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沙棘是新疆伊吾县的特色产业,沙棘的优质高产与气象因素密切相关。气候品质认证是一个新兴产品,通过开展沙棘气候品质认证工作,将有利于保护特色种质资源、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利用伊吾县1991—2020年国家基本气象站和2010-2021年池镇区域自动站的气象观测数据和沙棘发育期资料,根据沙棘的生长习性、种植区气候适宜性和管理状况对品质影响的分析,构建沙棘气候品质认证模型,对伊吾县种植的特色气候品质的沙棘进行了认证和评价。结果表明,2021年伊吾县沙棘气候品质等级为特优。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服务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适应现代气象业务需求,提升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技术水平,浙江从2012年起积极探索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工作,稳步推进,打造浙江气象为农服务品牌。通过3年的工作,制订了业务规范,分析茶叶品质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建立了茶叶气候品质评价模型,为3大类15种的农产品气候品质做了论证,发放认证标识近90万枚,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工作在全省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3.
以五原县三瑞农科向日葵示范园区为研究点,通过采集园区内食用向日葵(SH363)各发育期数据及期间的气象观测资料,在实地调查及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指标判别和专家打分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食用向日葵生长立地条件、当年生长气象条件、生产企业管理水平三要素的五原县食葵气候品质评价模型,将食用向日葵气候品质等级划分为特优、优、不评分三个等级。结果表明:五原县的气候特征适宜食用向日葵的生长,2017年各项气象指标有利于优质食用向日葵的形成,食用向日葵籽粒的各项品质化验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国家1级标准,气候品质认证等级为"特优"。  相似文献   

4.
陕西猕猴桃果品气候品质认证模型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象条件是猕猴桃品质形成的关键环境因子。基于猕猴桃品质调查数据和加密气象观测资料,综合考虑不同物候期气象适宜度、气象灾害损失度及生产管理条件,利用模糊函数和专家打分法,建立了分物候期气象适宜度、主要气象灾害灾损度及生产管理措施影响度的气候品质综合评价模型。利用认证模型对2013年陕西10个猕猴桃(海沃德)种植园果品品质进行业务检验,对猕猴桃品质评价的准确率达80%,具有业务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气象条件是影响稻米品质的重要环境因子,研究气象要素对稻米品质影响的评价方法,有利于从气候角度提出提升稻米品质的调优措施,指导优质稻米的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满足人们对品质的需求。文中依据农业行业标准“食用稻品种品质”制定了籼稻气候品质等级标准,参考已有试验及文献,结合江西省一季稻生育期和气象资料,建立了一季籼稻3个单一品质评价指标,并用取最小值方法建立了综合评价指标。2017、2018年选取8个样点开展观测试验,用气象观测数据套用指标评价,并将结果与稻米品质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发现评价指标评价结果与品质实测数据基本一致。文中提出的一季籼稻气候品质评价指标科学性较强、准确性较高,可用于一季籼稻气候品质评价服务。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升莆田市文旦柚的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利用文旦柚种植区历年区域自动站气象观测资料及果实品质检测数据,通过分析影响文旦柚品质的关键气象因子和主要气象灾害,构建文旦柚气候品质评估指标,采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气候适宜性因子和致灾因子的权重,建立文旦柚气候品质评估模型,计算气候品质指数并进行量化等级划分,开展文...  相似文献   

7.
以库尔勒市哈拉苏园艺场、上户镇园艺场、沙依东园艺场、库尔楚园艺场为研究点,对2013—2016年各生育期的香梨进行抽样调查,统计分析品质与气象因子、人工管理、气象灾害程度等因素的关系,建立库尔勒香梨果实气候品质评价指标及模型。结果表明:(1)单果质量的主要影响因子是5月平均气温日较差和平均相对湿度;果形指数的主要影响因子是5月日平均气温和9月平均相对湿度;果实硬度的主要影响因子是6—7月平均气温和8月平均气温日较差;可溶性固形物的主要影响因子是7月的平均气温日较差和平均相对湿度,8月的日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9月的日平均最低气温。(2)库尔勒香梨气候品质评价模型由区域适宜性、单果质量、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气象灾害、人工管理共7个因子构成。(3)库尔勒香梨气候品质认证结果划分为特优、优、良好、一般4个等级。(4)2017年样点果园中沙依东园艺场香梨气候品质评价结果为良好,上户镇园艺场为特优,哈拉苏园艺场为优,库尔楚园艺场为良好。  相似文献   

8.
春季龙井茶叶气候品质认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设计春季龙井茶叶气候品质认证指标,为开展生产于春季的龙井茶叶气候品质认证提供技术支撑。针对茶叶质量指标形成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运用农业气象技术确定茶叶原材料茶树芽叶生长期的气象条件与茶树芽叶质量、颜色、滋味的关系,设计乌牛早茶树、龙井43茶树、鸠坑茶树在春季生产的龙井茶叶气候品质认证指标,将龙井茶叶的原材料茶树芽叶生长期的气候品质分为特优、优、良好和一般4级,开展龙井茶叶气候品质认证工作。气象部门作为与茶叶生产者、经销商和消费者无关的第三者,开展的茶叶气候品质认证容易为茶叶生产者、经销商和消费者认可和接受,提高茶叶生产企业信誉度和产品知名度,有助于引导消费者选购其满意的茶叶产品。  相似文献   

9.
气候年景定量化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燕  伍红雨  林昕  王岩 《气象学报》2019,77(6):1124-1133
气候年景评价是气候业务服务的重要产品——气候年公报的重要内容,其中评价方法是关键。旨在以福建省为例介绍一种计算简单、业务适用性强且易推广的气候年景定量化评价模型。基于福建省66个国家级气象站1961—2010年共50 a逐日气温、降水观测数据和综合气象干旱指数(MCI)数据,在分别建立低温年景、高温年景、雨涝年景和气象干旱年景的评价指标、等级划分标准和历史序列基础上,构建了综合气候年景的评价模型、等级划分标准和历史序列,实现了对福建省低温、高温、雨涝、气象干旱及综合气候年景的定量化评价且评价结果具有历史可比性。业务应用和历史事件验证显示所建评价指标体系合理,与历史重大事件一致性良好,可为汛期雨强、冬季低温强度、夏季高温强度等定量化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中国贵州赤水等35个国家气象站1991—2020年的年平均气温、1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平均相对湿度、年日照时数等气候标准值,应用专家打分法,确定影响金钗石斛生长发育的气候品质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基于气候品质评价指标模型,计算贵州赤水等35个不同地区金钗石斛的气候品质评价指标等级。结果表明:金钗石斛生育期主要为休眠期和茎生长期,而茎生长期主要包括萌芽期、现蕾开花期和茎采收期。建立了中国金钗石斛气候品质评价指标模型,并将气候品质评价指标分为3个等级,即最适宜为3级,适宜为2级,不适宜为1级。贵州赤水和四川合江的金钗石斛气候品质评价指标为最高等级,其各气候要素品质评价指标均为3级,总分均为2.5,表明赤水河流域地区(贵州赤水、四川合江)是全国气候条件最适宜金钗石斛生长的区域,即贵州省赤水市气候条件是金钗石斛种植最适宜区;其次是贵州罗甸、三都,四川夹江、犍为,重庆开州,广西靖西、金秀的气候条件适宜金钗石斛生长。河北安国、云南维西、湖北神农架的气候条件不适宜金钗石斛生长。  相似文献   

11.
为改进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技术水平,推进气象为农特色服务,提升农产品的品质,提高为农服务效益,基于J2EE技术架构,利用Eclipse开发环境,开发了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与溯源平台。该平台采用3层Web体系结构和MVC模式,设计了接口层、系统平台基础设施层、JSP通用架构框架、业务服务层、Web应用层组件,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可移植性以及开发效率。详细介绍了系统总体架构、工作流程和关键技术,其中认证模块采用了平台评分与专家评分相结合的模式,提高了认证信息的可靠性;溯源模块采用了AES和RSA混合加密算法生成二维码,保证了农产品溯源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依据《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技术规范》,结合洛南气候资源特点,利用1981—2010年洛南光温水等气候资料,参照核桃生育期观测资料,遴选了16项认证指标(包括12项适生指标,4种灾害指标)并进行量化分级,制定了认证等级标准,以加权评分方式建立了认证模型;结合2021年天气条件,对优质核桃适生区的洛南核桃进行气候品质认证,认证结果为特优。  相似文献   

13.
吴尧祥 《浙江气象》2010,31(1):14-16
基于中尺度站资料的气候监测业务系统是由数据库管理系统、实时气候监测评价系统、气象灾害分析评价系统、气候分析评价系统所构成,具有数据处理、灾害监测、诊断分析、图形制作、分析产品自动生成等功能,该系统运用了全省密布的中尺度站资料,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模式进行开发,其工作流程符合省级气候业务和决策服务的需要,在实际业务中对气象灾害和异常气候事件等进行监测,监测时空精度及实时性均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1 引言 为了适应气象业务现代化的工作需要,使气候评价工作规范化、自动化,满足各行各业对气象信息的需求,沈阳市局利用两年多时间研制出了气候评价自动化服务系统,并于1994年先后在市局和县区局投入业务使用。 2 系统概况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地、县气候影响评价系统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气候影响评价是针对一个地区当年或任一时段内,气候对社会各行各业和国民经济等方面的影响而作出的评价与评述,是气候服务的一种重要的手段。为适应气象现代化发展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使气候影响评价工作达到规范化、自动化、定量化、客观化,满足各行各业对气象信息的需求。在省科委的大力支持下,本课题组承担厂研制“贵州省、地、县气候影响评价系统”的任务,在总结我省开展气候影响评价工作十多年来经验的基础上,采用人机结合的气候计算机方式,研制出气候影响评价系统,为省、地、县领导部门准确、及时、全面掌握气候对本…  相似文献   

16.
基于茶叶气候品质评价模型,分析了2020年1月10日—5月10日茶树生长发育气候实况,对2020年安徽省霍山县黄芽茶叶的气候品质进行评价,并确定最佳采摘期。结果表明:霍山县茶叶种植基地于2020年4月20日—5月3日采摘的霍山黄芽茶叶鲜叶气候品质评价等级为“特优”;4月1—4日、14—19日采摘的鲜叶等级为“优”;其余时段等级为“良”。  相似文献   

17.
气候影响评价准自动化业务系统庞万才,牛宝亮(兴安盟气象处)气候影响评价工作是近几年来开展的新的气象业务,目前已列入各级气象台站常规业务工作任务。它具有涉及面广,服务时效快的特点。人工制作气候影响评价,不仅繁琐费时,而且评价结论受各人的主观经验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基于社区韧性理论分别构建静态与动态两类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客观赋权的熵值法定量评价秦岭西安段社区气候韧性。结果表明:静态与动态两类评价指标体系下的评价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社区气候韧性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蓝田县、周至县、长安区、灞桥区、鄠邑区、临潼区;静态社区气候韧性中,工程韧性与生态韧性为良好等级,社会韧性与经济韧性为一般等级,制度韧性为较差等级;动态社区气候韧性中,灾中韧性为优质等级,灾前韧性为一般等级,灾后韧性为较差等级。加强社区层面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宣传和教育,丰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种类和手段,强化多部门协同防灾减灾救灾,提高当地发展经济发展水平是弥补社区气候韧性薄弱环节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适应气象业务现代化的工作需要,使气候评价工作规范化、自动化,满足各行各业对气象信息的需求,沈阳市局利用两年多时间研制出了气候评价自动化服务系统,并于1994年先后在市局和县区局投入业务使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HB-FFDR的县级业务作了较系统的研究.引入"林区订正",提高了林火等级预报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把森林火险等级标准、气象指标群视为一个综合评价模式,在森林火险天气(气候)及其影响评价方面亦做了有益的尝识.同时,构造出了一个县级预报操作程序框架图.总结了操作试验的效果及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