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了调查浅部地层和确定雷达技术性能及其适用性,我们在四个测点上进行了地质雷达测量。所有测量均使用一套基本模拟记录系统和80MHz的单一天线,所有测点都有较好的地层控制,以利于评价雷达的效果,四个测点的介质成分和范围都有明显差别,在俄州西南部冰冻区的高地农场上的测点,富含粘土的土壤覆盖了较浅的基岩,雷达剖面上的一些土壤层位能够辨认出来,但仅到1.4m深,在俄西南部的砂砾采石场上绘制出超过4m深的不饱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综合厂址及区域地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地震构造法、综合概率法和最大历史地震法分别计算了辽宁核电站温坨子厂址的极限安全地震动(SL2),计算结果分别是177cm/s2,175cm/s2和89cm/s2,取其中的最大值177cm/s2。为安全起见,建议将SL2取值200cm/s2。运行安全地震动(SL1)按50年0.1超越概率和SL2/2选取,采用两者的较大值,确定为100cm/s2。  相似文献   

3.
魏宝君  田坤  张旭  刘坤 《地球物理学报》2010,53(10):2507-2515
采用水平层状各向异性介质中的磁流源并矢Green函数计算定向电磁波传播随钻测量的幅度衰减和相位移.分析了定向电磁测量的探测范围和对地层界面的灵敏性,研究了地层各向异性、地层相对倾角和接收天线倾角对定向测量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频率越低、线圈距越大、目的层和围岩层电阻率对比度越大,定向电磁测量的探测范围越大.随着接收天线倾角的增加,定向幅度衰减在接近地层界面时的变化更加明显,对地层界面的灵敏性增加.采用对称天线结构可消除定向测量信号在远离地层界面处对地层各向异性和地层相对倾角的依赖,实现对地层界面的准确预测.  相似文献   

4.
岩石破裂电磁辐射的频率特性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岩石破裂时产生的低频电磁辐射起源于微破裂引起的电子发射,并用电四极子模型计算了近区电磁场的频率特性.结果表明,近区电磁场的频率与样品尺寸和初始裂纹长度有关,利用典型实验样品尺寸和花岗岩初始裂纹数据计算出近区电磁场的频率为50kHZ-1MHz量级.它与已有实验测量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5.
吴新泉 《内陆地震》1998,12(1):78-82
自行研制的复合阵列天线具有增高,方向性图尖锐,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天线系统应用于超长距离的信号转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乌鲁木齐遥测地震台网使用自行研制的天线系统用2.5~3.5W发射功率发射。该天线可接收新疆乌鲁木齐台网长站距,超长站距(280km)223~235MHz频段的地震信号。信号场强贮备满足规范要求,不低于30db从而保证了超长站距无线遥测地震信号的接收质量。  相似文献   

6.
红外生命探测仪的研制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地震现场救灾被动红外生命探测的原理,详述了HSY-1型红外生命探测仪的设计和实验结果,该仪器探测距离大于15m,探测视场超过35°,功能小于12V50mADC。  相似文献   

7.
徐起浩  黄镇国 《地震地质》1995,17(2):149-157
东南沿海末次盛冰(21 ̄14kaB.P.)滨海相沉积垂相分布多在海拔38 ̄-50.8m的范围内,以正向分布(海平面附近及以上)、正负向混合分布及负向(海平面以下)分布在断块交界区或其附近,是强震的主要发生地。在滨海相沉积垂向分愈离散的区段。其地震活动性也愈强,本研究地区不存在末次盛冰期-100m以下的最低海平面,那些局部在外陆架海底发现的-100m以下的滨海相沉积,可能与地壳呈长趋势下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叙利亚的地震危险性区划图。对使用其限在50年,100年和200年内超越概率为10%的基岩峰值地面加速度和修正的麦卡利地震烈率分别进行了研究。概率表示的基岩峰值地面加速率和地震烈率值是值是在假定未来地震的震源是线性震源的条件下确定的。  相似文献   

9.
东南沿海末次盛冰期(21~14kaB.P,)滨海相沉积垂相分布多在海拔38~-50.8m的范围内,以正向分布(海平面附近及以上)、正负向混合分布及负向(海平面以下)分布在断块交界区或其附近,是强震的主要发生地。在滨海相沉积垂向分布愈离散的区段,其地震活动性也愈强,本研究地区不存在末次盛冰期-100m以下的最低海平面,那些局部在外陆架海底发现的-100m以下的滨海相沉积,可能与地壳呈长趋势下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给出超深随钻方位电磁波测井的仪器天线设计及探测模式信号定义;分析各探测模式的探测性能及对地层电阻率、倾角及各向异性的表征能力;定义方位角、井斜角及地层电阻率的敏感性函数,定性分析不同模式对地层参数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超深随钻方位电磁波测井各探测模式具有不同探测特性,探测模式I利用对称设计识别地层边界,消除井斜角及电阻率各向异性的影响,在不同电阻率条件下优选频率及源距,达到最大探测范围;探测模式II采用非对称设计,增强对倾角和电阻率各向异性的敏感性,在井斜角为60°时对电阻率变化尤为敏感;探测模式III在任意井斜角下均不具有方位敏感性,能够有效表征地层电阻率,在水平井条件下受地层各向异性影响最小;探测模式IV在高角度及水平井条件下,能够有效识别电阻率各向异性信息.  相似文献   

11.
随钻电磁波传播方位电阻率仪地质导向关键技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乃震  王忠  刘策 《地球物理学报》2015,58(5):1767-1775
随钻电磁波传播方位电阻率仪器在钻井过程中可以提供地层边界的方位及距离信息,因此在地质导向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提高油气资源开采率的重要手段.该技术是国外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前沿技术,在国内尚属空白.本文首次构思并实现了一种应用"交联天线"的随钻电磁波传播方位电阻率仪器,并从天线结构,测量原理,数据处理以及地层电阻率成像及解释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交联天线由极化方向正交的线圈串绕组成,同时具有方位探测和地层背景电阻率测量的功能.通过分析交联天线的电压在仪器旋转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可以计算出仪器所在地层的电阻率,判断地层边界的方位以及估算地层边界相距仪器的距离.该随钻电磁波传播方位电阻率仪器还包括用于常规电磁波传播电阻率测试的多频多测距补偿天线结构.结合地层电阻率测量及其在方位上的相对变化,可以实现对地层电阻率的全方位成像.该仪器在国内油田进行了多次实井测试,测试结果证明仪器能够在水平井地质导向中准确提供仪器所在地层的电阻率,以及地层边界方位和距离信息.已有实井测试结果表明仪器在油层(100Ωm)和泥岩(5Ωm)中的地层边界探测深度分别为2.2m和1.6m,平均误差在0.2m以内.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平层状各向异性介质中的磁流源并矢Green函数数值模拟了倾斜天线系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井仪的电磁波传播特性.比较了轴向天线和倾斜天线在地层界面处的电流特性,从理论上揭示了倾斜天线系电磁波传播随钻测量探测地层界面位置及方位的原理.分析了采用倾斜天线系时电压的幅值衰减和相位移,理论上给出天线系倾角的选择方法.详细阐述了发射频率和源距参数的选择方法,给出了不同发射频率适用的源距范围.研究结果与现有两种国外定向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井仪的参数一致,为国内定向测井仪器的研发及测井数据解释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兰博集团开发生产的LBD101型康普顿背散射扫描仪(CBS),可以由被测物的单侧进行检查,广泛用于工业领域的无损检测(NDT)和无损评价(NDE)。这种新仪器采用非常简单而紧凑的单源和单探测器系统。其扫描范围为200mm(X向)×200mm(Y向)×100mm(Z向或深度),用自动升降装置可调节检测高度为200mm~2000mm。LBD101优越的技术指标包括:最高的空间分辨率优于0.8mm,最好的密度分辨率约为1%,最小可探测的缺陷体积小于0.6mm3,最小可探测的缺陷大小为0.8,最小可探测裂纹宽度为0.15mm。辐射防护安全性能好,辐射剂量率非常低。本文摘要并详细比较了COMSCAN160和LBD101型CBS扫描仪的性能和主要技术指标。本文列出了设计便携式高分辨率CBS扫描仪的主要技术问题,还给出了实际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具有交联接收天线的随钻方位电阻率仪器在穿过不同地层模型时,对地层模型电阻率成像进行仿真.交联接收天线由极化方向正交的两个线圈组成.交联接收天线在仪器旋转一周内的电压响应可以分离出反映地层背景电阻率信息的响应分量和反映地层电阻率在不同方位上相对变化的响应分量.两种分量进行线性迭加后可以实现对地层电阻率的全方位成像.本文通过对具有交联接收线圈的随钻方位电阻率仪器在两层以及两层以上的复杂地层模型中的电阻率成像仿真,提供了实际仪器在地质导向应用的参考模板,对于现场解释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渤海盆地热历史及构造-热演化特征   总被引:55,自引:8,他引:4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渤海盆地大地热流测量和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及镜质体反射率数据进行的盆地热史恢复结果表明:盆地现今热流值为50-75mW/m2,背景热流值达63.6mW/m2,而早第三纪砂河街组和东营组沉积时(25-50Ma)盆地古热流值为70-90mW/m2.盆地构造沉降史分析显示,盆地(含辽东湾地区和渤海地区)经历了早期的裂谷阶段(25一扣Ma)和后期的热沉降阶段(25-0Ma),其中早期的裂谷阶段包含了两个裂谷亚旋回.渤海盆地内的后期热沉降叠加了12Ma以来由高密度地幔及岩石圈冷却诱发的快速均衡沉降.渤海盆地现今较低的大地热流值和较高的古热流及典型的裂谷型构造沉降样式等支持了渤海盆地板内裂谷盆地的大地构造属性并为渤海盆地构造一热演化提供了重要认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H值对Fe-EDTA造影效果的影响。方法;配制PH梯度50-80的0.5和0.1mmol/L的Fe-EDTA液,观察SE序列「TR(ms)/TE(ms)200/15,2500/80」,信号变化,结果:Fe-EDTA的MR信号随PH值提高而减弱。  相似文献   

17.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制了三种频带范围的岩石介电常数测量系统和1100MHz谐振腔测量系统。上述测量系统覆盖了感应测井,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井及电磁波传播测井所用的频率范围。对大庆油田和其它地区的多种岩芯样品进行了测量,取得了可靠的实验结果,有些已用于地球物理测井资料解释工作。  相似文献   

18.
100Hz~10MHz频段含油水两相岩石电阻抗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项研究应用两电极法扫描测量了22块岩样的油驱水过程中电阻抗的变化,实验表明,在低频段(100Hz~10MHz)岩石的电阻抗虚部能较好地反映岩石含水饱和度的变化,岩石的界面极化频率及其对应的电阻抗实部,虚部与岩石的含水饱和度有较密切的关系,可以用来确定岩石的含水饱和度,岩样阻抗的实部和虚部的Argand图中的低端临界频率随着含水饱和度的变化而变,这表明低端临界频率不仅取愉于岩石的特征长度√k/Φ(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在开采上西里西亚Pstrowski矿510无烟煤床剩余部分过程中,预测矿震发生和破裂的结果。开采作业是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对于矿上人员则是相当危险的。为了预测矿震、破裂的发生以及岩体内增加的弹性形变的移动方向,应用了微重力的方法。在长度分别为700m,760m,260m的三个剖面内,于彼此间隔20m的测点上进行了微重力观测。这些剖面位于煤床开采部分附近的矿山巷道内,在持续25个月的开采过程中,进行了包括3600次单独微重力观测的29个系列测量,微重力的观测是用Wordern-Master重力仪进行的。观测到的微重力异常随时间变化,对于预测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若区域的重力微异常变化为负,表明矿震正在临近。此震动会覆盖半径为60-100m的地区。若区域的微重力异常随时间变化表现为线形趋势,标志着整个所研究地区弹性应变场在发展,并且从岩石块体内猛烈释放弹性应变能危险的到来。反映上述趋势变化的AMP振幅值是对这种震灾大小的量度。在研究过程中,AMP值在每次震动前都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0.
为了便于野外试验,对多普勒声雷达天线作了重新设计.本文对新设计的集合式数字多普勒声雷达作了介绍,对比试验结果说明新设计的声雷达测量风速和风向的结果与系留气艇测量结果相符很好,其性能与过去国内和国外分离式天线多普勒声雷达的性能相当.在西藏高原试验中,新设计的多普勒声雷达进行了40多天连续探测.声雷达探测结果发现在西藏高原当雄地区存在烟柱式上升运动,其垂直速度可达1m/s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