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测绘通报》1981年第6期发表的“用激光测距的弦长求定大地高”一文(以下简称[1]),针对目前测定大地高的方法,即H_大=H_(正常)+ξ,其中H_(正常)正常高由水准测量求得,ξ由天文重力水准方法求得。由于计算ξ的内外业工作量相当繁重,解算精度不高(3~5米),因此提出了用高精度激光测距弦长求定大地高的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全国天文大地网整体平差工作已经结束。平差后的成果究竟具有多高的精度?能够满足多大比例尺测图?这是当前大家所瞩目的问题。正确评价和认识成果的精度对今后成果的使用及大地网的改造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仅就大比例尺测图所需的大地点精度及我国天文大地网实际达到的精度提出一些看法,目的是想尽量客观地用具体数据从二个主要方面来说明全国天文大地网能够满足何种比例尺测图问题。  相似文献   

3.
收时对表是天文测量的基本工作之一。长期以来大地天文工作者用机械的航海天文表,借助库克法收录科学式时号。由于科学式时号收录精度不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目前都已不用科学式时号而用石英钟、电子  相似文献   

4.
本文建立了求定地心坐标系、地方参考坐标系和广播星历直角坐标系原点之间差值的方法,提出了用多普勒定位结果所推算的几何大地水准面代替由天文重力水准所推算的天文大地水准面的可能性,并结合我国现有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初步验证。  相似文献   

5.
三维三角网     
本文阐述建立三维三角网的理论和方法。采用以恒星为背景对卫星进行摄影的方法,求定三角网每条边在三维坐标系中的定向角。三角形的每条边则用激光测距仪在地面量测激光基线,并将实测距离归化为两三角点间的弦距,每个三角形将有三个边长和六个方向角的观测值。把它们都列成观测方程式,用三维坐标平差求定各三角点的直角坐标,再换算成经度、纬度和大地高,用以约束天文大地网系统误差的积累,和水准测量的结果结合,计算大地水准面起伏,作为一种研究地球形体的几何方法。  相似文献   

6.
天文大地网与GPS2000网联合平差的地壳形变改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中国大陆地质构造情况,将中国大陆划分成不规则的曲线网格.利用高精度GPS网平差得到的GPS速度、地震矩张量和活断层滑动速率。采用双三次样条函数拟合的方法。求出了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速度场和变形场;利用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速度场和变形场模型。研究分析了天文大地网与GPS2000网联合平差中是否需要对天文大地网地面观测值进行形变改正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天文大地网观测点坐标需要改正,但不需要在联合平差中对天文大地网地面观测数据(边长、方位角)进行改正,可以省去天文大地网约30万个观测量的地壳形变改正工作。  相似文献   

7.
我国这次对珠峰的高程测定,是综合利用珠峰地区的天文、大地、重力测量数据,依次求定了珠峰大地高——正常高——正高(海拔高)。所以这样做,主要是由于珠峰地区特殊的地理条件。该地区人们称为世界屋脊,并且地形起伏大而复杂,因而导致地球重力场中某些元素(重力、水准面曲率、垂线偏差等)产生不同于一般地区的复杂变化。而高程同这些元素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必须采取尽可能严密施测方案和精确的计算方法,才能使珠峰高程达到较高的精度。这里拟从概述各种高程系  相似文献   

8.
正确地分析天文大地网误差,是正确评价天文大地网质量的基础。我国天文大地网平差后,出现“方差比”检验过大,而平差后点位精度却很高的现象。什么原因引起方差比过大呢,是系统性误差,还是其它原因。本文从方向相关性和起算数据误差的影响两  相似文献   

9.
以翔实的资料,较详细地回顾与介绍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50年来我国高精度大地天文测量取得的巨大成就,包括大地天文测量的主要历程,采用的方法,获得的成果及其精度。  相似文献   

10.
天文大地网与GPS2000网联合平差数据处理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介绍了天文大地网与GPS2000网联合平差数据处理中的主要数学模型、大规模稀疏矩阵的有效解算方法,用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算法进行地面网的方差分量估计,并用该方法对我国天文大地网的观测数据及空间网数据进行联合平差,得出全网平均点位的点位中误差为o.11m,点位精度95.5%优于0.3m。  相似文献   

11.
全国天文大地网各类方向观测值之权的检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检验和评定我国天文大地网各类方向观测值之权的合理性和正确性,本文给出了两种方法: 1、由赫尔默特的简化计算公式,以估算各类方向观测值的方差和它们的权的最佳估值(?); 2、在一定精度要求下求定各类方向观测值的权的选取范围。 通过计算和分析,我们认为:我国天文大地网平差时给出的各类方向观测值的权P_i是较为合理的。  相似文献   

12.
CH950078关于我国天文大地网精度的若干分析/易传良∥解放军测绘学院学报/《解放军测绘学院学报》编辑部.—1993,(2).—5~9简述了间接平差中能对大规模网同时考虑观测误差和起始误差影响的精度估算新方法;计算分析了几类典型图形中起始误差与观测误差影响的比例关系;用两种不同方法计算分析了我国天文大地网的最弱点点位中误差,精度为±2.0m。  相似文献   

13.
利用GPS测得的高精度大地高差求定正常高高差,是GPS定位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国内外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利用湛江地区实测GPS水准资料,用最新DQM94A地球重力场模型计算重力异常,作了用GPS水准的重力异常样条逼的求解正常高的尝度。计算结果表明,精度优于一般常用的曲面拟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全国天文大地网与空间网联合平差二期工程已经完成,由此建立起来的坐标系也将投入使用。本文计算了全国参加联合平差的天文大地网点的精度,并按三角锁网布设的等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天文大地网平差结果可靠,内部精度优于0.3m、外符合精度优于0.5m.  相似文献   

15.
前言大地测量的成果整理,计算工作是在参考椭球面上进行的,因此,在进行天文-大地网平差及其他计算工作之前,必须将在地面上直接量测得到的水平角和基线长度归算到所采用的参考椭球面上。为此,就需要求出各三角点及基线到达参考椭球面的高程,即大地高。它是由下面两部分组成的:(1)由地面到达似大地水准面的正常高;(2)由似大地水准面到达参考椭球面的高程异常。正常高可由精密水准测量加入重力改正求得,而高程异常则采用天文重力水准测量的方法求之。  相似文献   

16.
全国天文大地网与空间大地网联合平差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天文大地网与空间大地网联合平差,对于检核、控制与加强天文大地网以及建立与扩展地心坐标系,都具有重要意义,全国天文大地网与全国GPS大地网联合平差(I期)于1998年初完成,本文报告平差采用的原则和模型,并提出平差结果,通过联合平差,消除了天文大地网尺度的系统偏差,减弱了它的局部变形,改善了它的整体精度,更重要的是建立了由近5万个大地点坐标体现的地心参考系,其地心坐标的水平分量精度好于0.5m。  相似文献   

17.
扰动位的综合确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地球重力场任意一种有关信息都可以描述地球重力场一定的情况。根据卫星轨道摄动观测求定的引力位球谐系数只能表示地球重力场的长波分量。大地水准面起伏是地球扰动引力场越来越丰富的有用信息,但目前用其计算的引力位系数也只是在低阶较准确。重力异常、垂线偏差、单层密度和纯重力异常都利于求定高阶位系数,其中与大地水准面起伏有关的量,如纯重力异常和单层密度,用它们计算位系数等于联合应用大地水准面和重力异常,故用其计算的位系数在低阶次精度也较好。重力异常垂直梯度是描述扰动引力场细部最有利的信息。本文给出利用各种类型观测资料计算位系数精度估计式,提出综合利用各种资料求定位系数依资料类型的谱特性赋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星表是进行天文导航定位的基础,星表的精度直接影响着导航定位的准确度。研究分析了不同大地天文测量星表的差异及其对测量成果的影响。采用实测数据计算分析了主要星表系统对大地天文测量结果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FK4与FK5星表系统间大地天文测量结果的差异在角秒级;FK5与HIPPARCOS星表系统间大地天文测量结果的差异为0.1″,但随着时间相对历元J2000.0的推移,其影响会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9.
GPS网与天文大地网坐标系统的转换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刚  初东 《测绘学院学报》2001,18(4):254-256
针对我国天文大地网精度的现状 ,提出一种建立GPS网与天文大地网坐标系转换的网格转换方法。该方法把我国范围划分为 5°× 5°网格 ,对于每个网格点用其四周 4个网块的重合点数据以多项式回归的方法分别建立经度、纬度和高程 3个分量的转换关系。算例表明 ,该文方法所建立的转换参数的内部符合精度 ( 1 90个重合点 )水平分量达 0 .4m、高程分量达 0 .8m。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统一的天文大地网的布设,开始于五十年代初,六十年代末基本完成。我国天文大地网是按逐级控制的原则进行布设。首先,在全国范围内沿经线和纬线方向布设一等三角锁。全国一等三角锁全长近80000km,构成100多个锁环,包括近5000个一等三角点。在青藏困难地区,采用相应精度的一等导线代替。全国一等导线全长10000km,包括500多个一等导线点。其次,在一等三角锁环中布设二等或三等三角网,在困难地区布设导线网,使我国天文大地网构成一个以三角网和导线网混合组成的全面网。参加全国天文大地网整体平差的一、二、三等三角点和导线点的总数约为50000个。按最小二乘法处理如此规模的大地网,是一项十分庞大而复杂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