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发中  张奕虹 《地下水》2005,27(4):299-302
开发建设防汛决策支持系统是水利信息化的首要任务,也是水利现代化的起点和重要标志.本文分析了防汛决策过程,在此基础上探讨地市级防汛决策支持系统总体设计问题,讨论了系统实现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
许克华  刘永华 《水文》1996,(2):38-39
湖南省防汛水文信息服务系统许克华,刘永华,叶泽纲,陈欣,付忠,邓柯(湖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1前言“湖南省防汛水文信息服务系统”似下简称“系统”),是一项非工程措施防汛减灾系统,在1991—1993年的三年中湖南发生特大洪水期间,该系统及时提供大屏幕...  相似文献   

3.
淮河流域防汛实时水情信息传输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欣金彪 《水科学进展》1997,8(3):288-291
详细介绍了淮河流域防汛实时水情信息传输系统的形成,系统的信道、构成和功能,系统硬件配置及软件开发,运行情况和系统的效益。  相似文献   

4.
浅析葫芦岛地区防汛抗旱系统水情数据传输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秀梅 《地下水》2014,(6):173-173
水情、雨情信息是防汛决策的重要依据,选择合适的水情传输数据模式对于及时、准确的传输水情信息和领导科学决策至关重要。针对葫芦岛地区雨情观测站点多、分布广、流域汇流时间短等具体情况,采用现代水情数据传输模式,通过几次大暴雨洪水的应用效果很好。介绍葫芦岛地区防汛抗旱系统中水情数据传输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6.
陈文军  解建仓 《水文》2006,26(5):48-51
在总结防汛抗旱应用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分析了与各级防汛抗旱工作有关的部门拥有的大量不同格式、不同载体的信息资源,由于区域、部门的相对独立性,系统建设自成体系、标准不一、资源分散、共享困难、应用水平低等问题。利用中间件技术构建一个逻辑集中的数据平台——虚拟数据中心,统一防汛抗旱信息综合处理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快速交换与全面共享。  相似文献   

7.
黄河中游对硝基氯苯传输迁移转化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进行了对硝基氯苯在黄河中游天然河道中的输送、迁移和转化的水质模拟研究。重点研究了大量泥沙对对硝基氯苯运动和归宿的影响及水质模型的率定和检验方法。模拟了在点源输入下,不同水情期,泥沙不同冲、淤格局的对硝基氯苯的输移。该水质模型由三个子模型构成,除了描述水流运动的水动力学模型外,还有描述河中可溶性有机碳沿程变化和对硝基氯苯在泥沙中的分配及其光解、挥发作用的子模型。  相似文献   

8.
秦岳峰 《水文》2001,21(3):48-49
阐述了基于WIN9x、NT系统开发的防汛实时的水情传输软件,与目前在全国防汛计算机,广域网上采用UNIX系统软件相比,具有方便、简单、经济、实用的优点,更加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
宁波市防汛网络信息系统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有鹏  李立国等 《水文》2001,21(3):23-26
以宁波市为例,探讨了我国东南沿海独流入海中小流域防汛网络信息的结构特征,建立了宁波市防汛网络信息系统,初步实现子全市水情信息自动采集传输,水情查询显示、洪水预警和防洪调度等辅助决策功能,该系统的建立为该市防洪减灾提供了有力支持,并为该市防汛抗旱工作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随着Web技术与GIS技术的迅猛发展,设计开发基于Web GIS的大型防汛指挥信息服务系统已变为可行与必须。结合黑龙江省防汛指挥信息服务子系统的设计开发实际,研究使用基于B/S体系的Arc IMS作为Web GIS的解决方案;研究解决应用Arc IMS中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以正向与反向信息查询为例,研究设计信息查询的数据流程;为便于空间数据的管理与应用,研究图层的划分与组织方法;为达到经济与实用的目的,研究不同比例尺地图的无视觉差切换;为按用户要求表现地图,研究如何编写地图配置文件。还给出了这些关键技术在实际设计开发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中央防汛信息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辛立勤 《水文》1998,(1):63-64,13
中央防汛信息系统辛立勤吴礼福(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1前言中央防汛信息系统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初具规模,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该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对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全国七大江河的水情、雨情信息及工情信息,为及时做出洪水预报,辅助调度指挥决策提供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沂沭泗防汛水情信息系统是防汛调度决策支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介绍系统的开放性、水情信息处理的自适应性、水情信息图形化、图形漫游、水情信息综合显示、多窗口结合、图形叠加、人机对话、历史资料检索以及屏幕绘图与绘图仪绘图相对应等主要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3.
宜居黄河科学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问题表象于河,形成于域,根植于地。针对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地球科学问题特点及挑战,本文提出了“宜居黄河”科学构想,旨在构建一个包括“安全黄河”、“绿色黄河”、“生态黄河”、“和谐黄河”和“智慧黄河”5大核心内容的体系完善的宜居黄河研究科学架构,并对这5个方面的科学内涵和关键研究内容进行了阐述。其中,(1)安全黄河立足于工程地质学,研究黄河流域地质地表过程及其灾害效应,以保障地质安全需求,构建安全黄河体系;(2)绿色黄河立足于水文地质学,研究黄河流域水循环过程及其水土环境变化效应,构建绿色黄河体系;(3)生态黄河立足于环境地质学,研究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演化规律及其生态屏障效应,构建生态黄河体系;(4)和谐黄河立足于资源地质学,研究黄河流域资源开发与人地协调的发展模式,构建和谐黄河体系;(5)智慧黄河立足于大数据及信息科学,研究黄河流域地学信息集成与智慧决策平台,构建智慧黄河体系。这5个部分相互支撑融合,共同解决宜居黄河的核心关键问题,从而为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最终形成造福中华民族的“幸福黄河”起到科技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1 引言 2000年5月29日至31日,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设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工作委员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工程项目管理及其软件应用研讨会”,会议上我们探讨了建立项目管理计算机平台系统和应用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研讨了“为什么要用IT进行工程项目管理”和“怎样用IT进行工程项目管理”两个核心问题。 就“为什么要用IT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问题,提出六方面的必然因素: ●是加快我国勘察设计行业与国际工程公司接轨步伐的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防汛辅助决策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晓阳  胡传廉 《水文》2003,23(2):33-36
针对威胁上海的三大水灾,研制暴雨积水模型、风暴潮模型、河网水力模型、灾害评估模型,在GIS基础上建立了上海市防汛辅助决策系统,实现了对处于平原感潮河网的上海市洪涝灾害的实时监测、分析预报、风险评估和网上发布。为分析洪涝形势、制定防汛成灾方案、进行灾情评估以及工程管理,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信息支持。阐述了系统的总体设计、功能模块、关键技术和特色,分析了GIS、水动力学模型在系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外滩防汛墙二期工程防御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依据外滩防汛墙多年的沉降观察资料,对外滩防汛墙由地面沉降和结构沉降而出现的防汛能力降低的问题进行研究。综合结构沉降与地面沉降因素,分析了1984年和2002年黄浦江潮位标准下外滩防汛墙二期现有防御能力及其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1基本情况 1.1泥沙现状分析 黄河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4.7亿t,其中下游河道多年平均淤积量3.87亿t(高村-利津段1.84亿t),下游段沿黄引水带去的泥沙量平均每年近亿吨,其余9亿多吨送入大海。泥沙的沉积和输送去向,是直接导致下游河床逐年抬高,河槽萎缩,河势游荡的主要因素,特别是花园口-东平湖段二级悬河的形势尤为严峻,从而加大了黄河防汛和沿黄两岸引水的成本。  相似文献   

19.
上海外滩防汛墙的高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上海外滩防汛墙的建立及以后几次加高主要是上海城市地面沉降引起的。防汛墙安全递增率随时间、地点而不同,其决定性因素为地面沉降率和海面上升率。祗有在地面基本稳定的条件下,上海市区防汛墙的高度才主要取决于气象、风暴潮引起的高潮位。  相似文献   

20.
温善章 《水科学进展》1998,9(4):403-407
黄河下游自70年代以来,几乎年年出现断流,并且一年比一年严重.这引起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关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部分院士的关注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