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9月19日,武汉市民政局在新洲区仓埠街道办事处召开全市乡镇地名标志设置工作现场会,来自全市的1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上,新洲区民政局介绍了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先进经验。代表们对新洲区积极开展乡村地名标志设置的做法给予了充分地肯定。目前,新洲区乡(镇)不但设置了路牌、门牌,而且村村有地名标牌,全区镇、村共设1000多块地名牌,4万块门牌,成为新洲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会后,记者采访了新洲区民政局局长吴国桥,对新洲区地名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记者:去年5月,民政部启动了地名公共服务工程,提出用5年完成地名标志设置,…  相似文献   

2.
十五年来,锦州市地名办在搞好地名普查、建立地名档案、编纂地名资料的同时,大力推广标准化地名,共设置永久性的城市街路标牌5587块、村屯标志1万多块。1989年锦州、锦西分市后,我们理顺了城镇门牌管理体制,设置安装了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城镇居民住宅门牌267613块,在城市街路设置了路标广告牌420块。做到了村委会以上自然屯全部建有石质村屯标志(极少量偏僻自然屯为水泥标志),城镇街路延仲到哪里街路标牌就规划设置到哪里,城镇改造,建设与门牌同步规划,同时竣工交付使用。基本满足了乡居民  相似文献   

3.
门牌的整顿和管理门牌(城乡各单位及住户的门牌、户牌、楼幢牌、自然村牌、住宅区名称碑的统称)是城乡街、路、弄名称的延伸,是个体地名标志的终端;搞好门牌整顿,进行科学编码,设置标准门牌是地名日常管理工作中一项最具体最基础的内容。一、集中普查整顿,完成门牌...  相似文献   

4.
门牌管理是地名办的职责顾建多地名标志的设置管理,是推广使用标准地名,使地名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环节。正如在改革开放中,企业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样,地名标志的设置管理也是地名管理工作的一个新的热点以及地名工作发展的新的内在动力。可以说...  相似文献   

5.
农村门牌设置始终是地名工作的难点和瓶颈。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地名工作。然而,辽宁省锦州市地名办公室却异军突起,大胆实践,与时俱进,创出了一条农村门牌设置的新路,实现了农村门牌设置城市化。为全市52万农户安装了门牌,是为全国地名战线农村门牌第一家,不愧为全国门牌管理的翘楚。锦州市位于辽宁省西部,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平均年收入不足千元。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锦州地名人从2004年12月开始,利用8个多月的时  相似文献   

6.
海口市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发展中心,为达到外向型、国际性城市的战略目标,实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开放。地名是“让世界了解海口、让海口走向世界”的重要因素。地名标志是地名管理机构、管理水平、工作业绩的外在反映,是地名成果直接为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服务的实物载体。我们坚持地名管理与服务相结合,以抓好门牌、路牌、桥牌的设置为重点,为城市建设服务。 (一)理顺门牌管理工作关系,开展全市性门牌整顿,建立科学化、标准化的门牌系统。 建省以来,海口的城市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原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名》2012,(1):24
经过6年的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截至2011年底,全国所有城市和县城以及80%的乡(镇)完成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70%的城市完成了地名规划任务。自2005年民政部启动了全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以来,全国各地开展了地名规  相似文献   

8.
王传林 《中国地名》2010,(11):13-13
根据国家关于开展农村地名设标工作的指示精神,呼图壁县于2006年启动了新农村地名标志设置工作,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地名标志设置领导小组,完成了2个乡(镇)的地名标志设置工作。2007~2009年投人资金30多万元,共设置路牌144块、村牌82块、巷牌62块、户牌5056块。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设标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一些问题。为了把农村设标工作弓l向深入,笔者就一些现实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奎屯市地名办公室针对奎屯市的实际,抓住机遇,立足服务,进一步做好地名管理工作,在门牌设置管理,地名档案建设和管理及地名图志的编纂等方面都有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惠安县在1994年完成街路巷牌、门牌设置工作的基础上,实行了农村地名城市化管理,理顺了城乡地名标志管理体制,依法对全县城乡街路巷名称、村委会名称、自然村名称进行整顿,基本解决了地名管理混乱的问题,促进了地名管理法制化和地名标准化、规范化进程,城乡街路巷牌、门牌和农村村牌设置工作已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伟大祖国的西部,有一座美丽城市,它因著名诗人艾青的一首诗《年轻的城》而名扬天下。在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里,到处都充满着默默奉献精神的气息。石河子市地名办公室主任赵新萍每时每刻都在用心谱写着无悔的奉献之歌——1996年,赵新萍因工作需要调到石河子市地名办公室工作。当时正值石河子市第一次大规模开展全市门牌编码整顿设置工作。由于地名办人手少、工作量大,面对着工作实施方案、门牌编码方法、门牌编码绘图方法、门牌安装办法等几十种文件  相似文献   

12.
农村门牌设置工作是全国地名服务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全国地名数字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辽宁省盖州市从本地的实际出发,本着"利为民所谋"的宗旨,将农村门牌设置纳入民心工程,惠民工程,走出了一条全新的设标之路。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名》2009,(11):54-54
9月16日,福建省乡(镇)地名设标工作现场会在顺昌县和泰宁县召开,省民政厅党组成员、纪检组长高雪玉、南平市民政局局长黄光炎、全省9个设区分菅地名工作的副局长、区划地名的负责人以及福建省乡(镇)地名设标合作单位--福建环球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厦门的精图、泉州亿通公司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10月16日至18日,第三次八城市地名工作交流会在天津召开。天津市地名委副主任、市规划局副局长马百祥到会致词并作了天津市地名工作简介。会议由天津市地名办主任陈灿文主持。这次会议就地名立法工作展开了深入的探讨。现行的地名法规是十几年前制定的,但随着国家体制和运行机制变化,这些法规日益表现出它的欠缺与不足。因此,加速地名立法,使地名工作走上法制化道路已迫在眉睫。会议就规范地名标志和地名信息库的研制介绍了天津的经验和做法,并实地考察了居民区标志设置和量化门牌设置情况。加速地名立法,规范地名管理@黄伟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邢台市地名办公室在市政府、市民政局的领导下,真抓实干,从 1995年初至今的五年多时间里,实现了以国道设标,到县、乡、村地名管理、到城镇地名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三大飞跃。管理工作逐渐步入了法制化的轨道。打破了城市街路地名标志设置经费由政府包办的陈旧模式,跳出了计划经济的框子,步入了市场大潮。变街路地名标志经费靠财政出资建设、改造为广告招商,大家办公益。商家出资、地名架金桥、改造地名标志。门牌管理纳入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成为社会公益的重要媒介,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 五年来,邢台市地名办…  相似文献   

16.
编排有序、设置完整的门牌有指示方向、显示具体位置的功能。门牌虽小,所起的作用却不小,门牌的缺失对人民群众的交流交往、生产生活,甚至对社会的管理和社会整体运行效率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蜀民 《中国地名》2011,(4):24-24
按照《民政部关于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通知》精神,2005年12月以来,四川省各级地名办公室本着“惠民、利民、服务为先”的原则,因地制宜,扎实推进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省街路门牌设置、信息服务网络建设等均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全国地名工作的翘楚。全省85%的市、州(县、市、区)理顺了街、巷、楼、门牌管理体制,由民政部门统一管理。共新设置街巷牌59835块、楼门牌(含单元、户牌)3127万多块、村镇牌44233块,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便群众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相似文献   

18.
安波 《中国地名》2010,(8):11-11
一、引入市场机制,完善地名标志设置体系 瑞安市历来重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一直把地名标志作为完善城市设施、提高城市品位的重要工作来抓:针对市区和经济发达的乡(镇),存地名标志设置工作中积极引入商业化机制,在主要街道路口设立灯箱广告路牌,用广告收入设立和更换路牌230多块,解决了地名经费短缺的难题,走出了地名商业运作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青州市的地名工作者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发扬锐意进取、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实地测量街巷760多条,沿街门头商户6200多个,住户5万多家,楼房1200多座。绘制门牌编码规划图150多张,设置各类地名标志13.5万块,走出了一条小城(市)镇设标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20.
1998年,沈阳市铁西区的地名工作在区政府和城管委两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以门牌号码的审批整顿为重点,以实现地名管理工作上水平、上台阶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地名工作管理力度,充分发挥区街两个积极性,全面开展地名管理工作,使区地名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年完成街巷路命名10条,审批办理新门牌号码是楼牌近100个,单元号385个,室号近6000个,单位门牌近600个(不含街道办事处办理门牌数),达到了无一错漏,编排及时。住宅小区名称整顿按期完成。全区76个住宅小区,经过标准化处理,予以更名16个。今年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