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沿海建起了数以千计的育苗场,育苗水体几十万立方米,投资几亿元,但由于这些育苗场苗种生产单一,每年只育1~2茬苗,只能使用3~4个月,厂房、设备利用率较低,人力的浪费也较大,所以很多育苗场效益低。为此,近几年我们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中华绒螯蟹(河蟹)人工育苗和池塘养殖业在我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仅江苏省赣榆县的河蟹育苗场在1995年40余家的基础上,1999年发展到120余家;山东省日照市40余家中国对虾育苗场近几年也全部上马了河蟹苗种的生产项目.  相似文献   

3.
中国对虾育苗池水中哈维氏弧菌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96年4月~5月,在山东莱州市大华育苗池、山东即墨市丰城育苗场发病育苗池、环境水体及活体饵料中共采集80份样品,用间接ELISA技术对其进行了苗期对虾病原菌-哈维氏弧菌的检测。结果表明,发病育苗池中哈维氏弧菌的检出率(58.3%)明显高于正常育苗池(20.4%),证实丰城对虾育苗场暴发的流行病与育苗水体中的哈维氏弧菌有关;大华育苗场育苗水中也检测出哈维氏弧菌,但大华育苗场并未发病,说明哈维氏弧菌似乎是条件致病菌。在丰城育苗场及大华育苗场的蓄水池中均检测到哈维氏弧菌,而活性饵料中未检出,表明育苗水中的哈维氏弧菌来源于外海水。  相似文献   

4.
南美白对虾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在1989~1990年间赴厄瓜多尔直接从事了南美白对虾的育苗工作,现将育苗情况介绍如下。 1 育苗场及育苗设施 厄瓜多尔沿海都是沙质滩或岩石滩,绝大部分对虾育苗场都建在距海边200~500m的地方,提水很方便,  相似文献   

5.
乔聚海 《海洋科学》1999,23(4):71-71
近几年中华绒螫蟹(河蟹)人工育苗和池塘养殖业在我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仅江苏省赣榆县的河蟹育苗场在1995年40余家的基础上,1999年发展到120余家;山东省日照市40余家中国对虾育苗场近几年也全部上马了河蟹苗种的生产项目。总结近10a河蟹苗种大规模工厂化生产的过程,幼体的培育基本上普遍存在3个难题:第一是蚤状互期幼体变态为蚤状Ⅱ期不顺利;第二是蚤状V期幼体变为大眼幼体有一定难度;第三是大眼幼体变为V期纳蟹常出问题。后两个难题在技术上基本上可以得到控制,但是第一个难题蚤状幼体工期变态为蚤状Ⅱ…  相似文献   

6.
荣成市海珍品育苗场与闽东水产研究所合作,成功地进行了大黄鱼南卵北移。日前,由闽东水产研究所进行大黄鱼亲鱼驯化产卵,然后空运到荣成市海珍品育苗场的首批受精卵,已成功培育出40万尾幼鱼,且发育良好。大黄鱼肉味鲜美、价格昂贵,具有适应能力强、生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大型海藻养殖大国 ,在海洋生物学的许多方面研究居世界前列 ,但是有关病害方面的基础研究还比较薄弱。海藻养殖过程中也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病害 ,给生产造成损失。有的育苗场因病害连年亏损 ;有的育苗场时好时坏 ,至今原因不明。因此 ,为了避免象对虾和扇贝养殖过程中由于病害而造成的大规模死亡 ,进行大型经济海藻病害发生及其抗病防御体系的研究 ,重视海藻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综述了大型经济海藻养殖过程中的主要病害、研究现状及其展望。1海带养殖过程的主要病害胡敦清、房历生、丛沂滋等人的研究表明 ,人工培…  相似文献   

8.
沈瑛 《海洋科学》1991,15(2):18-18
由荣成市海珍品育苗场和烟台师范学院合作进行的科研项目“中子辅照技术在对虾育苗和养成中的应用研究”于日前在荣成市海珍品育苗场,经有关专家进行了育苗应用的第二次验收。验收结果表明,经中子辅照处理苗池的虾苗,密度大,质量好,成活率比对照池高1.35~2.99倍,虾苗体长增加0.07cm,与去年此  相似文献   

9.
我院在教育部、水产总局和山东省科委支持下和在方宗熙教授指导下,开展了海带单倍体遗传育种的研究。通过本院崔竞进、欧毓麟、戴继勋、王梅林等老师精心选育,得到了新品种材料后,即与山东荣成县海带育苗场和山东荣成县水产养殖场合作,并确定由刘启顺同志(荣成县海带育苗场)负责育苗,杨清明同志(荣成县水产养殖场)负责海上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文登市小观镇育苗场经过大胆探索泥蚶人工育苗试验获得成功,为我国北方实现泥蚶工厂化育苗创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大型海藻生物技术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在去年底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该项研究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成果创立了多项海洋生物技术,不仅首次揭示了一系列大型海藻特有的遗传规律,在我国创立了海藻遗传学,而且在海藻育种和育苗应用中,收到了极为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某些方面居国际领先地位。 该项研究由青岛海洋大学牵头,荣成市水产养殖场、荣成市海兴育苗场、日照市海水育苗场  相似文献   

12.
于瑞海 《海洋科学》1991,15(6):16-16
由青岛海洋大学和牟平县养马岛中原海珍品育苗场共同承担山东省科委下达的栉孔扇贝三倍体育种研究项目,在烟台市科委和牟平县科委的支持下及文登  相似文献   

13.
1997~1998年,山东省烟台市和威海市4个养殖场的养殖牙鲆发生了一种危害很大的疾病。该病症状为患病牙鲆的眼睛、口腔内外、鳍及上下体表等部位有明显囊肿物。病症轻的牙鲆援食正常且有自愈现象,病症重的牙鲆基本不摄食、部分出现死亡。自愈牙鲆体质弱,在运输过程中死亡率超过了80×10-2,可以说失去了商品价值。据调查,发病养殖场的鱼苗系购自同一育苗场,而该育苗场则使用了韩国亲鱼进行鱼苗生产。病理组织切片表明,在囊肿细胞的胞质内有嗜碱性、具网状结构、形状不规则的包涵体。由于本病的症状和病理组织特征与国内外有关真鲷和石斑鱼等的报道基本一致,所以,本研究初步认为该病为淋巴囊肿病。  相似文献   

14.
防城港市海洋科技开发中心是一个以生产、科研为一体的集体所有制海水养殖企业,目前已拥有固定资产3000多万元,年利税超500万元,拥有对虾养殖场6个(养殖面积3000多亩)、贝类养殖场1个(养殖面积1000多亩)、育苗场1个(育苗水体1000多立方米)、工程机械队1个。 这个开发中心在五年前还是一个不到20人的小型工厂,每年只靠推销小包装农药和磷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荣成市小断调整养殖结构,优化养殖品种,改革养殖方式,拓展养殖领域,全面实施“以养兴渔”战略,使海水养殖业在养殖品种、养殖方式、养殖规模和效益方面实现了新突破。 1 坚持苗种培育和增养殖生产一起抓 荣成市始终坚持育苗养成同步发展,两个环节一起抓、一齐上。主要采取二条途径扩大苗种来源:一是新建和改建育苗场。他们一方面发  相似文献   

16.
2010 年, 浙江湖州部分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育苗场在幼体培育阶段, 暴发 了幼体大规模发病死亡的新病害。从2 个育苗场6 个发病育苗池的发病幼体匀浆液中分离得到6 株 优势生长菌株(编号为NTH01、NTH02、NTH03、316D、316X、316C), 菌落形态较为一致。取代表 菌株NTH01, 以浸泡方式进行人工回感, 结果菌株NTH01 能够导致幼体发病死亡, 且症状与生产表 现一致。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16S rRNA 与gyr B 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关系构建, 鉴定菌株 NTH01 为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以阴沟肠杆菌omp A 基因片段为靶序列, 建立了PCR 检测方法, 对另外5 株优势菌进行检测, 结果该5 株菌都是阴沟肠杆菌。2011 年, 对4 个发病育苗场 幼体与亲虾进行检测, 结果发病幼体中分离的优势菌检测呈阳性, 亲虾肝胰腺与肠道组织检测到该 菌存在, 但亲虾不表现病症。对30 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 菌株NTH01 对恩诺沙星、氧氟 沙星、庆大霉素等6 种抗生素敏感, 对发病幼体进行针对性用药, 效果明显。本试验结果表明, 阴沟 肠杆菌是导致罗氏沼虾育苗期间幼体大规模发病死亡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17.
光合细菌在海湾扇贝工厂化育苗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年2月6日-4月10日,在青岛市崂山区海水育苗场80m3水体育苗池中,进行了几株光合细菌混合菌液作为海湾扇贝(Argopectonirradians)幼体及稚贝培育期水质净化剂及辅助饵料育苗生产试验,取得了显著效果。浮游幼体生长速度提高了18.3%,浮游期成活率提高20.3%,幼本提前30个小时出现眼点,稚贝变态率提高14.5%,产量提高94%。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文登市小观镇海珍品育苗场与山东省水产研究所共同研究利用藻类池进行真鲷鱼育苗试验获得成功,为我国全面开发和多层次综合利用藻类池及对虾育苗池进行海水鱼育苗走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9.
不同培养基对纤细角毛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纤细角毛藻Chaetocerosgracilis是青岛海洋大学应用微藻研究所1988年从美国SolarEnergyInstitute引进的 ,并已在国内育苗场推广应用。纤细角毛藻可以作为双壳贝类、海胆、海参、甲壳类等幼体的饵料 ,是耐高温种类 ,适合夏季培养。但在生产上培养该藻时 ,存在细胞密度较低等问题 ,常因投入过多的藻液 ,使育苗池的水污染 ,影响育苗水质 ,特别是投入被污染和老化的饵料时更为严重。作者以F/2培养基作为一种能提高细胞密度的培养基 ,意在提高细胞的培养效果 ,减少生产厂房的占用 ,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0.
羊栖菜生殖托的离体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羊栖菜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褐藻,在我国的北方和南方广有分布[1]。羊栖菜既可食用,又可药用。所含有的褐藻多糖具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受到种苗培养的限制,目前羊栖菜的人工栽培的规模还比较小,所以对羊栖菜繁殖生物学的研究一直为海藻学工作者所关注,希望能够在种苗生产技术上有根本的突破,解决种苗生产的不足。朱家彦等人1973年报道了利用有性繁殖规律进行采苗的实验结果;石岛海带育苗场1988年报道了利用生产条件下完成的采苗实验。朱仲嘉1992年报道了利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假根再生苗的研究。韩国釜山大学So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