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福康安征台与妈祖信仰传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清将福康安是乾隆帝的宠臣,也是平定台湾林爽文事件的功臣。福康安因征台和渡海需要而推崇和传播妈祖信仰,不但倡建有三座妈祖庙,而且留有题匾、碑记等。一方面他想证明清廷得到了妈祖神助,另一方面也想表明清廷认同妈祖信仰,这对抚慰台湾同胞心灵和强化妈祖信众的国家认同意识都起积极作用,而在北京创建的天后宫对妈祖信仰在京城的传播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妈祖文化的起源,与我国航海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宋元时期拓展海疆、明代郑和下西洋以及清代海上贸易的繁荣,妈祖信俗从福建莆田的湄洲岛走向世界,以致"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妈祖"。妈祖信仰是中国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妈祖是海洋文明的重要象征。妈祖信仰以湄洲为起点,不断向外延伸拓展,"立德、行善、大爱"的妈祖精神内涵和"平安、和谐、包容"的妈祖文化特征,也使其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最直接、最便捷、最广泛的文化交流纽带。  相似文献   

3.
妈祖褒封史实综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挖掘宋代相关文献,纠正清代以来妈祖志书沿袭的褒封记载讹误。重点考述“顺济”赐额时间应为宋宣和五年,“灵惠”首个封号应缘于姜特立征海寇之役;另外,对存在实据的妈祖早期其他七个封号,亦皆予以查证。  相似文献   

4.
通过挖掘宋代相关文献,纠正清代以来妈祖志书沿袭的褒封记载讹误。重点考述“顺济”赐额时间应为宋宣和五年,“灵惠”首个封号应缘于姜特立征海寇之役;另外,对存在实据的妈祖早期其他七个封号,亦皆予以查证。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道教和佛教介入,妈祖信仰在其能指与所指之间流溢动荡过程的梳理,认为妈祖信仰与二者存在"家族相似性"的关系,佛道介入深深地影响并改变了妈祖信仰的形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6.
雷州半岛妈祖信仰的发展经历了传入、扎根和盛行的历史变迁,从雷州半岛丰富的相关碑刻资料,进一步证实了雷州半岛妈祖信仰的变迁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7.
甲午殇思     
甲午战争逾百年, 丧权赔款割台湾。 清廷误国前车鉴, 兴国强军换新天。  相似文献   

8.
古代,雷州半岛信仰的海神主要有伏波将军和妈祖,尤其是元代以后,妈祖影响超过伏波,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1)妈祖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青睐,2)雷州半岛的汉人多为福建移民,3)雷州半岛少数民族的外迁。  相似文献   

9.
绘画是妈祖文化载体中常见的一种美术形式。以搜集的元明时代水陆画中的海神天妃像3幅、安济夫人像1幅以及明代《天妃圣母碧霞元君像》1幅,4种明刻古籍天妃版画插图为例,重点考述这些画像的来历、类别、意义和特色,认为海神天妃"圣母"之称元代已有,天妃画像元明时代屡有新作,并非中断至清代乾隆朝才出现。  相似文献   

10.
海洋文化行为是人类在海洋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海洋物质财产文化和精神财富文化时的动作。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对海洋文化行为进行分类。并以海洋妈祖信仰和伏季休渔制度为例,剖析其后所隐含的社会学本质。不同阶层海洋文化行为的具体差异,是客观社会分层结构在相关社会领域的后果和影响的具体反映。  相似文献   

11.
自明代杰出的地图学家罗洪先(1504-1564年)所编制的《广舆图》(1541年)和利玛窦带来西方精确地图测绘技术开始,中国的地图制图技术已经迈入了近代地图学的门槛,因此,明-清-民国是中国近代地图学从雏形走向成熟的完整阶段[1]。随着现代地图的应用与发展广泛、深入,抽象的概括型地图符号及普通的二维平面地图已不能满足读图者的需求,制图者开始探索虚拟现实、三维地图等表达方法,这与中国近代传统制图的写景法有异曲同工之处。所以,对中国近代地图制图技术及表现方法的研究,对于现代地图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阅读大量的中国近代(即明、清、民国时期)的地图资料,查阅前人的研究资料,总结和提炼了中国明、清、民国3个不同时期地图制图的技术,分别阐述了3个时期地图要素、表示方法及其制图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雷州雷祖神话文本《雷祖志》定型在明清时期。它的直接源头是北宋《雷庙记》,初源是《古雷庙记》。经考证,《古雷庙记》是唐房千里《投荒杂录》中的《陈义》,它记载了雷神及雷州12豪族诞生的神话。在宋代《雷庙记》和明清《雷祖志》中,12族神话消失,雷神神话也变成真实的历史。认清《雷祖志》文本的真相,对于研究雷祖神话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清朝鸦片走私猖獗,走私与反走私斗争激烈,晚清尤甚,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广东沿海沿边处在这场斗争的最前沿,是斗争矛盾最集中,也最能体现出这场斗争面貌与实质的地方,试以广东沿海为例,剖析清朝鸦片走私与反走私斗争现象及晚清政府反走私斗争失败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4.
通过考察柳永词集的编辑与流传情况,勾勒与描摹柳永词传播的总体轮廓与宏观史况。柳永词的传播在整体上升的趋势之中,又呈现出宋之始兴、元之滞涩、明之复苏、清之繁盛的阶段性特点。  相似文献   

15.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而京杭大运河则担负着河运的重要职责,其重要性决定了古代关于黄运工程及其治理的地图数量繁多。本文旨在通过对大量明、清时期黄河、京杭大运河水利地图的梳理,对明、清时期水利地图的载体形式、表现形式和绘制特点进行剖析,并探讨其在地理学、地图学、水利学方面的应用价值和研究价值。明、清时期的黄河、京杭大运河地图,从载体形式来分,主要分为水利典籍(志书、图说)附图和绘本舆图2类:前者多为示意性地图,画法比较简单,只起到辅助说明水利典籍的作用;后者多采用山水形象画法绘制,多为长卷展开景物再现式地图,其主要特点是形象直观。其采用的“对景法”地图表现形式(即所绘黄河、京杭大运河两岸各类地物要素均朝向河流中心线),容易引起读者的视觉共鸣,轻松构筑被描画事物的整体画面。从表现形式和绘制特点来看,明、清时期还出现了另外2类地图:计里画方类地图和经纬度实测地图,但由于其实用性和艺术性不如山水形象画法地图,因此,这2类地图在明、清并没有得到广泛普及。但从功能和价值而言,不论是长卷展开式古地图、计里画方类古地图,还是经纬度实测地图,对于古地图史、历史地理学、古代水利研究,对如今的地图、水利、地理学研究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历史瑰宝。  相似文献   

16.
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经有学者将参与型管理作为一种独立的管理理念进行概括分析,但将其应用到渔业中进行渔业参与型管理的学术性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我国渔政发展环境为渔业参与型管理奠定了稳固的平台,渔业参与型管理立足于渔民自身利益,能够加强渔民归属感,提升政府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