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首次发现于张北一带的细石器多见于砂丘风蚀凹坑的底部。该区石器丰富,类型众多,加工精细,匀称,规整,属细石器文化遗存。当时人类处于狩猎采集经济状态。属中石器时代,此发现对于研究河北北部人类活动及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娅怀洞遗址是广西近年又一项重要考古发现,是一处石器时代洞穴遗址,文化遗存分为4期,第一至第三期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第四期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本文以该遗址出土动物遗存为研究对象,鉴定其种属、部位、死亡年龄和性别等信息,观察遗存保存状态和表面痕迹,对其进行尺寸和重量测量.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可鉴定标本数、最小个体数和骨骼发现率的统计,并依据统计结果进行自然环境的复原、人类行为和生业经济的初步分析.遗址出土动物包括软体动物(瓣鳃纲和腹足纲)和脊椎动物(鱼纲、爬行动物纲、鸟纲和哺乳动物纲),计27科19种(属).分析结果显示:自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出土的主要动物,都包括有扁蜷螺科、方形环棱螺、斜口环棱螺、梨形环棱螺、高大环口螺、塔锥短沟蜷、佛耳丽蚌、刻纹丽蚌、三型矛蚌、圆顶珠蚌、河蚬、鲤鱼、青鱼、鳖科、龟科、钝吻鳄科、鸭科、雉科、猕猴、猪獾、野猪、牛亚科、羊亚科和不同体型的鹿科动物等,这表明自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附近的自然条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一直都存在有茂密的森林和相对广阔的水域,各种动植物资源都非常丰富;动物构成始终以哺乳动物纲中的鹿科和猪科数量最多,说明自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先民一直以狩猎鹿科和猪科为代表的野生哺乳动物来获取主要的肉食资源,同时也采集野生植物、捕捞水生的螺类、鱼类和爬行类作为食物资源的补充;从保存数量最多的鹿科和猪科骨骼发现率来看,存在有部分长骨骨骼缺失的现象,说明遗址并非先民宰杀肢解动物的主要场所,遗址中的动物多为先民宰杀肢解后带来的;鹿科动物掌/跖骨及与之相连的腕跗部骨骼发现率普遍较高,且要明显高于同时期的猪科动物,可能与先民有意识选择鹿科动物该部位的骨骼来制作骨器的行为有关;大量出土螺类存在壳顶缺失的现象,这应该与先民对螺肉的取食有关,与娅怀洞遗址的年代相当的柳州白莲洞遗址也存在类似的现象.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纵向演变来看,先民对哺乳动物的利用程度是在逐渐增加的,对鱼的利用程度是大幅度减少的,对腹足动物的利用也有一定程度的减少,遗址动物群构成的这种变化体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先民生活方式和生业经济选择(定居和农业)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吉林东部盆地群早白垩世原型盆地恢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汉梁  范超颖  高璇 《世界地质》2013,32(2):263-272
通过区域地质、电法和地震资料等对吉林东部盆地群早白垩世地层、沉积和构造特征进行研究,从而恢复沉积古地理及原型盆地面貌,结合现今勘探成果与原型盆地控制烃源岩展布,残留盆地改造情况,预测有利勘探区。研究结果表明: 该区早白垩世原型盆地为一大型陆相湖盆的一部分,果松组-鹰嘴砬子组沉积期为初始裂陷孤立盆地发展阶段,林子头组沉积期为断坳转换期,沙河子组- 营城组沉积期为统一的坳陷盆地,至登娄库组沉积期原型盆地完全遭到破坏,泉头组沉积期各盆地进入独立发展阶段。靠近原型盆地湖盆中心的( 扇) 三角洲相、河流相及湖沼相沉积区且位于现今盆地的凹陷区是吉林东部盆地群的有利油气勘探区。  相似文献   

4.
吉林东部岩浆Ni-Cu-(PGE)硫化物矿床地球动力学背景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吉林东部地区是中国Ni-Cu-(PGE)硫化物矿床的矿化富集区之一。笔者基于以往研究成果,比较详细而全面地总结了该区Ni-Cu-(PGE)硫化物矿床的基本特点、时空分布规律,探讨了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吉林东部Ni-Cu-(PGE)矿有3个主要成矿期,即五台中期(2 484~2 500) Ma、华力西早期361 Ma和印支晚期(216~225)Ma,所对应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依次为华北板块北缘陆核解体成裂谷过程、华北板块边缘南北陆块挤压造山过程、“后挤压”-伸展阶段。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鉴日本细石叶工业的研究范例,运用高倍微痕分析法对许昌人遗址第5层出土的细石器功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20件细石叶多为不带使用痕迹,端刮器中19.3%带有明显使用痕迹,雕刻器、钻器、琢背小刀未发现明显使用痕迹。通过研究端刮器使用痕迹推测其可能用于鞣皮等工作。本文研究对于深入探讨许昌人遗址古人类细石器技术,以及人类的适应生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探讨细石器在东北亚扩散的路径和机制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吉林东部花岗岩区地下水化学成分和化学类型研究的基础上,以Na作为参比元素,确定了花岗岩风化过程中22种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相对活动顺序。花岗岩区地下水的地球化学类型属低矿化度(变化范围为69.51×10-6~386.49×10-6,平均值为199.48×10-6)的HCO3-Ca和HCO3-Na-Ca型。花岗岩风化过程中元素的活动性顺序(RM)从大到小依次为:B、Ca、Mo、Zn、Sr、Na、Mg、Cr、Cu、Ni、K、Co、Li、V、As、Ba、Si、Y、Fe、Ti、Al、Mn。风化产物中的粘土矿物主要为高岭土、蒙脱石,反映出本区花岗岩的风化淋滤程度较弱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吉林东南部早寒武含铜层及其形成的古地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东南部早寒武世晚期地层中含有数层含铜层,它们主要赋存在红色岩层所夹的灰绿-黄绿色岩层之中,本区含铜层的形成与当时富氧阶段中的缺氧时期息息相关,而且该类型含铜层主要产自滨海或滨浅海地带,受当时古地理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8.
刘斌 《地质与资源》2003,12(2):72-77
吉林东部(延边地区)中生代以来不同方向的断裂构造发育,火山活动强烈,岩浆侵入频繁,与中生代火山-岩浆活动有成因联系的金、铜多金属矿床多处,矿化蚀变线索多见,构成了知名度很高的五凤-小西南岔近东西向火山-岩浆期后低温热液型金、铜多金属成矿带.区内中生代火山-岩浆岩的形成是上地幔岩浆上侵的结果,同时伴有成矿作用的发生,在构造有利部位形成金、金铜或铜金多金属矿体.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幔,成矿是在酸性介质中还原条件下发生的.从远源至近源,成矿分带为Au、Ag→Au、Cu、Ag→Cu、Au、Pb、Zn→Cu、(Mo、Au),成矿温度从低温至高温变化,硫化物从贫硫化物向富硫化物变化.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东南部早寒武世晚期地层中含有数层含铜层,它们主要赋存在红色岩层所夹的灰绿黄绿色岩层之中。本区含铜层的形成与当时富氧阶段中的缺氧时期息息相关;而且该类型含铜层主要产自滨海或滨浅海地带,受当时古地理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10.
细石器研究是裴文中教授对中国史前考古学的重要贡献之一。从20世纪40年代起,他为细石器文化的命名、分期和起源的探讨奠定了初步的基础。近50年来,随着考古资料的不断积累,人们在认识上又有了新的变化。首先是扩大了细石器的分布范围,从过去的北方草原,几乎扩展到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其次是延长了细石器的年限,从旧石器晚期、中石器、新石器,甚至延续到青铜时代;最后是基本确定了以细石器传统为代表的技术工艺,已为复杂的考古学文化所共有。从而以细石叶和细石核为特征的细石器传统,应起源于华北,而逐步向周边地区扩展。同时随着细石器研究的深入,有关陶器的出现和农业的萌芽也积累了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对吉林省永胜霞石正长岩进行磁选除铁试验,确定该岩体的合理选矿条件和最佳工艺流程,精矿产品的杂质含量,为我省霞石正长岩开发利用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吉林荒沟山金矿床岩溶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有维 《吉林地质》1993,12(4):1-15
本文认为吉林荒沟山金矿床具有岩溶矿床特征,老岭群珍珠门组是成矿物质来源的矿源层,中条、加里东、印支—燕山古岩溶期造成聚矿空间,古岩溶地下水在深循环过程中经地热增温形成热流体,运移中溶滤矿源层形成成矿热液,并与围岩持续相互作用,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聚矿于岩溶空间,形成岩溶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13.
龙泉洞位于河南省栾川县的龙泉山公园内,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洞穴遗址,年代为33~31kaB.P.,地理坐标为33°47′24″N,111°36′28″E.2011年2~4月,由北京师范大学、洛阳文物工作队和栾川县文管所共同发掘。 出土了512件石制品(有编号),其中包括石核96件,石片60件,工具73件,断片58件,断块225件。另外,淘洗时出土了大量的碎块和碎屑。石制品的主要原料为脉石英,使用锤击法和砸击法打片;锤击石片中,长宽相当的石片占多数,有近30%的似石叶石片;工具以刮削器为主,也有少量的尖状器、锥、钻、雕刻器等。龙泉山遗址是伏牛山区第一次经过科学发掘和研究的旧石器晚期遗址,它的发现为我们全面认识中国旧石器晚期文化的面貌和现代人行为特征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4.
中国吉林大拉子组的时代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光富 《地层学杂志》2005,29(4):T0003-T0004
大拉子组是我国东北地区早白垩世的典型层位,但该组的具体地质年代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根据最近发现的植物化石材料,通过对大拉子组被子植物优势属的地质分布以及与国内外被子植物群的对比研究,发现大拉子组与北美Potomac带B中部的被子植物群较为相似,结合孢粉、昆虫、叶肢介、介形虫及鱼化石等其他生物化石证据,认为吉林大拉子组的地质时代很可能为阿尔必中期或晚期。  相似文献   

15.
莲花池山旧石器遗址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在2005~2006年的考古发掘中揭露出一个包含有砖红土及网纹红土的地层剖面,在其中的3个石英砾石夹层中出土数百件石制品。光释光测年数据表明古人类在该遗址的活动时间大致在60~26kaB.P.,对应深海氧同位素3阶段(MIS 3)。孢粉分析结果表明, 古人类活动时期气候温暖湿润,植被面貌属于亚热带针阔混交林植被面貌,林下生长有丰富的蕨类植物,在这一良好的生态背景下,古人类活动频繁。遗址石器工业面貌是以刮削器为主的小型石器技术类型。这种以小型石片石器为主的特征不同于该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以砍砸器为主的大型砾石石器工业传统,是我国南方地区MIS 3阶段开始广泛出现的技术特征。MIS 3阶段是寒冷干燥的末次冰期中一个温暖湿润的"间冰阶",该阶段全球范围内古人类技术出现明显变化,遗址显著增多,人类活动范围扩大。莲花池山的研究结果显示,气候环境转变是南方地区技术传统改变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但南方地区多样化的区域小生境也提示这一文化传统的变革也可能由其他因素引起。  相似文献   

16.
安徽淮南小孙岗遗址是淮河中游地区一处紧邻淮河的堌堆状遗址,其文化性质属于双墩文化,炭化植物种子AMS 14C测年数据显示,遗址年代约为7200~6800cal.a B.P.。本文通过对该遗址2012年9月至12月试掘时采集土样的浮选分析,发现了丰富的双墩文化时期的炭化植物遗存,包括菱属残块,葡萄属、柿属种子,栎属、枣属、桃属、梅等核壳,炭化稻米以及一些杂草种子。炭化稻米的发现表明淮河中游地区在距今7000年前后属于水稻栽培区,而大量野生植物资源的存在以及各类植物遗存的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采集是小孙岗先民获取植物性食物资源的主要方式。综合同时期已发掘遗址的动、植物考古资料研究结果,我们认为,采集、渔猎是双墩文化时期淮河中游地区先民的主要生业形式,稻作农业在当时仍只是一种辅助性的生业活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具体数字阐明了吉林省非金属矿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下侏罗统红旗组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东南部吉林洮南万宝盆地的红旗-碱土一带,由一套含煤的陆源碎屑沉积岩组成,其上与中侏罗统万宝组底砾岩平行不整合接触,其下与中二叠统大石寨组凝灰岩角度不整合接触,属局部山间断陷盆地的湖相、沼泽相沉积.1982年杨学林和孙礼文首次报道了红旗组植物化石,其中缺乏苏铁植物.最近,在红旗组化石研究中,发现了数块伊什假篦羽叶(Pseudoctenis eathiensis)植物化石,伴生植物有拟刺葵和异羽叶等.尽管该组已发现的新芦木、枝脉蕨、假篦羽叶、异羽叶、茨康叶、苏铁杉和松型叶可以和柴达木盆地东北缘下侏罗统植物化石相比较,但假篦羽叶和异羽叶等苏铁植物实际并不丰富,反映了暖温带到“似热带”气候控制下的大陆植物区的植物群特征.这一特征可与热带气候控制下的具丰富苏铁植物的滨海植物区形成明显的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