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河北省滦县地区大红峪组沉积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滦县地区大红峪组为野鸡坨镇至响棠镇一带中元古界沉积盖层的最底部层位,这与滦县地区在元古宙地处山海关古陆边缘的地理构造格局有关。根据"岩相一层序一沉积环境"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将大红峪组地层划分为碎屑岩型和碳酸盐岩型两种相序,两个由TST-HST体系域构成的层序。沉积环境表现为东南侧为山海关古陆,北西侧为浅海台地,沉积作用初期以河流作用为主,进而发展为潮汐作用为主,偶为浅水风暴作用。  相似文献   

2.
河北兴隆一带的中元古界长城系大红峪组(1 650~1 600 Ma)以潮下坪灰白色厚层块状细粒石英砂岩为主,在砂岩层面上产出丰富的微生物成因构造(MISS).详细描述了MISS的沉积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这些微生物成因构造可能反映了华北中元古代浅海潮坪环境被大面积分布的微生物席所覆盖,微生物席对砂质沉积物表面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沉积物的侵蚀和改造作用,从而影响基本沉积作用过程.大红峪组砂岩层面上发育的MISS为探索元古宙浅海环境微生物-沉积作用关系提供了研究材料,对这些MISS的深入研究可以加深对元古宙碎屑沉积体系的理解,从而促进微生物席沉积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河北兴隆地区中元古界串岭沟组沉积环境与相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串岭沟组常以页岩为其主要岩性组合。兴隆地区串岭沟组据岩性、岩相组合、垂直相序及厚度变化可划分为3个区:西北区、过渡区和东南区,其中西北区岩性组合为泥岩夹薄层细砂岩,厚49-62m;过渡区为泥岩、细砂岩夹两套厚60-240m不等中粗粒砂岩,厚度达600m;东南区以泥页岩为主,厚度大于530m。它们在横向上呈指状交错关系,其沉积环境隶属于小潮海岸型障壁岛-泻湖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4.
燕山中段大红峪组火山岩的古风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燕山中段(主要是指北京市平谷县内)大红峪组火山岩,在火山活动的间歇期,存在古风化现象,古风化使火山岩的成分、结构遭受改变,以致影响对岩石岩性的确定及同位素年龄的测定等。不同的地质环境,其风化情景不同。文中论述了火山岩的三种风化带及其不同的风化环境特征,并与现代风化带进行对比,研究大红峪组的古风化现象,有利于更好地认识当时的地质环境。  相似文献   

5.
北京十三陵地区长城系大红峪组中层凝灰岩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京十三陵地区长城系大红峪组前人认为没有火山岩。作者在该地区工作时发现在大红峪组有一层层凝灰岩存在。此层凝灰岩根据颜色可分为三亚层,其主要粘土矿物为蒙脱石;碎屑物中含厚板状透长石和自形晶双锥短柱状锆石;具强熔结凝灰结构、假流纹构造;岩石中K_2O含量较高。由此证明,此层的确为凝灰岩。又因其野外产状与大红峪组沉积岩层一致,故认为此层凝灰岩是长城系大红峪组时喷发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辽宁兴城地区中元古界长城系大红峪组底部的石英砂岩质砾岩的野外调研、砾石颗粒统计分析,在显微镜下分别对砾石的砂岩和填隙物的砂岩进行了岩相学研究、粒度统计分析等研究工作,结果显示砾石粒径大小为5 mm~420 mm,组成砾石的砂岩主要为细粒砂岩和粉砂岩,其中石英碎屑颗粒以跳跃方式搬运为主;填隙物砂岩的石英碎屑颗粒包括悬浮、跳跃、滚动形式搬运的3个次总体,其概率累积曲线研究显示代表性填隙物砂岩的各项参数为:平均粒径Mz=2.3、标准偏差σ1=0.83、偏度Sk1=-0.06、尖度KG=1.025、粒度参数Y=-5.585.因此认为:构成砾石的石英砂岩其沉积环境为滨浅海环境中的前滨与后滨亚相;填隙物的石英砂岩形成于滨岸带,属无障壁海岸相中的海岸沙丘亚相沉积;石英砂岩质砾岩的形成环境为冀鲁古陆边缘与胶辽边缘海交界处.此砾岩层的出现证实本区在大红峪早期发生过一次构造抬升.  相似文献   

7.
燕山中段 (主要是指北京市平谷县内 )大红峪组火山岩 ,在火山活动的间歇期 ,存在古风化现象。古风化使火山岩的成分、结构遭受改变 ,以致影响对岩石岩性的确定及同位素年龄的测定等。不同的地质环境 ,其风化情景不同。文中论述了火山岩的三种风化带及其不同的风化环境特征 ,并与现代风化带进行了对比。研究大红峪组的古风化现象 ,有利于更好地认识当时的地质环境。  相似文献   

8.
北京十三陵元古宙大红峪组含事件信息的沉积岩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北京十三陵元古宙大红峪组在不足4km的距离内岩相急剧变化,实为国内外罕见。从东至西,泰陵剖面由灰色角砾硅化岩+黑色粉砂凝灰页岩+黄色含长石石英砂岩组成,山顶部面由不纯砂岩+泥质白云岩组成,德胜口剖面由泥质白云岩+石英砂岩+层凝灰岩组成。本文仅对泰陵剖面大红峪组的三种岩石进行系统研究。宏观、微观特征、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数据表明:泰陵剖面大红峪组的灰色角砾硅化岩和黑色粉砂凝灰页岩是受火山-地  相似文献   

9.
杨明  张梅生  李晓波  王旖旎 《世界地质》2018,37(4):1101-1109
为进一步确定燕山裂陷槽中元古界大红峪组底界性质,笔者对位于燕山中元古代沉积盆地边缘的兴城地区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研究区多个剖面上大红峪组底部砾岩的特征、类型及成因的初步分析,得出该组沉积之前地表经历了差异性侵蚀,造成古地形起伏较大。大红峪组底部与下伏地层的不整合包括单斜不整合和超覆不整合两种类型,其代表的"兴城运动"没有影响到更广阔的范围。根据大红峪组底界明显的沉积间断现象,笔者认为将标准剖面大红峪组底界置于"小白石英岩"之下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0.
北京西北郊南口虎峪一带的中元古界长城系大红峪组发育完整,以一套混积岩系为特征。在南口虎峪剖面中,海侵体系域砂岩地层与高水位体系域砂泥质白云岩和叠层石白云岩组成了较有规律的层序地层相序,可以作为混积岩系层序地层划分的典型代表。在大红峪组的海侵体系域砂岩中,交余波痕、微生物形成的砂质碎片和皱饰构造表明了席底的发育,特别是其中所发育的微生物砂质碎片不但代表了碎屑岩中的一种特殊的“内碎屑”,而且其特殊的形态和产出特点成为窥视前寒武纪砂岩中席底发育的一种典型标志,从而有益于今后对类似沉积构造的阐释与研究;高水位体系域砂泥质白云岩中的纹理化构造似乎也是一种席底构造,它与其中的叠层石生物丘一起代表了前寒武纪海底微生物孤军作战的特殊生境。对该剖面大红峪组的初步研究表明,在前寒武纪地层中,除了要关注叠层石之类的微生物沉积构造以外,碎屑岩中也存在微生物活动的若干证据印席底构造(第五类原生沉积构造),由此说明正是由于微生物新陈代谢的多样性才使其成为地球上无所不在及其无与伦比的巨大生物量。  相似文献   

11.
冀北雾迷山组岩石密度特征及沉积环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冀北地区雾迷山组611件岩石样品的密度数据,进行了岩性密度的统计分析,建立了密度大小与沉积环境的关系,再通过密度的空间分布,探讨了冀北地区雾迷山组沉积环境的空间变化特征。通过这一实例,说明了岩石物性参数可以定量地研究沉积环境,能够成为地质环境研究的一个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12.
河北平泉高于庄组发育三种类型的风暴岩,其岩石类型、沉积构造特征以及风暴沉积序列各不相同。它们是不同海水深度下风暴作用的产物。由此反映出高于庄组在沉积时经历了海进一海退的沉积旋回演变。  相似文献   

13.
在野外勘察和实测剖面的基础上, 运用粒度分析、碳氧同位素分析及多碎屑三角端元分析等方法, 对新疆昌吉南部侏罗系头屯河组进行研究. 认为头屯河组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以及滨浅湖亚相. 碳氧同位素样品结果显示13CV-PDB值均在-9‰~-17.3‰之间, 平均-13.275‰, 18OV-PDB值在-14.2‰~-16.2‰之间, 平均-15.425‰, 18OV-SMOW值在-14.2‰~-16.3‰之间, 平均-15.05‰, 表明头屯河组砂岩形成于大气淡水成岩环境. 成岩压实的温度范围为99.26~114.1℃, 埋深在4.34~5.23 km之间, 平均4.87 km. 物源分析反映其主要为隆升基底、岛弧造山带的构造背景, 并在沉积后期显示为混合物源区. 侏罗纪沉积环境由潮湿型气候逐渐向干旱型气候转变, 在头屯河组沉积时期, 沉积环境发生多次弱还原-弱氧化环境与较强氧化环境之间的交替转换.  相似文献   

14.
贵州盘县火铺茅口组微相组合及其沉积环境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根据贵州火铺茅口组剖面的实际材料,采用聚类分析等方法对该地茅口组的沉积环境进行了详细研究。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火铺茅口组存在8种微相类型,它们分别代表浪基面以下静水,盐度正常的浅海,高能浅滩,水循环受阻的泻湖等环境的沉积。微同的纵向分布规律显示,剖面中,下部以开阔台地沉积环境为主,上部为开阔台地到局限台地过渡带的沉积,其环境经历了开阔浅海逐渐变浅的过程。在此变化过程中。茅口早期处于海侵入高峰阶段.海水相对较豫。海底水动荡条件较弱、氧音量偏低。底牺生物音量相应较低;茅口中期海水以较浅-中等探度为主。水体清清,循环良好、盐度正常、营养充分、生物丰富,总体反映了开阔台地浅海为主的环境特征;茅口晚期,海水变浅、循环受阻、盐度不稳定以及蕞类的繁荣产生耗氧等导致海洋环境中主要因子发生恶化,生物含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5.
尚红林 《安徽地质》2002,12(2):110-113
通过对新集井田二叠纪下石盒子组中岩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和古生物化石等特征的综合分析,提出了该组属过渡相沉积的观点,并将过渡相细分为泥炭沼泽相、沼泽相、泻湖相、泻湖波浪带相和砂坝相.  相似文献   

16.
中上扬子地区五峰组沉积环境的再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中上扬子地区五峰期海平面变化、沉积特征、生态特征和沉积速率等的分析,认为五峰组页岩段形成于海平面上升时期,属深海沉积。首次提出观音桥段形成于深海环境中,并属深海等深流沉积。并识别出三种等深岩相类型,即砂质等深岩相、泥质等深岩相和生物局等深岩相,它们均呈巨型条带状分布于中上扬子地区。  相似文献   

17.
库鲁克塔格地区震旦系冰碛岩沉积环境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艳  王璞珺  刘万洙  李金龙 《新疆地质》2006,24(4):365-368,I0011
库鲁克塔格地区震旦系发育三层冰碛岩,分别是贝义西组、特瑞爱肯组、汉格尔乔克组.通过对冰碛岩沉积特点的研究,分析沉积环境.贝义西组冰碛砾岩夹于细粒碎屑岩及火山岩间,冰碛砾岩呈块状、无层理,为海洋冰川沉积;特瑞爱肯组主要为冰碛泥砾岩和冰碛砾岩夹粉砂岩、灰岩,块状、无层理、可见大漂砾,为冰下沉积;汉格尔乔克组主要为冰碛泥砾岩和冰碛砾岩,偶夹杂砂砾岩、砂岩透镜体,块状、无层理,为冰下沉积,顶部可见冰碛纹泥层,为冰湖沉积.  相似文献   

18.
赣北青白口纪马涧桥组的岩性特征及其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建余  吴文革 《江西地质》1999,13(4):255-258
916大队1996年在1:5万徐家埠幅区调中,对赣北都昌县马涧桥附近,近几年发现的青白口纪地层,做了重点调研工作。本文通过对层型剖面的详细研究,论述其时代归属,岩性特性,沉积环境,火山喷发特征及其地层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安徽巢北地区下志留统坟头组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茵  曾勇  陈松 《安徽地质》2007,17(3):166-170
巢北地区下志留统坟头组出露较好.巢北志留系仅发育下统高家边组、下统坟头组,缺失下统茅山组,志留系组成背斜核部.坟头组沉积物组分为石英细砂岩、泥质细砂岩夹粉砂质泥岩,向上变为互层状细碎屑沉积物.本文以巢湖7410厂剖面坟头组地层为研究对象,通过该区地层的野外形态和镜下特征的研究,以及成因分析、成岩后生变化的观察,同时,配合野外构造和薄片粒度分析等方法对沉积环境进行了判别分析.通过分析认为本地区坟头组属于沉积速度较快的滨浅海-陆棚相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陶海营子地区林西组沉积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鲁科尔沁旗陶海营子地区是上二叠统林西组发育较好的典型地区之一.林西组岩性为一套以黑、灰黑、灰绿色调为主的砂板岩组合,上部含丰富的非海相生物化石.应用地球化学方法,对陶海营子剖面和鲁D2井上二叠统林西组泥岩样品进行常量、微量元素分析,发现林西组整体具有高硅、铝、钙,低磷、锰的特点.并结合化石组合特征和保存状态,对林西组沉积环境进行探讨.认为该地区林西组形成于咸水-淡水的沉积环境,水体环境有一个逐渐淡化的过程.底部为海陆交互相沉积环境,上部为陆相淡水湖泊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