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考虑到台风气象服务效益影响因子的复杂性,利用2000—2015年海南省台风灾害损失数据和防御台风灾害行为效益评估三级指标体系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着重考虑防台减灾中政府组织领导、部门联防、公众防御能力、气象服务水平及不可避免损失因子,基于逆推算法构建了海南省台风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模型,从防台减灾总效益中分离出其中的气象服务效益,实现了海南省台风气象服务效益的客观化定量化评估。结果表明:海南省台风灾害气象服务效益占台风直接经济损失的14%~49%,这与台风灾害过程中不可避免损失因子密切相关;2000—2015年海南台风灾害气象服务效益和台风直接经济损失均处于增长的态势,这表明当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使台风直接经济损失增长,同时伴随政府决策、部门联防、公众防御及气象服务能力的不断增强,气象服务效益将得到提升;台风气象服务效益与台风直接经济损失具有极高的相关性,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当台风灾害影响较重时,气象服务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2.
对2010—2022年江西省70次暴雨过程开展了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在充分考虑政府组织决策水平、部门联防联动、公众参与及气象服务水平等影响的情况下,加入赋权系数,结合隶属度函数构建重要因子矩阵,基于改进的逆推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江西省暴雨灾害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模型,实现了江西省暴雨灾害气象服务效益定量化评估。结果表明,2010—2022年江西省暴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和气象服务效益均有逐渐增长的趋势,不可避免损失因子为0.17—0.50,气象服务效益占经济总损失的25%—45%。暴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和气象服务效益相关性较高,表明气象服务在防灾减灾工作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狄靖月  徐辉  许凤雯  杨寅  包红军  张国平 《气象》2019,45(5):705-712
地质灾害气象服务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既有可量化的经济效益,也有不可忽视难以量化的、潜在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根据历年地质灾害调查与分析数据,运用逆推法结合德尔菲法,建立地质灾害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模型,并根据已有研究及防汛经验对模型的系数进行量化。模型以地质灾害气象预报评分和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为输入,以防灾减灾效益值、防灾减灾效益百分率、气象服务直接经济效益、气象服务直接经济效益百分率为输出,可同时对各区域、各时间段的地质灾害过程进行气象服务效益分段评估,也可评估年度地质灾害气象服务效益。该模型在2017年地质灾害气象效益评估中表现良好,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气象服务效益研究(Ⅱ)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解令运  濮梅娟 《气象科学》1997,17(4):401-408
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虽有很多可以估量的典型事例,但更多的则是潜在于各行各业效益之中的难以测算的社会、经济、环境和生态效益,目前还没有一种完善的评价方法。本文采用德尔斐专家评估法,通过对分布于江苏省各市的一百多位行行业专家咨询调查,由108位专家有效投票的定性评估,得出了一个较为公正、客观、科学、可信的定量结果--江苏省1992年行业气象服务的效益为27.7347亿元,效益投资比为116.1,这项研究成  相似文献   

5.
提出气象服务综合效益的概念,揭示了它的内容,阐明了它的个体指数以及服务效益的综合指数。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气象服务及其效益评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韩颖  蒲希 《气象科学》2010,30(3):420-426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气象服务是气象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首先分析了气象服务的概念,确立了气象服务的内涵与外延以及分类情况,明确了气象服务在整个气象业务体系中的定位,并探讨了气象服务的经济属性。从气象情报信息服务和气象预报信息服务的角度介绍了中国气象信息服务的情况。从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农业气象工程服务技术、雷电灾害防御技术介绍了中国气象工程服务及其技术的情况。从多个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的角度出发,系统的介绍了气象服务效益的主要评估方法和技术,同时介绍了中国目前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基本情况。最后,文章针对目前中国气象服务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条件价值法的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吴先华  孙健  陈云峰 《气象》2012,38(1):109-117
近年来极端灾害性天气频发,日益引起人们对气象服务的重视,而如何评估气象服务效益的价值一直是个难题。"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技术与方法研究"课题组以条件价值法为基础,设计了问卷,针对"中国天气网"的网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教师和学生共获取了近5万个数据。首先对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得到了一系列富有启示意义的结论;采用条件价值法计算得知,我国网络民众每年的支付意愿值为73.6亿元到205.8亿元之间。多元回归分析还显示,与支付意愿直接正相关的因素包括受访者的受教育年限、户外工作时间、月收入、年龄和居住地等;如果受访者本人或其家属在气象部门工作时,对气象服务的支付意愿也呈现增加的趋势。而性别、本地居住时间等变量并不显著。最后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准确的对我国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进行评估和分析,对政府和企业正确决策,提高农业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结合农业气象服务的特点,采用剂量-反应分析和德尔菲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提出了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模式。该评估模式以典型单位的气象服务贡献率的实际测定值为参考值,运用专家评估法,由农业专家估测出气象服务在该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以此为基础分析评估出农业气象服务效益值。应用这一评估模式,对河南省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进行了实证分析评估。结果表明,种植业气象服务贡献率为6.90 %,而后依次是牧业4.20 %、林业3.93 %、农林牧渔服务业3.36 %和渔业2.90 %。同时,分析研究了2007年以来,河南省农业气象服务效益的动态变化,研究表明,气象服务效益值随着农业产值的增加而不断提高,从2007年128.27亿元攀升至2010年191.65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4.32 %。河南省农业气象服务平均贡献率保持在5.60 %-5.90 %之间,这一比率远高于全国,由此也说明了农业气象服务对河南省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暴雨灾害重大气象服务的流程梳理,开展影响暴雨气象服务效益的主、次、子因子分析研究,综合利用各种数理方法,确定了各影响因子及其对服务效益的贡献系数,建立起简易而适于业务应用的暴雨重大气象灾害服务效益评估模型,并对近年来典型的暴雨服务过程开展了服务效益试评估.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翔实的社会调查数据,分析了公众对气象服务效益的总体评价,利用"支付意愿"调查估算方法,对年付费额、年节省费额以及声讯电话拨打次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经济不发达的安徽省,公众每年愿意支付11.7亿元购买天气预报,气象预报服务每年创造的效益占全省GDP的0.51%左右。分析了接受调查公众的分布情况及对气象服务的满意度和需求,对公众气象服务效用进行了定量评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18年中国气象局与国家统计局在全国31个省(区、市)范围内收集的40213份服务满意度评价调查样本,采用非线性加权综合法,对利用支付意愿法、影子价格法和节省费用法测算出的公众气象服务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估,估算出2018年我国公众气象服务的经济效益为671.9亿元。这种综合评估的方法可以充分利用不同评估方法收集的评价信息,避免了一种评估方法的片面性,并解决了多种评估方法结果差异性较大的问题,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和可靠。  相似文献   

12.
选择三门峡苹果种植有代表性的低海拔的塬区、海拔较高的浅山区和海拔最高的高山区,以德尔菲法作为评估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及专家评估的形式,依据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评估模型,对苹果主要气象灾害的气象服务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苹果主要气象灾害的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总体为6.5%,冰雹气象灾害的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最高,其次是低温冻害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高温和连阴雨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处于中间,干旱的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最低.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气象灾害下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围绕"台风利奇马",对2019年8月4-20日从微博采集到的1 387 365条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台风"利奇马"事件在微博平台的发展趋势比较突出。事件爆发时间为2019年8月10日,台风登陆后媒体关注度迅速上升,将事态发展推向最高点;普通用户为台风"利奇马"灾害信息的主要传播群体,"@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为此次事件的意见领袖;(2)词组"台风利奇马"被提及600万次以上,相关热词以地名、时间、灾情、救援、媒体、人物和情绪类词汇为主。微博热词反映了台风过程舆情的关注焦点,可以帮助决策部门快速识别灾害信息,监测台风发生及影响;(3)微博网友使用最多的表情为"爱心",达到168 471人次。74%的网友表达出对受灾地区的声援、关心和祈祷,负面情绪和观点较少;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多个历史台风案例,采用传播学中的拉斯韦尔5W模式,构建了台风事件的信息传播模式,揭示其发展的基本形态和规律,并给出舆情引导策略,为灾害性天气事件的公共服务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00—2016年的县域台风灾害历史灾情数据,选取受灾人数、死亡人数、倒损房屋数、农作物受灾面积和直接经济损失为评估指标,在对各项指标进行分级的基础上,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了以县域为单位的台风灾害综合灾损指标,对所选取市县的台风灾害损失情况进行了分级评估分析。结果表明,所选取的指标能够快速实现不同台风灾害、不同市县间的台风灾害严重程度的对比分析,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灾害等级分布结果显示,东南沿海市县为台风灾害多发区,浙江省、广东省和福建省的各市县为严重灾害(特大型、大型灾害)的易发区;8月、9月为严重灾害的多发时间。以不同登陆地点、不同影响范围的1210号“达维”台风和1513号“苏迪罗”台风为例,对灾情评估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文中从台风灾害的致灾危险性和承灾体脆弱性两方面选取评价指标,利用最小鉴别信息原理计算组合权重,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得到台风致灾危险性和承灾体脆弱性的评价指数。基于云模型和风险矩阵,构建一个新的台风灾害等级评估模型。以1984—2016年登陆华南的50个台风为例,对华南台风灾害风险进行综合等级评估,结果与实际相符。与基于云模型—权重分配、模糊数学的台风灾害综合风险等级评估模型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基于云模型—风险矩阵的台风灾害综合等级评估模型,不仅利用了云模型的优点,充分考虑了台风灾害的模糊性和随机性,还利用风险矩阵合成了台风致灾危险性和承灾体脆弱性的评价结果,比单一的模糊数学模型更合理可靠,在一定程度上也比云模型—权重分配模型结果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13年台风“苏力”的监测资料、台风灾情资料、2000年后福建省台风灾害数据库资料和台风“苏力”灾害防御行为效益评估网络问卷调查资料,采用相似分析法的上下限区间估算法,预评估台风“苏力”造成的受灾人口和直接经济损失,并利用台风灾害风险区划方法,对台风“苏力”进行灾害风险区划。结果表明:台风“苏力”预评估结果与实际灾情相符,台风“苏力”灾害风险分布与实际灾情分布大部分一致,风险等级高的县市,实际灾情重,高风险区的大部县市直接经济损失均为1000万元以上。应用台风灾害防御行为效益评估三级指标体系,通过调查统计分析可知,指标体系中的各级各项指数均能较好地反映和评估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和公众参与的防御行为效益,政府主导在各类减灾行为中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依据中国气象局《决策气象服务质量评价办法》,建立了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决策气象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并结合实例进行评估试验,给出试验分析和结论。  相似文献   

18.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决策气象服务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依据中国气象局<决策气象服务质量评价办法>,建立了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决策气象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并结合实例进行评估试验,给出试验分析和结论.  相似文献   

19.
县级气象综合业务工作平台本地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县级气象综合业务工作平台建设的需求,以县级气象综合业务工作平台为基础,从县级气象业务工作实际出发,利用Visual Basic 6.0程序语言编程,研制出辽宁省县级气象综合业务工作平台本地化软件,并投入县级气象综合业务应用。经业务运行表明,软件的开发和使用,达到了实时业务系统高效运行的目的,使县级气象业务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