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1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的必要性及数据库的建设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2.
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是地质调查成果数字化、信息化及数字国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基础经济建设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以1:25万铁岭幅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为例,对空间数据库建设标准及模型进行了阐述,并总结了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建设流程以及在属性操作过程中的一些技巧,以此为利用RGMAP系统建立数据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建立是我国从纸制地质图件向多源地学空间信息数据库转变的一个标志,为多源地学信息综合分析和解释提供了充足的数据源。将建平幅以往大量的数据纸介质整理后进行属性数据、图形数据采集,建立了一个能够随意提取、可以不断更新的地质图件库,分析讨论了地质图数据库的特点、功能,并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1∶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的必要性及数据库的建设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5.
空间数据库建设的规则概念贯穿于整个工作对象、工作过程、工作结果。实践表明:对现有空间数据建设规则理解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空间数据库设计的成败,本文结合区域水文地质信息的特性,阐述了建库过程中为使区域水文地质信息达到多学科共享而设立的具体规则,为后期区域水工环空间数据库建设提供有效的参考途径,从而更好的为相关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1:25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是将通过调查得到的数据整理后进行属性数据、图形数据采集,利用GIS软件形成不同格式的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从而达到数据库存储、查询、分析、检索的目的,并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利用MAPGIS软件以及基于MAPGIS上开发的RGMAP数字填图系统建立1∶25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分析了数据库的内容和功能,重点提出了建库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是首次依据新的<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标准>,在当前空间数据库模型的典型代表地理数据库模型上建立的.该模型以研究实体为对象,把对象分为要素类和对象类,并通过关系类定义要素类与要素类、对象类与对象类、要素类与对象类的关系,同时采用关联、依赖、组合和继承来描述对象之间的关系规则来构成新的关联集合的技术,增强了数据库服务能力.通过空间粒度、描述粒度、语义粒度、存储粒度的相互关系与分割技术的研究,实现了与比例尺无关的地质图数据模型.  相似文献   

8.
康庄 《地质与资源》2017,26(4):412-417
东北地区1∶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从1999年度试点工作到2015年底持续近16年的数据库建设工作,收集了大量20世纪60年代以来东北地区开展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所获取的基础地质成果资料,对东北地区完成的区调和建库工作程度及资料状况进行核查、摸底、整合.完成了382个标准图幅传统填图1∶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工作.建库过程中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健全了空间数据验收的方法和流程,规范了基本的评分方法和成果评价等级.  相似文献   

9.
刘英才 《地质与资源》2013,22(5):415-418
东北地区1∶20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元数据的采集范围为东北地区已经完成建库的1∶20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元数据信息来源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及内蒙古国土资源厅资料馆和地调院资料室的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和地质图,以及沈阳地质调查中心的馆藏资料.东北地区1∶20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元数据已经全面建成,元数据共有201幅,其中,辽宁40幅,吉林31幅,黑龙江61幅,内蒙古(东部)69幅,基本覆盖了大兴安岭成矿带和辽东-吉南成矿带.目前,该数据库已进行网络发布,提供实时应用,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0.
数据质量检查是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项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项复杂的过程,应该贯穿数据的输入和空间数据库建立的每一个环节,检查技术方法和手段也一直进行更新。该文以1∶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为例,列举了建库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多种的检查方法和手段,对于不同内容使用不同的检查方法进行探讨,通过人工检查及软件检查2种方式来确保入库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1∶100万数字地质图数据库是根据统一标准和要求编制的专题数字地质图,以中华人民共和国1∶50万数字地质图数据库为数据源,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吸收近年来地质调查1∶25万、1∶20万、1∶5万等区调工作新成果、新资料,应用地质编图新技术、新理论和新方法编制而成。以年代地层单位为主、辅以岩石地层的表示方法,侵入岩按“岩性加年代”表示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基础地质的研究程度。地质图数据库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数据量约为1.2 GB,标示了岩石地层单位5347个图例,侵入体“岩性加时代”单位1780个图例,跨省区重要断裂93条,各省(市、自治区)内重要断层558条,同位素年龄数据1545个(组),有代表性的钻孔382个。所有地质体的面元及线元、同位素年龄和钻孔都建立了相应的属性,相邻图幅之间进行了接图处理,编写了编图说明书和元数据。数据库采用统一的线型库、符号库、色标库等,成图过程全部采用MapGIS6.5平台计算机辅助成图,成图精度高,质量好,符合设计要求,全国64幅图采用分4个片区的工作方法,最后统一编制而成。该数字地质图是目前中国资料最全、内容最新的1∶100万地质图,是中国第一份应用GIS技术的1∶100万数字地质图的最新成果,充分反映了中国地质构造特点和当前地质研究的新水平。  相似文献   

12.
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数据量大, 内容复杂, 为了保证数据库的质量, 在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建立过程中, 对数据的全面系统检查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地质图空间数据库, 检查属性数据库的内容以及属性数据与空间图形数据的正确链接是难点之一, 也是一项最耗时的工作。为了科学、快速地检查地质图属性数据, 保证属性内容的正确性以及非空间数据与空间数据的正确对应, 针对这一问题, 在进行全国1:10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检查时, 设计开发了属性数据库的自动检查系统。本文以近期完成的全国1:10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检查系统设计研究为例, 主要介绍了地质图数据库属性数据自动检查系统的设计开发, 其中详细介绍了各模块可以实现的主要功能。通过此项检查, 能够提高入库数据的质量, 为数据库后期的应用与共享提供可靠保障, 从而为地质科学研究、矿产勘查及生态环境治理等提供科学的地质图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13.
从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数据库结构设计、图件(库)编制、数据集成入库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介绍了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成果数据库建设过程,采用一体化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技术,完成了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成果数据库建设,对于资料的综合管理及今后开展全国铀矿资源动态评价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00万国际亚洲地质图(IGMA5000)是由世界地质图委员会(CGMW)的4个分会,亚欧20个国家的100余名地质学家合作完成的。它是第一幅全面反映亚洲大陆及相邻海域地质的IGMA5000;第一幅按CGMW和IUGS国际标准编制的IGMA5000;第一幅在ArcGIS平台上建有空间数据库并采用计算机辅助编图方法编制的IGMA5000。图幅西起阿尔卑斯,东到马里亚纳海沟,北起北冰洋,南到爪哇海沟,空间数据库的数据量达到2.14 GB。本文介绍了IGMA5000空间数据库的基本建设情况。IGMA5000的完成,为亚洲大地构造、成矿规律和资源环境研究建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全国区域化探数据库首次汇集了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20万和1∶50万区域化探39种元素和氧化物的测试数据,共计数据点142万个,近5 540万个数据,涉及1∶20万图幅1 299个,1∶50万图幅18个,在国内第一次建立了地球化学海量数据库。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对数据库进行了更新,使全国区域化探数据库汇集数据总量达147万余条记录,数据达6 321万。在此基础上,编制了4万多张各类地球化学系列图件,并建立了空间数据库,为地球化学研究和矿产资源预测相关专业提供了丰富的地球化学信息。该项成果的取得为在全国范围内研究区域地球化学分布、生态环境、基础地质和找矿远景规划提供了最基础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王亮  刘利平 《贵州地质》2001,18(2):135-138
本文是1:20万数字重力图及面色图的编制工作总结,文中主要介绍了在制作1:20万区域重力图和地理底图时,采用GIS系统,由计算机数字制图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总结这一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探索出一条可供借鉴的优化的制图捷径。  相似文献   

17.
基于地质空间数据挖掘的区域成矿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源地质空间数据库和空间数据挖掘技术为基础,顾及地质数据的空间特征和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基于地质空间数据挖掘的区域成矿预测方法,主要包括:连续型地质空间数据离散化、成矿空间关系提取及属性化、成矿关联规则提取及质量评价、成矿关联规则综合评价与潜力制图.最后,以青海省东昆仑地区铁矿资源潜力预测为例进行实验,并将地质空间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