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中国东南沿海中生代火山岩成因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东南沿海大面积出露中生代钙碱性火山岩,构成沿海岸带分布的延伸长达2000余km、平均宽度约400km的巨型火山带,成为环太平洋火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火山岩时代主要为侏罗纪和白垩纪,岩性以酸性火山岩(流纹质、英安流纹质)占绝对优势。基性中性火山岩...  相似文献   

2.
Kise.  AI 杨光 《世界地质》1995,14(1):18-23
地壳底部部分熔融物质的存在是对贝加尔裂谷带深部构造所提出的模型的主要依据之一,可以把这种上地幔异常解释为不连续的0-50km的 厚层,这种厚层是通过狭窄的通道与软流层连接的(流体,张性破裂模型),或解释为与地壳基底相接触的200-300km宽的软流圈隆起(地幔柱模型)。来自于新生代玄武岩的地幔捕虏体的岩石学数据与热软流圈物质引起的壳下岩石圈的完全机构交代简单模式不一致,来源于45-75km深处的尖  相似文献   

3.
从宽角地震数据得出的特提斯喜马拉雅南部的速度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作为INDEPTH计划的第一阶段,完成了一条跨过特提斯喜马拉雅南缘的深地震共中点(CMP)剖面,它绘制出俯冲到喜马拉雅之下的印度大陆地壳的顶部(主喜马拉雅道冲或MHT)和底部(莫霍层)轮廓。我们用移动式地震仪记录了CMP剖面的爆炸,偏移距最大达155km。短偏移距数据证实了CMP剖面的数据,而我们的大偏移距数据则以强反射带为主。我们将这一反射带的强的初始相位解释为藏南滑脱系(STD),而其最后一个相位则为MHT的反映。我们用CMP剖面的初动数据去详细地模拟最上部2km的结构。亚东裂谷系中年青的伸展盆地的深度约束在2km,给出了裂谷东侧的断距为4.6km,在特提斯喜马拉雅内的正断层,E-W向伸展1.5%。宽角数据用于建立地表到MHT的地震波速度模型。STD反射体北倾13°,从约6km深(在CMP剖面南端之下)到22km深,然后变平,倾角减至5°。这样,我们的观测提出STD是一个深的基底断裂,对MHT,我们观测到倾角为75°,NNE倾,从高喜马拉雅山脊下的-20km海拔到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南约70km处的-36km海拔(地表下40km)。我们提出印度地壳可能俯冲到缝合带地表之下,却不可能是整体俯冲。  相似文献   

4.
中国金矿床分形分布及对超大型矿床的勘查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施俊法  王春宁 《地球科学》1998,23(6):616-619
根据中国442个岩金矿床的空间坐标和储量数据,研究了中国岩金矿床的空间和储量分布分形特征。研究表明,在两个尺度范围内金矿床在空间上呈分形分布,其群集分布的分维D分别为0.2293(20 ̄150km)和1.3073(150 ̄5000km);矿床密度分布的D值分别为0.4289(2 ̄100km)和1.4621(100 ̄1500km)。通过研究还发现,矿床储量与频数之间也呈分形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  相似文献   

5.
郯庐断裂带的形成与演化:综述   总被引:81,自引:0,他引:81  
万天丰  朱鸿 《现代地质》1996,10(2):159-168
从历史的与整体的观点出发,综合了地质、地貌、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的资料,系统地研究了郯庐断裂带各阶段的形态学、运动学以及动力学机制。认为此断裂带开始形成于中、晚三叠世,其长度小于1500km,切割深度小于15~20km,此时最大左行走滑断距为430km左右。侏罗纪(208~135Ma)与中始新世-渐新世(52~23.3Ma),此断裂带表现为逆断层活动,断层面受挤压较紧闭。白垩纪-早始新世(135~52Ma),郯庐断裂呈现为略带右行走滑的正断层(走滑断距不超过100km),郯庐断裂带与其北部切割深度约为30~40km。中新世-更新世(23.3~0.73Ma)断裂带表现为带有左行走滑的正断层,走滑断距约50km,断裂带切割深度在50~80km之间。中更新世(0.73Ma以来)断裂带又变成略带右行走滑的逆断层,走滑断距不足100m。由于断裂带形成以来的剥蚀深度不大,地表的断层岩都是碎裂岩与断层泥。沿此断裂带在早白垩世构成了中国东部重要的内生金属成矿带。  相似文献   

6.
叠合断陷盆地沉积体系分析--以东海丽水-椒江凹陷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兵  李小燕  庞国印  唐俊  唐丽  王琪 《沉积学报》2012,30(4):696-705
 丽水-椒江凹陷是我国近海海域典型的叠合断陷盆地。综合分析岩芯、地震、录井、测井等资料,对东海丽水-椒江凹陷沉积体系开展了重点研究。分析认为,古新世研究区主要发育5种沉积体系:扇三角洲体系、三角洲体系、湖泊体系、海洋体系及重力流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古新统各组的沉积体系展布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断陷初期月桂峰组为湖泊沉积环境,而后断陷继续,海侵发生,沉积环境转变为海洋环境;古新统沉积期三角洲体系主要发育于凹陷西缓坡,以闽浙隆起为物源,扇三角洲主要发育于同沉积断裂控制的东侧陡坡带,在月桂峰及灵峰组沉积期,灵峰潜山出露水面,其两侧形成多个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沉积。基于以上研究,预测出研究区的两个有利勘探相带:灵峰潜山两侧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及滨浅海(湖)砂体、丽水西次凹西斜坡南部与断块有利构造相匹配的三角洲前缘及滑塌重力流砂体。  相似文献   

7.
王强  邱家骧 《矿物岩石》1999,19(4):15-20
本文根据相图和多种地质温压计确定了大别造山带核部典型花岗岩岩浆的源区,岩浆房和固结成岩阶段的温度和压力,并建立了区内岩浆演化的p-T轨迹。该轨迹表明:(1)石鼓尖侵入岩浆上升能力最强,上升的最小距离为25km;(2)天堂寨侵入岩岩浆上升能力也较强,上升的最小距离为5km,(3)九资河侵入岩的上升能力最弱,上升距离小于3km。(4)石鼓尖和天堂寨岩体为异地侵入体,九资河岩体是一个原地-半原地花岗岩体  相似文献   

8.
论东亚大陆的构造翘变:燕山运动的全球意义   总被引:87,自引:3,他引:84  
东亚大陆是在印支期(250~220Ma)由诸多微陆块拼接而成,曾形成巨型的岩石圈(根)其中陆块碰撞带岩石圈根可能深达200余千米或更深,俯冲的陆壳岩石曾深达约100km,并发生超高压变质作用。当时中国东部上升为高原(5000~6000m),西部为特提斯海,构成东高西低的地貌景观。大约在160~150Ma前后,亚洲东部岩石圈发生巨量减薄,山根垮塌,导致软流圈地幔侧向上涌补偿。形成巨量的火山岩和花岗岩  相似文献   

9.
运用1个样/1km2、1个组合样/4km2,1个样/(100~1000)km2、1个样/(1000~10000)km2的采样密度系统研究了泛滥平原沉积物的超低密度采样代表性。通过对Sb、As、Ag、Pb、Sn、Na2O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模式,W的地球化学特征在不同采样密度间的信息传递,证明了用1个样/(1000~10000)km2的采样密度,采集的泛滥平原沉积物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0.
汇聚板块边缘的金矿成矿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汇聚板块边缘是全球最重要的金矿成矿带。不同的构造单元产生不同类型的金矿化,在以挤压和转换挤压为主的增生地体中,伴随俯冲和碰撞造山过程形成造山带型金矿床,并可根据其形成深度分为浅带(〈6km,150 ̄300℃)、中带(6 ̄12km,300 ̄475℃)、深带(〉12km,〉475℃);在岛弧和弧后拉伸裂谷(盆地)中形成浅成低温热液型和斑岩型金矿化。浅成低热液型金矿化形成深度小于2km,温度低于300℃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介绍1992年中美喜马拉雅和青藏高原深剖面与综合研究项目第一阶段(INDEPTHI-1)广角地震观测资料利用Seis81程序(Cerveny,1981)进行二维解释所获得的帕里一达吉地带的上地壳结构特征。主要成果为:(1)前寒武结晶基底之顶界表现为R1界面。据本项目地质调查,藏南拆离系(STDS)在帕里以北约10km处出露,向北缓倾并向地下延伸。认为R1界面不仅是结晶基底之顶界的反映,而且STD可能沿着R1界面展布,也即R1界面同时是一条沉积盖层和基底之间的拆离层。R1界面埋深3±0.6—11±0.6km。(2)上述拆离层在萨马达一达吉之间,以R1界面之上的负速度梯度楔状体(LVL)为特征。LVL可能是STDS活动时拖带下沉的中生代特提斯沉积,或可能是含水破碎带。(3)在结晶基底内部存在第二条拆离带(LVZ),表现为T2反射波组。LVZ在帕里埋深8.5±0.6km,向北陡倾,至萨马达为22.5±0.6km深;再向北,倾角变缓,至达吉之下,达27±0.6km深。LVZ在帕里─萨马达之间,厚仅0.5km;至达吉,增厚至5km;也具楔形负速度梯度带性质;它可能是花岗岩局部融熔体之反映...更多。(4)在萨马达─达吉。  相似文献   

12.
河南新郑矿区山西组测井曲线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新郑矿区山西组测井曲线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张淑存(河南煤田地质局一队)1引言新郑矿区位于郑州市南西40km,面积102.5km ̄2。历次勘查共施工钻孔320个,早二叠世早期山西组(P_1sh)为主要含煤地层,连续沉积于晚石炭世太原组(C_3t)之上...  相似文献   

13.
牤牛河“91·7”暴雨洪水分析王文明,孙丽颖(黑龙江省松哈水文勘测大队)牛河系松花江右岸较大支流拉林河的支流。汇水面积为5331km ̄2,河长为213km。本河流上游是黑龙江省的暴雨中心之一,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800mm,汛期(6~9月)降水量占年降...  相似文献   

14.
1993年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总结(区域地质调查处)1全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完成情况1.1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本年度有黑龙江、山东(修测)、西藏等省(区)进行此项工作,共计完成填图面积21092km ̄2(其中修测面积15000km ̄2)。截止本年度全国...  相似文献   

15.
十万大山盆地演化的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俊章  陈焕疆 《地学前缘》1995,2(4):245-247
十万大山盆地演化的动力学郑俊章,陈焕疆(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同济大学海洋系,上海,200092)十万大山盆地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图1),北东-南西向延伸长达240km,向南延入越南境内。盆地宽20~60km,面积11600...  相似文献   

16.
满洲里-绥芬河地学断面域内莫霍的基本特征(详细摘要)杨宝俊刘财梁铁成(长春科技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学院,长春130026)0引言满洲里-绥芬河地学断面(GGT)长1300km,完成了综合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研究,其中包括利用近130km近垂直地震反...  相似文献   

17.
丰满水库洪水预报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峰  刘霆 《水文》1996,(4):29-33
丰满水库洪水预报方案王永峰,刘霆(吉林丰满发电厂)1基本情况丰满水库(又称松花湖)位于吉林市东南20km处的松花江上,流域面积为42500km‘,分三个区:一区为丰蓄区,二区为五道沟区,三区为红石区。三区在白山、红石两水库建成后,受人工调节影响,红石...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闽东水文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福建省闽东水文特性李克先(福建省水文总站宁德分站)一、自然地理概况闽东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地处北纬26°17′~27°41′;东经118°32′~120°43′。西靠欧亚大陆,东濒浩瀚东海,东西宽188km,南北长154km,面积为13500km ̄2。...  相似文献   

19.
吴国华 《水文》1996,(2):44-48
嘉积水坝泄流曲线初探吴国华(海南省水利电力建筑勘测设计院)1问题的提出嘉积水坝位于海南省万泉河下游,距出海口18km。为了充分利用水能,拟将水坝加高0.7m,扩建一座4000kw的水电站。京积水坝建于70年代初,全长441m,是一座结构复杂的水坝。从...  相似文献   

20.
新疆玛纳斯河“96.7”特大洪水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江有成 《水文》1999,(6):57-58
1996年7月18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发生了有实测资料记载以来的最大洪水。此次洪水峰高量大,持续时间长,破坏性极强,造成了很大损失。本文对这次洪水的成因、特点进行分析,供参考。1流域概况玛纳斯河(以下简称玛河)流域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处北纬43°27′~45°21′,东经85°01′~86°32′之间,流域总面积为26500km2。玛河发源于天山北坡依连哈比尔尕山,全长324km。山区(红山嘴以上)集水面积5156km2,平均海拔3000m,河长190km。山区各小支流在肯斯瓦特水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