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建构五元系统耦合模型对2007—2018年我国30个省(区、市)乡村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安全保障服务、交通便捷服务、惠民便民服务、公共行政服务协调度进行测算,运用动态演化模型考察了五元子系统运行结果状态及其线性速度演化过程,并通过定性比较法探索了五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我国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五元...  相似文献   

2.
乡村旅游重点村现已成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助力脱贫攻坚和促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全国10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研究样本,运用最邻近指数、Voronoi模型、核密度估计法、空间自相关、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系统揭示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异特征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结构总体呈"东聚西散、南多北少"特征,与胡焕庸线高度吻合;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异总体趋于凝聚态势,变异系数高达227.95%,为显著集聚型分布.2)各区域间密度格局差异较大,呈现"南北两核心、东西两节点,中部'工'字贯穿"的分布形态;全国尺度上,乡村旅游重点村莫兰指数为0.252,表现出显著空间自相关性,但冷热点分布呈不均匀状态;3)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分异是多种因素交互耦合作用的结果,相关政策、资源禀赋、交通可达性、经济发展水平为强势影响因素,旅游接待能力、市场潜力为中度影响因素,地形特征为相对弱势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4.
王秀伟  李晓军   《地理学报》2022,77(4):900-917
乡村旅游重点村是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示范,对优化乡村旅游供给、引领乡村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分析了中国10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结构特征,揭示了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分异规律。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矢量缓冲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剖析了影响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① 乡村旅游重点村总体呈“东多西少”的空间分布格局。省际空间密度分层特征明显,“双核心—环核群—带状区”的空间分布规律突出。② 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地域间呈冷点分散、热点集中的空间分异格局。③ 6类乡村旅游重点村的核密度呈一高五低、分异鲜明的类型特征。④ 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是自然生态、社会经济、交通配套、景区资源、政策环境五大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人均GDP和居民消费支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客源市场距离及交通通达距离是负向影响因素。⑤ 各类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的驱动因素各异,与村落资源禀赋和发展特点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时空耦合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董文静  王昌森  张震 《地理科学》2020,40(4):628-636
构建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对2008-2018年山东省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的耦合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山东省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综合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②山东省属于乡村振兴主导型耦合协调,两大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呈区域发展不均衡态势;③就时序性来说,山东省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耦合发展呈现阶段性和波动性,逐渐由低度耦合协调向中度耦合协调过渡,但尚未演化至良好耦合协调水平;④就空间异质性而论,山东省各市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耦合发展呈现差异性和区域性,各市的耦合协调组合状况与其经济水平、历史基础、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等存在空间的对应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集对分析法对2003—2013年辽宁省14个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行测度,并对其时空格局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自2003年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以来,辽宁省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得到较大幅度提高,总体上呈由低水平向高水平演进的趋势,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基本公共服务的市际间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呈缩小趋势,低水平地区的"赶超效应"明显。空间上呈现出"中部凸起、两翼塌陷"的格局。各类型城市中,中心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最高,资源型城市次之,一般地级市水平最差。  相似文献   

7.
北京郊区乡村旅游季节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京郊地区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已成为北京居民重要的休闲旅游目的地。本研究以2008-2010 年京郊乡村地区的旅游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月度指数、快速样本聚类法和基尼指数等指标及方法,分析并测定京郊地区乡村旅游的月度分布特征、旅游季节划分以及旅游季节性强度等季节性特征。基础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京郊乡村旅游的季节性特征明显,在全年范围内形成旺季、平季和淡季3 个旅游季节,其中4-5 月、7-8 月和10 月是3 个旅游旺季,11 月到来年1 月是旅游淡季,其余月份为平季。然后,从自然因素(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和社会因素(公共假日、社会关系和节事活动)等2 个主要方面入手,阐释了京郊地区乡村旅游季节性特征的影响因素,指出相对静态(可调节性较弱)的公共假日和相对动态(可调节性较强)的节事活动是京郊地区乡村旅游季节性特征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8.
中国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教育POI设施数据,利用ArcGIS比较统计地图(Cartogram)、核密度分析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等方法对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空间格局进行研究,并采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方法对其格局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东部和中部地区基础教育公共服务资源数量约占65%,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的高值区域与城市群所在区域较为吻合,低值区域主要分布于胡焕庸线以西,东西部基础教育资源绝对数量差异明显。学前教育服务人均数量的低值区主要分布在西部,中部也存在部分低值塌陷区,相较于中小学,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问题突出。小学和中学教育公共服务人均数量的高高集聚(H-H)和低低集聚(L-L)区域在东中西地区均有分布,综合而言,地区基础教育公共服务人均数量均等化优于绝对数量的均等化状况。常住人口、第三产业比例、建成区面积是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空间格局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搜索行为是用户需求和行为惯性在虚拟空间的直观表达,为长时间序列、大空间尺度旅游需求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论文以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乡村旅游9个关键词的百度指数为数据基础,利用空间自相关、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需求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乡村旅游需求十年间总体呈“倒U”形变化形态,并表现出快速发展期、波动发展期的非线性阶段特征;年内呈现出“两峰两谷”变化特征,淡、旺季和周末效应比较明显。(2)乡村旅游需求整体上呈集聚分布状态,集聚效应随年际变化略有波动;局部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的梯度递减格局,且此特征在十年间基本保持稳定。(3) 5个因子对乡村旅游需求时空特征有持续显著的影响,其解释力表现为地区生产总值>星级饭店数量>人口总量>公路密度>国家级乡村旅游点数量,其他因子解释力相对较低或年际变动较大。论文借助网络大数据从宏观层面揭示了乡村旅游需求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优化产业布局、推进乡村旅游供需有效对接等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0.
区域旅游景区合理布局是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与根本保障,探究其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对促进区域旅游协作、经济共享及文化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西北地区2010—2020年A级旅游景区数据,采用GIS空间技术分析景区时空分布特征,从社会、经济、环境3个方面构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运用地理探测器厘清景区空间格局演变与影响因素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1)西北地区A级旅游景区数量变化不均衡特征显著,空间上集聚分布且集聚程度逐渐增强,呈现“西北—东南”的空间分布态势,中轴线处在“吐鲁番市—酒泉市—海北藏族自治州—兰州市—宝鸡市—西安市”一线,景区空间结构经历了“分散式点状—组团式斑块状—倒L型条带状”的演变过程。(2)常住人口、人均GDP、旅游收入、通车里程和政策力度5个因子对A级旅游景区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程度较强。(3)社会因素的影响能力上升,表现为先下降、后稳步上升2个阶段;经济因素的影响能力上升,表现为周期性的上升-下降波动;环境因素的影响能力趋向于上升,但变化幅度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1.
转型期中国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模式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春山  高军波 《地理科学》2011,31(3):272-279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模式与社会经济背景紧密相关,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体制转型促使我国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模式发生变革,其供给主体结构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一化政府垄断转向政府公共部门、市场企业组织及社会非营利组织多元参与;在供给主体的制度设计上,供给决策由政治主导转向利益驱动,生产与提供机制由一体化转向垂直分离,垂直层级式管理机制也逐步转型为政府主导下的全方位监督。多元化供给主体及多样化机制组合驱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模式综合变革,是转型期制度政策因素、市场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体现出结构—能动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2.
尹鹏  王富喜  段佩利 《地理科学》2021,41(4):571-579
以2007-2017年中国31个省区(未含港澳台地区)为研究对象,在厘清基本公共服务效率与城镇化质量耦合机理基础上,构建基本公共服务效率与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和熵值法测算基本公共服务效率与城镇化质量水平,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分析两者耦合协调的时空特征及其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①中国...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人口外流的时空演化及其驱动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农村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及两者表征的农村人口外流率为研究对象,利用"五普"和"六普"数据探讨了中国农村人口外流的演化及其空间格局,在预选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剖析了县域农村人口外流率的地域分异机制。结果显示:农村人口发展演化可划分为缓慢发展阶段、大量外流阶段、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发展阶段3个时期;全国县域农村人口外流率呈现出程度不断加深的态势,农业户籍人口和乡村常住人口的集中度下降明显,并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聚类和空间正相关性;平均海拔、人均GDP、城乡居民收入比、第一产业占比、城镇化率、道路密度、受教育水平、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与农村人口外流率呈现出正相关关系,而人均耕地面积、农民人均纯收入、乡村从业人员占比与农村人口外流率呈现出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以广东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650个乡村休闲旅游地为研究对象,借助GIS空间分析及数理统计分析,探讨了广东省乡村休闲旅游地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广东省乡村休闲旅游地在空间上呈现显著的集聚特征,整体表现为“两条轴带,多个增长极”的分布模式,且各邻域乡村休闲旅游地之间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2)整体乡村休闲旅游地特征空间尺度为118.36 km,各类型乡村休闲旅游地特征空间尺度表现出一定差异,具有明显的尺度依赖性,其中历史遗存类区位布局的空间范围最大;其次是民俗文化类和聚落建筑类,两者较为接近,但前者的集聚强度高于后者;自然景观类和产业融合类受自身数量及资源禀赋等因素制约,空间分布的范围相对较小。同时,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大,各类型乡村休闲旅游地集聚程度均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3)资源禀赋、交通可达、景区辐射作为供给因素,是广东省乡村休闲旅游地布局发展的基础;人口经济、客源市场作为需求因素,是影响布局的关键;政策支持、发展规划是管理因素,为布局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创新因素驱动乡村休闲旅游的转型与升级。供给、需求、管理、创新4个维度共同调节,影响乡村休闲旅游空间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开发初探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消费方式,是农业产生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文章首先对乡村旅游的涵义进行了探讨,并总结出乡村旅游的特点,阐述了发展乡村旅游业对于发展农村经济和旅游业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乡村的5种构成,认为乡村旅游景区应加强规划设计,并提出规划设计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6.
日本绿色旅游发展及其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绿色旅游(乡村)主要在1990年代以后在国家农(山)村政策支持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在阐述了日本绿色旅游发展的国家宏观政策演变,日本学者对绿色旅游的研究后,以长野县四贺村为例简要介绍了其开展逗留型市民农场旅游的经验:1、有基于村长的强有力的龙头的村领导的参与。2、通过“乡下的亲”制度的创办和各种活动的召开构建城乡村交流通道,改变价值观3、通过对区域绿色旅游开发条件利弊的分析,在有效利用和搭配资源,充分满足城市居民需要的前提下发展绿色旅游。最后在借鉴日本经验的基础上从宏观政策和具体的乡村旅游开发两方面对我国乡村旅游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山东省乡村旅游竞争力评价与障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王新越  朱文亮 《地理科学》2019,39(1):147-155
以山东省17地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乡村旅游竞争力主要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进行比较排序,并进行障碍度分析,发现:山东省17地市乡村旅游发展不平衡,烟台市乡村旅游竞争力最高,东营、菏泽、德州、聊城的竞争力较低;各地市竞争力水平空间分布具有差异性,半岛沿海地区乡村旅游竞争力较高,鲁西及鲁北地区竞争力较低;乡村旅游接待与服务能力是制约大部分地市乡村旅游竞争力提升的第一障碍因素,资源禀赋、自然环境、经济基础及客源市场条件在不同程度上制约各地市乡村旅游竞争力的提高。各地市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乡村旅游发展的障碍因素,推动乡村旅游合理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9.
乡村意象与乡村旅游开发刍议   总被引:77,自引:1,他引:77  
文章将“意象”的概念引入到乡村旅游,分析了乡村的丰富内涵,乡村是乡标兵 种整体氛围,主要表现为乡材景观意象和乡材文化象。同时,在分析乡材旅游涵义及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乡村与乡村旅游的联系,最后对我国诉开发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谭勇  皮灿  何东进  游巍斌 《热带地理》2014,34(2):241-247
以教育、医疗和文体设施为例,采用Kernel密度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了广州市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1)城乡聚集水平差异显著,总体上呈核心―边缘圈层结构格局,其中老城区为核心区,新开发区为过渡区,而广大农村区则为边缘区;2)不同类型设施空间格局基本一致,但各具特色,医疗设施密集程度最高,教育设施次之,文体设施最低;3)区际空间分布不均,行政区划烙印明显,越秀、海珠和荔湾区核密度最高,与增城、从化差异显著,行政边界成为Kernel密度等值线连续向外扩展的割裂线;4)通径分析表明,人口因素决定公共服务需求,是影响公共服务空间布局最重要的因素,经济因素决定公共服务供给,防止人口过于集中分布和增加公共服务设施投入是解决广州市公共服务设施城乡分布不均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