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5月27日,中科院副院长陈竺院士带队,由原副院长李振声院士,南京土壤所赵其国院士、朱兆良院士及中科院系统资环、农业方面20多个研究所的领导、专家,共42人组成的调研队伍,深入黄淮海核心地区的封丘县调研。旨在配合中科院“现代农业创新基地”建设,探讨为国家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全局出发,在系统总结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经验、认真分析农村改革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作出的战略决策。近年来,如何破解农业瓶颈,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成为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自2006年以来,中共平  相似文献   

3.
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已公布,这是自2004年以来的第四个关于“三农”问题的重要文件。前三个“一号文件”的主题分别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此次主题是发展现代农业,与前三个“一号文件”的内容是相互关联的。每个“一号文件”提出的目标与要求.都不是在一年之内就能实现的,具有长期性。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新农村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在区域层面上还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不仅影响到广东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也会影响到广东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本文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五个方面构建了广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从四大经济区域层面上对广东省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诊断.分析和评判了其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和存在的制约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2006年广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75.5%;[2]在区域层面上,珠江三角洲、东翼、西翼和北部山区的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分别为85.3%、71.1%、69.5%和67.0%,区域间差异明显;[3]各区域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农业基础设施和城乡收入差距方面;东翼地区的经济实力、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清洁能源使用率等方面;西翼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恩格尔系数、清洁能源使用、饮用水质量以及垃圾实施集中处理程度低等方面;北部山区村的容村村貌和农民生活水平和经济落后方面.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部署,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树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大力宣传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的示范单位和带头人以及有突出贡献的企业的先进事迹。并推广他们宝贵  相似文献   

6.
建设新农村与城镇化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中国城市化进程应是以区域一体化为中心的城市化道路,乡村发展也是城镇化的内容。从中国的实情出发,要重新认识“二元经济”理论,“二元经济”的模型是以粮食代表整个农业生产。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在组织形式上存在差异区别,但不存在严重的资金竞争,并且在服务对象、功能、产业结构方面是互补的,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是并行不悖的,城镇化与建设新农村可以在很长时间内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在中国逐渐兴起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它满足了城市居民渴望“回归自然”、享受“返璞归真”的追求,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历史任务。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标准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开发乡村旅游的硬件条件具有很高的重合度,而根植于西双版纳村寨的贝叶文化是一种良好的乡村旅游资源。因此,在版纳村寨开发乡村旅游是一项很好的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此举是促进西双版纳村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今年召开的“两会”也已确定从今年开始全面启动“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内涵丰富,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能源问题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能源消费的数量、结构和主要部门也在相应变化。从总量上看,农村能源消费总量由1980年的328.0百万吨碳当量(M t C e)上升到2000年的670.5MtCe;从结构上看,1979年生物质能占农村能源消费总量的68%,到2000年生物质能消费仅占35%,商品能源消费则从1980年的30%增加到2000年的68%;从主要…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政策、模式、制约因素、村庄规划、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以及如何拆旧建新等问题,少有人涉及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其实,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它将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成败,值得全社会去研究、关注.对目前农村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产生原因、引发的后果进行分析研究后,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行农业标准化、建立和完善农村污染监测网络和控制体系等保护农村环境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土地整理是国土资源管理中的一项新的事业。“十一五”国家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也是农牧区拓展土地领域的最好时期。土地整理,是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实行最严格土地的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行动;是一项符合区情,顺平民意,利国利民的事业。因而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管理和指导,推动这项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湿地科学与管理》2006,2(4):F0003-F0003
为了贯彻执行《血吸虫病防治条例》,预防、控制和消灭血吸虫病,保障人民健康,发展林业,促进疫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林业局组织中国林科院以首席科学家彭镇华教授为首的林业血防专家,编制了《全国林业血防工程规划(2006-2015)》。  相似文献   

12.
国土资源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休戚相关,矿产、土地尤其是耕地,与农业、农村和农民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国土资源部门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紧密结合国土资源工作实际,采取有力措施,服务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一是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以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为重点,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核心,完成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继续深入开展盟市、旗县、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在粮食主产区,开展基本农田保护专项规划的编制,将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统筹规划城乡用地,落实…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今后5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就我国今后5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了一系列方针政策,这对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正确认识加强国土资源管理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内蒙古测绘事业局按照自治区党委的统一部署,负责帮扶兴安盟巴彦套海嘎查。在帮扶过程中,局领导认真调研,选派技术人员实地调绘,绘制了巴彦套海嘎查1:1万地形图,为嘎查下一步规划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经过协商,并深入贫困户家中与农牧民交谈,内蒙古测绘事业局决定2006年拨出扶贫款20万元,加上上级政府补助和农牧民自筹一部分,为40户贫困农牧民翻建新房,改变了过去茅草房而且都属于危房的落后局面,使嘎查农牧民在建设新农村中树立了信心。与此同时,内蒙古测绘事业局在全局范围内征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测绘保障和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住房条件改善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十四”大以来,闽东南三角地带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大多数农民建了新房,但由于村镇建设规划工作滞后,给新农村建设带来诸多的问题,影...  相似文献   

16.
2007年,区划地名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第十二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的总体部署和安排,适应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发展、行政体制改革以及加强社会管理、扩大公共服务的要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服务。  相似文献   

17.
张汪镇大宗村位于山东省滕州市西南部,全村860户,3500人。近年来,大宗村按照“以工业发展增加物资积累、以物资积累改善生产生活”的工作思路,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力构建和谐新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目前,全村有企业18家,产品涉及10大系列120多个品类,拥有固定资产8.4亿元,年实现销售收入10.2亿元,2005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9000余元,先后被各级表彰命名为“全国小康建设明星村”、“山东省十大名村”、“全省文明村”、“全省卫生村”、“全省百佳文明村居”、“枣庄市生态文明村”,并荣登“枣庄市经济强村”之首。2006年7…  相似文献   

18.
专家笔谈:市场经济与农业综合开发【编者按】为适应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形势,促进科学技术为农业发展服务,推动农村经济跨上新台阶.本刊在1994年增设,“市场经济与农业综合开发”专家笔谈栏目.笔谈函发出后,得到了地理学界、农学界、经济学...  相似文献   

19.
关于地学的发展问题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钱学森 《地理学报》1989,44(3):257-261
钱学森同志1987年10月在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第二次学部委员大会上,作了题为“关于地学的发展问题”的报告,提出了“地理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汇合”的概念,并强调地理科学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1989年6月他和科协有关领导同志谈话时又指出:“地理科学对社会主义建设来说,是一门迫切需要的科学.……社会主义建设过程所提出的问题很多,如资源利用、国土整治、发展战略等,都涉及地理科学。……最近小平同志讲到要进行中、长期规划,这应是地理科学所关心和要解决的问题。”他还指出:“为了社会主义建设,我们要组织力量,统一思想,理直气壮地建立地理科学。中国科协要为此多做工作。”钱老的这些主张高瞻远瞩,对活跃我国地理界的学术思想有重要意义,本刊现转载他在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大会上的报告,以供参考学习,并希望对地理科学的发展问题广泛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日本农业与农村的实地考察与研究,结合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实际,首次介绍了日本从2005年开始出现的MIDORI生态农业模式——水土宜居家园,阐述其产生的背景、内涵及特征。这一生态农业模式的特点与启示是:科学的国土资源保护、水土资源精细利用、有效的城乡互动和生态观光农业发展。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在自然地理上与之相近,经济也较发达,可以借鉴日本MIDORI成功经验,发展生态农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