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不规则测网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是一种非正规网度的土壤测量地球化学找矿方法,根据和安河区成矿地质条件和自然景观条件,认为该区适合于开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应用实践表明,该方法在该区地质找矿中发挥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找矿成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袁和 《地质与勘探》2021,57(2):339-350
辽宁阜蒙县东五家子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陆块北缘,义县中生代叠加盆岭系与北镇凸起接触部位北部,位于区域北东向大巴-后三角山大型韧性剪切带上,该韧性剪切带分布着众多金矿床,其中最典型的金矿床以排山楼金矿为代表。近些年,综合找矿方法已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该方法是将地质找矿方法、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地球物理找矿方法等进行综合运用。为在东五家子地区实现找矿突破,在研究区内投入了1∶10000地质调查、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激电中梯测量、槽探及钻探工程等方法手段。通过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数据的挖掘,确定了研究区以Au为主攻矿种,并运用化探数据回归建模及结合物探方法在研究区内圈定了1处找矿潜力较大的找矿靶位,经工程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实践表明,运用综合找矿方法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找矿效果,并为今后在该区域内开展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沟系次生晕测量在青海东昆仑造山带沟里地区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罗正传 《矿产与地质》2005,19(6):679-682
沟系次生晕测量是一种非正规网度的土壤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在青海东昆仑造山带沟里地区的应用实践表明,该方法在该区地质找矿中发挥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找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对三坊地区进行了成矿地质条件及金地球化学找矿研究.经野外土壤地球化学系统采样及地表勘查,在该地区发现了土壤地球化学异常,通过土壤地球化学异常与区域地质特征综合分析,探讨了金异常与地层、构造与隐伏岩体之间的成因关系,圈定了异常区段(块)与土壤金异常,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1/万不规则测网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在安图县金星金矿勘查区的实施,发现了一批具有找矿意义的土壤地球化学金异常。根据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合地质成矿条件,确定有望找矿区段,并进行了槽探工程揭露,发现了金(银)矿化体,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实践证明1/万不规则测网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找矿方法在本区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孙增战 《西北地质》2011,44(4):33-43
马坞金矿分布于岷-礼成矿带的东部,通过野外地质勘查和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获得了丰富的矿体地质及地球化学测量数据,系统分析了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围岩蚀变以中-低温热液蚀变为主,蚀变强度与金矿化程度呈正相关,从地质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及地球化学特征方面分析了控矿因素,对找矿潜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大兴安岭北部富克山地区勘查地球化学工作方法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兴安岭北部为典型的森林沼泽景观区,勘查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在该区找矿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一特定的景观内大区自然环境相同,而局部地质、地貌条件、植被发育程度、风化程度等各有差异,必将影响工作方法的选择及其应用效果.通过富克山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及后期查证的工作,以生产与试验相结合,对水系沉积物测量及后期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方法进行了探索研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认为富克山地区应属中低山森林沼泽亚景观区,水系沉积物测量采样介质可以采用细砂、粉砂、岩屑,野外样品初加工方法为水筛,野外样品初加工粒级为-10~+60目.二级查证1/万土壤地球化学(剖面)测量,采样层位为B层,介质以褐黄色、土黄色土壤为主,初加工粒级为-40目,初加工方法为干燥后过筛.  相似文献   

8.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智利阿尔法矿区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智利阿尔法矿区的应用实践表明,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能进一步明确找矿方向,确定找矿靶区,缩小找矿范围,加快找矿步伐。在该区地质找矿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智利HIGUERILLAS铜矿区的应用实践表明,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能进一步明确找矿方向,确定找矿靶区,缩小找矿范围,加快找矿步伐。在该区地质找矿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内蒙古额济纳旗沙河北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和1∶1万土壤地球化学剖面测量,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对区域土壤地球化学数据进行元素含量特征、单元素异常、元素组合异常的分析,根据异常检查和土壤地球化学剖面验证结果,发现了较好的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地段,并对该异常进行解释评价,从而圈定找矿靶区,并提出进一...  相似文献   

11.
江苏基础地质工作程度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基础地质工作开展较早,研究程度较高,从区域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三方面对江苏的基础地质工作情况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2.
二连-东乌旗地区位于中蒙边界地区的南戈壁―东乌旗铜多金属成矿带西端,成矿条件有利,选择该区的蒙C-2007-275 异常的最新查证结果进行综合研究,对该区其他异常的查证和找矿有重要意义。经过对该异常的地质填图、高精度磁测、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激电测量和遥感解译等研究发现: 地质测量和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地表发现了较好找矿线索,高精度磁测和激电测深反演了隐伏地质体的分布状态。根据查证结果分析,该区异常查证工作应采取多手段和分阶段进行,即按照地球化学测量和地质测量先行,在有进一步找矿信息的前提下,再安排物探和深部工程验证工作。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漳州热田为例,通过对该区的地质及构造特征、地下热水分布、水化学特征及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的分析对照,论证了化探工作在地热勘查中的应用效果。同时,对热田的化探异常成因进行了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尔善地区位于兴安岭成矿带西伯利亚板块南缘东乌旗早华力西褶皱带(Ⅱ2)内。区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铁、铅、锌、银、铜、金、钼多金属等重要矿产的资源。本次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以取得显著的地球化学普查信息为基础、以勘查地球化学理论、区域成矿理论和遥感地质理论并结合已有物化探成果为指导,在综合分析研究调查...  相似文献   

15.
自2000年以来,在提高了区域重力调查技术要求,更新了区域化探方法技术后,极大地提高了东北地区基础地质工作程度,发现了众多重力异常,圈定和推断了隐伏岩体、盆地和断裂构造.特别是区域化探,获得的地球化学异常更加丰富,真实地反映了地质规律,提供了较多的成矿远景区和找矿靶区,发现了众多矿产地.首次开展的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查明了松辽平原土壤元素区域地球化学分布特征,证实了松辽平原土壤环境质量是优良的.这些成果为东北地区的地质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6.
森林沼泽区区域化探新方法的使用,进一步拓展了区域化探资料的应用范围,使其在基础地质调查中的应用成为可能。根据沙兰站幅区域化探扫面成果,从元素组、元素的表生富集系数、元素的含量区间、岩石地球化学资料等方面,对区域化探资料在基础地质调查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郭鑫  赵际新 《吉林地质》2013,(4):164-166
主要介绍了技术及其快速静态定位、准动态定位和动态定位三种定位模式。重点对GPS RTK技术在地质找矿、工程测量中的勘探网及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图根控制点加密、勘探工程放样、地质特征点采集、物化探测网和勘探线剖面测量等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东北黑土地地球化学调查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黑土地是世界四大黑土区之一,以高有机质和高肥力而著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东北平原大地构造位置上属于欧亚板块大陆边缘活动带,经历了多期复杂地质作用和环境演化过程,逐渐形成如今的黑土地.黑土矿物组分主要包括伊利石、蛭石、高岭石和蒙脱石.黑土地被开垦后农田化过程中存在黑土退化、地质调查方法不统一、基础地质研究薄弱、综合研究不足等主要地质问题.目前主要通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遥感等技术手段,已在黑土地质量状况、土地质量限制因子及其交互作用机理、黑土形成时代及其环境、黑土地关键带天-空-地一体化调查方法、富硒土地资源筛选等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今后地质工作者应在长观基地监测与国际联合公关、黑土地修复地质方案研究与实践、元素地球化学循环机制研究、黑土形成演化理论、土地资源“双评价”技术方法等方面加强探索及综合研究,确保黑土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根据青海多龙恰柔勘查区已有的地质信息,以含辉钼矿化、黄铜矿化的印支期、燕山期花岗岩为主要研究对象,用地球化学土壤(岩屑)测量、地球物理双频激电扫面综合圈定了3个有意义的成矿远景区,用激电测深与EH4大地电磁测深初步固定了2个大的异常带的空间大致分布:均是走向以NNW向为主、倾向以SWW向为主、倾角较陡的大型异常带,总结了此矿区地质一地球物理一地球化学成矿模型,最后在推断出的异常部位布设钻孔并见矿。这次工作表明:因地制宜地结合各种物探方法,利用地质填图资料,综合全局考虑化探异常,扬长避短,发挥各自优势,在西部特殊景观区寻找金属矿科研与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