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在自然因素和人为破坏下,新埠江流域旱涝灾害频繁交替,生活水源严重污染,生态系统结构不平衡,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严重,水资源环境日益恶化.文章根据新埠江流域的水资源特点,从水土资源的利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口素质的提高等几个方面提出该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与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玛纳斯河流域环境负效应研究,确定了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引起环境负效应的制约因子,引入地下水动态均衡方法进行半定量分析,明确地下水量的变化为引起环境负效应的直接因素,为定量进行水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防止环境负效应的产生提供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民勤盆地水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甘肃石羊河流域下游的民勤盆地土地荒漠化的发展.备受世人注目。为了使民勤盆地社会经济与环境均能够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通过民勤盆地水资源利用及其产生的环境效应的研究.划分了水资源利用与环境变迁的阶段。结果表明,人口膨胀、大面积开荒等导致的大规模、无节制地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水质恶化,是30多年来民勤盆地土壤盐碱化、沙漠化迅速发展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勤盆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环境发展战略和水资源利用战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广西岩溶地区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特点,分析造成干旱的原因,提出根治干旱必需走地表水、地下水并举的农田水利化道路,近期治旱工程应以开发地下水为主。  相似文献   

5.
泰安市岩溶塌陷集中分布在泰山火车站南侧以旧镇铁路三角区为中心的城区岩溶水源地、牟汶河畔的旧县岩溶水源地、东西羊娄村3个塌陷分布区。岩溶塌陷经历了发生→发展→高峰→衰减的历程。该文概述了泰安市岩溶塌陷发育历史与现状及其危害,形成的地质环境背景,阐述了岩溶塌陷与岩土体类型、地质构造、大气降水、人类对岩溶地下水开采活动等影响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河南省水资源分布状况及开发利用现状,依据地下水动态长期监测资料,指出了地下水开采利用中出现的一些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黄河“东西贯九州,南北串百川”,被尊为“四渎之宗”、“百泉之首”。她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黄土高原,到华北平原,在山东东营市注入渤海.全长5464km.流域面积75万km^2.是西北和华北地区的重要水源。  相似文献   

8.
泰来县总面积为3960平方公里,有63%的幅员为沙地,区域内6条大沙带总长276公里,全县沙地面积是10万公顷,全县32万人口有80%生活在沙带上,恶劣的生态环境,严重制约了全县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1994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2003年被列为黑龙江省“十弱县”之一。泰来县委、县政府早已明确认识到,泰来的生态与民生的头等大事就是改善生态建设,加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为此,泰来县确定了“坚持一个目标,遵循两条原则,推广三种模式,实现三效统一”的治沙工作思路。一个目标:即用8年时间实现百万亩沙地造百万亩人工林;两个原则即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和突出重点、规模推进的原则;三种模式:庄园治沙模式、生态屏障治沙模式、林水结合综合治沙模式;三效统一:即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特别是自2002年以来泰来县国土资源局抢抓省对大庆周边地区地质环境治理专项投资的机遇,四年申请专项资金1006万元。先后实施了五个乡镇,三个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项目,使泰来县的地质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由于治沙工程和改善地质环境工作难度大,有很多疑难问题需要攻关和在实践中探索。  相似文献   

9.
环境岩土工程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门新学科,也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一个课题。根据已有的资料和工程实践,对徐州市存在的地震灾害、地面塌陷、废弃物污染、打桩、深基坑开挖对环境影响等主要的城市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做了一个综合性的介绍,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华北国土资源》2014,(3):24-24
近目,《中国及东南亚地区岩溶环境地质系列图》编制工作正式启动。项目旨在为我国和东南亚各国岩溶水资源规划、岩溶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岩溶塌陷是在特定的地质环境条件下,由多种因素和条件共同作用的产物。岩溶发育是产生岩溶塌陷的基础,覆盖层中土洞的形成是产生岩溶塌陷的前提条件,大量集中开采(抽排)地下水诱发强烈的潜蚀和掏空作用是造成岩溶塌陷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2.
都兰县沟里公社江各一带零星分布的火山岩处于柴达木南缘,火山岩受后期构造运动的破坏和侵入体的侵噬,呈支离破碎的断块残留在侵入体内,空间展布上受断裂构造控制,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室内岩石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年龄研究,该火山岩形成时代为早-中三叠世,为消减带俯冲碰撞的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13.
位于愚公故里的济源市,是一座新兴的工业旅游城市,不仅区内矿产资源优势突显,发现矿种37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地109处。在世人眼中集大气、秀气、灵气于一身的现代化工业旅游城市,曾几何时,也遭遇因采矿引发的地面塌陷、地裂缝、房屋剥裂、耕地零星破碎以及地质灾害等地质环境问题。为让在土里刨食的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有良好的生存环境,近年来,济源市国土资源局多措并举开展地质环境综合整治,打造宜居的绿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我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和引力模型假设条件下的中国多区域社会经济核算矩阵(SAM)数据库,构建了可计算一般均衡理论和数学优化求解思想的环境CGE(ECGE)模型;并以鄱阳湖流域为研究案例区,设计了两种水质目标下的四种氮、磷营养盐排放调控方案,分别探讨并综合比对了其对江西省及全国其他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为寻求实现鄱阳湖流域经济增长与入湖氮、磷营养盐减排达标的双重目标提供了决策参考信息。研究结果表明,以Ⅲ类水质为控制目标,仅对氮、磷营养盐高排放产业实施减排调控的鄱阳湖流域氮、磷营养盐排放调控方案既能满足当地人们生活改善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要求,又能够通过排污外部成本内在化推动科技投入和生产工艺的改进以不断减少氮、磷营养盐的排放,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科学评价区域人居环境适宜性,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前提,对提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为案例,基于栅格尺度从自然与人文2个方面对人居环境适宜性进行评价;将适宜性因子作为城乡建设用地扩展的限制条件,采用MCR模型对城乡建设用地进行模拟,提出区域人居环境空间优化方案,主要结论有:水文与气候条件对内蒙古自治区人居环境的整体限制作用较强;内蒙古自治区人居环境临界适宜与不适宜区占比最高,达到52.8%;高度适宜区占比最低为9%,主要分布在前套平原及西辽河平原,全区人居环境适宜性水平整体偏低。内蒙古自治区城乡建设用地人居环境比较适宜与高度适宜区占绝对优势,适宜比例超过73%,从适宜性空间分布来看,南部整体优于北部,东部整体优于西部,地带性特征明显。内蒙古自治区城乡人居环境不适宜与临界适宜主要表现为自然条件不适宜及对自然保护区的不合理占用。内蒙古自治区城乡建设用地模拟结果显示远期呼包地区一体化连片趋势明显,内蒙古自治区可逐步形成以呼包鄂都市区、赤通都市区为主体,以文化特色鲜明、公共设施完善的中心城镇及中心乡村为依托,以人居环境不适宜区为间隔,城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