元素组合也显示出低温成矿特征,由于区域热动力条件不同,各矿床之间在物质组成方面也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陕西镇(安)旬(阳)地区主要分布着微细浸染型、钠长石碳酸盐角砾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黄铁矿是区内金矿中分布最广、最重要的载金矿物。通过对诸金矿中黄铁矿的形态、主成分、微量元素、晶体结构、红外吸收光谱及热电性标型特征的总结和研究表明,黄铁矿标型特征的明显差异反映了其成因的不同,其形态和热电性标型特征是预测成矿远景地段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云南富宁者桑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为我国主要金矿床类型之一,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良好的成矿远景和重要的经济价值.云南省富宁县位于滇、黔、桂"金三角"构造带,是我国重要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产地.者桑金矿位于富宁县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交界处,以往地质工作投入较少,工作程度较低,研究者桑金矿流体包裹体特征对探讨微细浸染型金矿成矿流体来源、成矿流体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辽宁王家崴子金矿床矿石特征与金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家崴子金矿主要的矿石类型为含金石英脉型.矿石中富含黄铁矿,作为主要的载金矿物,与金矿化具有密切的时空及成因联系,是金矿化的重要指示矿物.矿石呈不等粒粒状、交代溶蚀结构,块状、致密块状、细脉浸染状构造.金矿物以形态复杂的中、细粒状银金矿、金银矿为主,赋存形式有裂隙金、晶隙金、包裹体金.载金矿物有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石英等.综合分析认为,该矿床具有变质热液型金矿床的特点,多源性的中温-中低温热液为主要成矿因素.  相似文献   

8.
鄂南蛇屋山金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蛇屋山金矿氢氧碳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分析,探讨了主要载金矿物的形成条件与氢氧碳硫及成矿流体的来源,指出内生成矿期的成矿流体为大气不深循环并与海相碳酸盐发生了广泛的水岩交换,形成了原生微细浸染型金矿化,其后在表生条件下金进一步富集而形成了金矿床中粘土质矿石主矿层。  相似文献   

9.
新疆萨瓦亚尔顿金矿区发育含矿和无矿石英脉,无矿石英、含矿石英及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所含包裹体捕获的流体成分有明显差异,分别代表了成矿前、成矿早阶段和主成矿阶段的流体特征。早阶段成矿物质沉淀的主要机制为流体不混溶作用,形成含矿石英、含钠矿物和部分黄铁矿等;主成矿阶段则以流体浓缩及流体混合为主要机制,形成大量黄铁矿等载金矿物。萨瓦亚尔顿金矿的成矿流体成分特征与世界造山型的中温热液脉状金矿类似,尤其是与乌兹别克南天山造山带的穆龙套金矿类似,表明其为较典型的穆龙套式的造山型金矿床。Ⅺ、Ⅱ矿化带流体成分特征与矿化最好的Ⅳ带类似,勘探前景较好;相反,Ⅰ矿化带与Ⅳ带差异明显,不宜作为勘探重点。  相似文献   

10.
肖力 《地质与勘探》2014,50(Z1):1282-1290
西秦岭近年来在新区发现新矿床和新类型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表明金矿成矿受岩性、构造、岩浆活动的制约,许多金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成矿与岩浆岩在时间和空间上关系密切;分析认为金矿主成矿时间为印支晚期-燕山早期,与区域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在时间上一致;金矿主要有夕卡岩型、热液脉型和与岩浆活动有关的微细浸染型三种类型。矿石矿物元素组合显示由北而南成矿深度变浅、剥蚀程度较低;根据金、汞、锑矿床点和金、砷、锑、银元素分布特征,认为在北带岩体旁侧应注意寻找夕卡岩型和热液脉型金矿,中、南矿带在已知矿床深部注意寻找热液脉型金矿,有锑、汞矿点的区域注意深部及外围金矿的找矿;通过分析,最后圈定18处下一步重点工作区。  相似文献   

11.
“桂西北”是我国以微细浸染型金矿为主的重要金成矿集中区之一,具有重要的找矿前景和研究价值.文章通过对“桂西北”以高龙、金牙两典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其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进而总结了研究区微细浸染型金矿的成矿作用机制、成矿模式.最后,结合桂西北地区特定的沉积古地理特征、构造、围岩蚀变及已有地球化学、矿产等材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初步圈定了5个可供进一步找矿的远景区  相似文献   

12.
海涛 《地质与勘探》2014,50(Z1):1224-1231
“桂西北”是我国以微细浸染型金矿为主的重要金成矿集中区之一,具有重要的找矿前景和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桂西北”金矿集中区进行详细的野外地质工作,并以高龙、金牙两典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其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进而总结了研究区微细浸染型金矿的成矿作用机制、成矿模式。最后,结合桂西北地区特定的沉积古地理特征、构造、围岩蚀变等地质信息,已有的地球化学、矿产等资料以及前人研究成果,初步圈定了5个可供进一步找矿的远景区。  相似文献   

13.
详细论述了我国微细浸染型金矿的赋矿层位、赋矿围岩岩性和赋矿构造,对地洼构造与微细浸染型金矿的分布以及微细浸染型金矿的成矿时代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该类型金矿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4.
张维乾 《中国岩溶》1994,13(1):71-75
本文对雄武超显微浸染型金矿的成矿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金矿的形成过程与古岩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盖塔(Geita)金矿是坦桑尼亚重要的绿岩带型金矿之一。文章阐述了矿床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以及矿床同位素年代特征,并对矿床成矿模式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认为盖塔金矿以块状黄铁矿和浸染状黄铁矿的矿化为主,成矿时代约为2644~2680Ma,属于太古宙热液型金矿床,具有明显的"层控"特征,后生成矿模式可能是盖特金矿的矿床成因。  相似文献   

16.
桂西北高龙式金矿的成矿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力  关广岳 《贵金属地质》1996,5(4):279-287
本文对桂西北典型的微细浸染型金矿的代表之一-高龙金矿床产出的地质背景作了说明,对该金矿床的矿区地质,矿体形态与规律、矿石类型及矿物共生组合特征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桂西北北中三叠系氧化带中的高龙金矿属-成矿循环周期中晚期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微细浸染型金矿成矿动力学模型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细浸染型金矿成矿动力学模型化研究@刘荣高¥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计算机模拟,水—岩作用,金矿微细浸染型金矿成矿动力学模型化研究刘荣高(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成矿动力学计算机模拟水—岩作用金矿热液矿床的形成同热液与...  相似文献   

18.
金矿中的黄铁矿标型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铁矿是金矿中最常见的金属矿物,它不仅与金的矿化有着密切联系,而且还是主要的载金矿物.通过对黄铁矿的形态、物性、主成分及微量元素等标型特征的研究,可反映金矿床的不同成因,也是预测成矿远景地段、指导深部找矿的有效方法之一.文章对黄铁矿在金矿中的标型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对金矿床的勘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国平  艾永富 《矿床地质》1998,17(Z2):299-302
小佟家堡子金矿产于辽东早元古代裂谷增生地体。容矿岩石为早元古代辽河群大石桥组碳酸盐建造,其变质程度为低角闪岩相-高绿片岩相。金赋存状态以显微不可见金为主,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和毒砂颗粒细小,为0.0 n~1 mm。围岩蚀变以硅化、水云母-绢云母化、含铁白云石化等低温蚀变组合为特征。与金矿成矿密切相关的石英的均一温度为140~240℃ 。成矿年龄为167×106a。对比研究表明该金矿床为变质岩容矿的微细粒浸染型(卡林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20.
莫春虎  吴滔 《地质通报》2014,33(12):1999-2004
黔西南地区是中国西南低温成矿域中卡林型金矿最重要的矿化集中区,由于该地区金的粒径极小,难以构成自然重砂异常,故不能直接运用自然金矿物来指示寻找黔西南的卡林型金矿。在贵州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的工作过程中,对黔西南地区的自然重砂矿物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发现采用细粒黄铁矿(载金矿物)、砷矿物(伴生矿物)、锑矿物和汞矿物的自然重砂组(综)合异常对寻找黔西南地区的卡林型金矿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