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闽北变质岩同位素年代信息合理使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陈云钊 《福建地质》1992,11(1):60-68
通过闽北变质岩中的大量同位素测年数据的评述,进一步阐明不同的同位素测年方法都具有各自的适用性和局限性。本文认为,不必因为某些不确切的同位素年龄与地质资料产生矛盾而放弃或中止地质上进一步探索,甚至不适当地夸大某些非真实年龄的地质意义,应仔细地剔除辨析测年数据及其样品的地质含义,扬长避短,以提取更多可利用的信息并努力寻求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生态地质学内容及其与地质生态学的关系;描述了岩石圈生态功能分类,即生态地质理论基础。生态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生态地质系统中直接作用于某些岩石圈或作用于其表面的生物群,包括人类和社会。生态地质系统分为4种类型:自然实体、自然理念、自然技术实体和自然技术理念。文中也描述了生态地质系统在生态系统结构中的地位,同时论证了生态地质系统的形成因素,科学的调查方法及所有相关的标准和指标,以及此项研究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地质实体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雪英  叶鹏  王曙  杜咪 《岩石学报》2018,34(2):343-351
地质实体作为地质信息表达的核心要素,对其准确识别是地质文本数据挖掘和应用的重要基础。本文通过分析各种类型文本数据中地质实体信息的描述特点,构建了地质实体信息的标注规范和语料库,设计了基于深度信念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s)的地质实体识别模型,解决了文本数据中地质实体信息的结构化、规范化处理问题。以矿产资源地质调查报告为实验数据,对本文的地质实体识别方法性能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深度学习模型能够在较小规模语料库的基础上,达到较好的地质实体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4.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硅酸盐地质样品,取样的重量通常要几百毫克(一般情况下400—1000毫克)。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没有足够数量的样品用于通常的X射线荧光分析,因此必须利用某些特殊的方法。在这些特殊的方法中,除了使用X射线荧光探针法之外(Rose等,1969),通常采用各种薄样法。其中最简便的方法是将磨细的样品粉末,均匀地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等离子体质谱法在地质样品铅同位素比测定上的应用。对仪器的质量歧视效应进行了观察和讨论,并对比了它的两种校正方法。溶样方法对某些样品的同位素比测定结果影响较大,应根据地质研究的要求选择溶样方法。铅同位素比的测量精度(RSD)一般为0.1-1%;与TIMS值的相对偏差为0.1-2%。分析一个样品的时间平均约8分钟。  相似文献   

6.
饶杨安  贺怀建 《岩土力学》2010,31(5):1621-1626
结合地质实体概念厘清数据类型及其特征对地层信息系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地层信息系统数据可以归类为属性数据、几何数据、关系数据、元数据4类,地层信息中的地质实体可分为基础地质实体和地质实体要素,进一步把地质实体要素分为关联要素和非关联要素。文中分析了矿体、风化分界面、断层、褶皱、不整合面、滑坡体的几何属性。区分观测者位置、数据采集点和数据本身空间属性,数据获取方法可分为地表调查、钻入调查、岩层透视调查、岩层非透视调查,并分析了原始数据与地质实体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7.
作为我国地质调查领域最重要的数据源之一,地质调查报告中蕴含着丰富的地学知识及地质体描述等关键信息,准确高质量地抽取地质命名实体为地学知识图谱构建、知识推理及知识演化提供基础。笔者等在阐述地质命名实体识别任务基础上,分析地质实体不仅包含大量专业术语,还存在实体嵌套、大量长实体等领域特性,进一步增加了地质命名实体识别难度。笔者等提出一种基于轻量级预训练模型(ALBERT)—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LSTM)—条件随机场(CRF)模型的地质命名实体识别方法。首先利用ALBERT对输入字符上下文特征进行建模,并采用BiLSTM对其进行进一步上下文特征表征,最后采用CRF实现标注序列预测。实验结果表明,在构建的地质命名实体识别数据集上,相比于主流的命名实体识别模型算法,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具有更好的抽取性能,提出的命名实体识别模型能为领域实体识别提供借鉴,同时为地学领域实体关系抽取和地学知识图谱构建提供有力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8.
邱芹军  田苗  马凯  谢忠  金相国  段雨希  陶留锋 《地质论评》2023,69(1):2023010005-2023010005
作为我国地质调查领域最重要的数据源之一,地质调查报告中蕴含着丰富的地学知识及地质体描述等关键信息,准确高质量地抽取地质命名实体为地学知识图谱构建、知识推理及知识演化提供基础。本文在阐述地质命名实体识别任务基础上,分析地质实体不仅包含大量专业术语,还存在实体嵌套、大量长实体等领域特性,进一步增加了地质命名实体识别难度。笔者等提出一种基于轻量级预训练模型(ALBERT)—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LSTM)—条件随机场(CRF)模型的地质命名实体识别方法。首先利用ALBERT对输入字符上下文特征进行建模,并采用BiLSTM对其进行进一步上下文特征表征,最后采用CRF实现标注序列预测。实验结果表明,在构建的地质命名实体识别数据集上,相比于主流的命名实体识别模型算法,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具有更好的抽取性能,提出的命名实体识别模型能为领域实体识别提供借鉴,同时为地学领域实体关系抽取和地学知识图谱构建提供有力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9.
地质领域实体关系抽取是构建地质知识图谱的基础,对地质领域文本信息抽取与知识库构建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地质领域实体关系复杂、缺少人工标注语料库等特点,提出了面向地质领域实体关系联合抽取模型,着重对多地质文本中存在的复杂重叠关系进行识别,避免传统流水线模型中由于实体识别错误造成级联误差。文章构建了高质量地质领域实体关系语料库,提出了基于预训练语言模型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s)与条件随机场CRF(Conditional Random Field)的序列标注模型,实现对实体关系的联合抽取。在构建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联合抽取模型在实体关系抽取上的F1值达到0.671,验证了本文模型在地质实体关系抽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根据织金洞的区域地质(即地层、构造、地貌等)条件以及水文地质特点,笔者等在该洞采起了八个地质样品。进行铀系年龄测定.文章着重介绍了该洞八个样品铀系测定的方法、原理、测试技术、测试结果,并通过结果分析,对织金洞以及洞中某些重要洞石的形成原因、机理、模式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张肇宏 《岩矿测试》1990,9(2):148-149
地质样品中痕量Au的分析较多采用湿法溶解样品。最常见的是采用浓王水或1 1王水在烧杯或聚碳酸酯溶矿瓶中溶解样品。对于王水能否把地质样品中的痕量Au全部溶出,在酸不溶物中残留多少Au,残留量对分析质量是否有影响的问题,各文献提法不一。文献介绍:王水溶解低含量Au样时偏低15%;溶解石英岩尾矿,Au结果偏低10-30%。又指出:在金矿区围岩和某些酸难溶硅酸盐矿物中采用王水分解样品,在溶矿时不加入HF作助溶剂,其Au结  相似文献   

12.
面向野外地质填图的空间实体对象表达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开展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辅助地质填图野外数据采集,必须以野外地质空间实体数据的采集为主线研制地质填图野外数据采集系统,运用软件工程学和系统工程学的方法,把面向对象软件工程开发技术与实际野外地质填图流程相结合运用到系统开发的各个环节,研究面向野外地质填图空间实体的分析方法和面向野外空间实体的数据对象的分析模型,建立了野外地质空间实体E-C-R模型,类层次结构及信息结构模型,为系统实现及系统集成提供了可行的技术开发路线。  相似文献   

13.
李广英 《矿产与地质》1998,12(2):141-144,F003
通过对地质数据及其之间联系的分析,得出地质数据的实体-联系图。应用规范化理论及数据依赖的理论,把实体-联系图转换成关系模型,得到地质数据库的一组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14.
序言环形影象又称“环状特征”(Circular feature)或“环状构造”(Circular tectonic),系各种遥感图象中的环状色调和形状异常.因为它常常是某些地质实体的地面表征,又往往与一些内生金属矿床相关,所以受到国内外遥感地质工作者的注意.尽管形成环形影象的因素很多,然而在一定的地质-构造条件下,它们无疑主要是特定地质作用的结果,并显示出相应的成矿意义.鉴此,我们利用陆地卫星的黑白图象、假彩色合成图象、密度分割图象及黑白航空象片,对  相似文献   

15.
聚类分析在534铀钼矿床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庆  张振强 《地质与资源》2013,22(4):326-329
聚类分析是对不同地质体或地质现象的某些共同属性的相似程度进行分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分为Q和R两种.通过对534铀钼矿床聚类分析,将矿区样品分为3组,这3组样品具有十分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东段深部的矿化蚀变具有矿根相特征,东段浅部具有矿身相特征,而西段深部具有矿顶相特征.可以进一步推断,西段深部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6.
储德平  万波  李红  方芳  王润 《地球科学》2021,46(8):3039-3048
地质实体是地质文本中的关键和核心信息,对其准确识别是地质信息提取和挖掘的重要前提.设计了ELMO-CNN-BiLSTM-CRF模型,基于预训练字向量构建深层BiLSTM-CRF神经网络模型,通过添加词语动态特征以及词语字符级别的特征,弥补字向量特异性缺失的问题,提高对于地质文本中复杂多词义的识别水平和对地质实体局部特征的提取能力.以《西藏自治区谢通门县雄村铜矿勘探地质报告》为例,对该模型的性能进行了评估,模型的准确率、召回率和F1值分别为95.15%、95.26%和95.21%.实验表明相比BiLSTM-CRF和CNN-BiLSTM-CRF模型,该模型在小规模语料地质实体识别方面效果更优,且能够有效识别长地质实体词汇和地质多义词.   相似文献   

17.
何紫兰 《地质与勘探》2020,56(1):190-197
依托常规GIS技术的建模手段不能满足复杂地质体三维实体建模的需求,其建模效果在真三维建模、实体模型应用等方面受限。本文根据复杂地质体的特征,将复杂地质体分为层状的连续型非倒转地质体、非连续型(断裂)地质体、倒转褶皱地质体和非层状地质体。从三维实体建模的角度,提出数据拆分、数据控制、数据简化三种建模数据处理方法,并借助三维GIS的可视化技术与GOCAD真三维建模能力,研究基于GOCAD软件的复杂地质体三维实体建模方法,详细阐述了四类复杂地质体的具体实现方法,并构建三维实体模型。  相似文献   

18.
三维地质建模的关键技术, 是如何利用专业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立体空间平台将三维空间地质实体真实地再现, 实现地质体的三维可视化和相关空间分析, 为地质研究和矿产资源勘查提供技术支撑。本文以东昆仑造山带为研究对象, 利用Micromine软件系统对地质体三维实体建模中的关键技术和建模方法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初步总结出三维地质建模的主要技术和方法流程。   相似文献   

19.
富有机质地质样品Re-Os同位素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Re-Os同位素的研究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重要进展。Re、Os能够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富有机质地质样品中富集,Re-Os同位素体系在各种富有机质样品的研究已成为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领域一个新的热点。文章介绍了Re-Os同位素体系研究应用于富有机质地质样品研究的原理及其地质样品种类,从风化淋滤和熟化两方面对Re-Os同位素体系的封闭性进行了说明,并且结合实例论述了Re-Os同位素体系应用于富有机质地质样品的重大意义,还对不同类型富有机质样品的采样和溶样方法进行了归纳。此外,还提出了当前富有机质地质样品Re-Os同位素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指出富有机质地质样品Re-Os同位素分析将成为解决地质难题一种新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20.
田宜平  刘志锋  赵攀 《江苏地质》2012,36(3):320-325
决定水电工程地质分析成败的主要环节是地质实体的模拟。用三维数值地质实体模型来模拟实际工程施工过程,可以协助解决各种工程地质问题。介绍了水电工程中地质模型的各个要素(地形面、基岩面、岩层界面、构造界面、透镜体、地层单元、勘探工程以及地质实体)的创建方法、实现思路以及可视化显示,基本包含了水电工程地质分析所涉及到的所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