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静 《地下水》2012,(3):9-9
北京地下水水位已由1999年的平均12 m左右,下降到2010年的平均24 m左右,已形成了2 650 km2的沉降区。1972年北京遭遇大旱,随后开始大规模开采地下水。至2000年前后,北京市共打生活井1万多眼,工业用井近5 000眼。至上世纪90年代,北京地下水超过地表水,成为市民生活主要水源。  相似文献   

2.
赵连彬 《地下水》2013,(3):63-64
通过对大石桥市近年来有代表性地下水观测井观测资料的对比研究,分析大石桥市地下水资源的动态变化特征、质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该地区地下水资源保护对策进行探讨,提出开采井的禁采限采,开展节约用水活动,加快污水收集和处理工程建设,建立现代化水资源管理体制等,达到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保护地下水资源,保障城乡供水安全,促进大石桥市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落实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与地下水质监测工作任务,实现对西辽河平原地下水动态的有效监测,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自然资源部分)在西辽河平原监测区共布设了国家级地下水自动监测井117眼,其中新建监测井93眼,改建机民井24眼,安装自动监测仪器117套。监测区控制面积57 000 km2,主要监测层位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孔隙水含水层,监测层位最大深度为206 m。建成了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信息服务系统,提升了地下水监测信息获取、分析、共享和服务能力。该项目的实施大幅度提高了监测区地下水的监测频次以及信息的时效性、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周文 《地下水》2014,(5):98-99
分析鄯善县地下水监测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用水文地质分析法对现有监测网进行优化。根据存在地下监测井太少且局部监测井偏大,提出优化方案封堵原有两眼监测井,保留原有16眼监测井,新增加51眼监测井。  相似文献   

5.
佘孟信 《地下水》1990,12(1):41-43
北方17省市根据水利部的统一部署,正在积极开展地下水观测井网规划工作,在工作中他们提出了很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本文将就地下水观测井网规划工作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观测井网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系统地论述克立金方法的基本思想,结合数学规划方法,推导出克立金方程组,并以现有的神头电厂贮灰场地下水观测井网的质量评价为基础,考虑观测井网优化设计中目的和经费投入量,拟定备选方案,分别计算出估计误差方差分布,经比较分析,选取一个最佳方案,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克立金方法可以解决地下水观测井网的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了科学和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地下水资源,更好地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解决地下水水量需求,以七个长期地下水观测井六年来的监测资料为依据,对营口地区地下水水位变化进行了计算,分析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为沿海地区地下水资源合理配置,开发利用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在省水利水土保持厅的重视和支持下,在省、地、县和灌区地下水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配合下,陕西关中地区1979~1981年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年鉴已在上海刊印就绪,即将分送有关部门应用。“年鉴”中,共汇编了关中地区五百四十七眼基本观测井的动态资料。主要内容有:  相似文献   

9.
根据指数平滑法的理论,我们选取了潍坊北部一些地区进行了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动态规律的研究,并对具有多年连续观测资料观测井的地下水位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0.
郑昭贤  苏小四  王鼐  康博 《地球学报》2014,35(2):230-238
以东北某油田石油污染场地多期地下水化学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氯代烷烃自然生物降解中充当第一基质、电子受体、中间产物的水化学组分及相关地球化学参数在污染晕演化的不同时段、不同部位的变化趋势,了解氯代烷烃生物降解的地下水化学响应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对污染场地浅层地下水氯代烷烃生物降解程度进行定性评价。结果表明:2010年6月,事故发生约1年之际,在ZK1—ZK3—ZK6纵向剖面上生物降解过程中充当电子受体的水化学组分(SO42–)、第一基质(CH2Cl2、CHCl3)和代表地下水环境的主要理化指标(pH、Eh)从上游到下游均呈递增规律,而相关还原产物(Fe2+、Mn2+、HCO3–)则呈递减规律,这也表明天然微生物降解具有一定的滞后性。2010年6月氯代烷烃天然生物降解评价表明ZK1属微生物降解证据充足;ZK3观测井属微生物降解证据有限;ZK6观测井属微生物降解证据不足。而2011年5月,事故发生约2年之际,封堵污染源后随污染晕中心的向下游迁移,ZK3观测井中生物降解作用逐渐明显,在ZK3—ZK6纵向剖面上地下水化学指标呈现上述响应规律,而ZK1观测井诸多水化学指标经上游未污染地下水的补充更新,逐渐趋向污染前的背景值。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地表水对地下水的涵养效果,以2020年永定河春季生态补给过程为例,分析了永定河补水期间河道沿岸126眼地下水观测井的水位与水质等数据.研究结果显示,永定河生态补水2个月后,第四系地下水位上升区面积超过了450 km2,基岩地下水位上升区面积超过190 km2.受含水介质类型和河道过水量及水头的影响,基岩水的上升幅...  相似文献   

12.
MODFLOW能模拟地下水混合井流吗?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自然界的含水系统,绝大多数具多层性。对于多层含水系统,为增大出水量,简化施工工序和降低成本,普遍采用混合井开采地下水(例如处于我国干旱半干旱的、普遍开采地下水的华北和西北地区),甚至利用混合井做抽水试验。不仅如此,还有不少观测孔也是混合的。因此,如何建立混合井  相似文献   

13.
徐亚  薛祥山  刘玉强  刘景财  董路 《地球科学》2014,39(9):1349-1356
利用3种不同水流运移方程分别模拟井管附近不同区域的水流运动, 基于流量守恒原理实现不同流态区域边界的耦合, 建立了有代表性的观测井-含水层系统场景; 利用建立的耦合模型模拟了观测井-含水层系统中水头的分布, 基于模型模拟数据分析了观测井井筒存在对含水层局部水头分布及地下水水质采样和环境监测结果的影响; 还分析了地下水三维水流强度、观测井井径以及含水层介质参数等对井筒效应的影响规律: 井筒效应在粘土等渗透系数和比单位贮水系数相对较小的含水层介质中更为明显, 其影响随着三维水流强度及观测井井径的增加而增大; 进行了上述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指出对于同一参数其在不同区间的敏感性比例不同, 对于不同参数观测井井径的敏感性比例最大, 因此在地下水环境监测的工程实践中减小观测井井径是相对快速且有效提高监测和采样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方生 《地下水》1996,18(1):45-46
印度干旱、半个旱地区占全国面积46%,降雨量500~1000mm。印度地下水灌区占全国灌溉面积的45%(表1)。80%饮用和生活用水及部分工业用水靠地下水满足。过去40年地下水灌溉,在井数和抽水量上呈戏剧性增长(表1,表2)。从1951年650万ha增加到1992年的3800ha。第8个五年计划用地下水发展灌溉850万ha,超过用各种水源发展灌区1580万ha的一半。预测到1995年柴油机泵井及电井将分别达到500万和1450万眼。  相似文献   

15.
任金峰 《地下水》2012,(2):74-75,90
根据817眼地下水监测井的水质普查监测资料,对德州市全市范围内的地下水,采用单因子评价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进行了水质评价,为德州市农村人饮工程地下水源的科学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大石桥市主城区6眼地下水观测井水位动态变化资料统计分析,总结了地下水水位变化规律,结合该地区降水因素对地下水水位变化影响,预测未来的地下水位变化趋势,为当地政府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实现水资源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高志  左强 《地下水》2018,(5):42-43
随着各有关部门对地下水监测工作重视程度提高,通过建设地下水专用监测井取代利用生产井、民井开展监测已成为趋势,地下水监测井与生产、生活等取水井工程有着相似的成井工艺,但是基于使用目的的不同,在具体建设技术要点上差异较大。通过分析监测井使用的目的和意义,具体研究监测井建设工程主要技术要点,为管理和生产部门经济、合理开展地下水监测井建设项目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马宝强  王潇  汤超  刘恩丽  李莉 《地下水》2022,(3):65-67+266
甘肃省深居我国西北内陆区,是我国最缺水的省份之一,水资源非常匮乏。地下水作为全省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和生活饮用水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是地下水的重要性却往往被忽略。为推进全省地下水环境保护,防止地下水超采和污染,本文主要基于2005-2020年水资源利用统计数据,系统分析了地下水资源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比重以及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结构。结果表明,全省地下水资源多年平均利用量占全省水资源利用总量的22%;地下水开发利用以农业灌溉为主,占全省地下水利用总量的76%,但在酒泉、张掖、武威等干旱少雨的河西走廊平原区内陆河流域,居民生活用水几乎全部来自地下水,该地区也是全省地下水开发程度最高和地下水超采最严重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西北、内蒙六省、区地下水观测片开展工作整整十年了,工作开展较好,成效也很显著。直止目前,六省、区都建立了地下水观测、研究的专业管理机构,并配备了具有较高素质的专门人才170余人,有基本观测井3817眼,控制观测面积16.5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20.
今年,我们学习、使用了山西省水文总站张宏良工程师编制的地下水埋深资料整编程序,并由我站史和平、王志刚同志编制了地下水水温和开采量资料整编程序,肖寿元同志编制了地下水水化学资料整编程序,利用PC—1500计算机,对我省1983年1394眼地下水观测井,5个观测项目(5日、逐日地下水埋深、地下水水温,地下水开采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