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将研究区域部分为矩形网格,采用趋势面法,距离加权法,方向加权法等计算出矩形网格节点上的地下水位埋深值,应用标志数据文件解决了分区的识别问题,求解出指定分区的面平均地下水埋深。  相似文献   

2.
王树峰 《水文》1998,(5):33-36
推求水文要素面平均值(简称面平均值),是一项既重要又常见的工作内容。根据不同资料与站网情况,常用的方法有算术平均法、泰森多边形法和等值线图法。比较而言,等值线图法与人们对水文要素地区分布的描述相一致,因而已成为一种最常用的约定俗成的方法。然而,随着时...  相似文献   

3.
流域水文模型参数的水文分区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风彬  沈言贤 《水文》1989,(1):34-40
本文用新安江模型参数进行水文分区,并对这种分区方法的精度及其稳定性作了定量分析论证。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江西、湖南、福建三省比较完整的水文分区。还以江西省为例,对用不同的分区法所得的水文分区成果精度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4.
趋势面分析的计算工作量是很大的,在缺乏电子计算机的条件下是不易推广使用的。因而必须寻求一种近似的简化计算法。有人曾提出图解法趋势面分析,即将所研究区域划分为若干分区(一般为正方形),在每一分区内求出所有观测值的平均值,就以这个平均值作为该分区中心点处的趋势值,再根据这些趋势值,用人工勾出趋势面等值线图。但由于人工勾画总不免存在主观片面性,因而又有人提出在图解法趋势面分析的基础上作一改进,把分区中心处的平均值作为原始数据,用计算法求出趋势面方程。为叙述方便起见,不妨把后一种方法叫做“中心计算法趋势面分析”,简称为“中心计算法”。   相似文献   

5.
在水文資料整編工作中,凡水位、流量等水文要素的日平均值不能代表該水文要素的实际变化过程时,都要編制“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对它的要求是:要精簡而又概括完整地反映出本年內各次主要洪水的水位、流量、含沙量的实际变化情况,使使用資  相似文献   

6.
水文要素变异的人类活动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点针对人类活动导致的水文要素变异问题从以下3个方面分析了研究进展:①综述了人类活动水文效应研究的定性和定量2类成果,分析了作为揭示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机理的综合驱动因子的研究现状,剖析了人类活动水文效应定量化研究的方法模式;②综述了水文要素时间序列变异特征及变异点位置的识别研究成果,分析了现有的统计识别方法和差异信息熵等新技术、新理论在变异点识别中的应用,简析了目前研究尚不多的水文要素空间变异性研究方法;③描述了分离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要素影响的2类主要方法:分项调查法和水文模型法,分析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水文系统作用的驱动机理模型,综述了农区下垫面变化对水文要素变异的贡献分解方法.通过综述,指出了现有人类活动水文效应、水文要素变异性识别、下垫面变化对水文要素变异的驱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不足和问题.提出了未来需要重点加强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水文要素变异驱动机理及贡献分解研究,加强水文要素时空变异特性的诊断,重构水文要素变异环境下洪涝极值等特征量及其重现期的新概念和新定量等.  相似文献   

7.
刘敏 《水文》2009,29(5)
本文详细阐述了采用矩形网格法绘制雨量等值线的原理、方法和步骤.提出了利用ASP+IIS直接在Internet上动态生成雨量等值线的功能实现和应用,为同行,特别是基层水文职工了解、掌握绘制雨量等值线的方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主成分聚类分析法在宁夏水文分区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硕  许萌芽 《水文》2002,22(2):44-46,50
应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方法,对宁夏水文特征值进行分析计算,根据自然地理、气候和水文特性,对宁夏水文分区进行验证,分区结果与20世纪70年代的水文分区基本吻合,为宁夏水文分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野外获得的离散点数据制作地球化学图,通常采用规则矩形网格化和不规则三角网格化两种方式,前者易出现元素浓集区中心与极值点偏移的现象,后者难以保证等值线圆滑美观,且成图边界不规则。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一种极值无偏的地球化学等值线图生成方法,合并极值点与规则矩形网格点,并剔除畸形网格点,在此基础上构建不规则三角网,而后追踪等值线,通过极值点和规则矩形网格点分别控制等值线图的精度和可视化效果。实验结果证明,采用该方法制作的等值线图,元素浓集中心与极值点位置完全吻合,曲线光滑美观,同时有效解决了扩边问题。  相似文献   

10.
国外区域洪水频率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了国际上区域洪水频率分析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对经典的标度洪水法进行了评述,阐述了进行区域洪水频率分析时应该遵守的几个原则,总结了关于数据检查、水文分区识别及水文分区均匀性检验等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1.
青藏高原水系众多,水文站点稀疏,观测资料匮乏,通过水文分区可以将相似流域归为一类,实现其有限测站水文资料向无资料区移用以及达到站网优化设置的目标。以雅鲁藏布江流域(以下简称雅江)为研究对象,利用气象资料和反映下垫面条件的土地利用和地形等物理因子,采用主成分分析、K-Means聚类分析等方法对雅江进行水文分区研究。研究中,根据气候和地形的垂直特征,将雅江划分为5个水文分区,分别为高寒荒漠区、高原温带河谷区、高原峡谷稀林区、高原冰川雨雪区和亚热带山地多雨区,并阐述了各分区的特征。最后,采用斯米尔诺夫检验的方法,选取具有长序列水文资料的站点进行检验,论证了分区结果的合理性。此项成果可为雅江无资料流域水文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刘俊萍 《水文》2013,33(3):56-60
浙江省衢州庙源溪为典型的山区河流,庙源溪雨量丰富,河流比降大,源短流急,洪水陡涨陡落,汇流速度快,洪峰流量大。基于GIS的不规则三角网和空间分析功能,实现水文特征值等值线的内插。根据GIS获取的水文特征值,计算不同历时平均点雨量,考虑点面折算系数,得到平均面雨量。通过频率分析,获得不同频率下的设计雨量。采用瞬时单位线法,进行汇流计算,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及洪峰流量,为制作山洪风险图,建立小流域防洪避洪保障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力丘河某边坡裸露岩体结构面的快速统计为例,提出了利用三维激光测量方法进行岩体结构面的半自动快速统计方法。详细介绍了三维激光扫描仪和高精度GPS的联合测量方法,激光点云数据的坐标转换和边坡表面三角网重构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采用三维激光点云数据和三角网数据进行岩体结构面平面方程的半自动拟合方法、岩体结构面法向量和产状的关系等。利用得到的岩体结构面产状快速绘制岩体结构面密度图、玫瑰图、极点图和赤平投影图,得到了该边坡裂隙结构面分布规律和几何信息等。和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快速测量和远距离测量的优点,且减少了攀爬高陡岩坡的危险。  相似文献   

14.
三峡地区水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海瑞  储开凤 《水文》1995,(3):12-19
在大量水文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三峡地区主要水文要素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分区水资源的评价和开发利用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可为三峡工程建设提供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科学依据和基本的水文水资源数据。  相似文献   

15.
等流时单元法是一种具有物理基础同时又非常简便的分布式流域汇流模型。若能应用于大流域,会显著提高大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的计算能力,可以扩展其在大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中的应用,降低其限制性。采用基于DEM的等流时单元法进行坡面汇流计算,即坡面汇流经河流两侧并入河道,河道汇流使用扩散波方程(USGS的河道汇流程序包SFR1),将其推广到大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应用之中。该方法与二维坡面汇流的扩散波数值方程相比较,能够节省计算时间。在伊通河中下游较大流域上试用结果表明,农安站计算与实测流量的最大相对拟合误差为13%,模型月流量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为0.9。等流时单元法用于大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坡面汇流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自由渗流面具有复杂的非线性,较难确定。本文采用开源地下水数值模拟程序MODFLOW及SUTRA,分别运用MODFLOW模型中干湿单元转化技术、SUTRA模型中单元渗透矩阵调整法以及本文建立的缓变渗透系数矩阵法推求自由渗流面。对比其求解结果表明,采用MODFLOW运用干湿转化技术求解自由渗透面的方法稳定性最好、精度最高,而采用缓变渗透系数矩阵法的SUTRA程序,改善了传统单元渗透矩阵调整法的不稳定性,提高了数值计算精度,避免了MODFLOW必须矩形网格的局限性,是一种实用的计算自由渗流面及估算地下水与河流水量交换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2017,(3)
洮河是黄河上游一级支流,近36年来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流域水文要素发生重要变化。在收集洮河流域1980-2015年主要水文要素特征气温、降水、蒸发、径流和泥沙资料的基础上,按不同的年代区间进行统计计算分析,建立以气温距平、降水等值线、蒸发等值面、径流深及输沙模数等值线为分析依据,掌握了主要水文要素在时空上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流域主要水文要素特征为,不同年代气温升高幅度不同,平均上升幅度在0.6℃~1.0℃。整个流域降水量总体变化趋势表现为减少,蒸发量变化不明显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城市化水文效应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化等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是城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由于城市化进程造成的城市水文效应是其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通过介绍城市化的内涵以及城市化水文效应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归纳了城市化导致的城市水文效应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具体包括城市化对径流、蒸散发等各种水文要素及其水质的影响,并针对目前城市化水文效应的研究方法—流域对比实验法、水文特征参数法和流域水文模型法进行了总结,最后指出了当前城市化水文效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主TIN模式下面向拓扑的三维地质块体构建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普遍采用主TIN模式对层状地质体进行三维结构建模,然而在地质块体的构建方面还有所欠缺。考虑到由于尖灭、出露等现象引起的各地质块体间空间位置关系的复杂性,根据主TIN建模的特点,处理完地层相交与高程调整之后,通过对地层面中某个区域内的三角网与上下地层中对应区域内的三角网的重叠次数的不同,设置子面类型标记,从而分离出一个地层面中不同类型的子面。依据子面的类型可以快速建立地质块体与被引用的各子面之间的对应关系,最终自动分离出地层中的各个地质块体,并保证相邻块体在邻接处有唯一的公共子面,由此可建立各地质块体间的空间拓扑关系。  相似文献   

20.
冷荣梅 《水文》1998,(2):48-53
分析了四川省自然地理概况和水文气象特性,对四川省水文站网进行了水文分区,将全省划分为2个水文大区(一级区划)、7个水文亚区(二级区划)、15个水文分区(三级区划),提出了川西水文站网规划应采用模糊数学中贴近度方法,并给出了具体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