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50年来青藏高原南红山湖的介形类与环境变化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青藏高原西北部南红山湖2孔湖芯沉积物中的介形类动物群计有4属4种,据其分布特征划分出5个组合,各组合间的差异表现在介形类动物群丰度和每个种的丰度变化以及特征种的出现。通过分析介形类属种生态特征和组合变化对150年来的南红山湖环境变化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1884年前为有缓慢水流注入的滨岸浅水期;1885~1970年间为湖水相对温暖期,在这期间湖泊环境仍有次一级的变化,其中,1885~1905年湖面迅速抬升,水深增大,水温也较高,1923~1944年为湖水温度另一个稍高期,1961~1969年湖面再次出现明显上升;1970年以来湖泊退缩、咸化。  相似文献   

2.
北极阿拉斯加巴罗湾Xi湖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惟理  王国 《地理学报》1997,52(1):80-88
本文研究了北极阿拉斯加巴罗ElsonXi湖钻沉积岩芯中化学元素的分布及其集散规律,粘粒,有机质环境要素与化学元素分布的相关性,以此讨论了罗巴地区过去450年环境气候变化。结果表明,大约1740年以前,巴罗地区为低海面寒冷时期,从1827年左右起气候显著变暖,其中1860年前后和1925年前后,气温较高,1935年1969年前后气温较低。该研究将为重建巴罗地区过去几百年气候环境变化历史,预测未来气候  相似文献   

3.
青海湖南岸全新世黄土地球化学特征及气候环境意义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通过湖相沉积进行湖区全新世环境演变研究已取得诸多成果。作者选择青海湖南岸黑马河有绝对年代控制的全新世黄土剖面,利用CaCO2、CaO、MgO和Sr元素组分以及氧、碳同位素等较为可靠的地球化学指标,尝试进行了湖区全新世黄土的分层,探讨了黄土堆积过程中的气候环境演变。结果表明,青海湖南岸的黄土按成土作用强度的不同可分为两层:上部为成土化较弱的黄土层;下部为成土化较高的古土壤层,其仍可进一步分为两个亚层。全新世湖区气候环境的波动在地球化学分布特征中有较强表现。  相似文献   

4.
南祁连山野牛脊一带出露的奥陶系盐池湾组为一套碎屑岩组合,对其物源区性质、构造背景研究可以为南祁连南部弧后前陆盆地的演化提供良好的指示作用。对该套地层进行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奥陶系盐池湾组碎屑岩富SiO2、Na2O、CaO、K2O,贫TiO2、Al2O3、Fe2O3、MgO;富Ba、Th、U、Zr、Hf、Sc,贫Rb、Nb、Sr、Ti;稀土元素中总量为142.93×10-6~252.67×10-6,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高,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具负的Eu异常。各类判别图解显示物源区为酸性火山岩区,物质以长英质为主,物源区具有大陆岛弧-活动大陆边缘转化的特征。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历史,认为该地层是党河南山-拉脊山、柴北缘洋盆双向俯冲消减背景下沉积的产物,物源区可能为南祁连岩浆弧带。  相似文献   

5.
青土湖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青土湖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反映了青土湖降水、水动力搬运强度以及湖面水位高低的变化。利用石羊河古终端湖泊青土湖剖面沉积物的粒度资料,分析了粒度组成、粒度参数等粒度特征,并探讨了古终端湖泊的沉积环境。结果表明青土湖从11000aBP年以来大致经历了4次极端干旱时期和4次温暖时期。通过对青土湖沉积物粒度频率曲线的分析,讨论了湖泊的几种可能沉积作用,区分出了湖相沉积、风成沉积浅湖相沉积以及水流和风力作用混合沉积,从而揭示了沉积时的古环境特征。青土湖全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具有连续和沉积速率大的特点,不仅可以作为古环境与古气候变化的自然记录,而且为研究本区土地退化、荒漠化等问题提供了自然背景。  相似文献   

6.
 系统简单、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小的湖泊沉积物真实地记录了湖区气候环境变化方面的大量信息,特别是沉积速率较快的湖泊,其沉积物是记录高分辨率气候环境变化的良好载体。通过对湖泊沉积物粒度以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探讨了毛乌素沙漠北部泊江海子地区近130 a来的气候环境变化。结果表明:1932年前,气候总体上较为寒冷干旱(1876—1888年湖泊水位较低,气候温暖干旱,温度有下降的趋势;1888—1908年气候较上一阶段湿润,而温度有所降低;1908—1932年气候干旱并且波动频繁,又以1917年前后以及1924—1932年干旱程度最为严重,可能有强沙尘暴发生);1932—1962年,气候温暖湿润但有变冷的趋势;1962—1976年气候频繁波动;1976年以来气候温暖湿润但有变干的趋势,尤其是1990年以后气候波动幅度增大并且出现了暖干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江汉平原湖泊沉积物的化学特征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杨汉东  蔡述明 《地理科学》1997,7(4):323-328
通过对江汉平原洪湖、长湖、东湖和沙湖4个代表性湖泊沉积物化学特征的分析,探讨江汉平原湖泊的演化特点及工类活动的影响的程度,指出江汉平原湖泊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已超过自然过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北极阿拉斯加巴罗Elson湖钻孔沉积岩芯中化学元素的分布及其集散规律;粘粒、有机质环境要素与化学元素分布的相关性,以此讨论了巴罗地区过去450年环境气候变化。结果表明,大约1740年以前,巴罗地区为低海面寒冷时期。从1827年左右起气候显著变暖,其中1860年前后和1925年前后,气温较高;1935年和1969年前后气温较低。该研究将为重建巴罗地区过去几百年气候环境变化历史,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提供环境地球化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柴达木盆地东部尕海湖DG03孔岩芯粒度特征及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广超    马海州  隆浩  陈忠  张西营  周笃筠 《中国沙漠》2008,28(6):1073-1077
对柴达木盆地东部尕海湖DG03孔岩芯沉积物的粒度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在12 800—11 800 cal a BP之间,DG03孔沉积物主要以砂为主,含少量的粉砂和粘土,表明钻孔地点的水动力条件比较强,湖泊水位较低,尕海地区经历了一次短暂的干旱事件,这一事件可能是该区域对全球性的YD事件的响应;全新世早中期(11 800—5 600 cal a BP),沉积物主要以粉砂和粘土为主,钻孔地点的水动力条件比较弱,湖泊水位较高,气候环境相对湿润;全新世中晚期以来(5 600 cal a BP以来),沉积物中砂粒组分含量越来越多,粉砂和粘土含量越来越少,平均粒径越来越大,钻孔地点的水动力越来越强,该区域经历了一个干旱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中国西北近50 a来气温变化特征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4,他引:28  
王劲松  费晓玲  魏锋 《中国沙漠》2008,28(4):724-732
 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最新整编的西北地区135站1960—2005年逐月资料,通过对该地区温度变化特征的分析,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出了近50 a来西北地区气温变化的一些新特征: ①西北地区的年和各季节均表现为一致的增温趋势,但陕西南部在夏季出现降温的趋势。冬季和秋季,从塔里木盆地西侧到河套地区,在35°—40°N的带状区域内是增温趋势最强的区域。西北区域整体年平均气温的变化幅度达0.37℃/10a,冬季增温可达0.56℃/10a。无论是年或四季平均的增温率,西北地区都比全国平均的要高。②西北地区冬季和年的平均气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表现为明显上升趋势;但春季、夏季和秋季均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才开始出现气温明显上升的趋势。③西北地区年气温异常首先表现为全区一致的变化型,然后依次为南北相反变化型和陕南气温变化与其他地区不同的独特性。且整体一致型变化近50 a来呈加强态势,而陕南与西北其他地区气温非同步变化的趋势在逐渐缩小。④西北地区近50 a来年气温可分为南疆-高原区、北疆区、西北东部区3个主要空间异常气候区。且从长期倾向来看,南疆-高原区和北疆区有明显的上升变化倾向,西北东部区则表现为波动式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1 IntroductionPast Global Changes (PAGE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IGBP (International Geo-Biosphere Program) core programs, of which the objectives are to obtain and interpret all kinds of palaeoclimate records, understand the history of environment and ecological change, and provide basic material and necessary test for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climate forecasting models. Because the research of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on short time scale is the key connection bet…  相似文献   

12.
兹格塘错是位于藏北高原腹地的一个封闭型湖泊,流域内没有现代冰川和永久积雪存在,其湖泊的水量平衡主要是大气降水和蒸发之间的平衡,因此其湖泊的变化过程可直接反映区域的气候变化。为了探讨该区域全新世的气候与环境变化过程,在其湖泊中心水深30m处钻取了一支深727cm的沉积岩芯,对沉积岩芯进行了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出影响沉积物化学组成的三个主要因子,主要受控于流域侵蚀因子和径流因子,区域背景作用因子所占比重很小。结合Mg/Ca的变化,其结果反映了全新世期间湖泊水体退缩与扩张,水质的浓缩与淡化的过程,揭示了兹格塘错流域气候的干湿变化,呈现暖干/冷湿气候组合模式;元素地球化学所反映出的湖面波动与环境变化得到了其他资料较好的支持,同时又显示了区域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获取的巢湖湖泊沉积岩芯的磁化率与粒度组合特征的分析,结合孢粉及相邻其它区域的环境考古资料,得出该岩芯柱样所反映的环境变化信息。结果表明:(1)巢湖湖泊沉积物磁化率曲线在117 cm以下总体上比较平稳而略有下降,117 cm以上人类活动所导致的侵蚀作用加剧使得磁化率值异常升高;(2)本岩芯柱样117 cm以下样品的磁化率强度与粘土的百分比含量呈正相关,而与粉砂组分的百分比含量成负相关;(3)根据磁化率与粒度组合变化特征,结合孢粉分析及全新世以来区域气候变化背景,9 870 Cal a B.P.以来的巢湖流域古气候环境演变可以划分6个不同的时期:9 870~7 000 Cal a B.P.,气候呈温和略干的特点;7 000~4 750 Cal a B.P.,气候温暖湿润;4 750~2 170 Cal a B.P.,流域气候温和干燥,巢湖湖盆局部地区可能出露水面以上;2 170~1 040 Cal a B.P.,气候总体上温和湿润,但是冷暖波动明显;1 040~2 00 Cal a B.P.流域处在温凉稍湿的时期,人类活动逐渐加强;200 Cal a B.P.至今,流域总体上处于相对温暖湿润阶段。  相似文献   

14.
呼伦湖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华杰  臧淑英  孙德尧  张科  孙丽 《地理科学》2018,38(9):1570-1578
通过对呼伦湖湖心沉积岩芯粒度机械组成和频率分布曲线的分析,辅以210Pb年代测定,重建了1865~2016年粒度演变特征并揭示其环境指示意义。研究表明:湖心沉积物主要为粉砂和黏土,中值粒径同粗粉砂和砂组分显著正相关,在垂直剖面上表现为减小、波动变化和增大的变化趋势。应用对数正态分布函数对粒度频率曲线进行拟合,提取出大气粉尘源、湖心相标志组分和风沙尘暴组分3个环境敏感组分。粒度机械组成与环境敏感组分的垂向特征变化同历史时期的湖泊水位变化、降水量强度变化,及沙尘暴事件较为一致,能够较好的重建150 a来湖区气候干湿变化和风沙活动特征,可用于恢复区域环境变化历史。  相似文献   

15.
Based on analysis of parameters of cores taken from Gaoyou Lake, including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grain-size characteristics and sedimentary rate, environmental changes during the modern period were examined with the assistance of historical records and Gaoyou Lake water level materials. It is concluded that during the modern period a higher value of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a lower sediment grain size coincided with a wet climate, while a lower value of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a higher grain size were related with a dry climat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limate in the 123 years period from 1880 to 2003AD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two low water level stages (1880-1915AD, 1948-1981AD) and two high water level stages (1915-1948AD, 1981-2003AD). It appears that the regional climate generally underwent a dry-wet-dry-wet pattern in 30-year cycles. At present, it is at the end of a wet period, so the regional climate is expected to become dry in the near future. This conclusion corresponds with the climate records in the historical literature of the Gaoyou area, and it also matches with the climatic changes in North Jiangsu area.  相似文献   

16.
1 Introduction Gaoyou Lake is the third largest lake in Jiangsu Province. It lies in central Jiangsu Province, lower reaches of the Huaihe River, and west of the Jing–Hang (Beijing–Hangzhou) Grand Canal. Previous research on environmental changes of the…  相似文献   

17.
Based on analysis of parameters of cores taken from Gaoyou Lake, including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grain-size characteristics and sedimentary rate, environmental changes during the modern period were examined with the assistance of historical records and Gaoyou Lake water level materials. It is concluded that during the modern period a higher value of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a lower sediment grain size coincided with a wet climate, while a lower value of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a higher grain size were related with a dry climat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limate in the 123 years period from 1880 to 2003AD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two low water level stages (1880–1915AD, 1948–1981AD) and two high water level stages (1915–1948AD, 1981–2003AD). It appears that the regional cli-mate generally underwent a dry–wet–dry–wet pattern in 30-year cycles. At present, it is at the end of a wet period, so the regional climate is expected to become dry in the near future. This conclusion corresponds with the climate records in the historical literature of the Gaoyou area, and it also matches with the climatic changes in North Jiangsu area.  相似文献   

18.
重金属污染物因具有持久性和难降解性,严重影响生态系统健康。青藏高原湖泊远离人类污染区,是研究人类污染物远端效应的理想区域。基于定年数据,湖泊沉积物可以追踪近百年内的人类污染物变化趋势。环境磁学具有经济、快捷和无损耗的特点,被广泛证实可以有效指示重金属污染;但目前还缺乏对青藏高原湖泊沉积物中的相关环境磁学研究。为此,选取青藏高原南部枪勇错1899—2011年的沉积物,进行系统的环境磁学分析,探讨磁性矿物与重金属Hg的相关关系及环境指示意义。结果表明:1899—2011年磁性矿物的类型没有发生变化,可分为4类组分,其中:组分C1(赤铁矿)占比不断增多,C2(针铁矿)占比相应减少,C3和C4(磁铁矿)的占比基本保持不变。样品的饱和等温剩磁和低频磁化率与Hg含量相关性较低。然而C1组分与Hg含量呈现良好的正相关关系。本文认为在近百年全球和青藏高原气温不断增高的趋势下,枪勇错的主要补给——枪勇冰川融化加速,导致原来被冰川或冰尘封存的人类污染产生的Hg重新释放。在这个过程中,C1(赤铁矿)组分因表面积大而易于富集Hg,最终二者一同随融水进入到枪勇错。本研究表明,环境磁学可以应用于青藏高原南部湖泊的重金属研究,并为揭示Hg在青藏高原南部湖泊中的富集过程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