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DEMETER卫星监测到的海地地震前电离层扰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其松  颜蕊  张景发 《地震》2011,31(2):68-78
本文利用法国DEMETER卫星观测到的电离层数据, 对2010年1月12日加勒比海地区海地太子港附近发生的MS7.1地震震前电离层扰动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通过对电磁场频谱、 等离子体数密度、 温度等物理参量的分析, 探讨了电离层变化与地震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 海地地震前出现的异常电磁现象的空间效应是清楚的, 震前几小时磁赤道峰存在剧烈扰动, 震中附近电场分量E12低频谱密度有增强现象。 临震前1天和临震前3天在震中+5°范围电子数密度(Ne)出现异常, 震前8天氧离子(O+)数密度在震中上空出现了异常现象。 震前震中区上空电磁场VLF在40 Hz和120 Hz等低频点出现清晰的电场异常扰动, 震前出现的这种变化可能与地震有关。  相似文献   

2.
<正>1研究背景临震地质构造活动将引起大气层、电离层和磁层带电粒子的产生和运动,以及电磁环境的异常扰动。利用法国DE-METER卫星研究发现,国内外许多强震发生前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电离层扰动异常,异常大多出现在震前15天内,且有多参量同步出现异常的特征,如2008年汶川MS 8.0地震前,震中附近电子密度、电子温度和氧离子密度出现剧烈变化,且电磁辐射增强;2005年苏门答腊8.6级地震前在赤道区域的多个参量均出现电离层扰动现象;2008年于田MS 7.2地震前,震中附近电离层离子温度、离子密度、磁场等出现多参量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3.
董超  陈斌  袁洁浩  王振东  王粲 《地震学报》2021,43(4):453-462
本文利用2019年和2020年两期的全国流动地磁矢量数据,针对玛多MS7.4地震震中附近的岩石圈磁场空间分布,分析研究了岩石圈磁场各个分量的震前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玛多MS7.4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的岩石圈磁场分量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震中位于各分量的弱变化区域和零变线附近;震中位于各分量的高梯度带和低梯度带之间。本文证实了地震发生前会引起岩石圈磁场变化这一现象,并总结了震前地磁分量的变化特征,为今后强地震(尤其是M≥7.0地震)的震磁关系研究提供了一个震例参考。   相似文献   

4.
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县发生MS 6.9地震,利用谐波分析方法和大地电场优势方位角方法,对震中300 km范围内地电场台站的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构造物理学相关结论以及2016年门源MS 6.4地震进行相关解释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1)震前半年左右,地电场开始出现振幅异常增大现象,但不同台站的异常表现形式亦有所不同;(2)距离震中越近的地电场台站越容易观测到异常现象,主要表现为优势方位角出现方位偏转、突跳范围增大或收窄等异常现象,可能与台站下方岩体裂隙结构发生变化有一定关联;(3)通过与2016年门源MS 6.4地震的异常结果对比,发现2次地震优势方位角的异常形态有较大不同,分析认为可能与2次地震震中位置的地质构造,震源机制以及发震断层的属性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强震前后空间电磁场时空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DEMETER卫星观测到的电磁场数据, 统计分析了2005—2009年全球MS≥7.0强震前后空间电磁场的时空演化特征. 在震中上空±10°范围内, 使用震前90天至震后30天的5年同期观测到的电磁场极低频/甚低频(370—897 Hz)功率谱密度数据构建了稳定的背景场观测模型, 提取了震中上空的空间电磁场相对于背景场的扰度幅度, 并统计分析了强震前后空间电磁场的时空演化特征. 统计结果显示: 45次MS≥7.0强震中, 35次强震在地震发生前后磁场最大扰动幅度超过2.2倍标准差, 39次强震的电场最大扰动幅度超过2倍标准差; 最大的电磁扰动主要出现在震中±4°—±10°范围内. 另外, 震中上空的电磁场扰动幅度时序变化表现为3种不同类型的扰动特征, 且震前出现电磁异常的强震震中位置的分布特征与纬度存在一定关系; 而随机选择的非震区上空空间电磁场的扰动幅度则比较小, 未呈现出明显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对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MS6.9地震前,震中附近地下流体观测资料及异常特征进行分析,结合震前预测过程进行了回顾性总结。结果表明:门源地震震中500 km范围内存在9项异常,其中8项为中短期异常,均出现在震前6个月;异常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于震中南部200 km范围内;本次门源地震与2016年门源MS6.4地震和2021年玛多MS7.4地震前的地下流体异常存在一定的相同性及差异性变化。  相似文献   

7.
刘月  吕晓健 《地震学报》2016,38(2):208-219
基于区域-时间-长度(RTL)算法,本文以汶川MS8.0、 于田MS7.3、 芦山MS7.0、 鲁甸MS6.5及景谷MS6.6地震为例, 对强震前地震活动异常空间分布与发震地点的关系进行分析, 并根据新提出的物理参数区域-时间-长度的面积分IRTL探索区域地震活动水平与地震发生时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3次MS≥7.0强震前均检测到地震活动平静, 2次MS>6.0地震前均检测到地震活动增强, 这些地震活动平静和增强异常主要分布在震中及其附近潜在发震断裂带及周边, 异常范围和异常程度随时间由小到大再到小. MS≥7.0强震前, 地震活动平静主体区的IRTL曲线在震前1—3年从零值下降至低谷后回升,低谷点与地震发生的时间间隔为9—18个月; 鲁甸MS6.5和景谷MS6.6地震前, IRTL曲线分别在震前1年和1.8年由低值开始上升, 达到峰值后回落, 峰值点与地震发生的时间间隔分别为3个月和9个月. 本文结果表明, 地震活动平静的IRTL低谷点和地震活动增强的IRTL峰值点对地震发生可能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扫描2022年芦山MS 6.1地震和马尔康MS 6.0地震震前不同震级档调制比图像,同时给出震前b值分布图像,结果表明:2次6级地震前震中附近不同震级档调制比均出现高值异常。最小扫描震级越高,调制比扫描结果越稳定清晰,调制比高值异常出现时间越晚,同时最小扫描震级越高,异常范围、幅度也越大,异常与震中位置和发震时间关联性越强。调制比异常的幅度和范围与应力水平有关,2次地震震前震中附近均出现低b值区域,且马尔康MS 6.0地震震中附近调制比异常和低b值异常都比芦山MS 6.1地震更突出,推断马尔康MS 6.0地震孕震区应力水平可能高于芦山MS 6.1地震孕震区应力水平。  相似文献   

9.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遴选出4套精度较高的数据资料进行映震能力分析,通过对2015—2018年全球发生的60次MS≥7地震的同震效应和临震异常现象记录情况的统计分析,得到体应变对震中距为8 000 km范围内的MS≥7地震的同震记录较好,约22%的地震前记录到了临震异常现象,同时对震前数据异常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初步探讨了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10.
姚丽  陈化然  何宇飞 《地震学报》2013,35(3):390-399
2010年4月13日23点49分38秒(世界时), 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了MS7.1地震. 根据法国DEMETER卫星电场探测仪(ICE)实验数据, 研究震区上空半径500 km范围内电离层10—20 kHz甚低频(VLF)电场频谱信噪比发现, 玉树地震前3个不同频率的地面VLF发射站信号对应的信噪比均出现相同的变化特征, 即震前DEMETER卫星1个重访周期内的平均信噪比明显减弱, 而2009年相同时段和区域的平均信噪比并未出现相似变化趋势. 分析认为, 玉树地震孕震期信噪比衰减现象很可能是由地震-电离层耦合所致.   相似文献   

11.
汶川MS8.0、 海地MW7.0地震 电磁信号小波能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小波变换方法处理了2008年汶川MS8.0地震前后成都、 江油台地电阻率观测数据及汶川地震、 2010年海地MW7.0地震前后DEMETER卫星记录的电离层磁场观测数据, 研究了地电阻率和电离层磁场的小波能谱及其相对变化.结果表明: ① 对应汶川大震前成都台N58°E测道地电阻率中期下降变化和短期上升变化的时段, 地电阻率小波能谱相对变化显著增大, 江油台N10°E测道地电阻率在主震前记录到了临震异常, 在临近主震前后, 电离层磁场特别是x分量的能谱及相对变化显著增大, 展现了与汶川大震明显对应的地电阻率、 电离层磁场变化的似同步异常; ② 在海地地震前夕, 电离层磁场x, z分量的能谱也出现了显著增大的现象, 类似于汶川大震前后电离层磁场的能谱增大变化.   相似文献   

12.
应用四川芦山MS7.0和汶川MS8.0震中周围部分地电场观测台站的资料,主要利用地电场波形比较和极化方位变化两种方法,并结合观测台站的工作日志,对两次地震前地电场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得出:芦山MS7.0和汶川MS8.0地震前部分台站地电场波形出现变异现象,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日变波形的畸变(如盐源台和泸沽湖台)和相应时段地电场频谱特性出现变化,这些变异基本上出现在震前1~2个月内;利用两次地震前地电场观测的日均值计算了部分观测台站的地电场极化方位,发现在震前地电场的极化方位出现了大幅变化,最大变化幅度达160°,最小变化幅度也有10°;初步研究还发现,两次地震前夕,震中周围部分台站极化方位的正向或反向延长线,相汇集的区域与地震的震中有一定联系;对于研究所得结果,从地震电信号的产生机制和震源特性方面进行了尝试性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3.
强震前ELF/VLF磁场的扰动特征统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DEMETER卫星记录的变化磁场数据统计研究了2005—2009年北半球7级以上强震前后空间磁场的扰动特征.在震中±10°范围内利用震前2个月至震后1个月的5年同期观测的ELF/VLF[370~897 Hz]频段磁场功率谱密度数据构建了背景场,定义了表征空间磁场在地震时段相对于背景场的扰动幅度指标.统计研究发现26个强震中42%的地震主要表现为震前磁场扰度幅度逐渐上升,超过3倍标准差,随后在扰度幅度下降过程中发震.35%强震在地震前10天内最大扰动幅度超过3倍标准差,在扰度幅度处于最高值期间发震,震后磁场扰动幅度逐渐回落.23%的强震在震前震后无明显规律.随机事件测试发现在空间天气平静且无强震条件下随机地点上空的磁场无明显的时空演化规律,且随机地点上空的空间磁场相对于背景场的平均扰度幅度很小,最大扰度幅度从未超过2倍标准差,并且没有明显的随时间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2010年2月27日智利8.8级地震前后地球表面潜热通量的时空演化过程,并分析了可能的潜热通量异常及其与地表温度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此次地震及其强余震前出现了三次明显的潜热通量异常,第一次潜热通量异常出现于主震1个月前,主要分布在震中及其东南陆区,第二次潜热通量异常出现在主震前7天,异常区分布在震中西...  相似文献   

15.
姚休义  滕云田  解滔 《地震学报》2019,41(3):343-353
基于2016年5月29日—2018年5月28日中国静止气象卫星FY-2E (FY-2G)的连续亮温观测数据,利用连续小波变换法分析了2018年5月28日松原MS5.7地震前震中附近(119°E—134°E,40°N—50°N)热红外亮温相对小波能谱的时空演化。结果显示:自2018年2月起,热红外亮温相对小波能谱首先在北西向的第二松花江断裂前郭部分出现高值异常;随后异常范围沿第二松花江断裂前郭部分和扶余—肇东断裂扩展,至2018年3月异常范围及幅值达到峰值;而后异常空间分布逐渐向震中附近收缩成一条NE走向的沿扶余—肇东断裂分布的窄带状区域,异常幅值逐渐降低;最终于4月中旬异常在该区域内消失,其后约40天发生松原MS5.7地震,震中位于异常区域的边缘。此外,本文还分析了2013年以来研究区域内热红外亮温相对小波能谱高值异常与所发生地震的对应关系,结果显示:在7组异常中有4组异常出现后有地震发生,且此4次地震为该时段内研究区内所发生的所有浅源地震。   相似文献   

16.
应用全局小波能谱法对2008年四川汶川MS8.0地震、 2010年青海玉树MS7.1地震前地电、 地磁场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① 在汶川地震震中周围的台站观测到震前地电、 地磁场全局小波能谱值增大的现象; ② 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代乾等3个地电、 地磁台站在玉树地震前均发生显著的小波能谱增大的现象, 震后恢复; ③ 对于上述两次大震周边地区的不同台站的不同测道, 在震前多次出现谱值时间上同步增大或减少的现象; ④ 距玉树地震震中距离相同的山丹和古丰地电场台站, 北南、 北西测向长极距在地震前后能谱值的变化几乎一致. 基于上述分析, 初步研究认为震源孕育激发的电磁辐射是造成震前电磁异常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盈江5.8级和缅甸7.2级地震前电磁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2010年10月-2011年3月云南通海ELF地震台站观测的电磁场资料,研究发现该资料变化与2011年发生在中国大陆"3·10"盈江5.8级及"3·24"缅甸7.2级地震存在以下关系,(1)470~1 Hz的磁场自功率密度谱(PSD)在2011年盈江5.8和缅甸7.2级地震前出现了脉冲丛集异常,异常幅度分别比正常月份变化约1~3个数量级.异常的幅度与观测点的电极方位和信号的频率有密切的关系.(2)2011年3月10日盈江地震的异常变化是先从地壳的深部向浅部发展,在震前25天2.6 km处的电阻率开始发生变化,震前10天400 m处的电阻率变化,出现了勺形的变化形态,阻抗相位同步变化.3月24日的缅甸7.2级地震,震前10天深部、浅部的电阻率同步发生了大幅度变化,阻抗相位发生转折,这可能是强震的变化特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云南测震台网的观测报告数据,利用双差定位方法对2014年鲁甸MS6.5地震及其强余震序列进行了重定位,获得了3 658个地震事件的震源参数。重定位后地震序列的震中分布显示,余震分布存在两个优势方向,分别为近EW向和SES向,呈共轭型分布,近EW向条带展布长度为30 km,SES 向条带展布长度为20 km;震源深度的分布显示,地震序列总体表现为主震附近震源较深,沿近EW向和SES向逐渐变浅,地震序列的震源深度主要分布在4—20 km范围内。截至2017年2月28日,鲁甸MS6.5地震震源区共发生(同一天发生的一组地震算一次)MS≥4.5强余震4次。重定位后的鲁甸4次强余震序列震中分布存在差异:2014年9月10日和10月27日两次强余震序列的展布特征与主震相同,而2016年和2017年另外两次强余震的后续余震仅分布在强余震的周边,与主震序列明显不同。综合重定位后余震序列分布、震源区地质调查资料以及前人研究认为,鲁甸地震的4次强余震序列是区域应力场和主震引发的震源区应力场共同作用的结果,2014年9月10日和10月27日的两次强余震序列主要受主震引发的震源区应力场的影响;而2016年和2017年两次强余震序列则主要受区域应力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对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前宁夏地区出现的前兆观测异常进行回溯性分析,从大地震的孕育范围与地震前兆的发展阶段分析认为这些观测异常可能与汶川8.0级地震有关.宁夏地区数字化流体与形变观测资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同震响应变化,对比分析其同震响应特征,结果显示宁夏地区前兆观测对汶川8.0级地震表现出南北分区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