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疆准南煤田阜康一带煤炭资源分布区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继兵  曾宪军  樊涛 《新疆地质》2005,23(2):146-151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乌鲁木齐山前凹陷(Ⅲ2)之准噶尔南缘凹陷(Ⅳ3)和大龙口凹陷(Ⅳ5)内.研究区内从古牛—新生代地层均有出露,其中下侏罗统八道湾组(J1b)和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2x)为研究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下侏罗统八道湾组(J16)为一套河流-沼泽相沉积为主的含煤碎屑岩建造,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2x)为一套以浅湖.滨湖.湖缘三角洲-泥碳沼泽相沉积的含煤碎屑岩建造.八道湾组含煤层13~23层,可采煤层8~19层,煤的工业牌号以气煤和气肥煤为主.西山窑组含煤11层,可采10层,煤的工业牌号以长焰煤为主.研究区在含煤建造形成之后,又经历了燕山运动和喜山运动的改造,强烈的构造活动形成了研究区内自南而北的一系列褶皱和断裂.构造运动对研究区内的煤层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相似文献   

2.
和什托洛盖盆地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发育多套煤层。据钻井岩心和测井曲线资料,研究和什托洛盖盆地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体系空间展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煤的聚集规律。研究区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3种沉积体系,物源来自盆地南北方向。西山窑组可划分为两个三级层序,煤层主要分布于三级层序的湖扩和高位体系域,高位体系域中晚期为泥炭沼泽发育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3.
夹皮沟煤矿位于准南煤田四颗树煤矿区西部,含煤地层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其中八道湾组发育A组煤层,含煤共计11层,其中可采煤层7层,可采煤层总厚度24.23m,煤层宏观煤岩类型均为暗亮煤,显微煤岩类型为微镜惰煤。该煤层属中水份、低灰—中灰、高挥发分、中高固定碳、特低硫、低磷、特低氟煤、特底氯煤、一级含砷煤、中高热值,富油、低等热稳定性、不具粘结性的长焰煤,可作为动力用煤和民用煤。  相似文献   

4.
新疆中天山侏罗纪盆地群沉积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侏罗纪时中天山地区沉积盆地由伊-昭盆地,尤尔都斯盆地及焉-库盆地构成,其内沉积了一套厚度巨大的冲积和湖泊成因的碎屑岩沉积体,可识别出6种相类型。18种亚相及44种微相,早侏罗世至中侏罗世西山窑期,气候潮湿,植物繁盛,沼泽密布,形成多层煤层;中侏罗世头屯河期开始,气候变为干燥,下侏罗统三工河组及西山窑组中,辫状河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发育,其砂体为好的储集体,下侏罗统八道湾组深湖-半深湖相黑色页岩及煤层是好的生油岩。  相似文献   

5.
新疆伊犁盆地南缘中新生代以来构造演化与聚煤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伊犁盆地以其丰富的煤碳和铀矿资源倍受专家与学者的高度关注,特别是伊犁盆地南缘。笔者从煤矿勘查角度,运用构造地质学、煤田地质学、沉积学的理论,从构造应力作用强度方面阐述伊犁盆地南缘现存的构造特征、构造格局以及含煤地层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的沉积特征和赋煤性。笔者分析了古气候和沉积环境与聚煤关系,认为水西沟群是在温暖潮湿古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冲积扇-扇三角洲体系的产物,有利于泥碳沼泽环境的形成,特别是西山窑组具备形成稳定而厚大煤层的基本条件。笔者重点分析中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过程对煤矿的形成与保护作用,认为区域构造背景直接决定了盆地的形成与演化,从而影响着研究区成煤环境与赋煤潜力;构造格局或构造特征是成煤后构造演化的结果,即其活动影响着煤层成藏或保存程度;构造作用的差异性影响着煤层的保存状态和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6.
基于新疆卡姆斯特煤田侏罗系中下统层序地层的分析,研究了聚煤期古地理及其与聚煤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层序Ⅰ-Ⅱ(八道湾组)受乌伦古深断裂及次一级断层等同沉积断裂的控制,自东向西,地层、煤层逐渐增厚,煤层主要形成于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在卡姆斯特1-10区、普北矿区及卡姆斯特中区形成5~10m的富煤带;层序Ⅲ(三工河组)形成于乌伦古凹陷湖泊大规模扩张期,是从冲积-三角洲平原环境为主向湖泊环境为主的重要转折期形成的沉积层序,一般不含煤;层序Ⅳ-Ⅴ(西山窑组)受沉积环境与湖平面变化的控制,煤层形成于湖泊三角洲平原,受燕山构造运动强烈的改造,在中东部地区西山窑地层遭受剥蚀。  相似文献   

7.
条湖矿区位于三湖塘盆地中东部,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主要可采煤层M4厚度大,煤层稳定,煤炭资源量较大。从煤的物理性质、煤岩特征、化学性质以及工艺性能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认为本区M4煤层具有低水分、低中灰-低灰分,高-特高挥发分、特低硫、特低磷、特高热值、不具粘结性的性质,煤类为长焰煤(41CY),是优质的动力用煤、煤化工用煤,良好的水泥回转窑用配煤、水煤两段炉用煤,同时也是很好的民用煤。  相似文献   

8.
准噶尔盆地东北缘卡姆斯特地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为一套辫状河三角洲相沉积,主要可采煤层发育于三角洲平原,其中B1煤层最厚可达11.6m,平均厚度6.1 m,厚度稳定、横向连续性好。煤岩显微组分以镜质组为主(73.3%),次为惰质组(13.3%),另含少量壳质组(6.2%);无机组分则以碳酸盐矿物为主,另含少量黏土矿物。煤岩镜质体反射率(Ro)范围为0.419%~0.522%,煤质总体以中灰、低硫、特低氯、特低磷、特低发热量的长焰煤为特征。  相似文献   

9.
杨曙光 《新疆地质》2003,21(2):250-250
准北煤田西部(和什托洛盖盆地西部),西起色尔登,东至莫湖台,东西长约45 km,南北宽约22 km,面积约1 000 km2.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和下侏罗统八道湾组,西山窑组含煤20多层,八道湾组含煤2~3层,煤质较差,该区东北部也有八道湾组地层出露,但不含可采煤层u 1 构造活动对地层的影响 该区中生界底部缺失中下三叠统,发育有西山窑组、三工河组沉积.中生界顶部在全区缺失白垩系、上侏罗统和中侏罗统头屯河组v.构造运动造成中生界上部和下部地层在该区南北缘分布的差异性.古生代晚期—中生代早期,构造运动造成该区抬升,使之处于剥蚀状况,到晚三…  相似文献   

10.
阿富汗科里奇一阿什普什塔勘查区面积约69.098km^2,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中统和下统。侏罗系中统下段阿什普塔组含一层可采煤层,即7煤层。侏罗系下统科里奇组下段含可采煤4层,分别为4、2、2、2F煤层,其中2煤层为西部主要可采煤层,总资源量11389.6万t。7煤层煤质为低灰、特低硫、特低磷、中热值、中等软化温度灰之不粘煤;其他煤层均为中-高灰、低硫、低磷、中热值、高挥发份、中等软化温度灰之长焰煤。  相似文献   

11.
淮南矿区煤的深成变质与深部煤质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煤深成变质的现代理论,采用地质一煤质结合的方法,定量地评价了淮南矿区煤的深成变质作用,从而对深部煤质作出初步预测。成果表明,淮南矿区煤深成变质的阶段性和回返期后的变质作用相当显著;在由浅到深的可采深度范围内,存在着由低级烟煤到高级烟煤构成的垂直分带。据此推测,淮南煤田并不是单一煤种(气煤),更可能是一个赋存着多种煤类的烟煤区。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盆地早二叠世聚煤环境与成煤模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鄂尔多斯盆地早二叠世煤层分布规律、沉积相及古地理、聚煤环境类型及时空分布,认为主要的聚煤沉积体系为障壁海岸、潮控三角洲及河流(三角洲平原),其中陆相泥炭沼泽及海相泥炭坪是主要的成煤环境。障壁海岸聚煤模式、潮控三角洲成煤模式、河流(或三角洲平原)成煤模式是区内存在的3种主要成煤模式,形成了主要的可采煤层。对煤层形成和保存的根本控制因素是与泥炭沉积相关的可容纳空间的变化速率。  相似文献   

13.
煤层显微序列数学模拟及其在煤储层物性评价中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有生  秦勇 《沉积学报》1998,16(4):118-123
应用马尔柯夫过程的原理和方法,建立起描述煤层形成过程或显微序列的数学模式,进而通过对研究实例中煤层结构以及煤岩分层孔比表面积的模式拟合,可以模拟出各种显微煤岩类型在煤层中的分布部位以及煤层中煤层甲烷的有利储存部位,对厚煤层物性和储气性能的非均质性特征作出预测,为煤层气开采地质条件评价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济宁煤田煤中氯的分布、赋存及富集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氯是煤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元素, 氯的含量与分布影响着煤的加工与利用.通过对济宁煤田各主要可采煤层中氯含量的分析可知, 研究区属低氯煤层, 氯含量的高低及分布与煤层空间位置、成煤植物、沉积环境和地下水活动等因素有着重要的关系.同时, 对氯在煤中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 通过氯与有机显微组分、灰产率等指标的相关性计算, 得出研究区煤中的氯与有机显微组分成正比, 与灰产率成反比, 说明氯主要存在于煤的有机质中, 并且主要是存在于镜质组分的微孔隙中.   相似文献   

15.
笔者应用历史-因果论的成煤构造理论,采用历史分析法和动力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在构造复杂的杨梅山矿区找煤,使一对老矿山增了储量,延长了寿命,使一对已报废的矿井重见曙光。  相似文献   

16.
煤层流变及其与煤矿瓦斯突出的关系—以淮北海孜煤矿为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琚宜文  王桂梁 《地质论评》2002,48(1):96-105
复杂地质条件下煤层受层间滑动作用容易发生流变。本文以淮北海孜煤矿为例,详细分析了煤层流变所引起的煤层形变宏观、微观及构造煤特征,总结了煤层流变构造发育的规律。煤层流变引起煤层形态、煤厚及煤体结构的变化,并形成各种构造煤。利用煤镜质组光率体各向异性进行了应力、有限应变分析,探讨了煤层流变机制是以剪切为主,伴有挤压的后期构造作用。海孜煤矿构造活动具有多期性,但煤层受力的主要方向始终为NW-SE向,这与煤层发生流变形成总体NE-SW向增厚变薄带的展布方向是一致的。已采区的煤层流变有:韧性流变、脆性流变及韧脆性流变。煤层流变引起的厚度变化和煤体结构的破坏是造成煤矿瓦斯突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广西境内早石炭世、晚二叠世以海相成煤为主,早侏罗世、古近纪、新近纪为陆相成煤。煤多属高灰、中-高硫、低热值的“二高一低”煤,已查明的资源总量21.36亿t,保有量18.56亿t。以古近纪-新近纪的煤田最多.其次为晚二叠世煤田。煤类以褐煤、贫煤为主。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百色-南丹以东、钦州-来宾-柳城-融水以西的区域内。在168个探(矿)区中,仅38%达到勘探程度。根据资源条件及勘查程度,指出在老矿区(井)的外围和深部(如红山矿区西南部、中北部深部、罗城煤田深部、宜山煤田中部、扶绥煤田中段北部、百色煤田中东部)、桂西地区(如凤山-大化、隆林-乐业相对隆起区域、大新古隆起周边)、桂东南和桂南地区(如大洲盆地、钦灵盆地、江平盆地、十万大山盆地)等处有找煤前景,并预测了勘查潜力。  相似文献   

18.
从我国洁净煤技术展望煤田地质勘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我国能源的消费结构,认为煤炭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重要能源,但目前仍然存在着燃煤技术落后、环境污染的问题。因此,必须大力开展洁净煤技术研究。这样要求煤田地质勘探必须运用新技术进行盆地分析、煤田预测,探明适合于洁净煤技术的煤炭资源,进行煤层气的资源评价,开展煤系地层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分布规律研究,为煤炭开发、能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19.
煤中矿物质在燃烧过程中的演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煤中矿物成分的研究,综合评述了煤中矿物质在燃烧过程中的演化特征即矿物质对温度的变化特征和硅铝酸盐矿物、黄铁矿的转化特征,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燃烧工况条件下煤中矿物质转化为不同的矿物质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20.
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XF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方法测定了大同煤田塔山井田太原组5号煤的宏观煤岩类型、显微煤岩类型和地球化学参数,探讨了煤的煤岩学、煤地球化学及煤相特征,系统地分析了煤层的原始成煤泥炭沼泽环境及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5号煤层有4种煤相类型,即湖沼相、泥炭沼泽相、潮湿森林沼泽相和较干燥森林沼泽相,相应表现为湖泊、障壁岛后潟湖、上三角洲平原和洪泛盆地含煤沉积体系特征。煤层自下而上存在5次比较明显的沉积旋回韵律,与之相随的水介质环境也发生了相应的海陆、咸水、淡水交替变化,从而形成了一套以陆相为主、海陆交互的成煤泥炭沼泽环境,沉积环境逐渐从海相、海陆过渡相向陆相演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