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C·M·处理系统,即综合多变量处理系统,为一种新建立的区域化探异常成图及评价方法。该系统是将区域化探数据预处理后,将多个指示元素异常数据合成一种多信息数据组,经趋势面分析,由计算机输出综合多变量异常图。通过判别、聚类分析等,获得与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一致性较好的综合异常类。结合地质、物探、重砂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进行多变量统计得分计算评价,筛选出最优异常,确定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2.
随着河南区域化探扫面工作的结束,异常评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近年来,随着地质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在异常评价程序及方法上作了一些探索,下面以桐柏县固庙—新集1:20万金银异常评价方法及效果为例,重点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3.
《省级区域化探数据库信息系统PGD2.0》是以中文Windows95为平台,研制的一套集数据管理、处理、解释和制图为一体的区域化探综合应用系统,目前已推广应用。该系统建立了四个数据库:区域化探数据库、监控数据库、中大比例尺数据库及地质和地理图形库。同时提供了可视化多模式条件检索功能。系统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能对区域化探数据做多元统计分析、数据校验、各种投影变换及系统调平等处理;系统提供的制图功能,可以绘制等值线图、充填颜色的彩色等值线图、数据点位图、数据符号图和色块图。系统还提供了异常解释功能,能以衬度异常的面金属量NAP值自动圈定异常。在辽宁省已经使用该软件建立了区域化探数据库,这给区域化探资料的使用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在异常筛选、找矿及战略选区等方面,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EGCLTH仿真系统是我们新近研制成功的一种非线性化探数据处理与成图系统,它可以在计算机上实现从低密度的采样数据得到高密度的地球化学勘查结果,特别是从1:20万化探扫面数据模拟得到符合1:5万地球化学实测要求的点位的元素含量数据和地球化学图,从而或许可以不再需要通过单点样分析或面积性采样来进行1:5万地球化学填图。以著名勘查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学锦教授等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确认:EGCLTH系统是一项首创性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技术,它不仅在地球化学填图、勘探网度模拟、矿产储量计算、环境…  相似文献   

5.
以滇中地区1∶20万水系沉积物区域化探扫面资料为基础,应用地球化学块体理论与方法,对研究区内Cu地球化学块
体特征及层控型铜矿资源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共圈出5个地球化学块体、10个面积相对较小的地球化学亚块体,并根据区域成矿
地质背景划分为2个Cu地球化学分区。以1km矿床勘探深度为准则,计算各(亚)块体的铜金属供应量及铜矿产资源量,预测全区
潜在铜矿资源总量为586.1万t。通过追踪地球化学块体谱系,揭示了元素在地球化学块体中逐步浓集成矿的轨迹,并结合区域控矿
要素,确定了11个层控型铜矿成矿远景区,其中以3-1,3-2,10-1-1-1-1-1,10-1-1-2-1-1,10-1-1-2-1-2子块体的成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6.
通过采用1:20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资料,选择24个元素对祁连山玉石沟超基性岩带的区域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归纳前人相关资料,以区域化探异常为主导,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规律,建立区内区域地球化学模式,对区内乃至祁连山区的区域化探异常筛选和评价及其地质找矿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东昆仑是我省找矿重点地区之一,通过1:50万区域地球化学扫面,初步查明了各元素的分布特征,分散、富集规律,明确了找矿方向、目标矿种和重点找矿区段,为解决区内某些基础地质问题提供了地球化学资料。 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东昆仑地区开展小比例尺区化扫面工作所采用的工作方法和资料综合研究整理思路。其中异常查证工作方法等已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可作为今后开展类似工作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分析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及矿产等调查成果,对广西昭平县猫儿顶地区隐伏岩体进行了标志判别和特征分析,并据此建立了地质—物化探综合找矿模型,提出在调查区内以推断的隐伏岩体的岩凸(脊)为中心,向外在相应的蚀变矿化带及物化探异常区带可作为寻找相应矿床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广西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相关工作已接近尾声,现正着手开展成果应用系统建设工作。笔者赴德国参加"土地地球化学评价与土壤污染修复治理技术"的培训班,在借鉴相关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广西实际情况,对广西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工作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10.
<正>5月29日,广西国土资源厅、广西农业厅、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联合向社会公布了广西农业地质服务"三农"工作——第一批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主要数据成果。广西国土资源厅副厅长田风鸣、广西农业厅副厅长郭绪全出席发布会,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总工程师张起钻主持发布会。据了解,广西第一批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主要数据成果所提供  相似文献   

11.
区域化探数据中包含了丰富的地质信息,提取出蕴含在这些数据中的地质体空间分布信息,对于区域地质研究和找矿勘查具有重要意义。区域化探数据通常包括数十个元素,属于高维数据,隐藏在这些高维数据中的地质体空间分布信息无法直接从数据中观察到。针对这个问题,构建了一个基于t分布随机近邻嵌入(t-distributed stochastic neighbor embedding,简称t-SNE)算法的高维区域化探数据降维可视化模型。t-SNE算法是一种非线性降维方法,特别适用于高维数据集的降维和可视化。选择对岩性鉴定比较稳定的元素,通过t-SNE算法将高维化探数据降维到人眼可观察的一、二、三维,把降维之后的变量表达为栅格图,通过三原色混合等方法进行可视化,从而把隐藏在高维化探数据中的地质体空间分布信息可视化表达出来。以英格兰西南部某地区水系沉积物区域化探数据为例进行研究来检验t-SNE算法在高维化探数据可视化上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显示:①通过t-SNE算法对高维化探数据进行可视化得到的结果能够很好地反映研究区的地质体空间分布情况;②可视化的效果与t-SNE算法的目标维度和复杂度两个参数密切相关。在t-SNE算法中设定要降维到的目标维度越高,所显示的地质体信息越详细。③基于t-SNE算法的化探数据降维可视化效果比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化探数据降维可视化效果更好。本文研究表明基于t-SNE算法的化探数据降维可视化方法能够很好地将地质体空间分布信息可视化表达出来,对于推断地质体的空间分布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MS微粒浸染型金矿点进行了剖面和面积的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及其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认为该矿点具有如下特征:As—Sb—Hg—Au异常组合赋存于中三叠统百逢组中段砂页岩中,与层间破碎带有关; Hg、Sb异常较弱,As、Au异常较强且吻合,表明AS、Au异常是近矿异常。实践证明,该法具有较好的找矿效果,据初步评价认为可望找到一个中型规模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13.
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区域化探室内工作方法进行改进,可以减轻劳动强度,省去大量的手工操作环节和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使区域化探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山东省黄河下游流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项目中,应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和GIS技术,采用中国地调局发展研究中心开发的区域地球化学数据库信息系统(GeoMDIS),建立山东省黄河下游流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库,实现了对各类样品数据进行收集、存储、更新和统计分析管理,为今后利用这些数据服务于政府宏观决策、国土资源规划、农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改善、监测、治理和评价提供一个有效的信息化平台。  相似文献   

15.
在MapGIS平台上,采用关系数据库模型以及统一的系统库,设计了中国区域地质志中各类专业图数据库图层命名的原则,各类要素编码的方法,各类属性表的内容、结构,开发了数据库管理系统和一系列辅助软件,在提高建设数据库的效率和保证数据库质量精确的同时,实现了数据库系统用户访问、数据共享、数据查询等多种功能.中国区域地质志系列图...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介绍了喀斯特石漠化动态监测与驱动诊断信息系统(KRD.DMDM.IS)的研制。文章论述了该系统应用的ArcObjects技术及其二次开发层次、一般开发步骤和应用的部分接口,采用了Geodatabase数据模型建立数据库,并将支持C/S体系结构的空间数据库管理器(ArcSDE)集成于系统中来,较好地解决了对空间和非空间数据进行高效率操作的数据库接口;构建了马尔柯夫模型和驱动诊断模型,对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的石漠化动态变化、演变趋势和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为该地区的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基于融合技术的结构性栅格时空数据平台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时空数据融合是当前研究地理现象空间格局的数据存储、处理方法与有效途径。在构建国家资源环境时空数据平台过程中 ,我们设计了基于 1 km栅格单元的土地利用现状与变化数据库。这种时空数据表达方式的优点 :(1 )在保持面积信息不损失情况下明显减少了数据存储量 ,并且满足区域分析的空间尺度要求 ;(2 )便于多时间序列的数据存储与变化分析 ,以及变化专题信息提取与结果显示 ;(3)有利于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环境背景与驱动力分析 ,可以实现与其他多源数据的有效融合 ;(4 )从小尺度到大尺度的空间尺度转换非常便利 ,在空间聚合的基础上能够快速实现从区域分析扩大至国家尺度、全球尺度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广西若干重大基础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根据华南地区物探、化探、遥感编图广西综合解译成果,研究广西若干重大基础地质特征,着重讨论地壳结构、深部构造、主要隐伏深断裂带、基底性质等,以板块观点划分大地构造单元,提出广西地壳属陆壳型性质和扬子板块在广西的边界划在三江-大新一线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9.
利用区域化探成果,论述和探讨了37种元素在辽宁省全域及各地质子区水系沉积物中的分布与分配特征及省内7种类Au、Cu、Pb、Zn典型矿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景观地球化学标型元素是Al(强烈富集)和Ca(大量流失),出露地表的岩石以遭受化学风化作用为主;组成重砂矿物的微量元素(亲铜和亲铁元素)在水系沉积物中趋于富集;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石是Au、Cu、Pb、Zn、B元素最重要的矿源层,蓟县纪地层富含Au、As、Sb、Bi等元素,是寻找浸染型金矿的有利层位;排由楼金矿区元素组合特征与太古界相似,该区可能一直处于相对封闭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