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矿井地质构造是影响煤矿安全开采的首要地质因素。鉴于许厂煤矿330采区构造特征和发育规律不清,为合理安排生产和正确选择采掘方式,在分析整理现有采掘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按照400m×400 m把许厂煤矿330采区划分成44个单元,选取了断层密度、断层强度、平面褶皱强度指数、分维值四个定量评价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3下煤层的构造复杂程度进行了分析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属于Ⅰ类的有25个单元,Ⅱ类的有7个单元,Ⅲ类的有6个单元,Ⅳ类的有6个单元,开采实际揭露情况与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地质构造复杂程度评价基本可靠,可为矿井的高效安全生产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2.
油气资源评价单元的划分是盆地油气资源定量评价的核心,而盆地的含油气系统又为限定评价单元之基础。以复合油气系统原理和方法为指导,油气源对比判识为手段,以寻找各供烃中心和油气藏之间成因关系为目的,重新划分了塔里木盆地4个复合油气系统和5个评价单元。在详尽分析评价单元油气勘探历史和发现历史基础上,结合已发现或落实的圈闭数量和规模,利用第七逼近法和蒙特卡罗法,对塔里木盆地已知油气系统中评价单元进行了油气资源与油气田规模、数量的定量预测评价。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待发现石油可采资源量11.43×108t,预测油田数量94个,86%集中在台盆区下古生界海相评价单元;预测待发现天然气可采资源量21000×108m3,气田数量104个,58%集中在库车前陆评价单元。塔里木盆地有近91%的石油、84%的天然气资源等待发现,是我国陆上资源发现程度较低的盆地,也是我国未来油气储量增长最重要的盆地。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精度,采用斜坡单元作为研究对象,以GIS技术作为平台,利用水文解析工具,提出了一种将大面积研究区自动划分为最小适宜评价单元的新方法。使用此方法将陕西省黄陵县划分为6 258个最小适宜评价单元后,再通过一个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贡献分值模型计算每个评价单元易发度的分布,并以此进行黄陵县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评价。评价结果为:据易发度分值将黄陵县分为5个地质灾害易发区,其中高易发区占全县面积的9.94%,主要分布于洛河、沮河及寇家河河谷区,是今后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多已有岩土工程局部安全评价方法未考虑拉伸破坏和屈服、破坏阶段的问题,对围岩的局部安全评价方法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基于Mohr-Coulomb屈服准则和应变软化模型建立了单元安全度的评价方法和新的定义,综合考虑剪切和拉伸破坏模式,定义一个统一的变量ZSD来表征和量化岩土体单元从弹性、屈服到破坏的安全程度,实现复杂应力状态下岩土体渐进破坏过程的局部安全性定量评价。推导了ZSD的各阶段表达公式,利用FISH语言在FLAC3D平台编写程序。通过相应的实例和工程进行了ZSD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该方法具有参数表达简单,易于在程序中实现,可通过ZSD所在值域判断单元所处的状态,可直观揭示岩土体渐进破坏过程等诸多优点。该方法为分析和预测岩土工程中危险区域的演化和描述渐进破坏过程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风险管理三个步骤: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通过对某矿山开拓系统中气腿式凿岩机作业的风险管理的研究,重点提出了一套与金属矿山地下开采系统生产特点相适应的风险评价方案,为金属矿山企业开展风险管理工作及推行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边坡分级系统的滑坡风险评价,适用于公路或铁路沿线或一定面积范围内多个滑坡的风险评价和对比,为滑坡防治优先排序提供依据,国内目前使用该方法的还较少。黄土滑塌所处的地质环境条件具有共性,而制约滑塌发生的主导因素又有其个体差异性,因此评分分级法不失为一个评价黄土滑塌灾害风险的好办法。本文选取了陕西省延安市东北部一个约3.2km2的黄土沟壑区为研究对象,参考国外铁路公路沿线的岩崩分级系统及香港土质边坡分级系统,结合黄土地区的实际情况,在前期已有的评价指标和权重研究的基础上,使用水文法划分评价单元,对危险性的22个评价指标划分4档评分标准,对危害性的15个评价指标划分5档评分标准,综合危险性和危害性评定结果,设定风险分级矩阵判定表,由此设计了黄土滑塌灾害风险评分系统。运用该系统完成了37个黄土斜坡单元的风险评分和分级,评价结果表明,各单元黄土滑塌灾害风险高、中、低、很低的分布并无明显规律,仅与局地的地质条件和承灾体分布有关; 风险分级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现象,即"风险高"和"风险很低"的面积较少(占27%),而处于中间状态的"风险低"和"风险中"的面积较多(占73%)。该分级系统适用于黄土滑塌类地质灾害的风险半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7.
灰色聚类分析在煤炭资源有效保障能力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灰色系统理论与煤炭资源评价实践有机结合的基础上,讨论了煤炭资源评价单元的灰色特征,分析了灰色聚类分析应用于煤炭资源评价的原理,给出了煤炭资源评价中的灰色聚类分析的计算方法。以贵州省9个煤炭资源评价单元为例,参考18个评价指标,按照既定的优、良、可、差等级划分标准,计算出其综合优度值,得到评价结果为4良、4可、1差,并给出开发的先后顺序。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大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地质体单元及其在矿产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华 《地质论评》2000,46(Z1):44-47
地质统计单元划分是矿产资源评价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地质体单元法是70年代末首先采用的一种单元划分法.地质体单元的划分是在金矿综合信息找矿模型的指导下进行的.本文运用地质体单元法的划分原理,全面分析反映各级矿产资源体单元存在条件和边界条件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重砂特征,经过区域类比,筛选,确定出划分各级各类矿产资源体单元的具体条件.  相似文献   

9.
以紫云县重点区域为例,通过划分斜坡单元作为评价单元,运用AHP-信息量模型,结合GIS分析建立了基于斜坡单元尺度的重点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体系。通过选取符合区域孕灾地质条件及地质灾害形成机理的坡度、坡高、地层、斜坡结构、河流距离、构造距离、降雨、人类工程活动等评价因子对重点区域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最后通过叠加易损性评价结果形成不同降雨频率下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成果。基于斜坡单元尺度AHP-信息量模型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相较栅格法和传统信息量法,避免了夸大平坝区及无人区地质灾害风险等级的不合理结果,其充分考虑了评价因子在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及影响情况,且增加了相似孕灾条件下的地质灾害样本以确定信息量值,经验证评价结果准确可靠,同时其成果能做到以斜坡为单元开展地质灾害精准防治。  相似文献   

10.
将广东沿海陆地表层地质环境划分为构造稳定性、坡面稳定性和地基稳定性三个评价层面 ,其中包括由 9个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和五级分级标准和环境质量的五级标准 ;使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将广东沿海 190个评价单元划分为 2 2个地质环境质量区。在灾害基本数据库和灾害时空分布分析的基础上 ,划分了 9个地质灾害一级分区及 32个二级分区 ,确定了地质环境、气候气象和人为活动因素三大类致灾主控因子 ;构造了三种地质灾害系统的概念模型和灾害预测指标体系框架 ,建立了地质灾害地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1.
格网单元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时广泛采用的一种评价单元。对研究区进行格网划分之后,需计算每一格网单元的评价指标值,并进行叠加分析,进而划分危险性等级。但是,格网大小的确定目前仍依赖于专家经验,缺乏定量的计算模型。本文以湖北省恩施市为例,选取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常用的评价因子和指标,分析了格网大小对各评价指标的影响机理,为格网大小的定量计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吴堡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东北部,区内地质灾害发育,严重威胁当地居民生命及财产安全。在充分分析吴堡县地质灾害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针对全县域尺度选取坡度、坡向、地表曲率等评价指标,采用信息量模型基于GIS平台按25 m×25 m栅格单元进行风险评价。评价结果划分为:极高风险区、高风险区、中风险区、低风险区,分别占全区面积的0.63%、12.58%、24.40%、62.39%。针对重点区尺度,选取坡度、坡高等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模型基于GIS平台按水文法划分的斜坡单元开展风险评价,其中极高风险斜坡19个、高风险斜坡69个、中风险斜坡145个、低风险斜坡359个。选取两种尺度下同一区域(A区),对风险评价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表明:在不同的尺度下,同一地理位置,风险高低的评价结果可能不一致。在全县域尺度下宜采用各类具备预测功能的数理统计模型,但是在更小的重点区尺度下,由于用来训练的样本数量不够,不宜采用数理统计模型。相应的,县域尺度下可采用基于GIS工具划分的栅格单元作为评价单元;重点区尺度下可采用实际的斜坡体作为评价单元。  相似文献   

13.
用事故树法确定煤矿防治水安全检查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煤矿防治水系统做出专项安全评价,采用了事故树分析的方法。利用计算机编程分析可以得出煤矿突水事故树最小割集和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根据事故树基本事件及其结构重要度建立防治水系统专项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安全检查表。采用该方法实现了某煤矿六采区水体下开采的防治水专项安全评价。得出突水事故树的最小割集共116个以及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依此建立了六采区防治水系统专项评价指标体系与安全检查表。检查评价该矿安全等级为低度危险,并提出整改意见。   相似文献   

14.
评价煤矿区地面煤层气抽采的效果,可为煤层气后续开发和矿井开采设计提供技术依据。通过分析目前地面煤层气抽采效果评价现状,结合煤层气资源开发和煤矿安全生产对煤层气抽采效果评价的需要,提出了以煤层气含量降低率和煤层剩余气含量作为评价指标、以煤储层地质条件相近为评价单元划分原则,并在评价单元内实施一定数量检测井实测煤层剩余气含量的煤矿区地面煤层气抽采效果检测与评价方法。在煤储层地质条件划分的前提下,还提出了以煤层气含量降低率和煤层剩余气含量结果为划分依据的煤矿区地面煤层气抽采效果分级方法供探讨。该方法在晋城寺河矿某区块的应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该套煤矿区地面煤层气抽采效果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全国内生金矿资源GIS定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华  朱裕生  肖克炎 《地质论评》2000,46(Z1):111-114
巨型深断裂体系、地层、区域构造、岩浆岩体、金化探异常、重力场、莫合面、金矿成矿时代等因素,对金矿具有明显的控制或指示作用.本文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国金矿综合信息概念型找矿模型,划分了103个金矿预测单元,选择了12个模型单元,选择了12个预测变量,利用GIS矿产资源评价系统,对全国金矿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并预测了全国内生金矿的潜在资源量.  相似文献   

16.
哈尔滨市地下水开采安全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折了哈尔滨市地下水过量开采带来的系列环境安全问题,视各环境问题为评价基本因子,将各环境因子对地下水开采安全性的影响程度划分为4级,在进行数据归一化后,运用GIS空间上叠加手段,将归一化的环境因子进行加权,建立研究区地下水安全开采评价体系。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提出了哈尔滨市地下水开采安全和开采管理决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低渗透砂岩储层流动单元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储层流动单元划分结果更具有客观性,应用熵权TOPSIS法,以丘陵油田三间房组储层为例,选取孔隙度、渗透率、粒度中值、饱和度中值压力、退汞效率和含油饱和度6个参数,将研究区储层划分为E、G、M、P 4类流动单元。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流动单元有着不同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其孔隙类型、接触方式、喉道类型、连通性和驱油效率都存在着明显差异。熵权TOPSIS法具有较好的综合判别能力,划分的各类储层流动单元特征明显,为储层流动单元的划分及评价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随着地勘单位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安全生产环境越来越复杂,安全管理难度越来越大,传统的安全生产管理手段已经难以适应安全生产新形势的要求。根据地勘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江苏煤炭地质局应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开发了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安全生产中的级别差异管理、基础数据管理、安全生产过程管理、调度管理及综合信息查询。地勘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对于提升地勘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地质环境问题是影响城市国土空间安全开发利用的重要因素,在城市规划开发阶段开展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可有效控制地质灾害风险。锦州市规划区尚处于开发前期,本文基于该规划区的地质条件和开发需求,构建了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体系,基于主导因素综合法开展了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锦州市规划区地质环境安全程度可划分为3级,空间分布上以相对安全区为主,其次为次不安全区和安全区。按照空间位置和区域构造稳定性、地质灾害易发性等不同成因划分为23个亚区,并指出了每个亚区安全程度主要影响因素。该评价结果反映了锦州市规划区的地质环境安全程度,确定了影响地质环境安全问题的关键因素,有助于规避该区国土空间规划开发可能面临的地质灾害风险。  相似文献   

20.
基于可靠度的多年冻土区路基稳定性评价及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多年冻土区道路路基稳定性的分析和研究,从冻土类型、温度、厚度、地质地貌单元以及工程条件5个方面选取了12项对多年冻土区路基稳定影响较大的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冻土路基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安全可靠度并考虑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确定冻土区路基稳定状况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基于安全可靠度的用于评价多年冻土区路基稳定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结合青藏公路清水河段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在该段公路实施热棒处理措施前后,其路基稳定性评价系统可靠度分别为0.48和0.55,与该段公路实际运营过程中路基稳定状态相一致,即由不稳定到稳定,进一步对布设热棒后路基稳定性进行二级模糊综合评价,其评价系统得分为63.74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