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矿床地质》2005,24(2):178-178
中国著名矿床地质学家、矿产勘查地质学家、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和《矿床地质》顾问裴荣富先生 ,因其在担任“国际矿床成因协会 (IAGOD)”主席和该协会的“矿床大构造(CTOD)”、“矿物共生 (PAC)”2个专业委员会副主席 ,以及“国际矿床成因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任期间 ,在成矿学的国际学术交流方面有突出贡献 ,在第 32届国际地质大会 (IGC)于意大利召开期间 ,经该协会全体理事选举通过 ,特授予裴荣富先生国际矿床成因协会终身荣誉奖。国际矿床成因协会 (IAGOD)是与美洲“经济地质学家学会 (SEG)…  相似文献   

2.
为纪念我国著名矿床地质学家谢家荣、孟宪民先生生前为发展我国矿床地质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为推动我国矿床地质工作的发展,鼓励中青年矿床地质工阼者创造性地工作,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特设立“谢家荣-孟宪民奖”(详细条例请见《矿床地质》1987年第3期和《中国地质》1987年第7期)。  相似文献   

3.
张立生 《地质学报》2022,96(1):25-49
谢家荣是中国地质学家群体中极其重要和突出的一位,他在地质科学领域里涉猎面之广,在我国地质界独一无二,是一位“全方位的地质学家”,是现代中国地质学领域当之无愧的拓荒者。本文略述其简历和他在中国煤岩学和煤地质学、土壤学、石油地质学、铀钍矿产地质与勘查、北京西山地质研究、中国大地构造学、矿床学、经济地质学和地质教育领域的贡献与成就。谢家荣对中国地质事业和中国地质学会的建立与成长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我们永远都不应该忘记、都值得纪念的一位伟大的地质学家。  相似文献   

4.
第一条 为纪念我国著名矿床地质学家谢家荣、孟宪民先生在生前为发展我国矿床地质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和为推动我国矿床地质工作的发展,鼓励中青年矿床地质工作者创造性地工作,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提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在学术上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矿床地质科研成果.根据第二届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决定,设立《谢家荣、孟宪民奖》(以下简称本奖).第二条 本奖是一种荣誉奖,由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颁发荣誉证书.授予在矿床地  相似文献   

5.
翟庆国  高俊  宋述光 《岩石学报》2019,35(10):2943-2947
<正>肖序常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构造地质学家,他一生致力于蛇绿岩与中国大地构造的研究工作,为中国西部青藏高原、中亚造山带等地区的区域构造与大地构造,以及有关能源、矿产勘查等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肖先生90华诞暨从事地质事业70年之际,我们出版本专辑,向先生致敬!以此  相似文献   

6.
<正>肖序常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构造地质学家,他一生致力于蛇绿岩与中国大地构造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为青藏高原和中亚造山带区域大地构造,以及有关能源、矿产的勘查等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担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等职;曾任国际岩石  相似文献   

7.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2010,(2):F0002-F0002
常印佛院士 男,著名矿床地质学家和矿产地质勘查专家,1931年出生于江苏泰兴,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质系。1964年以前主要从事矿产地质勘查;1965~1974年,由地质部先后派往越南和阿尔巴尼亚从事援外地质技术工作;1978年以后,先后任安徽省地质局(后改称地质矿产局)副总工程师、副局长、总工程师,现供职于安徽省国土资源厅。  相似文献   

8.
梅燕雄 《矿床地质》2009,28(4):513-514
裴荣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国内外著名的矿床学家和矿产勘查学家,曾任地质矿产部矿床地质研究所所长、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兼矿产勘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矿床成因协会(IAGOD)主席,现为世界地质图委员会(CGMW)世界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图和世界海洋矿产资源图项目首席科学家.在裴荣富院士从事地质工作65周年之际,矿产资源研究所组织编撰学术专辑以示祝贺.作为裴荣富院士的学生,笔者代表众弟子撰写此文,以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相似文献   

9.
第一条为纪念我国著名矿床地质学家谢家荣、孟宪民先生在生前为发展我国矿床地质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和为推动我国矿床地质工作的发展,鼓励中青年矿床地质工作者创造性地工作,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提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在学术上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矿床地质科研成果,根据第二届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决定,设立《谢家荣孟宪民奖》(以下简称本奖)。第二条本奖是一种荣誉奖,由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颁发荣誉证书,授予在矿床地质研究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取得优异成绩的中青年矿床地质工作者个人或集体(只限于五人以内的科研成果主要完成者)。授奖者名单和获奖事项将在本会《矿床地质》和有关杂志上公布。  相似文献   

10.
王庆飞 《现代地质》2019,(2):283-283
由德国著名勘探地质学家Daniel Muller博士与西澳大学终身名誉教授、澳大利亚科学院荣誉院士David Groves教授共同撰写的《Potassic Igneous Rocks and Associated Gold-Copper Mineralization》(第五版)一书于2016年6月经德国Springer公司出版后受到了国际矿床学界师生、研究学者、技术专业人员的普遍好评.  相似文献   

11.
陈毓川院士 1934年 12月 7日出生于浙江省平湖县。矿床地质学家。 195 9年毕业于原苏联乌克兰顿涅茨理工大学地质勘查系。现任国土资源部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研究所所长、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地质矿产部总工程师、中国地  相似文献   

12.
《贵州地质》2008,25(4)
9月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翟裕生应邀到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讲学,举办了题为《成矿系统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地球系统、成矿系统与勘查系统》的学术讲座。在系统全面生动地论述了矿床学的任务、地球系统、成矿系统、矿产勘查系统、成矿系统与矿产勘查系统的关系之后,翟裕生院士介绍了自己的科研工作心得$D20字座右铭“兴趣+责任(动力)、学习+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吉林大学地球学院的前身是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倡导成立的东北地质学院地质勘查系,始建于1952年。地质学家俞建章院士、董申葆院士、业治铮院士、喻德渊、张寿常、张秋生、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质学科发展的回顾》正式出版1995年农历10月1日,是著名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国地层学和古生物学的奠基人孙云铸教授百年诞辰。孙云铸教授的学生杨遵仪、孙殿卿、叶连俊、王鸿祯、董申保、刘东生、马杏垣、郝诒纯等8位院士发起倡仪,筹备出版孙云铸教...  相似文献   

15.
袁见齐教授给秦仲达部长的信①编者按:袁见齐教授是原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地质教育家和矿床学家,我国盐类矿床地质的奠基人,长期兼任化学工业部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顾问。他对我国的找钾事业鞠躬尽瘁,倾尽心血。先生年及耄耋,身患癌症,病榻之上,仍在为中国的找钾...  相似文献   

16.
2018年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程裕淇先生诞辰105周年。程裕淇先生不仅是我国变质岩石学、前寒武纪地质学和矿床地质学的一代宗师,而且是我国地质科技事业卓越的管理者及社会活动家。他曾任原地质矿产部副部长、总工程师,也曾出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首任副所长。他连续三届担任全国政协常委,积极推动我国《矿产资源法》的立法和实施;程先生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担任地学部副主任及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更应强调的是程裕淇先生是本会1978年成立之初的首届副理事长,并连任多届。为纪念程先生对我国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的重大贡献,本刊特约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著名地质学史专家潘云唐教授撰写此稿,并分四个部分在"科学人生"栏目连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原名《矿产与勘查》),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地质局主办的综合性地质科技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报道有色金属矿床成矿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地质找矿和成矿预测的成功经验;物探、化探、地质经济、数学地质、遥感地质、分析测试、  相似文献   

18.
冯增昭 《古地理学报》2007,9(5):I0003-I0004
2007年10月7日,是著名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和地质学家、我国地质学界的老前辈和一代宗师、中国地质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古地理学报》编委杨遵仪先生的百岁华诞。《古地理学报》编辑委员会和编辑部特组织和编辑本专刊——《杨遵仪  相似文献   

19.
正在2014年8月22日云南昆明召开的第14届国际矿床成因协会大会上,我国著名矿床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被授予国际矿床成因协会终身荣誉会员称号。作为国际矿床学界的最高荣誉,国际矿床成因协会终身荣誉会员称号于1960年设立,专门授予在矿床学领域取得杰出科学成就的科学家。迄今为止,我国仅2人获此殊荣。陈毓川院士长期从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区域成矿规律、成矿预测研究及矿产勘查工作。他带领团队  相似文献   

20.
陈毓川 《矿床地质》2015,34(6):1091-1091
<正>(代前言)本期专辑刊登了在矿产地质勘查与科研工作中取得的有关矿床的成矿系列的研究成果。成矿系列的概念是由中国地质学家程裕淇先生等,于1979年正式提出的,是前人及程先生和相关团队在长期从事矿产勘查和科研工作实践中凝聚的对区域成矿规律的创新认识。成矿系列的概念是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的一种学术思想,是将和成矿有关的4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自然因素(成矿的时代、地质构造环境、地质成矿作用及所形成的矿床组合自然体)归结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成矿体——矿床成矿系列,它亦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成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