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电力供应系统地震功能失效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电力系统的地震功能失效评估方法,尤其对电力系统功能潮流分析方法作了深入的探讨。本文不仅分析了电力设施在地震动作用下的连通性问题,而且也分析了供电系统的潮流(包括电压和功率)变化对供电系统的影响问题;另外,通过一实例分析,对本文的研究方法进行了验证,从而为供电系统抗震分析、功能评估及灾害预防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电力供应系统地震功能失效评估方法,尤其对电力供应系统功能潮流分析方法与负荷的控制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不仅分析了供电系统的潮流(包括电压和功率)变化对供电系统的影响问题,而且建立了电流控制模型,利用DSEA控制算法对供电系统进行负荷控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系统过负荷时的数值模拟研究;另外,通过一实例分析,对本文的研究方法进行了验证,从而为供电系统抗震分析、功能评估及灾害预防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深入研究电力供应系统潮流分布特性、发电机出力和成本曲线特性、电力系统地震安全性分析与控制的基础上,将安全约束最优化控制算法运用于电力供应系统地震安全性控制中。通过对算法的网络线性分析模型、发电机出力约束条件、线路潮流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的深入研究,得出该算法的实施过程;而后,结合供电系统潮流分析的快速解耦法、安全性分析的灵敏度安全性分析法和本文的安全约束最优化控制算法,编写了相应的Fortran和Matlab计算程序,该程序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计算出调度控制措施和调度费用;最后,通过一个实际算例的分析与计算,验证了该算法的实用性和优越性。本文工作可为震后供电系统功能快速恢复,减少供电系统经济损失,使系统功能得到最大发挥提供理论分析依据,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电力系统地震功能失效有两种方式,一是物理功能失效,二是供电流功能失效。对系统供电流功能失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用模糊矩阵对受地震干扰的系统进行连通性分析,之后运用灵敏度安全法对系统进行安全性分析。该方法是将因地震引起的电力供应系统线路开断视为系统正常运行的一种扰动,从系统供电流方程的Taylor级数展开式出发,得到灵敏度矩阵,以系统节点注入的功率增量来计算系统运行变量增量,为判断系统运行状态提供依据。最后结合一个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该工作可作为电力系统地震功能失效分析的理论基础,为电力系统地震防灾和工程加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油浸式高压变压器地震易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浸式变压器是由多种材料组成的复杂结构。本文对油浸式高压变压器建立了较为精确的有限元模型,考虑了各组件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对该设备进行了动力性能和地震响应分析以及易损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大型高压变压器在地震中的首要破坏模式为瓷套破坏,其地震响应的离散度较高。易损性分析得到设备的地震易损性曲线,可直接应用于电力系统的抗震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电力系统地震安全性分析与控制措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电力系统网络模型出发,分析了Newton法和快速解耦法(FDLF)的优缺点,认为快速解耦法更适合于电力供应系统地震安全分析与控制。快速解耦法是在Newton法的基础上,利用高压电力系统的物理特性,将系统的有功和无功功率解耦得到的;该方法提高了分析速度,节省了计算时间。利用灵敏度分析方法研究了震后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并用安全性提高解耦算法(DSEA)对系统进行安全控制,最后结合一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正确性,该工作可为震后电力系统负荷快速调整、震区供电系统快速恢复电力供应,减少电力供应系统的损失提供理论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7.
长春地震台地电供电系统对地磁观测影响的试验分析于凯锋(吉林省地震局长春130022)主题词:地磁测量,大地电流,干扰分析1前言长春地震台的地电和地磁两种观测手段建在一起,观测结果表明地电供电系统对地磁观测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干扰。主要干扰表现为GSI仪器...  相似文献   

8.
在对鹤壁地区的地震地质环境、地壳深部构造、新构造运动、地震活动性、地震危险性评估和场地条件等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结构易损性分析”法对该供电系统的建构筑物,生命线工程和电业设施进行了震害预测,给出了在不同地震作用下的震害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9.
地震动工程特性由幅值、频谱与持时三大要素决定,三个要素共同决定了地震动对工程结构破坏作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与评估等应全面考虑三个要素综合影响。目前来看:关于幅值及频谱的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抗震设计与评估,但关于地震动持时这一要素,国内外至今尚无明确的考虑方式和相应设计与评估技术,或考虑相对笼统。部分规范仅在结构地震反应时程分析方面做出了简单规定,尤其是用于确定地震荷载的抗震设计谱,几乎没有反映地震动持时对结构的影响,这远远不能满足性态及韧性等先进抗震方法对地震动作用的迫切需求。因此,关于地震动持时特性及其对工程结构地震反应影响的研究,近期成为一个热门研究课题。本文主要回顾和评述了地震动持时对工程结构地震影响的研究进展,并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地震动持时研究进行了展望,可供分析地震动工程特性及其对结构的影响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主要开展了支柱类电气设备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问题研究。建立了针对电气设施结构支架动力放大系数选取安全性的一种评估算法。首先采用随机反应谱法考虑地震荷载的随机性,建立了地震影响系数的极值I型概率分布;然后通过蒙特卡洛一般抽样方法进行地震反应谱荷载样本的随机投放,并采用有限元法计算样本荷载下支柱类电气设备结构的地震响应;最终依据地震响应量及设计阈值表达的功能函数实现结构设计方案可靠度指标的评估计算。工程算例表明,通过本文方法可以实现支架类电气设备结构抗震设计方案的可靠性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