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区域水资源估算与评价工作中,丘陵山区地下水资源的估算是重要的一环,目前估算地下水资源的方法很  相似文献   

2.
京津唐平原区地下水资源及合理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世平 《地下水》2001,23(1):21-22,49
分析京津唐平原水文地质条件 ,估算地下水资源量和可利用量 ,考虑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提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时,地下水的补给排泄均衡项有许多不确定因素,这大大降低了评价的精度。如何提高地下水资源评价的精度,成了水文地质工作者的一大难题。本文从地下水形成的补给源方面,用三种方法进行了提高地下水资源评价的精度的探索。①地下水同位素含量的变化与组合能反映地下水资源量的变化,因此,本文利用同位素技术确定地下水补给源,进行均衡区划分;②利用放射性同位素131I流速测井法计算河流补给量;③利用地下水同位素18O值,计算黄河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比例。这三种方法可间接地提高地下水资源评价的精度。另外,在充分考虑了地下水的可恢复性,利用同位素T(3H)估算了浅层地下水更新速率,从另一个角度进行了地下水资源评价,这在制订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中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也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性的估算。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费县地处鲁中山地,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本文在分析确定费县各区水文地质参数和对地下水补给量、排泄量、地下水储量计算的基础上,对费县的地下水总补给量、地下水总量、地下水可开采量进行了初步估算,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对费县地下水资源量作了简要的总体评价与分析,提出了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根据不同类型地下水特征,探讨安徽省各种类型地下水水源地在建设项目论证阶段和初勘阶段的可采量估算方法.总结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各类型地下水资源模数经验值.  相似文献   

6.
同位素技术在河南省豫北平原地下水源地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在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由于对地下水更新能力的认识不够,对地下水的可开采资源量估计的过高,因而许多地区的开采强度大大超过地下水的天然更新速率,产生了一系列与地下水开发利用有关的环境问题。在充分考虑了地下水的可恢复性,使用同位素T(3H)估算了浅层地下水更新速率与地下水年龄,开展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基础上,制订地下水水...  相似文献   

7.
京津唐平原区地正点水资源及合理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世平 《地下水》2001,23(1):21-22,49
分析京津唐平原水文地质条件,估算地下水质资源量和可利用量,考虑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提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8.
胡婧敏  周丽梅  张振权 《吉林地质》2005,24(3):32-38,43
以吉林省汪清县罗子沟油页岩开发为实例.根据参数的确定、地下水资源的估算、坑道排水量的计算、矿坑排水最大水位降的预测.对矿坑排水量进行评价,再运用地下水资源补给模数、潜水调节量及疏干体积法验证排水量的计算.从而达到研究油页岩的开发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和评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黑河中游绿洲典型灌区地下水资源总均衡估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对研究区多年的水文地质观测资料的分析和研究,建立了黑河中游典型灌区地下水水资源总均衡模型,选取了黑河干流具有代表性的平川、板桥、鸭暖和蓼泉灌区,对地下水均衡模型中的补给项及排泄项的主要变量分别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各灌区均衡期内地下水动态资料计算的均衡期始末地下水储存量变化与模型计算的均衡差基本相近,其相对误差为-17.6%,说明均衡模型对于估算内陆绿洲灌区地下水资源均衡是比较准确的。  相似文献   

10.
一、估算的意义地下水资源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正确评价和实际应用,结合地下水形成的自然条件,划分了平原区、山丘区、沙漠区和内陆盆地区等四个“评价类型区”。在这些类型中,沙漠区由于资料短缺,成了棘手问题,所以《地下水资源调查和评价工作提纲》规定,“沙漠区一般按无浅层淡水处理”。这实际上使沙漠区成了地下水资源评价的空白区。  相似文献   

11.
几年来,一些生产单位利用了李传谟在“计算渗入系数新经验公式及其应用”一文提出的公式计算降水入渗系数。如华北有的省份采用该公式估算山区降水入渗系数。其具体计算结果,石灰岩地区,一般降水渗入系数都在0.75以上,还有一些地区高达0.9以上,其他岩类岩石分布地区,求出的降水渗入系数也在0.50—0.60以上。运用上述渗入系数估算的地下水资源,比其他常用的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计算的地下水资源大二、三倍以上。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对计算渗入系数的“新经验公式”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会议消息     
《水文》1984,(2)
▲我国南方地区地下水资源调查和评价工作经验交流会,由珠委、长办共同主持于1983年9月20~26日在广州召开。有关省市自治区的水文总站、水利设计院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以及全国水资源技术小组部分成员和有关专家共93人。会议对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中的技术方法、计算参数及资源估算等经验作了交流,并对下一步工作的进展进行了协调。  相似文献   

13.
罗布泊钾盐矿区地处气候极端干旱的塔里木盆地东部 ,区域范围内水资源极为贫乏。然而 ,开发生产钾盐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就近寻找和开采地下水资源。罗布泊钾盐矿区及其周围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和水质特点的分析表明 ,罗北洼地首采区以东约 90km的阿其克谷地是最具有远景的地区 ,初步估算地下水补给量达 1 4× 10 8m3 /a。  相似文献   

14.
为了估算岩溶地区的地下水量,首先必须调查分析流域内岩溶的分布规律及其同地质构造特征的密切关系,同时尚需掌握测定岩溶泉水和地下暗河的流量和水位资料,观测和分析岩溶泉水与地下暗河流量特征。这些对评价岩溶地区地下水资源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地下水流量本身就是地下水资源的主要构成部分。但由于岩溶分布区域的复杂性,如何评价这类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国内外尚无成熟公认的办法,这里我们试图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一、几种估算方法简述 在地下水资源勘察和评价工作中,在某种没有或很少补给的水文地质条件下,一个水源地能否建立,一个地区地下水可资利用程度,常常与从含水层中是否允许取出或取出多少储存量有关。TJ27—78“供水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安徽省采取实地调查、资料研编、水量的估算和推算等方法,进行了全省17个重要城市地下水应急供水水源地的调查评价研究工作。在深入分析全省水文地质条件、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分布规律和开发利用现状、摸清重要城市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和富水地带及水源地开采潜力的基础上,提出了地下水应急供水水源地的选择原则、开发利用程序及保护措施;初步选择出远景地下水应急水源地37个,评价总应急供水量116.7~145.2×104m3/d,可供2 224~2 884万人基本生活使用和5 685~7 060万人维持生活使用,为全省各重要城市应急供水机制建设提供可靠的地下水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7.
臧红飞  宁显林  陈军锋  金芳义 《地下水》2010,32(4):66-67,93
在综合考虑岩溶水存储条件及水动力条件的基础上,对山西省交口县的岩溶地下水资源进行了合理的分区,根据岩溶水分布特征及其地质、水文地质、水动力等条件,交口县裂隙岩溶水分布为郭庄泉岩溶水区和十字崖岩溶水区,并在分区的基础上对岩溶地下水资源量进行了估算,交口县岩溶地下水资源量为8 878.5万m^3/a。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地表水相互作用是水资源管理和地表水生态系统保护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氡同位素(222Rn)由于其在地下水与地表水中含量差异显著、性质保守、检测难度低,广泛运用于地下水-地表水相互作用的研究当中。本文通过总结分析222Rn在不同地表水体(海水、河水、湖水等)中的应用,指出刻画地下水氡浓度的异质性是估算地下水排泄的重点和难点。在估算海底地下水排泄(SGD)时,氡的混合损失项估算不确定、海水氡浓度时空变异性、SGD的多组分特征等可能给估算结果带来较大不确定性;在估算河流地下水排泄时难以确定氡的大气逃逸量;研究人员对氡在示踪地表水补给地下水方面的研究程度相对不足。本文从科学研究和实际生产方面,对222Rn的研究应用提出以下潜在方向:(1)降低地下水氡空间变异性对估算地下水排泄量的影响;(2)针对不同水体、不同水文条件,准确刻画氡的大气逃逸量;(3)拓展222Rn示踪能够解决的科学问题;(4)将氡质量平衡模型计算与不确定分析相结合,实现软件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江西省东乡县红色断陷盆地的水文地质特征,着重研究了红盆外缘含水系统中的地下水顺导水断裂向盆地径流对形成红壤裂隙的补给资源所起的作用,并概括出三种类型的剖面。指出每一种剖面应研究的重点,粗略估算了地下水资源。最后阐述了红层地区裂隙水的找水方向和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目标的控制日益重要,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也不例外。通过工程建设的实例分析,根据建设场地水文地质条件,选择了符合建筑要求的地基基础,并针对地下水位较高的现状和学院以地下水作为师生生活用水水源的实际,从保护地下水资源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拟建工程桩基础成孔方式进行比较,选择了施工工期较长、费用较低、施工安全、不采取降水措施的振动沉管灌注桩成孔方式,既节约了工程成本,又有效保护了地下水资源,将工程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