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通过对盘锦地区近 40a的气候资料统计分析 ,探讨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寻求如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现代化生态城市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温县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温县1971~2000年各年平均气温及距平气温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温县与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相一致。气候变暖,将可能造成粮食产量的下降。为避免或减轻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一是采取主动适应措施,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基础设施,选育抗高温产品,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二是依靠科技进步,减缓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化对黑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本文介绍了黑河流域的气候概况,分析了近40a流域内以气温和降水为主的气候要素变化,得出黑河流域发生了以“增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流域生态环境受气候变暖的影响明显。在灾害性天气强度、森林面积、土地荒漠化、湖泊萎缩、草原退化等方面日趋恶化。并就如何保护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对环青海湖地区天然牧草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47a来环青海湖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环湖盆地草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表明:环青海湖地区年平均温度升高、年蒸发量减少比较显著,而降水量呈增加趋势,气候有向暖湿化过渡的趋势。随着气候变化,环湖盆地天然草地植被盖度,高度和产量变化明显。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环青海湖地区,随气温升高、降水增加牧草产量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5.
对温县1971~2000年各年平均气温及距平气温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温县与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相一致.气候变暖,将可能造成粮食产量的下降.为避免或减轻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一是采取主动适应措施,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基础设施,选育抗高温产品,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二是依靠科技进步,减缓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Holdridge生命地带分类系统原理为指导,利用典型站点的气象资料,从气候的生物作用角度统计气候指标,并用该指标对内蒙古三种草原类型区域近50年的气候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不仅反映了气候因子的综合变化规律,而且可以了解水热的综合变化对植被类型的可能影响。对探讨区域气候变化对植被演变的影响,合理利用气候资源,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近50 a来,西北地区气温呈显著的上升趋势,降水变化空间差异突出,西北地区整体暖干化趋势明显,局部出现暖湿现象。气候变暖使冰川退缩,雪线上升,冻土消融,湿地退化,湖泊萎缩,河流流量减少,水资源越来越短缺,出现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根据IPCC预测结果分析,未来西北地区气候变暖趋势会更加明显。从保护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完善气候变化综合监测系统以及开展重点区域气候变化过程专项研究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三江源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李林  朱西德  周陆生  汪青春 《气象》2004,30(8):18-22
利用EOF等方法通过计算 1 96 2~ 2 0 0 1年 4 0年来三江源地区 1 6个气象台站气温、降水、蒸发资料 ,分析了三江源地区近 4 0年来气候变化的异常特征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三江源地区气候变化表现为气温升高、降水减少和蒸发增大的干旱化气候变化趋势 ,同时 ,在气候干旱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下出现了草场退化、湖泊萎缩、河流流量减少、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荒漠化问题。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黑龙江省小兴安岭林区近43a来气候变化的趋势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蒸发量呈增加趋势;年降水量、日照时数、辐射量、日平均风速呈减少趋势;日平均相对湿度的年变率呈小幅波动,变化不大。根据小兴安岭林区气候趋势变化特征、森林覆盖率、森林质量等因素,初步探讨了林区气候变化趋势特征与林区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0.
CMIP5气候模式对中国未来气候变化的预估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候模式是研究气候系统和气候变化的有力工具,其模拟结果是进行气候预测和气候变化风险评估的重要数据基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速度加快,地表生态环境、水文动态循环过程、社会经济发展等都受到其影响,进而影响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利用气候模式对未来气候变化特征进行评估和预测,可为人类调整发展策略以适应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汇总CMIP5(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模式在气候变化方面的相关研究,综述了CMIP5气候模式在农业生产、水文动态监控以及其他领域中的应用,最后指出了CMIP5气候模式在模拟预估未来气候变化上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CMIP5气候模式在未来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生态环境的好坏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风素,人类的活动和生态环境息息相关,而气候是影响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近20a额济纳旗的生态环境恶化引起的气候变化的事实.讨论提出额济纳旗生态维持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气候变化对黄河流域径流变化及其可能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黄河流域水文要素变化的事实,揭示了黄河流域径流的脆弱性;综述了黄河流域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及未来气候变化对黄河流域径流的可能影响的研究现状.目前的研究表明:降水在20世纪80年代后呈弱减少趋势,径流减少明显;径流对降水的敏感程度高于对气温的敏感程度;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径流总体呈减少趋势,黄河流域未来水资源紧张态势将进一步加剧.依据上述研究成果,提出了黄河流域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诸多气候变化对黄河径流影响的研究中,尚存在不足:气候变化对径流变化影响的机理尚需进一步研究,缺乏极端气候事件对径流的影响研究,气候模型和水文模型中的不确定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对中国水安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全球变暖是目前最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水是全球气候变化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影响领域。全球气候变暖将加速大气环流和水文循环过程,引起水资源量及其空间分布的变化,进而可能导致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加突出、水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洪涝灾害威胁更加严重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从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水生态环境安全和水工程安全4个方面分别阐述气候变化对中国水安全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对中国水安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变暖是目前最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水是全球气候变化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影响领域。全球气候变暖将加速大气环流和水文循环过程,引起水资源量及其空间分布的变化,进而可能导致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加突出、水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洪涝灾害威胁更加严重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从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水生态环境安全和水工程安全4个方面分别阐述气候变化对中国水安全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15.
前言气候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现代化社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依赖性日益增强,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也日益显露。增强人们的气候意识,保护并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已引起全球重视。在1990年10月29日至11月7日召开的第二次世界气候大会(SWCC)上,各国领导人和科学家们讨论的中心议题是对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科学评估;气候变化可能影响的评价以及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反应和战略。一致认为:保护气候、  相似文献   

16.
利用锡林浩特气象站1990—2013年的气象观测数据,得出锡林河流域地区气候在20世纪90年代为暖湿;21世纪10年代气候暖干化趋势明显。利用GIS技术和卫星遥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锡林河流域景观类型的转移变化特征;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的方法,得出锡林河流域除景观蔓延度指数减少外,其余景观格局指数均有所上升,表明区域整体景观趋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特征。分析流域的气候变化对区域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得出锡林河流域近二十多年来的气候变化与景观格局变化的规律基本吻合,气候暖干化导致锡林河流域景观格局破碎化,土地资源盐碱化,生态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17.
果洛地区气候变化对草原毛虫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洛州作为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是国际科技界瞩目的研究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带,也是生物物种形成、演化的热点地区。气候变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草原毛虫发生、密度造成许多不确定性,随着气候条件发生波动时,会使草原毛虫的影响时期、影响程度随之而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波动,或者引起大发生、大流行,或者引起种群数量的下降。因此,分析掌握一个地区气象条件对草原毛虫少生和蔓延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对抑制或消灭草原毛虫灾害,提高当地生产力,促进畜牧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书共分为 4章,第一章为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特征与气候灾害;第二章为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变化及未来趋势展望;第三章为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第四章为当今气候条件及未来变化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利弊分析。书中并提出了较丰富的气象、环境、人文系统以及相关之间的关系。 本书可供大专院校师生及其相关的科研人员参考和使用,还可供政府部门及关心大西北地区开发的读者参阅。 本书由丁一汇、王守荣主编,气象出版社出版,大 32开本, 18万字,定价: 15.00元。 中国西北地区气候 与生态环境概论…  相似文献   

19.
正引言湖泊湿地具有调蓄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价值,对于调节气候、供水(蓄水)、水产业、航运等具有经济价值。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区域气温及降水条件等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对湿地水文、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水质与水循环、湿地能量平衡与湿地生态功能等产生较大的影响。本项目以长江中游典型湖泊湿地——洪湖为例,通过分析过去50年洪湖湿地气候、水文与生态系统发展变化过程及湿地生态  相似文献   

20.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第二工作组(WGII)报告认为,气候变化对世界上大部分区域的自然和人类系统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剧,其对非洲最大的影响预计发生在半干旱的环境,增加现有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和农业系统的压力;气候变化已导致北欧地区的谷物产量增加而南欧地区的产量降低,未来的变化将增加欧洲的灌溉需求;在亚洲的许多地区,气候变化将导致农业生产率下降;气候、大气CO2和海洋酸化的进一步变化预计将对大洋洲的水资源、海岸生态系统、基础设施、健康、农业和生物多样性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在北美,许多带来风险的气候压迫力的频率和强度将在未来几十年增加;中美洲和南美洲许多国家的持续高水平贫困导致了对气候变率和变化的高脆弱性;在北极,气候变化与非气候相关驱动在确定的物理、生物和社会经济风险上交互作用,变化率可能超过了社会系统适应的速率;在气候和非气候因素的影响下,小岛屿具有高度的脆弱性,同时,气候变暖将增加海洋生态系统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