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阳极焙烧炉的燃烧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计算燃烧学的原理和模型以及CFD软件对以重油作为燃料的阳极焙烧炉炉内的流动、燃烧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讨论了炉内温度场、流场和各组分浓度场的分布规律,分析了这些因素对碳阳极焙烧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设计阳极焙烧炉结构时应考虑火道中挡板对气流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对以重油作为燃料的阳极焙烧炉的火道结构进行了优化模拟计算。从炉子的设计角度提出了解决炉内流动场、温度分布不均匀的方案。分析了两种结构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并得出综合优化方案。适当的调整挡板的位置可以改善气流的分布。结果显示,综合优化方案对改善阳极焙烧炉的燃烧条件有着显著效果。数值模拟的方法为阳极焙烧炉结构和运行参数的优化提供了较准确、快速和经济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3.
对以重油作为燃料的阳极焙烧炉的火道结构进行了优化模拟计算。从炉子的设计角度提出了解决炉内流动场、温度分布不均匀的方案。分析了两种结构优化方案的可行性 ,并得出综合优化方案。适当的调整挡板的位置可以改善气流的分布。结果显示 ,综合优化方案对改善阳极焙烧炉的燃烧条件有着显著效果。数值模拟的方法为阳极焙烧炉结构和运行参数的优化提供了较准确、快速和经济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4.
无烟煤系变质程度最高的特殊煤种,相对于其他煤种,具有固定炭含量高、挥发份低、硬度大、燃烧时不冒烟和燃点高的特点,一般具有较高的发热量。在工业方面,无烟煤有着极为广泛的用途,是制造合成氨、电极、阳极糊和活性炭的原料,也可用作发电、冶炼、造纸、粮食烘干及民用取暖的燃料等。  相似文献   

5.
谐振腔内的模式计算是提高激光器输出光束质量和应用自适应光学系统校正腔内像差的前提和基础.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着重采用Fox-Li数值迭代法计算了F-P腔振荡模式的振幅分布和相位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在经过300次渡越后,归一化的振幅分布和相位分布实际上已不再发生变化,则已找到光腔的一个自再现模式或横模分布.另一方面,分析了腔镜倾斜扰动对F-P腔内振荡模式的影响.数值计算表明,腔镜倾斜破坏了场分布的对称性,当引入的扰动量达到λ/36时,振幅分布和相位分布发生严重的畸变.需要用自适应光学技术对腔内像差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6.
锅炉结焦是燃煤工业锅炉运行中比较普遍的现象,它会破坏正常燃烧,减少锅炉出力,破坏正常水循环。易造成爆管事故,严重时还会使炉膛出口堵塞而被迫停炉。  相似文献   

7.
富东煤矿井田内及相邻煤矿采(古)空积水对其煤层开采威胁较大,本文从垂向分布与平面分布上对富东煤矿采空区积水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估算了矿井内及影响其开采的相邻采空区及采空破坏区的积水量。  相似文献   

8.
为了开发实际适用的富氧燃烧技术,本研究对对向流扩散火焰这一典型的扩散燃烧形态为对象进行实验考查,发现得到的实验结果与作者先前进行的数值模拟结果得到比较好的吻合,即利用详细的基元反应动力学模型对火焰的数值模拟可以很好的再现火焰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CCD成像技术进一步研究了燃料稀释浓度、氧化剂浓度的变化对富氧空气/甲烷对向流扩散火焰形态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9.
按内波假说的观点,讨论了典型板内地震即中国大陆地震的成因机制,认为造成地壳厚度分化的内波运动依靠地壳厚度差异中蕴藏的重力位能,推动地壳物质运动形成各种类型的板内地震。研究了全球地震活动的纬度分布特点以及地震活动与潮汐作用及大陆分布的联系,指出:外动力地质作用强烈的大陆因剥蚀、搬运和沉积以及负载重分布,使大陆地区始终达不到重力均衡,成为地壳运动的活动区,因而陆壳“地震能量发射强度”曲线具有类似于潮汐剪应力纬度分布的两极衰减、南北对称的特性。文中还探讨了深震及和达—贝尼奥夫带的成因,克服了用俯冲板块解释这一现象的困难。  相似文献   

10.
针对渤海湾盆地廊固凹陷河西务构造带J11断块沙四上亚段Ⅰ~Ⅲ砂组储层的非均质性进行了分析,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其主控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非均质性表现为层内非均质性、层间非均质性、平面非均质性和岩石微观非均质性.层内非均质性主要受渗透率韵律类型、夹层分布特征差异影响;层间非均质性主要受隔层分布特征、分层系数、砂岩密度特征影响;平面非均质性主要受砂体连续性影响;微观非均质性主要受岩石结构及孔隙结构影响.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是储层非均质性的主控因素.通过对上述影响因素的分析,对研究区主力小层进行了储层评价,预测有利储层分布在研究区的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为下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海湾大桥一期工程Ⅲ标段的勘察施工,论证了非活动断层对重要工程稳定性存在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桩基影响更大,提出科学、正确地划分断层的分布以及断层内岩体的破碎情况,是科学合理设计桩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汶川8.0级地震的主要根源是2005年1月20日出现的太阳宇宙线耀斑引起的宇宙线GLE事件。其成因是:宇宙线环境增强使作用到地球的大量宇宙线在电离层产生电流系,再通过电磁感应在地球内部产生感应电流系,进而在地内铀、钍元素富集区产生燃烧腔,进一步引起地下核裂变燃烧和地下氢聚变燃烧,燃烧腔里面的高温高压最终把燃烧腔的围岩炸裂,从而产生大地震。汶川大地震地区的地下观测资料及地震波层析成像分析证实在汶川大地震震源下确实存在异常高温区。据此,本文提出了预警大地震的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山东国土资源》2006,22(10):75-75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具有全球性分布的潜在能源,被认为是常规天然气的重要后续能源,并被认为在21世纪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被称为“可燃冰”的新型矿物,这种能量密度高、杂质少、燃烧后几乎无污染的新能源形成于低温、高压地质环境中,主要分布在深水的海底沉积物中或寒冷的永冻土层中。科学家们估计,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围约占海洋总面积的10%,相当于4000万平方千米,是迄今为止海底最具价值的矿产资源,所含有机碳的总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的两倍,可满足人类1000年的能源需求。  相似文献   

14.
生物质燃烧排放大量烟雾和温室气体对于全球气候变化有显著影响,而准确及时地提取火烧迹地面积对于火灾补救、植被恢复、估算大气排放至关重要。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可以快速获取全球每日的火烧迹地产品,但对于小型和破碎度高的火烧迹地的遗漏率比较高。据此,本研究融合MODIS与Landsat-8 OLI(Operational Land Imager陆地成像仪)的时空优势,提出了基于地表反射率数据集支持的火烧面积提取算法。首先,使用MODIS地表反射率产品MOD09GA构建燃烧日期前后在红、绿、蓝、近红外和短波红外的先验地表反射率数据集。然后,采用自适应遥感图像时空融合算法(Spatial and Temporal Adaptive Reflectance Fusion Model, STARFM)以及线性拟合的方法对MODIS与Landsat-8地表反射率数据进行空间和光谱一致化处理。最后,运用自动阈值的方法厘定火烧区域的最佳阈值。此外,通过选取4个不同的燃烧规模样地/样区验证了该算法的火烧迹地面积提取准确率在75%以上。本研究将MODIS的高时间分辨率和Landsat-8...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大风山锶矿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大风山锶矿是柴达木盆地内规模最大的锶盐沉积矿床,从矿床的物质来源、矿石组构、化学成分、矿石类型等多方面举证阐述了锶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岩相古地理环境及成矿作用过程,且它们在时空上分布和演化序列及与矿床成因存在联系,为盆地内于第三纪地层中寻找此类矿床提供了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成生于冰碛扇内,经一定的生物、物理、化学成矿作用,以砂金形态分布而富集成矿的金矿称为冰碛扇型砂金矿床。它具有沿造山带一定标高范围成群、成带分布,沉积物为近源且半胶结,砂金呈面状分布,并以粒金、块金为主,具胶状、浑圆状、包块状构造形态,分布极不均匀等特征。冰碛扇型砂金矿床的成矿作用与河成砂金矿床有本质的区别。它的成矿作用模式是:造山带下地壳富含的活化金通过新构造运动活化的断裂运移地表,经地下流体和地表流体的迁移聚集到冰碛扇这一封闭稳定的生物、物理、化学障环境中,主要经高效聚金微生物有机胶体成矿作用沉淀、再生加大形成砂金,逐步富集成矿床。而红色磨拉石建造中风化离解的Fe,Mn物质对沉淀环境pH值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冰碛扇型砂金矿床在我国西部造山带内广泛分布,具有一定的工业价值,是砂金矿床中一重要类型,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7.
利用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和恒速压汞等分析方法,研究方正断陷白垩系致密含砂砾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对孔喉特征进行定量表征,探讨不同尺度孔喉分布规律及其对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方正断陷白垩系含砂砾岩储层主要发育残余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晶间孔和微裂缝。孔喉半径分布区间为18 nm~10μm,孔喉半径基本小于1.0μm;孔隙半径分布在100~300μm之间,峰值分布在140~160μm之间,喉道半径集中在0.2~0.6μm之间。孔隙半径发育集中,喉道半径和孔喉比非均质性较强,随渗透率增大,喉道半径分布范围变宽,单峰值喉道半径变大,具有右偏的特征。含砂砾岩储层的大喉道对渗透率的控制作用明显,对孔隙度的影响较小。纳米级孔喉对渗透率贡献率影响较小,为1.07%~30.72%;对孔隙度贡献率影响较大,为47.71%~92.05%。孔喉结构分布特征对研究区致密储层物性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黄骅坳陷属新生代张性盆地。在第三纪的NW—SE向区域拉张作用下,本区形成大量走向NE—SW的正断层。通过对该区正断层位移分布的研究,划分出C、E、D、M和Z型五种断层位移模式,并进一步探讨了诸如断裂生长机制、岩石力学性质、相邻断层的相互作用、次级断裂的相互衔接这样几种控制因素对断层位移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渭河断陷盆地及邻近地区地震活动的深部背景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利用西安数字地震遥测台网记录的数字地震资料,采用P初动半周期方法,得到了渭河断陷盆地及邻近地区的Q值分布,探讨了该区域地震活动性与地壳内速度分布、Q值分布及地质构造的关系。结果表明:①Q值分布有两个地区存在较强烈地横向不均匀性,其一是淳化、耀县高Q值区和相邻的西安、富平低Q值区,其二是陕晋交界处的韩城高Q值区和相邻的澄城低Q值区,它们都位于不同构造单元交界、差异运动显著、新老地层交错的地区;②历史强震震中主要分布在Q值分布高、低值间的过渡带上;③Q值分布与20km深度P波速度分布有较好地一致性。上述结果表明,该区域的地震活动性有深部构造背景,与区域速度场、介质品质因子分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西天山海西中期花岗岩的地质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西中期花岗岩是西天山加里东褶皱带内规模最大的一次岩浆活动。本文从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对该期花岗岩的成因类型、岩浆起源和形成的构造环境进行了探讨,认为海西中期花岗岩以I型为主,S型次之,在空间上成对分布,花岗岩浆起源于地壳;海西中期花岗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岛孤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