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从20世纪初才开始有自己的地质工作,1922年由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李四光等人创立了中国地质学会。新中国成立带来了地质工作的春天,地质工作才开始大转变、大发展,在几代人的艰苦奋斗下,至今从总体上基本消灭了地质空白区,并成为世界上矿产资源大国,在水文、工程地质等多个专业方面,也为国民经济建设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地质工作为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地质队伍的骄傲。50年来,地质工作也经历了一些曲折,有过一些经验教训。去年10月,温家宝总理在中国地质工作50年暨中国地质学会成立8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  相似文献   

2.
在过去的50年里,广西地质队员为了地方经济的腾飞以及国家的需要,深入高山密林,深入生活条件最艰苦的前沿.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努力,广西的地质事业才有了辉煌的今天.他们当中有的为地质事业奉献了青春,有的为地质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但是他们却无怨无悔,仍然前赴后继地为了心中的信念而奋战在最艰苦的找矿一线,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在八桂大地上树立起了一座无言的丰碑.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百废待兴,为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对矿产资源和地质资料的需要,国家迅速建立了地质队伍,大规模的地质工作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几十年过去了,地质工作没有辜负党、国家和人民的期望,取得了辉煌成就,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今天,我们采撷部分重要片段,来纪念新中国地质事业50年。  相似文献   

4.
《山东国土资源》2006,22(6):1-4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全面增强地质勘查的资源保障能力和服务功能,切实加强我省地质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地质工作的重要意义 地质工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建国50多年来,我省地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矿产资源和丰富的基础地质资料。特别是近年来,我省地质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地质勘查市场日趋活跃,找矿成果日益显著,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的秋季里,我有幸奔赴地质勘查野外现场采访。在采访瓦勒根金矿普查和佑宁寺水源地勘查两个项目过程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地质人对这份工作的坚守和执着。虽然时代在变革,环境和条件在变化,但地质人的追求、精神,和对地质事业的执着没有变。无论是老一代地质前辈,还是年轻一代80后大学生,他们为地质事业舍小家顾大家,流血流汗,无私奉献,不论贡献大小,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6.
地质工作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与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强烈。地质勘查单位应转变发展思路,拓展地质工作服务领域,积极探索地质工作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路、新模式,为水生态保护提供地质技术支撑、协助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合理开发利用,全方位支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大局。  相似文献   

7.
地勘工作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几十万地质工作者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丰硕的地质成果,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十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广大地质工作者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地质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向,继承和发扬“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地质找矿为荣”的优良传统,不断加大地质工作力度,克服困难,努力工作,勇于创新,在地质工作各方面取得了新的  相似文献   

9.
地质工作是经济建设的基础.《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进一步明确了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用奉献唱响地质赞歌>. 在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辽阔的土地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远离繁华都市,告别温暖家庭,头顶烈日,脚踏寒露,默默地奉献着……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伟绩,然而,正是他们改写了新中国"贫矿国"的历史,为共和国建设立下了不朽功勋!说到这儿,大家不难猜出他们是谁?他们就是新中国最可爱的人--地质工作者.  相似文献   

11.
家信     
在青藏高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建设新青海实践中,牢固树立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积极践行"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发扬地质人的"三光荣"精神,挑战极限,饮马昆仑,战天斗地,四海为家,用赤诚、热爱、激情、奉献为祖国寻找宝藏,用青春的热血树起一个个高远的找矿目标,用执着的理想和信念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战略,为全省资源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新青海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是所有的灵魂都能企及莽莽昆仑的高度,不是所有的心灵都能感受坚守理想的辛苦。本刊经过收集整理,挑选出了一组基层地质队员撰写的稿件。这些野外一线的地质队员用质朴的语言、真实的情感记录下了他们的工作与生活。相信这些文字的刊出,会让我们为之动容,会让我们走近他们——那些可亲可敬可爱的青海地质人,了解他们的人生坐标和精神世界,激励我们为新青海建设发光发热!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的发展是与地质工作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没有地质工作者的付出,就没有新中国的工业化.在纪念新中国地质工作50周年之际,我们专访了原地矿部部长朱训同志,他深情地回顾了献身地质的经历,以及对未来地质工作的期待.从老部长的悠悠回忆中,我们似乎看到了那些为新中国的发展而手执地质锤、放大镜和指南针等简单工具在深山大川中不倦探索、艰苦跋涉和无私奉献的数以万计的地质工作者的身影,并被他们那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深深感动.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月15日,一座纪念碑立在了治理复垦后的河南省荥阳市凤凰山煤矿塌陷区。纪念碑旁边,麦苗已染绿了这片昔日的荒地。这是塌陷区的崔庙镇栗树沟村和陈河村村民共同立起的一座丰碑,他们以此来纪念、感谢为凤凰山煤矿塌陷稳定区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做出贡献的河南省地质测绘总院的同志们。同时,他们把一面饱含着项目区群众感激之情的锦旗也送到了河南省地质测绘总院。  相似文献   

14.
地学作为支撑人类文明的六大基础学科之地一,对科学发展的支撑是全方位的。2000年5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在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上指出:"地质工作既是经济建设的先行,又贯穿于长期建设的全过程,渗透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2001年11月,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温家宝再次作出重要批示,指出中国地质调查局"要根据中央的要求,适应新的形势,积极推动地质工作的根本转变,使地质工作更加紧密地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更加主动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5.
<正>共和国永远不会忘记,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岁月里,作为经济建设先行者和新时期的游击队,地质工作者为共和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历史可以见证,随着白云鄂博、平顶山、大庆……一个个矿山、一处处油田、一座座新城从荒山野岭、沙漠戈壁上拔地而起,共同铸造了人民共和国地质找矿的黄金时期。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世纪之交,我国的地质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适应经济  相似文献   

16.
一、地质找矿专业建设现状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我国地质行业受国家经济转型影响,地质勘探工作大幅度削减,地质找矿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受到了极大冲击,各院校地质找矿专业减少招生,有的院校停止招生长达10年之久。直至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出台,地质领域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热潮。广西机电工业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向基础地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服务社会经济,全面提升基础地质调查的能力和现代化水平,为能源、资源勘查、环境评价、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产业经济布局和地质科学创新提供区域性基础地质资料共享、普及地球科学知识等,为广大地质工作者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而在这些新的地质工作领域中,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以下简称“水工环”)工作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做出了贡献。21世纪水工环地质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针对全球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重大问题,立足于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地质环境保护两大主题开展工作,既为国家宏观决策和国土资源规划提供依据,又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服务。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反映广西地矿局在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认真坚持以地质找矿为中心,从广西客观地质情况出发,点面结合,合理布局,在地质找矿新发现、新进展、新增探明储量、地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对地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的实施方案作了概括性阐述,客观地、全面反映了地矿工作为振兴广西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日前,河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勘查院提交了河南首座核电站——南阳核电厂选址的地质工作报告。报告显示,南阳地壳稳定,宜建核电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