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明确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对现阶段海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海域使用论证作为海域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是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合理配置海域资源,实现科学用海、科学管海的重要抓手。海洋生态调查是海域使用论证的重要环节,高质量的海洋生态环境资料提升海域使用论证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新形势下,海洋生态调查也面临着新挑战,文章在分析海洋生态调查在海域使用论证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结合新职责和新政策,提出今后海域使用论证中海洋生态调查的优化调整思路,即紧跟职责要求、聚焦生态系统调查、强化岸线资源调查、服务生态保护修复。  相似文献   

2.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域使用论证作为各类用海项目用海可行性分析的技术性分析工作,在论证工作中引导用海项目贯彻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落实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具体方案,极具现实意义。文章按照海域使用论证工作流程,依据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具体方案,按阶段分析了海域使用论证工作的具体工作内容,以求通过海域使用论证工作落实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对用海项目的具体指导。  相似文献   

3.
区域建设用海规划制度是我国海域管理一项重要的创新制度,该制度实施对促进沿海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在海洋领域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是实现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文章认为,区域建设用海规划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海域资源利用率低,部分用海存在盲目性;总体布局和平面设计不科学;功能定位不合理,产业特色不鲜明等3个问题。为全面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文章建议从建立用海面积控制指标、完善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编制技术体系、加强自然岸线保护、优化海洋产业布局、强化规划论证和审批工作、建立规划实施监管制度等6个方面做好区域建设用海规划工作。  相似文献   

4.
海洋牧场是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和涵养近海渔业资源的新模式, 而海上风电是我国新的清洁能源产业。本文在分析广 东省海上风电场建设的基础上, 分析了马尾藻藻礁建设在海洋风电场的适宜性和投放条件, 探讨了在广东省开展以人工藻礁 场 + 海上风电场为特点的融合发展模式的可行性, 以及对于生态用海 、生态管海和海域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必要性。研究 认为“海洋牧场 + 海上风电”的发展模式将成为未来提高海域综合利用水平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以莱州湾为例,基于GIS和地理空间模拟框架,结合海洋生态红线区分布,建立了海域使用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潜在压力评估模型,空间量化评估多种海域使用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结果显示,多种海域使用活动的潜在压力总体呈近岸高于远岸、湾顶>东部>西部的分布特征;压力高值区集中于距岸10 km以内海域和5 m水深以内海域;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自然保护区及重要河口生态系统等类型的海洋生态红线区受到开放式养殖、围海养殖、盐业用海活动的压力较大,需要对其进行重点监控。研究揭示了莱州湾海域使用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潜在压力的空间分布格局,为海洋生态红线落地实施和海域使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海域综合管理关乎沿海百姓福祉、海洋经济发展、海域开发秩序、海洋生态安全,必须全力做好工作。海域综合管理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全国海洋工作会议部署,大力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转变海域开发利用方式,坚持海域开发利用保护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全面提高海域开发利用质量和效率,实施围填海管控和海岸线分类保护、利用与整治修复制度,深化海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建设海上构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开展海域使用管理法修订和海洋功能区划修编工作,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升海域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治理能力,为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和海洋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和基础保障,为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海洋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生态用海已被纳入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范畴。海域使用论证作为各类用海项目用海可行性分析的前期技术性工作,在论证工作中引导用海项目贯彻生态用海理念,落实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方案,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各阶段海域使用论证大纲涉及生态用海的内容,从海域使用论证工作的发展历程,分析海域使用论证工作是如何逐步深化生态用海理念的;并针对现阶段生态用海论证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海域资源的开发从单一立体开发逐渐向多层立体开发转变,且开发的力度和密度不断加大,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压力。为缓解当前用海紧张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提高海域利用综合效益,亟须探索符合生态化、集约化、立体化和现代化的用海模式。在此背景下,“立体集约生态用海”的概念应运而生。文章通过列举国内外立体集约生态用海的典型案例,总结归纳其用海特点,对其未来的应用进行讨论。立体集约生态用海的出现将带来海域管理制度体系一系列的调整与改革,对中国未来走出一条海洋空间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协同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青岛市最新遥感影像和海域权属数据,从海域使用率、用海类型、用海方式、海岸线开发强度和海域开发强度等方面,客观分析青岛市海洋空间开发现状及其强度,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青岛市的用海类型基本齐全,用海多样性南高北低,用海规模不均衡,用海方式以开放式为主;海洋空间开发活动集中于海岸线及其临近的海湾、滩涂和浅海区域,即墨区、市区和黄岛区的海岸线开发强度为超载,且近岸海域开发强度亦为超载或临近超载;应通过岸线分级分类管控、生态化改造和发展海洋生态牧场等方式,提升青岛市海洋综合利用效益和海洋空间资源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0.
填海造陆用海项目的海洋生态补偿模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填海工程用海属于永久性改变所使用海域自然属性的一种用海方式,它对海洋生态造成的损害十分严重。文章从海洋生态补偿法制化、海洋生态补偿标准科学化和海洋生态补偿管理规范化3个方面探讨填海造陆用海项目的海洋生态补偿模式,以期为我国海域使用管理中建立海洋生态补偿机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实际用海效益包括海域资源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直接经济收益和生态环境系统的负面效应,文章通过建立海洋高质量用海效益评估模型反映和量化实际用海效益,并将该模型在台州市海域应用,研究结果发现,台州市涉海县、市、区中椒江区实际单位用海效益最高为68.85万元/hm2,玉环市最低为4.02万元/ hm2。原因在于椒江区不仅其海域资源价值表现良好,而且生态环境损害程度得到了有效控制。从而得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绝对不是海域资源过度使用,也不是海洋生态环境的绝对保护,两者是相互统一、相互协调的,保证海域资源使用价值保值增值是海洋经济合理运行的基础,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系统是海域资源使用价值保值增值的根本,这是引导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2.
2011年伊始,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积极围绕全市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科学管海用海为首要任务,以推进集中集约用海为重要抓手,以世界眼光和国际标准谋划和推进各项海洋工作,发挥本土优势、立足进位争先,着力强化海洋事务综合协调,着力统筹海洋开发与管理,着力提升海洋行政执法效能,进一步加快海域使用管理示范区和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为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任务开好局、起好步,努力开创青岛市海洋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海洋管理工作一直走在全国沿海省(自治区、市)的前列。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辽宁省就在全国率先喊出了"建设海上辽宁"的口号;1992年国家海洋局授予辽宁省政府实施辽宁毗邻海域海洋监察管理权,辽宁省有了初步的综合性海洋行政执法管理权,也成为全国沿海首批拥有海洋监察管理权的省份。在辽宁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海监总队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海监辽宁省总队以服务沿海经济建设为主线,以维护我国海洋权益、规范辽宁省海域使用秩序、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与资源为重点,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夯实执法基础、完善执法内容、创新执法方式,为捍卫我国海洋权益、促进辽宁沿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近年来,辽宁省海监队伍规模不断壮大,执法装备不断改善,执法管理日渐规范,采取日常巡查与专项执法行动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增加检查次数,规范办案行为,严格处罚标准,海监执法威慑力和效果显著。据统计,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海洋管理工作一直走在全国沿海省(自治区、市)的前列。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辽宁省就在全国率先喊出了"建设海上辽宁"的口号;1992年国家海洋局授予辽宁省政府实施辽宁毗邻海域海洋监察管理权,辽宁省有了初步的综合性海洋行政执法管理权,也成为全国沿海首批拥有海洋监察管理权的省份。在辽宁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海监总队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海监辽宁省总队以服务沿海经济建设为主线,以维护我国海洋权益、规范辽宁省海域使用秩序、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与资源为重点,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夯实执法基础、完善执法内容、创新执法方式,为捍卫我国海洋权益、促进辽宁沿海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近年来,辽宁省海监队伍规模不断壮大,执法装备不断改善,执法管理日渐规范,采取日常巡查与专项执法行动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增加检查次数,规范办案行为,严格处罚标准,海监执法威慑力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蓝色经济区建设大局,扎实推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实施,着力推进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海域使用管理示范区、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现代渔业发展示范区建设,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国海域使用管理先进单位""全国海洋环保先进集体""国家级海域使用管理示范区",荣获"全国海洋综合管理特等奖"。2008 年因海域管理和海洋环保工作成效显著,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2009 年完成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1500亿元,比2008年增长3.5%,居山东省城市之首。2010年以来,根据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工作部署,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党委带领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科学务实、积极作为,努力推动海洋开发与管理新跨越,促进海洋经济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海洋生态损失补偿指用海者履行海洋生态环境资源有偿使用责任,对因开发利用海洋造成的海洋生物资源价值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进行的资金补偿。文章介绍了海洋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过程,梳理了山东省海洋生态补偿新旧标准的演变过程,对山东省海洋生态补偿标准的实施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山东省海洋生态补偿资金征收的经济效率。结果表明,按照旧标准,只考虑对海洋生物资源损失的补偿,每公顷用海所缴纳的生态补偿资金为8.143 3万元;按照新标准,考虑对经济生物资源和生态系统服务损失的补偿,每公顷用海应缴纳的生态补偿资金为12.043 9万元,比旧标准提高了48%。补偿标准提高,虽然增加了企业的用海成本,但还只是补偿了企业用海所造成生态损失的1/4左右,还有3/4的生态损失没有要求企业补偿,需要国家财政增加生态修复投入。山东用海生态损失补偿政策的实施,很好地发挥了环境经济政策的效果;企业主动缩减围填海等用海面积,采用环境友好的用海方式,既节约了企业用海成本,又减轻了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损耗。在全国推广山东的开发用海生态补偿制度和标准,可以有效地引导企业理性用海、集约高效用海,助力海洋产业绿色转型,体现生态文明入宪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是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之一,通过实施海岸带生态修复、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海岛海域生态修复,使海洋生态环境质量得以改善,海域、海岸带和海岛生态服务功能得到有效提升。为了客观评价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的修复效果,文章借鉴我国海洋整治修复项目实践情况,围绕“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物丰”的美丽海洋建设目标,构建了涵盖16个指标的蓝色海湾指数评估体系,从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人居环境改善等角度科学反映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并以第一批温州市蓝色海湾整治行动为例,实施蓝色海湾指数评价。蓝色海湾指数评估体系的构建对于全面掌握全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的实施情况,科学指导修复工程的有序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为我国开展海洋生态修复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简论海域使用权的界定、确立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海域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普遍存在盲目开发、掠夺性经营等过度用海的现象。建立和完善国家海域使用管理制度,使海域使用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合理化和市场化的轨道,是引导合理开发海洋,加强海洋综合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措施。一、海域使用权的界定海...  相似文献   

19.
随着十八大提出的国家海洋战略与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海洋开发利用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市场机制在海域资源利用配置中基础性作用越来越重要。海域使用权以及宗海海域的出让、拍卖、转让、抵押、作价入股、海域资源回收及补偿等经济活动,都需要通过海域评估来确定合理的价格。成本法作为填海造地用海海域最常用的评估途径被海域评估人员广泛采用,成本法应用中必须考虑海域资源的自然差异因素与社会经济差异因素引起的海域增值收益对不同用海类型海域资产价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随着海域使用管理工作的日益深入,个类细化管理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合理划分海洋资源类型、建立各类海域使用效益评估指标体系、科学评估海域使用综合效益对有效推行海域使用论证、强化海域管理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辽宁海洋旅游资源为切入点,在分析其资源特征的基础上,对海域管理所涉及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研究,以期为海域使用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及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1海洋旅游资源特征分析辽宁濒临黄、渤二海,海岸绵长,海域辽阔,岛屿星罗棋布,海岸类型多样,其间孕育了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由于海岸类型、海岸与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