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一○○一厂在X-2型视差测图仪基础上试制成功X-3型视差测图仪(见图1),鉴定会于1983年3月在西安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生产、科研、教学等31个单位共50名代表。会上一○○一厂代表作了X-3型视差测图仪的试制总结报告,广州军区测绘大队、陕西省物化探队代表作了试用报告,代表们对技术设计进行了审查并对仪器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3.
4.
提出了一种基于视差图融合的匹配方法。首先,基于归一化互相关系数(normalized cross correlation,NCC),利用多个不同尺寸的匹配窗口分别进行匹配,获取相应的视差图;然后,提出了一种左右一致性(left right consistency,LRC)和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相结合的置信测度,用来评价视差图中每个视差的置信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视差图融合策略,该策略对上述多个匹配窗口获取的视差图进行加权融合,融合时既考虑了视差本身的置信水平,也兼顾了其邻域视差的影响。采用TanDEM-X的聚束立体影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有效减少DEM粗差点,DEM高程精度由11.28 m提高到8.41 m。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软驱动测图系统的主要原理及其功能,并分析了系统的测量精度,应用系统进行我国某困难地区SPOT数字测图和数字地面模型采集,表明软驱动测图系统性能可靠,精度良好。 相似文献
8.
用2~M因瓦横基尺配J_2级光学经纬仪(如威特T_2、蔡司010、福伦贝格ThⅡ、苏光2″光学经纬仪等)作导线边长测量,通称视差导线,作为测图控制,在小型激光测距仪尚未普及的情况下,是间接量距中较为方便,而且精 相似文献
9.
10.
11.
一、使用中丝及视距丝观测垂直角1959年第3期测量制图译报上刊载了科兹洛夫撰写的“在通视时间短促条件下的测角问题”一文中阐述了利用中双丝和旁双丝(在没有这种交合系时可用旁测的视丝距)观测水平角的方法。并且通过大量 相似文献
12.
13.
14.
微型计算机与摄影测量相结合,出现了一种新的测图工具——视频测图系统。这种系统利用计算机来处理数字化的视频信号,得出物体的三维空间坐标。这篇文章对该系统的硬件、软件作了描述。实验结果表明用该系统确定物方坐标的中误差折合到影象上约为±0.4个象素。 相似文献
15.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由计算机、信息、通讯和空间等技术发展起来的3s技术(GPS、RS、GIS)在测绘行业中的不断出现和应用,使测绘事业发生划时代的变化,传统测绘向智能化时代转变,获取的信息由静态向动态转变,提供的成果由纸质的模拟线划地形图向数字化产品和各种信息转变。近年来,数字化测图技术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从外业数据自动采集到内业数据处理、绘图以及图形、数据管理等方面基本实现了一体化、自动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其成果数字地图具有规范化、精度高和综合应用性强等特点,对于各用图单位进行规划、设计、计算和综合管理等方面都有极大的优越性,从而较好地满足了规划、管理、监测、建设和决策等方面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18.
提出了一种基于正射影像视差图的区域级镶嵌线搜索算法。首先利用半全局约束立体匹配算法(semi-global matching,SGM)分别计算立体像对的左右视差图,并通过自适应阈值化去除细小的噪声区域,再经数学形态学方法进一步削弱噪声影响和填补小的漏洞区域,得到了较为精细的房屋等非地面区域的分割结果,从而分离出地面与非地面区域;然后采用改进的贪婪蛇搜索算法进行镶嵌线搜索,以提高算法的稳健性。试验表明,本文算法能很好地避开房屋等明显突出地表的实体,得到不穿越非地面区域的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19.
航测技术从模拟经解析向数字化过渡是目前国内外测绘技术呈现的发展趋势之一。但这方面的工作我国正处在起步阶段,快速高精度大比例尺测图技术急需完善,就是已经较普遍采用的解析测图仪的动能也尚未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