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引言1.1气象灾害区划及防御工作的研究意义气象灾害是指由于气象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造成的灾害,常见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霜冻、洪涝、冰雹、大风等。拜泉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处小兴安岭余脉与嫩江平原的过渡地带,属寒温带气候。主要气象灾害为水灾、旱灾、霜冻、冰雹、雷电等。给工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对影响拜泉县的气象灾害进行区划和防御管理对策研究,对提高全县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2.
在新疆洪水、干旱、冰雹、沙尘暴、雪灾、地质灾害等灾种和城市、农村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对策研究及气候变化对灾害规律的影响分析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新疆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的总体特征和发展趋势;归纳总结了防灾减灾工作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新疆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防灾减灾的主要对策和某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桂兰 《贵州气象》1995,19(6):3-4,9
我州地域辽阔,东西宽207.6km,南北长249.4km,总面积为26197km2,州内地形地貌复杂,各地气候差异很大,素有十里不同天之称。由于受大气环流和复杂的地形地势影响,我州的灾害性天气十分频繁,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春旱、夏旱)、冰雹、大风、暴雨洪涝、低温阴雨等。1992年以来,我州出现的主要气象灾情如下:1灾害性天气的出现情况1992年我州受凝冻、倒春寒、冰雹、大风、暴雨、干旱的袭击,尤其是严重的夏旱连秋旱,是一个重灾年,粮食比上年减产13.6%,春季冰雹造成的损失也十分惨重,仅罗甸县4月7日、4月23日两次冰雹灾害就造成…  相似文献   

4.
新疆气象灾害近期变化和防灾减灾工作综合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新疆洪水、干旱、冰雹、沙尘暴、雪灾、地质灾害等灾害和城市、农村气象灾害分析和对防灾减灾对策研究及气候变化对灾害规律影响的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新疆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的总体特征和发展趋势;归纳总结了气象部门防灾减灾工作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今后工作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宁夏主要气象灾害特征分析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1951-1996年出现的干旱、暴雨、洪水及雨涝、冰雹、风灾等主要气象灾害的特征和规律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得出:宁夏的气象灾害具有种类多,范围广,频次多,持续时间长,灾情严重,具有群发性和诱发性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气象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6.
赤峰市宁城县气象灾害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总损失的70%以上,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加强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工作,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对科学部署防灾减灾、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南阳市12个地面气象站1971-2007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南阳盆地烟叶生长期的主要气象灾害.结果表明:30%以上年份都会出现灾情,出现频率为:低温45 %,寒潮70%,干旱56%,暴雨34%,冰雹47%,对烟叶生长危害最大的是寒潮和冰雹.为了减少气象灾害的影响,南阳市建立了烟草防灾减灾系统,系统包括专项预报和灾害评价、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发布、烟区抗旱增雨和削雹减灾作业三部分,由专业气象台、烟草部门、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中心联合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8.
气象预报是制定防灾减灾战略决策的重要依据陈如杰(广西区海洋气象台北海536000)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而气象灾害又是种类最多、频率最高、分布最广的一种自然灾害,它包括了洪涝、干旱、酷热、低温冷害、大风、冰雹、霜冻、台风、雷击等等,并且气象灾...  相似文献   

9.
<正>强化气象防灾减灾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建成自上而下、覆盖城乡的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不断完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体系。统筹城乡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推动气象防灾减灾体系融入式发展,突出强化"政府主导、资源融合、科技支撑、依法运行"的气象防灾减灾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农业气象灾害灾情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气象灾害是造成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作者分析了近40年来山东省旱,涝、风雹等农业气象灾害的灾情统计特征、时间变化规律及灾害损失特点,为进一步研究制定防灾减灾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气象灾害多发国家,本文以实例揭示了气象灾害意识对于防灾减灾的重要性。提出应从深入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教育、做好防灾减灾演练、重点培养中小学学生气象灾害意识、继续推进气象信息员工作等方面提高我国公众的气象灾害意识,增强应对突发气象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各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逐年递增,暴雨、洪涝、冰雹等气象灾害频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严重。建立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绿色通道",使气象预警信息在第一时间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各级政府和广大公众,对有效地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湖北气象》2011,(3):288-288
《暴雨灾害》是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主办的学术类期刊,以促进气象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气象科技进步、气象防灾减灾和社会公共安全服务为己任。主要刊登暴雨(雪)、冰雹、寒潮、大风、大雾、雷暴、冻雨等灾害性天气的成因或气候演变规律分析总结,监测预报技术与应用研究,预测预警与减灾对策探索,以及国内外暴雨、灾害科学研究与发展综述。...  相似文献   

14.
1999年3月3日上午,省政府在省气象中心召开春季决策气象服务通报会,杨通华副秘书长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根据此次会议提供的气候趋势,他强调:①适时抓早,做到早育早栽,以避开农业气象灾害;②加强夏收作物田间管理,搞好抗旱准备,做好水库蓄水保水;③注意防御冰雹,作好防灾减灾工作;④搞好城市防洪,减少城镇和工矿企业损失。新闻单位要作好这方面的报道,电视天气预报节目要适当增加内容,使大家充分利用气象信息,趋利避害;各级气象部门要把天气趋势情况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以便各级政府作出相应的更加具体的防灾减灾和农业…  相似文献   

15.
冰雹灾害是威胁长春市农业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的重要气象灾害之一,每年因雹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少则几千万元,多则上亿元。如何建设长春市防雹体系,科学开展防雹减灾作业,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依据1995年以来长春市辖区冰雹灾害资料,综合分析出近10年来影响长春地区的主要雹线(冰雹路径),并依据雹线和各地实际防雹需求,对长春市防雹体系建设方案进行了专项研究,本文对于长春地区开展人工防雹减灾作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浅谈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进军 《气象》2006,32(S1):150-154
概述了气象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内涵及其主要特点;介绍了气象灾害评估的内容和有关方法,从气象灾害监测预报业务系统、社会公共防灾减突系统、社会保障安全系统建设方面,对建立气象防灾减灾体系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关于建立综合防突减灾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吉林气象》2008,(1):2-4
省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省气象防灾减灾大会,主要目的是认真总结2007年以来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科学分析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工作。这对于进一步发挥气象在我省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提高防范应对各类气象灾害的能力,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气象局对这次会议的召开非常重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许小峰同志亲临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8.
为广泛宣传普及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知识,提高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增强公众避险、自救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降低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中国气象局举办了“2008年国内国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投票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甘孜州2009年“7.23”特大泥石流灾害为例,应用常规气象资料对灾害的气象成因及其灾害的诱发因素进行了分析。表明:短时强降水是引发这次特大泥石流灾害的直接原因。其地貌、地表及土壤结构状况本身以及大量地兴修水利,挖掘沙土,破坏生态平衡成为这次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的诱发因素。根据地质气象灾害的成因分析对防灾减灾提出具体的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20.
甘孜州"7.23"特大泥石流灾害气象成因分析及防御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甘孜州2009年“7.23”特大泥石流灾害为例,应用常规气象资料对灾害的气象成因及其灾害的诱发因素进行了分析。表明:短时强降水是引发这次特大泥石流灾害的直接原因。其地貌、地表及土壤结构状况本身以及大量地兴修水利,挖掘沙土,破坏生态平衡成为这次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的诱发因素。根据地质气象灾害的成因分析对防灾减灾提出具体的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