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利用免棱镜全站仪进行地铁隧道断面测量与计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常规的盾构法施工隧道的中线测量和限界(横断面)测量是采用断面仪或全站仪配合激光经纬仪进行测量.结合南京地铁TA7标隧道的限界测量探讨采用免棱镜全站仪进行断面测量来替代常规的断面测量方法,并分析断面测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针对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铁路隧道限界分析和收敛分析等应用中关键的点云横断面的快速提取问题,本文提出了适应马蹄形铁路隧道的断面快速提取方法.该方法利用铁路钢轨来确定隧道横断面的方向,并利用RANSAC方法完成隧道断面点云的分类,并完成铁路隧道边墙断面的提取.通过实际铁路隧道的Lidar点云对提出的方法进行试验.实验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青岛地铁火车站站,通过地面和地下的精密导线及精密水准测量,测定该站线路精密中线和布设精密水准点,并以此为根据测定车站隧道结构限界净空横断面。  相似文献   

4.
王敏  冯晶  谢志海 《测绘通报》2014,(12):78-81
随着轨道交通不断增多以及其运行速度大幅提高,这无疑对轨道限界检测的速度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精确高效地采集到隧道断面数据,根据采集的数据自动化地获取相关参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分析与应用是国内隧道(地下空间)限界检测目前亟需的解决方案。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结合三维激光点云测量技术,提供了基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的一体化、智能化隧道(地下空间)限界检测应用整体解决方案。经验证,该解决方案数据采集效率高,能够提取更为准确的断面数据成果,并一键智能地输出符合工程标准的限界检测报表。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传统方法对运营中的地铁和高铁隧道定期检测速度慢,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该文设计了一套以相对测量方式获取隧道点云数据的移动隧道检测系统。基于该系统获取的点云数据,再对系统内部传感器进行标定,最终利用标定结果以及实测数据将点云转换到轨面坐标系下,能够在不利用任何隧道设计数据的情况下,高效、快速、低成本地完成隧道的限界检测。并且,通过现场实验对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中的移动激光检测系统以及相关方法能够满足限界检测的精度要求,为隧道的限界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刘晨  耿娟  贺一楠  杨辉 《测绘工程》2014,23(10):50-53
分析室内检校场精度的常用测量控制方法,将极坐标应用于非量测相机检校场控制测量精度分析,研究其控制过程和精度误差。通过应用于铁路隧道衬砌表面状态检测与隧道限界测量系统,证明了文中方法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可以满足一般工业摄影测量任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在地铁工程测量中,隧道断面测量是一项重要的测量工作,它用于检核施工隧道实际位置和设计位置的偏差,用于指导施工过程中隧道掘进和施工结束后隧道的限界判定。本文介绍了笔者所在公司工程测量所自制的一套隧道断面测量尺装置,该断面测量尺在7、6号线二期大量的断面测量工作中一步步优化而来,且在工程实践中取得了较好效果,最后本文介绍了该断面测量尺装置构造及使用过程中内外工作一系列问题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林景峰  徐飞  周茂伦 《北京测绘》2021,35(2):250-255
隧道中轴线不仅能够检核隧道竣工测量,而且在隧道变形监测中其精度直接影响横断面提取的准确性。本文提出一种精确提取隧道全局中轴线的方法:首先将隧道三维点云投影至水平面形成平面点云,并采用Delaunay三角网算法获取点云边界;其次利用点云边界中转折点间的距离与隧道直径的关系提取出隧道边界线;然后依据隧道边界和中心的几何关系提取出水平中轴线,并以此提取隧道横断面;最后对隧道横断面进行空间圆模型拟合生成隧道中轴线。通过实验分析,本文方法能够适应于长距离、弯曲型隧道,为隧道中轴线提取研究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测量原理与数据处理方法,研究了点云数据的NURBS曲面重构方法。应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采集竣工盾构隧道点云数据,构建了隧道点云模型。选取点云模型的两个横断面与设计断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为隧道竣工测量提供更便捷和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使用全站扫描仪对采动区的铁路隧道进行扫描,在分析了测边后方交会设站扫描方法精度的基础上对拱形隧道的变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通过拱形隧道的拱顶轴线完成横断面快速提取的方法。该方法基于高程差异获得隧道拱顶点集,而后采用随机采样一致算法对其处理并对处理后的点云拟合得到拱顶轴线,以该轴线方向作为横断面的法向完成横断面点集的快速提取,并基于所提取横断面点集获得横断面轮廓线并计算隧道变形。使用全站扫描仪的点云数据进行试验并进行变形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完成对拱形铁路隧道横断面的快速提取,并且所提取的横断面能够反映隧道变形情况。  相似文献   

11.
基于地面激光技术的隧道变形监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将地面激光技术应用于地铁隧道变形监测,运用基于点云法向量差异的点云分割算法对点云数据进行抽稀,使用抽稀后点云数据构建地铁隧道模型,对隧道进行整体变形分析,构建地铁隧道三维模型不仅提高了变形监测精度,而且能够反映隧道整体变形趋势。将此方法应用于天津地铁一号线隧道变形监测,通过与光纤位移计结果对比,变形监测精度在4 mm以内,能够满足地铁隧道变形监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的特殊性、周期性和长期性,使其信息量非常庞大.信息管理是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现有的管理方式效率很低.为了高效、准确地管理监测信息,及时分析预报地铁隧道结构的稳定状况,本文结合南京地铁运营期隧道结构变形监测实例,开发了一套具有变形监测资料存储、预处理、管理分析、可视化分析、预测预报及限值预警等功能的信息管理系统,保证了准确及时快速的数据处理和信息反馈,具有良好的运用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3.
利用支持向量回归(SVR)和遗传算法(GA)参数寻优,建立了基于GA-SVR的地铁隧道沉降预测模型,可提高地铁隧道沉降预测的精度。利用长期实测的地铁结构监测数据对SVR模型进行训练,并通过GA优化SVR模型的3个参数;利用训练模型均方误差结合留一交叉验证的方法确定GA的适应度。基于南京地铁2号线隧道结构沉降实测数据,将预测值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的地铁隧道沉降预测值准确、可靠,其精度能满足工程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14.
王成  黄腾  沈月千  欧乐 《测绘工程》2013,(5):75-77,81
详细介绍大型基坑施工对邻近地铁隧道结构的影响,结合南京地铁一号线新模范马路车站地铁隧道变形监测实例,介绍隧道监测控制网以及沉降监测点的布设,并利用平均问隙法对监测控制网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获得基坑施工引起的地铁隧道沉降情况及规律,有较高的可靠性,为地铁隧道的运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地铁隧道变形监测基准网点确定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正禄  沈飞飞  孔宁  卢凌燕 《测绘科学》2011,36(4):98-99,204
在地铁隧道变形监测基准网里,基准点一般布设在隧道两端较为稳定的区域,如何判断并确定稳定的基准点,是计算变形监测点和进行变形分析的基础.本文提出了一种确定稳定基准点的“组合后验方差检验法”,其基本思想是利用x2检验法找出显著的“动点”并将其排除在“基准点”之外;通过实例分析和模拟计算检验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计算简单,...  相似文献   

16.
地铁隧道保护区沉降监测网稳定性影响着监测数据的可靠性。本文引入平均间隙法对监测网稳定性进行分析,通过间隙分块法搜索不稳定点。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此方法能较好分析地铁隧道保护区沉降基准网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地铁隧道结构检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基于车载式激光扫描技术研究了地铁隧道结构的检测方法.采用车载激光扫描系统采集地铁隧道的点云数据,采用基于RANSAC算法和大小尺度法线算法的组合滤波方法对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对隧道点云数据的切片、拟合、展开等处理,计算并分析了地铁隧道的断面变形、收敛值、错台值及渗漏值等.研...  相似文献   

18.
宋云记  王智 《测绘通报》2020,(5):150-154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具有不接触、高密度、高精度和数字化等特点,可实现地铁隧道全息、全面、快速三维测量。在土建施工阶段,分别对隧道初支及二衬进行三维扫描,可快速获取初支断面的超欠挖情况及二衬限界情况;将初支与二衬扫描获取的点云进行叠加计算,可分析隧道施工二衬的厚度。在地铁隧道运营阶段,采用移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隧道进行扫描,可快速获取隧道的全息数据,从点云中可分析、提取隧道渗水、裂缝、管片错台等病害信息。本文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青岛地铁部分工点的施工质量及病害检测进行了测试、应用,介绍了其数据采集流程及点云分析处理,为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地铁隧道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地铁运营阶段对隧道结构的变形监测保证了地铁运行的安全。现阶段我国地铁隧道监测主要采用传统的全站仪等设备进行人工测量,该方法布设的变形监测点有限,且监测过程缓慢,难以全面反映隧道结构的整体变形特征。本文将移动式三维激光技术引入地铁隧道监测,采用推行式扫描方法快速获取隧道完整结构信息,自动化后处理软件全面监测隧道结构变形信息。该方法在满足监测精度要求的情况下,实现了地铁隧道快速、全面、可靠的结构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20.
徐鹏宇  唐超  王丽 《测绘通报》2021,(8):93-96,110
我国轨道交通已经进入新建与维护并重期。随着地铁隧道服役年限的增加,其病害种类不断增加,且各类病害呈逐渐加重的趋势。以三维激光测量隧道逐环监测数据为基础,研究隧道区间的病害空间分布特征和自相关性,全面掌握地铁隧道运营状态和病害发展趋势,是进行隧道病害防治的前提。本文利用某地地铁上行线隧道逐环三维激光测量数据,分析了错台、掉块、裂缝和渗漏水等病害在线路走向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了病害与周边地质环境的关系。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算法研究了病害之间的相关性,为掌握隧道病害的发展趋势和认识病害之间的耦合关系建立了定量化的分析手段。本文为掌握隧道病害空间分布规律,预测隧道病害的发生、治理提供了有效依据,可以为地铁安全运营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