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年来 ,地膜西瓜在封丘县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地膜西瓜 3月底至 4月初播种 ,4月中、下旬瓜苗长出两片真叶时需破膜放风 ,不然遇高温天气会造成烧苗。若出现大风降温天气 ,破膜后的西瓜又可能遭受霜冻危害。通过对地膜内、外温度观测统计分析 ,找出了西瓜受害的农业气象指标 :在放风之前 ,日最高气温达到 30℃时 ,膜内温度可达 5 0℃以上 ,可发生烧苗 ;在放风之后 ,当日最低气温低于 3℃时 ,膜内温度可达 0℃以下 ,可发生冻害。根据烧苗和冻害气温指标 ,普查我县 1971~ 2 0 0 0年气象资料 ,30年中 4月中、下旬达到烧苗气温指标的有 7年 ,约…  相似文献   

2.
利用1978-2014年洪涝、旱灾、风雹灾及低温冷冻四种农业气象灾害受灾面积、同期粮食平均单产及粮食作物单产有关统计数据,采用线性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新疆37a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特征及其对主要粮食作物、主要经济作物单产的影响进行分析。新疆农业气象灾害灾情总体呈受灾面积大、成灾率高、波动幅度大的特点。旱灾和雹灾对新疆的粮食生产危害较大,低温冷冻灾害和洪涝灾害其次。从作物种类来看,不同作物与旱灾受灾面积关联度最大,冬小麦、春小麦和玉米与低温冷冻灾害受灾面积的关联度最小,而棉花和甜菜与洪涝灾受灾面积的关联度最小。旱灾和雹灾是影响新疆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3.
阿克苏河灌区是中纬度干旱区典型的绿洲灌溉系统,同时也是新疆第二大灌区,了解灌区作物需水量可为灌区种植结构调整、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Penman-Monteith蒸散发模型,结合作物系数法估算了阿克苏灌区作物需水量的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和作物种植结构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960—2015年阿克苏灌区多年平均作物需水量为586 mm,且呈显著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38.43 mm/10 a。随着气候变化和作物种植结构的改变,1990—2015年间作物需水量急剧增加,增加速率高达99.37 mm/10 a。对于不同作物类型,果林的需水量最大,高达829.8 mm,其次是棉花、水稻和玉米,小麦需水量最低。阿克苏灌区的作物需水量对日最高气温和日照时数较为敏感,而对最低气温、风速和水汽压的敏感度较低。当日最高气温升高2℃时,作物需水量增加4%,当日照时数增加10%时,作物需水量将增加3.2%。另外,作物需水量对作物种植结构非常敏感,当果林的种植面积比例增加10%时,作物需水量增加了12.1%。  相似文献   

4.
新疆春季气温变化大,常造成地膜玉米霜冻、冷害及热害,因此有必要对地膜玉米苗期这些灾害的农业气象指标进行较深入研究,以便为正确安排地膜玉米的播种期,防灾抗灾及全面认识地膜玉米田间小气候特点服务. 一、试验研究方法试验以模拟试验为主.在30×10×13  相似文献   

5.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明确新疆棉花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趋势,对该地区调整种植结构趋利避害、保障棉花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新疆棉花种植区101个气象站点1961—2020年逐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历史灾情资料、作物生产资料,筛选和验证了新疆地区棉花苗期低温冷害指标,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空间插值分析和M-K趋势分析等方法,从年代尺度、年际尺度和候尺度系统分析了新疆棉花苗期低温冷害发生频率和强度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新疆棉花苗期冷害以轻度为主,中度次之,各等级冷害发生频率呈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南北疆冷害站次比和发生频率随候序推移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北疆和南疆分别在4月6候和4月4候冷害发生频率较大。近60年新疆棉花苗期低温冷害发生天数、强度和站次比均呈减小趋势,20世纪80年代冷害最为严重,与时段Ⅰ(1961—1990a)相比,时段Ⅱ(1991—2020a)逐候的冷害站次比均减少。  相似文献   

6.
地膜复盖晚茬麦,能使冬小麦晚茬生长健壮,增产效果显著。而且地膜经使用后完好率在80%以上,小麦揭膜后地膜可再用于棉花等春播作物,地膜两次利用,经济效益更为显著。本文探讨了地膜复盖后晚茬麦增产的原因,并总结了地膜复盖的农业气象效应。  相似文献   

7.
干旱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素之一,水分亏缺所造成的危害超过了一切逆境因子的总和,严重影响作物产量及农业生产。作为全国重要优质棉区之一的新疆,干旱及水资源缺乏也成为棉花产业发展的重大限制因素之一,棉花种植几乎完全依赖灌溉,而棉花或棉田是否需要灌溉,可根据土壤含水量以及植株本身受旱程度特征等指标来判断。本文从棉花干旱形态变化、生长发育进程、生理生态特征、产量结构差异、土壤水分变化、气象干旱等不同方面对绿洲棉田干旱指标研究的现状和进展进行总结,并对进一步开展滴灌模式下棉田干旱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干旱敏感性指标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影视广告产业目前已成为全国气象系统的龙头性产业 ,气象影视因改革而兴起 ,因邓小平南巡讲话而快速发展。中国气象局首开先河 ,各省区紧随其后 ,兴起了气象影视广告产业浪潮 ,东部不少地区影视产业起步虽晚 ,但起点之高 (如上海、广州等市 )令业内人士瞠目。新疆气象影视广告产业以与乌鲁木齐电视台签定联办《天气预报》栏目协议为标志 ,始创于1992年7月 ,与内地省区相比起步算是早的 ,在这7年多的时间里,新疆气象影视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本文旨在回顾这一发展历程 ,并对未来的发展做一探讨。1新疆气象影视广告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段1…  相似文献   

9.
气象卫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是现代气象事业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标志之一。1972年,自治区气象台建立了我区第一个 APT 气象卫星接收站,从此,新疆气象系统就进入了气象卫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时期。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如下阶段:1972年至1986年主要是云图分析与为预报应用阶段;1986年至1990年为天气分  相似文献   

10.
海伦县作物抗御气象灾害合理种植比例的决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荣欣  沈能展 《气象学报》1985,43(2):188-195
本文采用农业系统工程方法与农业气候分析方法相结合的途径,对黑龙江省海伦县的农业气象灾害类型及主要作物的受害减产率进行了定量研究,并建立了寻求作物抗灾稳产合理种植比例的数学模型及用计算机进行了优化处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不同情况所应采用的各种决策方案。 本文的研究结果。经过用历史资料的效果检验后,已提供给当地生产领导部门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1.
拱棚和地膜是目前农业栽培措施中广泛采用的两种种植方式,它们同具有增温保墒,利于作物早生早发的作用,但由于两者的小气候特点不同,苗情也不同,从我们进行的拱棚栽培棉和地膜植棉试验中,我们得到一些初步结果. 一、小气候差异由于拱棚栽培和平铺地膜相比,拱棚内温、湿条件均优于地膜,特别是在气温较低的前期,拱棚表现出更显著的增温效益(见表1).同时由于拱棚内水汽不易散发,拱棚内湿度较地膜外更大,这突出地表现在拱  相似文献   

12.
应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计算作物蒸散量的公式,计算了张家口坝上地区蔬菜作物的需水量;通过田间示范得出,膜下滴灌节水效果最好,其次是喷灌、再就是管灌。给出了蔬菜作物的平均需水灌溉量和不同节水模式下的灌溉量,并进行了节水灌溉调控气象服务。结果表明,按照作物需水和气象服务调控灌溉,不用投入资金可节水40%左右;工程节水加作物需水气象服务调控灌溉节水40%~70%。工程节水结合作物需水调控灌溉为最有效最经济的节水灌溉途径。  相似文献   

13.
自从地膜棉的新技术推广以来,各地在覆盖方式上进行了许多试验和改进,取得了比较一致的看法,但也存在着分歧。本文试图通过对不同覆盖方式的发展,气象效益、光合率和经济效率的利弊,作些介绍分析。为生产单位种植地膜棉时采用适宜的覆盖方式,提供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一、气候-作物评定系统的内容及目的应用气象和卫星资料评定气候-作物系统,其内容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作物的潜力评定,主要分析作物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以便因地制宜种植作物;二是作物状况评定,主要运用近期的气象和卫星资料对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评定,为生产部门提供有用的信息,也可对评定的模式作必要的校正;三是作物产量评定,主要是运用气象和农业资料,设计评定产量的模式。整个体系的示意图如图1。  相似文献   

15.
转光膜简介     
转光膜是 1994年由青岛新桑达经济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从俄罗斯引进的一种新型农膜。它是在高压聚乙烯中加转光添加剂吹制而成。新桑达公司在引进俄罗斯科学院普通及无机化学研究所转光添加剂和母粒专利的基础上 ,经过研究和改进 ,开发出适合国情、性能更优良的瑞得来转光母粒。目前 ,新疆试验示范用的转光膜就是珠江塑料厂使用瑞得来转光母粒生产的转光地膜及棚膜。转光膜的主要作用有两个方面 :一是把日光中的紫外线转化成能被植物利用的红橙光 ,从而改变农田光照条件 ,使光能利用率提高 ;二是增温作用 ,使春天农田 5cm地温比普通地膜 (无…  相似文献   

16.
由新疆科委主持的乌鲁木齐气象电报交换系统》(以下简称UDJ系统)科研成果鉴定会,于1990年7月20日在乌鲁木齐召开. 参加鉴定会的有电子科技大学、国家气象局、甘肃省气象局、成都气象学院、新疆科委、新疆物理所、新疆电子所、新疆工学院、新疆煤专、区计算机办、区防汛办、区  相似文献   

17.
通过1990年、1991年两年的蓝色地膜田间试验,研究了蓝色地膜的光热效应及其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认为蓝色地膜是很有希望得以推广的一种新型地膜  相似文献   

18.
1、新气成92005 成果名称:利用气象资料和气象卫星遥感资料预测新疆草场生产力预备性研究完成单位:新疆气象科研所主要完成人员:黄敬峰、冯振武、薛建钢、李慧英、王淑民内容简介:该课题通过大量考察、调研、实测,较系统地阐述了天然草场生产力动态与卫星气象资料之间的线性和多元关系,给出了1990和1991两年试测的新疆  相似文献   

19.
贺信     
《新疆气象》编辑部: 欣悉贵刊在1990年起改为国内公开发行刊物,这是值得庆祝的. 在各省(区)气象杂志中,贵刊是水平较高的刊物之一.我相信贵刊公开发行后,要面向全国,为新疆和全国气象技术现代化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为揭示呼伦贝尔市农牧交错带农业种植结构的实质,利用贝叶斯准则及该区气象资料,主要作物大豆、玉米和小麦的种植面积及产量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该区种植作物的经济效益大小排序为:大豆>玉米>小麦;②如果预报有干旱发生,则作物种植比例大小排序为:玉米>大豆>小麦;如果预报有洪涝或低温冷害发生,则作物种植比例大小排序为:大豆>玉米>小麦;③设计了两种在干旱气候年型下的作物种植比例最优方案,产值可分别增加3%和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