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国地质》2017,44(6):封三-封三
<正>国际地球科学计划(简称国际地学计划)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自然科学计划之一,也是联合国系统唯一的国际地球科学发展计划。于1974年正式实施,2003年前称国际地质对比计划。截至2017年,IGCP计划从全球科学家倡议、申请的600余个项目中,择优资助支持了356项国际地学合作项目,全球有150  相似文献   

2.
经美国地质学会会士的推荐和选举,2011年美国地质学会2011年新增选会士(GSA Fellow)62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杨经绥研究员榜上有名。2011年10月8日,杨经绥研究员又收到了美国矿物学会David Bish主席的来信和证书,正式通知杨经绥已经被增选为美国矿物学会会士(MSA Fellow)。  相似文献   

3.
《同一个地质计划》的进展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刘凤山 《地质通报》2008,27(3):430-432
《同一个地质计划(OneGeology)》最初由英国地质调查局于2006年2月提出,已得到全球地学组织的支持。到2007年底,国际地球科学联合会等10个全球学术团体与国际地学组织、2个跨国公司、2位知名人士和67个国家的地质调查局参加了该计划。《同一个地质计划》是各个国家的地质调查局贡献给国际行星地球年的、约1:100万比例尺的、可在网络上很容易取得最好世界地质图数据的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使可用的地质图数据能被更多的人使用,使需要的人受益,促进互操作能力的增强。《同一个地质计划》的实施,可以提升全球、大陆、行星、海洋地球科学图的编制和出版的合作能力。深化对一些地区地质问题的研究,并可作为国际地球行星年一个切实可用的成果,提升国家地质调查局的形象;运用管理地学知识的领导能力和经验,通过教育、科学、文化和交流。能够处理全球污染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问题。促进全球环境保护公约的执行,减缓自然灾害,使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人们的居住环境更安全、更繁荣。精神生活更丰富、更快乐。因此,实施该计划不仅有现实意义,更有重要而深远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敦一  董树文 《地质论评》2006,52(3):431-432
国际地学计划(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Programme,IGCP),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五大科学计划之一,亦是联合国系统(the United Nations system)唯一的国际地学计划。该计划由UNESSO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于1972年共同发起,并于1974年正式实施至今,全球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名地球科学家积极参与,其主要优势在于拥有一个覆盖基础研究设施和高水平人力资源的世界网络。截止到2005年底,已批准实施了295个项目,其中254个区域性与全球性的地球科学研究项目已先后完成。国际地球科学界普遍认为IGCP是对各国科学家开放的固体地球科学领域内一项最为成功的计划,为地球科学家进行项目合作提供了一个国际平台,是最为引人关注的UNESCO科学计划之一。  相似文献   

5.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共同组织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nternational Geolo-gioal Correlation Programme,简称IG-CP),自1973年来已先后实施百余地学科学项目(现正实施的64项),获得各国政府与地学科学家及有关国际科学组织等广泛重视和积极参与,87个国家成立相应的国家委员会,  相似文献   

6.
正主编杨经绥杨经绥早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后获加拿大Dalhousie大学博士,现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青藏高原和造山带的岩石学与大地构造学研究。在蛇绿岩铬铁矿中发现原位金刚石,证明是自然界中一种新的产出类型,命名为"蛇绿岩型金刚石";在全球多个板块缝合带的蛇绿岩中发现大量超高压和强还原矿物组合,建立俯冲物质深地幔循环和铬铁矿深部成因模式,开启了研究深地幔物质的一个重要新窗口。发现和厘定我国柴北缘、东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学合作研究中心"是经外交部倡议,原国土部批准,于2014年10月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它是与国内相关地学机构相联合,面向上海合作组织及丝路沿线国家开展地学多领域合作的国际科技研究中心;是上合组织框架下的三个国际合作中心之一。主要职责:围绕国际地学研究前沿,凝聚国内外地学领域一流科学家,立足中亚、西亚和中东欧重大基础地质、资源、能源和环境等科技问题,开展跨境重要成矿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学合作研究中心"是经外交部倡议,原国土部批准,于2014年10月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它是与国内相关地学机构相联合,面向上海合作组织及丝路沿线国家开展地学多领域合作的国际科技研究中心;是上合组织框架下的三个国际合作中心之一。主要职责:围绕国际地学研究前沿,凝聚国内外地学领域一流科学家,立足中亚、西亚和中东欧重大基础地质、资源、能源和环境等科技问题,开展跨境重要成矿  相似文献   

9.
《中国岩溶》2011,(2):174-174
近日,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章程研究员、袁道先院士,美国西肯塔基大学Chris Groves博士等联合倡议的IGCP~598项目:“环境变化与岩溶系统可持续性”(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sustainability in karstsystems)已被国际地学计划(IGCP)科学执行局第39次会议正式批准立项。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0月29日—30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瑞典国际发展合作基金(SIDA)联合资助、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侯增谦研究员担任第一国际负责人的国际地学计划项目东特提斯碰撞造山成矿作用(IGCP/SIDA-600)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东特提斯碰撞造山成矿作用项目将以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为研究地区,旨在通过造山带、矿集区、矿床矿田等三个不同尺度的综合对比研究,揭示碰撞造山过程与大型矿床形成的内在成因联系,建立大  相似文献   

11.
王学求 《中国地质》2017,44(1):201-202
<正>2016年5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上,国土资源部成功启动了"化学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该计划是中国地质调查局通过地球化学国际中心实施的重大国际科学研究计划。大科学计划的提出得到了国际科学组织及众多国家地学调查机构的积极响应与支持,发布时得到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南非、伊朗、土尔其等22个国家的68名科学家代表在倡议书上签字表示支持,目前参与该计划的有60余个国家300余位科学家,初步搭建了大科学计划国际合作网络。  相似文献   

12.
会讯     
国际地学计划516项目“东亚与南亚的地质解剖”第五次国际研讨会将在国际地学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与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及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联合赞助下,于2009年9月在昆明召开。此次研讨会论题包括:大地构造学、构造地质学、古地理学、沉积学、地层学、古生物学、古海洋学、古磁学、矿藏、岩浆作用、环境地质学以及与东亚和南亚地质演变相关的论题。  相似文献   

13.
《探矿工程》2009,(11):59-59
中国地质调查局网站消息 近日,从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总部——德国地学中心(GFZ)传出喜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王成善等人联合美国、奥地利等国科学家申请的“白垩纪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项目”获得批准。这是我国继东海和青海湖大陆科学钻探之后,第三个获得国际大陆科钻计划支持的项目。  相似文献   

14.
《地学前缘》2007,14(3):130-130
2007年2月,由我国学者领衔申请的IGCP555(白垩纪温室世界快速环境/气候变化:海洋-陆地作用)项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国际地科联(IUGS)所属的国际地球科学计划(IGCP)执行局第35届会议上得到批准;2007年4月,由我国学者领衔申请的又一国际地学项目——国际大陆科学钻探国际研讨会项目(白垩纪松辽盆地大陆科学深钻计划)又得到国际大陆钻探计划(ICDP)执行委员会的批准。此两项目的成功立项是我国在国际白垩纪研究科学领域取得的又一突破。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末全球地学领域研究热点之一是在地球早期大陆形成演化方面提出了Rodinia超大陆的假说。这个假说传入中国 ,在我国地学界引起强烈反响。我国著名地质学家王鸿桢院士、IGCP4 4 0项中国工作组负责人陆松年研究员等有关专家分别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提出在中国开展Rodinia超大陆国际对比研究的建议 ,得到国家自然基金委支持 ,一个重点项目“我国古陆块对Rodinia全球超大陆事件的响应”列入 2 0 0 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指南并向社会发布。经过自由申请和专家评议 ,2 0 0 0年 8月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  相似文献   

16.
由我国学者沙金庚研究员担任首席负责人的国际对比计划IGCP506项目“海相与非海相侏罗系:全球对比与重大地质事件”获得国际地科联和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科技执行局全会批准并于2005年正式启动。为了更好地组织我国学者参与实施此项工作,该项目组借在江苏常州举行中国古生物学会学术年会之际,于2005年4月25日召开了IGCP506项目中国工作组及项目研讨会。来自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杨经绥研究员荣获第十一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地质科技研究者奖。李克强副总理在2009年10月23日在京召开的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颁奖大会上为获奖者颁奖。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初,我国地学界就开始酝酿申请主办国际地质大会;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地质学会于1984年提出了正式申请。经8年不懈的努力终于迎来喜讯,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于1996年8月4日至14日在中国北京召开。 国际地质大会是国际科学会议中历史悠久、规模巨大、学科广泛、极负盛名的学术组织,是国际地学界最具广泛性、高层次、高水平的“奥林匹克”盛会。 国际地质大会旨在:促进地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质》2019,46(1):封二-封二
正青藏高原能源资源综合调查工程(李海兵首席专家)隶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十大计划之一的"重要矿产资源调查计划"。该工程由7个项目组成,分别是"特提斯-青藏高原科技长廊和主要成矿带构造背景综合地质调查"(张建新、许志琴);西藏雅鲁藏布江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铬铁矿综合地质调查(杨经绥);冈底斯-三江成矿带与中特提斯巨型成矿带  相似文献   

20.
据外刊报道,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将于1989年7月9—19日在美国华盛顿召开。该届大会由美国全国科学院和美国地质调查所主办,预计有6000多位地质科学家参加。国际地质大会由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发起,每四年召开一次。它的宗旨是促进地学领域中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与发展。第27届国际地质大会已于1984年在苏联莫斯科举行,日本申请在1992年主办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