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补阳还五汤治疗颈椎病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CMSP、化学专业数据库获取补阳还五汤的活性成分,并对潜在靶点进行预测及规范。分别从PharmGKB、DisGeNET、OMIM、GeneCards数据库中得到颈椎病疾病靶点,利用韦恩图获取补阳还五汤与颈椎病的交集靶点。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疾病靶点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获得核心有效成分与关键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潜在靶点进行富集分析。最后运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补阳还五汤核心有效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获得补阳还五汤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活性成分97个,包括槲皮素、山柰酚、黄芩素、木犀草素等;交集靶点64个,关键靶点有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白细胞介素-1B(IL-1B)等;主要涉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7(IL-17)、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有效成分与关键靶点之间结合紧密,为补阳还五汤治疗颈椎病提供相应条件。结论:该研究在总体上预测了补阳还五汤治疗颈椎病的活性成分、靶点和信号通路,作用途径广泛,为下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及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探讨补阳还五汤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中药成分、靶点,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PubChem 2个在线网站预测中药成分靶点;通过OMIM、DisGeNE、TTD、DrugBank 4个数据库检索动脉粥样硬化靶点;以VENN图展现补阳还五汤靶点与动脉粥样硬化靶点的交集;利用STRING网站构建PPI网络,筛选出关键靶点;通过Cytoscape3.6.0软件筛选出补阳还五汤主要成分;利用DAVID6.8网站对交集靶点精细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补阳还五汤靶点与动脉粥样硬化靶点的交集靶点有94个,补阳还五汤活性成分62个,补阳还五汤关键成分3个。GO分析结果显示,补阳还五汤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潜在生物学过程有炎症反应、药物反应等43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补阳还五汤抗动脉粥样硬化通路主要涉及到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传导途径、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信号通路等。结论:补阳还五汤主要通过红花、黄芪所含有的3个关键成分槲皮素、木犀草素和山奈酚,以及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发挥抗炎症反应机制,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获取补阳还五汤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及活性物,利用UniProt数据库规范化合物作用的蛋白质靶点。通过Swiss ADME平台筛选潜在化学成分,将筛选后的化合物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平台获取其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疾病的主要靶点,利用Venny分析工具绘制Venny图,并得到两者交集靶点。利用STRING11.5及Cytoscape 3.9.1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Metascape数据平台对潜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获得药物活性成分黄芪17种、赤芍14种、川芎6种、当归2种、红花17种、桃仁19种,作用靶点646个,疾病靶点489个,药物-疾病交集靶点77个。关键基因主要为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环加氧酶2(PTGS2)等。GO功能富集条目涉及炎症反应、对脂多糖的反应、膜筏、囊泡腔、抗氧化活性、激酶结合等。KEGG信号通路主要包括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白细胞介素-17(IL-17)等信号通路。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能起到抗炎、抗凋亡等作用,从而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减轻脑水肿,改善神经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巨刺法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予补阳还五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灸巨刺法,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58%(43/48),高于对照组的70.83%(34/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NIHSS评分和Barthel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刺法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石菖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CIS)的作用机制。方法:以“石菖蒲”为关键词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其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利用Uniprot数据库对靶点蛋白信息进行标准化,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利用GeneCards、TTD、OMIM和DRUGBANK 4个数据库检索CIS相关疾病靶点。将疾病和药物靶点导入微生信软件绘制韦恩图得到交集靶点,使用在线软件String 11.0建立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对PPI网络进行可视化分析,筛选出核心靶点。在Metascape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分析。最后采用分子对接技术确定石菖蒲的有效成分作用于CIS的核心靶点。结果:获得38个潜在作用靶点,PPI网络拓扑分析发现RAC-α丝氨酸/蛋白激酶(AKT1)、肿瘤坏死因子(TNF)可能是石菖蒲治疗CIS的核心基因。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石菖蒲可能是通过对血压的负向调节、调控白细胞迁移等炎症反应、神经递质合成过程、血管生成以及血液循环等生物学过程来发挥作用。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石菖蒲作用于CIS中的通路涉及血流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钙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VEG通路以及炎症和癌症等通路。分子对接技术验证了石菖蒲有效成分中的山柰酚与潜在靶点AKT1和TNF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石菖蒲的主要活性成分山柰酚可能通过作用于AKT1等多个靶点,调控钙信号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从而发挥血管生成、抗神经细胞凋亡、抗炎、抑制细胞凋亡等作用,来达到预防或治疗CIS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血脂、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98%,对照组为78.9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脂水平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可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水平,改善脑部血液微循环,恢复脑部供血,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脑中风后遗症神经功能、生活质量、IgA和IgG的影响。方法:将脑中风后遗症患者118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2组神经功能缺损(NHISS)评分、生活质量(GQOLI-74)评分以及IgA、IgG水平。结果:2组NHISS、GQOLI-74评分及IgA、IgG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促进脑中风后遗症患者神经功能修复,提高生活质量,并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探讨化痰祛瘀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运用TCMSP和相关文献记载检索筛选化痰祛瘀汤的主要活性化合物及相关作用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获取作用靶点的标准名称,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疾病的相关靶标,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与本病相关的核心靶点蛋白互作PPI网络。利用R语言软件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根据筛选条件得到化痰祛瘀汤207个有效化合物和176个药物相应靶点,根据平均度值7.43,筛选出核心靶点48个。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条目89条(P<0.05),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158条通路与本病有关(P<0.05)。化痰祛瘀汤中的活性化合物可能通过乙肝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信号通路、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内分泌抵抗信号通路、细胞凋亡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途径作用于JUN、MAPK3、MAPK1、TNF、IL6、AKT1、ESR1等核心靶点发挥其疗效。结论:化痰祛瘀汤与缺血性中风发病过程中的炎症反应、动脉粥样硬化、神经细胞凋亡、免疫反应等生物过程具有潜在的关联性与治疗作用。本研究为本药的临床应用及后续的效应机制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7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生活能力(ADL)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雷诺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黄芪、桂枝、白芍、大枣、生姜的活性成分及其靶点,通过Geencards、OMIM数据库获取雷诺病主要靶点,将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雷诺病的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构建PPI网络图,运用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KEGG分析,使用Cytoscape软件绘制药物成分-疾病靶点-通路网络图。结果: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雷诺病的主要活性成分为β-谷甾醇、山柰酚、芒柄花素、槲皮素等,主要靶点为TNF、IL6、JUN、AKT1、CXCL8、VEGFA、PTGS2等,主要涉及IL-17、VEGF、MAPK、PI3K-Akt、血小板激活、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等信号通路。结论:本研究初步反映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雷诺病的多个成分、靶点、通路的作用机制,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准备行PFNA内固定植入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均由同一组医师进行PFNA手术,对照组术后均给予镇痛、抗感染、抗凝、补液,配合下肢无负重功能锻炼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术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疗程均为28 d。比较2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开始下地部分负重时间,采用Harris评分评估2组术后1个月、3个月的髋关节功能。结果:2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开始部分负重时间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术后1个月治疗组Harri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1);术后3个月,2组Harris评分均较术后1个月升高(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能够较好地改善PFNA术后患者髋关节的活动功能,缩短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和下地负重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酸枣仁汤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TCMSP平台预测酸枣仁汤中药成分的作用靶点与通路,利用Cytoscape软件分别构建成分-靶点网络、PPI网络,使用DIVID数据库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经筛选获得酸枣仁汤中五味中药酸枣仁、川芎、知母、茯苓、甘草含有的135种活性成分,332个相应靶点;PPI网络包括293个节点;GO条目146个,其中生物过程为94个,分子功能条目34个,细胞组成条目18个;KEGG通路22条。结论:酸枣仁汤不仅可以用于治疗失眠、焦虑等精神系统疾病,还可以用于治疗肿瘤、循环系统等疾病,同时参与5-羟色胺、氮素代谢等生物过程,揭示了酸枣仁汤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药理作用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Ⅲ~Ⅳ期糖尿病肾病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 例Ⅲ~Ⅳ期糖尿病肾病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 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及饮食、运动、糖尿病健康宣教;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肾功能相关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42/45),高于对照组的75.56%(3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血糖、血脂、肾功能相关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改善Ⅲ~Ⅳ期糖尿病肾病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中医证候,加快糖、脂代谢,保护肾功能,从而达到延缓病情进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曲直汤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CMSP检索并筛选曲直汤各药物的活性成分,借助Uniprot数据库进行靶点预测;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坐骨神经痛主要靶点,利用Cytoscape 3.8.2基于Bisogenet及CytoNCA插件工具进行蛋白互作网络构建及筛选;借助Metascape平台分析曲直汤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主要通路及生物过程;基于AutoDockTools-1.5.6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曲直汤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核心活性成分为槲皮素、豆甾醇、β-谷甾醇、山柰酚、毛地黄黄酮、丹参酮IIA等,其核心靶点包括微管蛋白β链(TUBB)、异质性核蛋白K(HNRNPK)、核仁素(NCL)、转录中介因子1-β(TRIM28)、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1(PABPC1)、40S核糖体蛋白S3(RPS3)、ATP依赖的RNA解旋酶A(DHX9)等。分子对接其核心成分与主要核心靶点结合能明显小于-1.2 kcal/mol,对接结果良好。曲直汤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主要生物学通路包括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通路、辅助性T细胞17细胞分化、多巴胺能突触、缺氧诱导因子-1、叉头蛋白0信号通路、环磷酸鸟苷-环磷酸鸟苷依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等。结论:曲直汤治疗坐骨神经痛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可能与减轻炎性刺激、调节神经节兴奋性、痛觉传导与处理等多种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益气复元汤治疗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平台筛选出益气复元汤的主要药物成分,通过GeneCard、OMIM、TTD数据库检索肺癌疾病靶点,使用软件Cytoscape 3.8.2建立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基于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益气复元汤主要活性成分131种,潜在靶点273个,肺癌相关疾病靶点13215个,药物-疾病靶点256个。PPI网络显示主要靶点有雌激素受体1、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肿瘤相关蛋白5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等。GO功能主要包括药物反应、细胞缺氧反应、细胞外空隙、细胞溶质、酶结合、药物结合、蛋白结合等。KEGG通路主要有信号转导、肿瘤及癌症的特定类型、病毒相关通路等。预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为益气复元汤治疗肺癌的主要靶点。结论:益气复元汤治疗肺癌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其主要作用成分可能为槲皮素,作用机制可能与信号转导、肿瘤及癌症的特定类型、缺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鸡尾酒”对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50例PLIF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 例。2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鸡尾酒混合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2组的中医证候积分[腰腿痛、面色淡白、倦怠乏力、舌象(紫暗或有瘀斑)、脉象(沉涩或细弱)],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 (JOA)评分,术后地佐辛总用量、首次下地时间,凝血指标水平[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14天后,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较术后第1天下降(P<0.01);治疗组面色淡白、倦怠乏力、舌象、脉象积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术后第4、7、14天VAS评分,术后第14天JOA评分及D-二聚体、Fib、PL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术后地佐辛总用量低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地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鸡尾酒能减轻PLIF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疼痛程度,加快腰椎功能的恢复,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芎芷地龙汤的活性成分,预测其治疗偏头痛的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方法:通过TCMSP平台收集芎芷地龙汤活性成分并进行ADME筛选,收集活性成分潜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收集偏头痛的相关疾病靶点,并与药物活性成分靶点取交集得到共同靶点,进行PPI分析;使用Cytoscape构建“药物-靶点-疾病”网络并进行分析,通过DAVID数据库对共同靶点进行GO富集与KEGG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出芎芷地龙汤85个潜在活性成分和145个潜在治疗靶点;芎芷地龙汤治疗偏头痛关键靶点为JUN、TNF、MAPK1、AKT1、RELA等;可能参与的通路有Pathway in cancer通路、HIF-1信号、TNF信号通路、TLR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钙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结论:槲皮素、β-谷甾醇等是芎芷地龙汤中的主要活性成分;TNF、MAPK1、AKT1等基因可能在治疗偏头痛时参与调控;芎芷地龙汤主要通过调节氧化应激反应、低氧反应、炎性因子释放、神经递质传递、血管张力等机制治疗偏头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探索经方大黄牡丹汤治疗大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TCMID数据库获得大黄牡丹汤药物成分,通过PubChem、Swiss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得药物成分对应靶点,分析GSE113513芯片获得差异基因,随即获取大黄牡丹汤与大肠癌的共同靶点。利用R、Cytoscape、Autodock软件进行PPI、GO、KEGG、分子对接等分析。结果:获得大黄牡丹汤靶点561个,大肠癌差异基因1227个,共同靶点71个。共同靶点的通路富集分析显示主要与PPAR、p53等信号通路相关,Reactome机制分析显示大黄牡丹汤治疗大肠癌主要通过影响信号转导、免疫系统、疾病等产生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大肠癌核心靶点与大黄牡丹汤主要成分亲和力较好,能够有效自由结合。结论:经方大黄牡丹汤可通过多层次、多途径、多靶点发挥对大肠癌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凋亡相关基因Bag-1、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按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分层,随机分为模型组、空白移植组、移植组、补阳传统饮片组、补阳超微饮片组,每组15只,分别于细胞移植后7、14、28d观察神经功能评分,采用补阳还五汤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予以干预,于相应时间点处死大鼠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基因Bag-1、Bcl-2的表达。结果:补阳传统饮片组、补阳超微饮片组大鼠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恢复,Bag-1、Bcl-2蛋白表达上升显著,在各时间点(7、14、28d)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补阳超微饮片组促神经功能积分的恢复及上调Bcl-2、Bag-1蛋白表达作用优于补阳传统饮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上调Bag-1、Bcl-2蛋白表达,且超微饮片的作用较传统饮片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