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地电磁法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地电磁法新进展刘国栋,赵国泽(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关键词大地电磁法,感应电磁场大地电磁法(Magnetotellurics),简称MT,是以观测来自高空的电磁波在地球内部产生的感应电磁场,研究地下电性结构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由于高...  相似文献   

2.
国外电磁方法系列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国外磁大地电流,可控源音频磁大地电流和过渡电磁以及航空电磁和钻孔电磁方法最近十余年来在测量装置,资料处理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3.
4.
5.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的静态效应校正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本文讨论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静态效应的现象和实质,评述了现有的静态校正方法,介绍了由作者设计的一种空间滤波校正法的原理和具体作法,并以实例说明了其有效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航空电磁法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航空电磁法近年来在应用方面的进展情况,指出了航空电磁/电阻率填图的方法技术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并概述了航电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8.
瞬变电磁法基本原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瞬变电磁法基本原理静恩杰,李志聃(中国矿业大学地质系徐州221008)瞬变电磁法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预测地下矿产的地球物理方法。瞬变电磁法最早由加拿大地球物理学家Wait于1951年提出,并于1953年获取专利权。1960年,原苏联研制出第一台共圈...  相似文献   

9.
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水平二层大地上偶极-偶极排列的电磁耦合(EM)相位频谱.认为影响二层大地EM谱性状的主要是电性参数μ2(相对导电率)和几何参数h1/a(盖层厚度/偶极距).在底层为高阻的二层大地上,具较强的EM效应,此时EM仅反映浅层;当底层为低阻时,EM可反映较深部电性体的分布.通过EM频谱和反演的参数规律分析,得出EM特征的变化可直接指示地下介质电阻率值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把物探算出的视电阻率和地下实际电阻率拉成一回事就会引出很多问题和误解。电磁法中使用的视电阻率有好几种定义,但最常用的那些定义未必显示出最好的特性。用一种定义解释为有物理意义的视电阻率曲线的许多特征在用别种定意时就不见了。此时,只根据视电阻率曲线来比较不同的野外电法系统或电极排列方式的探测能力或分辨能力就会乱套。对内部闭合回路的瞬变电磁法(TEM)而言,根据磁场响应计算的视电阻率显示的特性要比根据感应电压响应所计算的视电阻率特性好得多。对大地电磁(MT)法来说,据根阻抗的实部所定义的视电阻率曲线比基于常规的、用阻抗定义的曲线显示的特性要好。采用这种新的定义,其结果与时域处理中获得的视电阻率具有类似的特性。  相似文献   

14.
15.
二里河铅锌矿是凤太矿集区中具有代表性的重要铅锌矿床之一,近些年找矿方向转向已知矿体深部及外围。根据二里河地区地质、地球物理特征,结合多年在凤太地区的综合地球物理找矿工作,分析了回线源瞬变电磁法、电性源短偏移距瞬变电磁法及广域电磁法在二里河地区的实际应用效果,对3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性进行总结,认为:回线源瞬变电磁法、电性源短偏移距瞬变电磁法及广域电磁法在该地区深部找矿具有可行性;回线源瞬变电磁法对于圈定矿体水平位置具有较好的效果,电性源短偏移距瞬变电磁法对低阻异常较为敏感,广域电磁法分辨率较高,同时探测深度可达到2 500 m。此外针对二里河矿区的找矿工作,提出物探工作建议:采用以广域电磁法和电性源短偏移距瞬变电磁法为首选的综合电磁探测方法,同时应尽可能采用长剖面和面积性物探工作。  相似文献   

16.
瞬变电磁法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18.
我们最近在三维电磁法正演计算中引入了准线性(QL)计算法。这篇文章主要讨论提高准线性级数阶次增加计算精度的问题,这种方法可看作是Born级数的推广。利用改进的格林算子,要求它的范数小于1,以确保高阶次QL级数收敛,并得到起初的计算结果。这种新的方法保证QL级烽总是收敛,并得到起初的计算结果,这种新的方法保证QL级数总是收敛,而且可以直接计算QL法的计算精度,不用与严格的全积分方程(IE)解比较,使  相似文献   

19.
井中电磁法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ilt.  M 《地质科学译丛》1998,15(3):39-11,45
介绍钻井开发与开采过程中3种最新方法-扩展感应测井,跨孔电磁感应测井和核磁共振法-的应用情况,尽管这些方法的应用实例还较少,但是这些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方法将会在未来的油气井开发与开采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