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概括介绍了将由我国主持于1985年9月3日至6日在北京召开的“地震研究中的模糊数学方法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的宗旨是为从事地震学、地震工程学以及模糊数学等方面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机会,以交流模糊数学在地震预报、地震工程、震害估计和土木建筑等方面的实际应用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介绍应用模糊数学的新方法,新技术,促进其在地震研究中的进一步应用。除东道国中国的代表外,将有美国、日本、意大利、新西兰、民主德国、西班牙、法国等国的代表应邀参加。本文介绍了会议的四个专题及其涉及的内容,以及四篇综合报告和50多篇论文题目。会议的大部分论文拟收入将由地震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论文集。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主持的“地震研究中的模糊数学方法国际讨论会”于1985年9月3—6日在北京举行。这是模糊数学用于地震研究方面的首次国际性学术会议。来自中、美、日、民主德国和新西兰等国的52个单位90名代表出席了这次讨论会。会议交流了大约70篇论文,其中在大会上宣读了52篇,宣读的论文包括以下五个专题:1.综述报告;2.模糊数学在地震工程与土木工程中的应用;3.模糊数学在地震危险性估计和地震预报中的应用;4.应用模糊数学;5.相关研究。本文除对这次讨论会概况和各专题分别扼要介绍外,并述及在讨论会的闭幕式上,代表们一致通过了会议程序委员会包括三项建议的倡议书。代表们一致认为,本次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会前编印了会议的部分论文的论文集,现正在编辑续集,不日将由地震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3.
经国家科委批准,将于今年9月3日至6日在北京召开“国际地震研究中的模糊数学方法学术讨论会”,以交流模糊数学在地震预报、地震危险性估计、抗震工程、土木建筑等方面应用的最新成果。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波兰、新西兰等十多个国家约100多位专家。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中日两国地震工作者在把模糊数学方法用于地震预报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一些初步成果,重点介绍了近两年来取得的某些最新成果,其中包括两国合作研究的成果。主要内容有:模糊数学方法在地震前兆分析研究中的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在根据地震活动性预报地震方面的应用和模糊数学方法在地震综合预报研究中的应用。最后以表格的形式归纳了五类模糊数学方法在地震研究中的主要应用方向与当前的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5.
由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的“地震模式识别交流讨论会”于1984年12月4日—8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国家地震局系统及其他有关方面共15个单位41人参加。其中13名代表在会上宣读了有关模式识别、模糊数学等方面的论文共23篇,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陈颙到会并讲了话,还向会议赠送了礼品。宣读的模式识别方面的论文主要涉及地震危险区划、地震活动性的异常标志、中强地震的发生时间、地震的触发因子和地震前兆的综合判别等方面的问题。与会代表认为,模式识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1965年美国科学家Zaden发表了关于模糊数学问题的第一篇论文。1976年我国也陆续发表了模糊数学的有关文章。近几年来发展很快,不仅用于自然科学,而且用于社会科学的研究。 地震予报研究的模糊数学问题,近几年来冯德益等人进行了研究,相继发表了不少有价值的重要论文,开辟了新的领域,推进了地震予报科研工作。1982年,蔡经球利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近年来国际地震界在基于地震活动性的地震预报研究中所取得的新进。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基于地震活动性的地震预报指标,包括前震,平静与空区,地震时空分布特性及其有关参数,地震迁移,相关与“窗口”;二是基于地震活动性的地震预报方法,包括概率统计方法。非线性科学方法,高维数据的图形分析方法,模糊数学与灰色系统理论方法等。  相似文献   

8.
1965年美国自动控制论专家扎得(Zadeh)首先提出了用“模糊集合”来作为表现模糊事物的数学模型,从而开辟了模糊数学(Fuzzy Mathematics)这一新的领域。由于用模糊数学方法处理各类经验性的信息与研究对象具有简单方便、便于计算和利于吸收人的智慧和经验等优点,因此模糊数学刚一兴起,就在不同领域中得到了应用,地震学就是其中之一。近几年来我国的地震工作者把模糊数学应用于地震研究的若干领域之中,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本文主要是寻找震波层析图的参数与地震活动图的参数之间的模糊关系矩阵,为进一步探讨地震预报新方法作准备。  相似文献   

9.
冯德益  虞雪君 《地震》1990,(5):54-60
本文综述了我国地震工作者十年来把模糊数学方法应用于地震预报研究所取得的主要进展,并总结了某些模糊数学方法(模糊聚类分析、模糊综合评判)在兰州地震研究所实际地震监测预报中的初步应用结果,最后讨论了存在问题与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了广泛开展学术活动,交流科研成果,中国地震学会拟于1980年第四季度召开地震学学术讨论会。内容包括地震观测及仪器、地震予报的地震学方法(以震报震)、震源物理、一般地震学问题等。由地震学、地震仪器、地震前兆等三个专业筹备组负责筹备,届时还将正式成立专业委员会。会议予计八天左右,具体时间及地点另行通知。此次会议将与国家地震局地震学专业会议联合举行。  相似文献   

11.
北祁连东段及其邻区地震滑坡的基本特征和危险区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野外调查和航片解译,研究了北祁连东段及其邻区地震滑坡的基本特征和形成条件,探讨了地震滑坡的动力机制,并在本区使用多因素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预测滑坡危险区。  相似文献   

12.
许忠淮 《地震学报》1995,17(4):421-421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四届一次会议在蓉召开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1995年换届以后,于9月21-24日在成都市召开了四届一次会议暨地震学学术讨论会,会议由四川省地震局承办.中国地震学会理事长陈运泰院士到会作了题为"发展中的数字地震学"的学...  相似文献   

13.
曲延军 《内陆地震》1995,9(4):363-368
从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理论两个不同角度来分析地震事件,把模糊数学的表达方式用于灰色灾变预测GM(1,1)中,建立了地震预测的模糊灰色模型。用此模型讨论了南北天山四个区(带)的震级序列,在等维情况下,对比了模糊灰色方法与单纯灰色方法的优劣,讨论了影响预测结果的因素,最后给出了不同目标震级下各区(带)的预测值。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1983年6月26日至30日在山东省邹县召开的“烟台市震害预测方法讨论会”的概况。运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城市地震灾害的预测是这次会议的新动向,这是对震害预测新途径的一种探索。会上有5个单位的代表作了有关震害预测方法的报告,本文就会议报告的主要内容作了概括介绍,内容包括以模糊数学近似推断方法建立震害预测总体模型、运用综合评判方法进行某类建筑结构地震破坏的预测、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震害预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震局地震监测技术考察团访问美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和借鉴美国地震研究和地震监测的成果、先进技术和经验,中国地震局地震监测技术考察团于2001年7月12-25日赴美进行了学术考察和交流活动。文章介绍了这次考察活动的概况及美国地质调查局、美国国家地震信息中心、帕克菲尔德地震实验场和美国地震学合作研究会等科研单位近期的研究工作和计划,重点介绍了即将在帕克菲尔德进行的深部钻孔计划、美国地震学合作研究会的地球透镜计划及美国地质调查局即将建设的先进的国家地震系统。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把模糊数学中的模糊模式识别的直接方法、模糊聚类分析方法、模糊信息检索方法和新近提出的模糊分维方法应用到以地震活动性和地震前兆为基础的首都圈地震监测预报当中,分析研究了发生在这一地区的两次大地震,即1976年唐山7.8级和1989年大同6.1级地震前用模糊数学方法识别出的地震学前兆和非地震学前兆,并对这一地区大地震的长期和中短期模糊预报方法与途径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地震资料在层序地层学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在层序地层学的发展过程中,地震资料的应用始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储层规模的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研究中,地震反射波的运动学、动力学以及统计学特征的应用对解决薄层分析、岩性预测、物性预列、压力预列、含油气性预列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了可行的手段。尽管该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最后对该方面研究做了简要的评述与展望。  相似文献   

18.
于贵华 《地震地质》2008,30(2):573-575
春光明媚、繁花似锦的季节,中国地震学会第七届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组织的第1次学术讨论会———活动构造学、新构造学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学术研讨会在中国文化积淀厚重、雄伟壮丽的泰山脚下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本次会议得到中国地震局、北京中震创业工程科技研究院、山东省地震工程研究院、天津市工程地震研究中心、辽宁省工程地震勘测研究院、江苏省地震工程研究院、山西省地震工程勘察研究院、内蒙古地震工程研究勘察院、西藏自治区地震局地震工程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办公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泰安市政府、会议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和山东省地震局的有关领导,中国科学院院士邓起东先生,中国地震学会第七届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徐锡伟研究员等参加了开幕式并致辞(照1)。参加本次研讨会的还有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所长,天津、青海、宁夏、山东、湖南、西藏、安徽等省(市)自治区地震局的局长、副局长,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的总工,以及来自全国40多个单位的230余位老中青地学科研工作者。与会代表中最长者已年过7旬,最年轻的是今年刚通过面试的硕士研究生。本次研讨会是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研讨会,230多座位的主  相似文献   

19.
地震活动性分区综合评定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本文选用模糊数学中模糊综合评判的理论与方法,建立了渭河盆地地震活动性分区模糊综合评定模型与评判指标及模糊综合评判计算模型。通过综合评定,分选出了与渭河盆地地震活动性相吻合的弱活动性区、中等活动性区、较强活动性区和强烈活动性区,其结果较好地反映出了本区地震活动的实际强弱程度。为该区的地震预报及开发建设之布局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日本地震调查研究推进总部于2006年8月31日在日本文部科学省召开推进总部会议,汇总总务省、文部科学省、经济产业省、国土交通省等相关部门的地震调查研究有关预算,确定了2007年度地震调查研究预算概算要求,概算要求总额为177亿日元(不含独立行政法人等运营交付金),比2006年度预算额增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